BACK


讀張徹、談張徹
馮毓嵩:
張徹導演在二零零一年應香港電影資料館之請,開始寫他的生平回憶錄。到了去年三月書稿已完成,可惜未等修訂出版,他卻於同年六月份去世了。

這本名為《張徹》的書,終於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了。在書中,張徹披露了他鮮為人知的童年生活。他雖然出生在浙江省的富貴之家,但他兒時卻逢家道中落,在缺乏親情的環境中度過不快樂的童年。於是在他十一歲時就要獨立地去面對人生。稍長,他在重慶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青年時代的張徹面臨著抗日烽火及國家動盪,在這個大時代裡,張徹卻「少年得志」,二十歲開始從政。當時他得到國民政府要員張道藩的賞識,獲任為「文化運動委員會」專員派駐上海。二十六歲時在台灣完成電影「阿里山風雲」得蔣經國先生親自提拔,任職於政工幹校,並參與中央電影製片公司的管理工作。三十三歲時,張徹審時度勢的到了香港進入影圈發展。未幾,被卲氏公司網羅為首席編劇,而後又轉任導演。為新武俠片開山劈路,並成為六十年代的﹝票房﹞百萬導演。在四十年的電影生涯中,張徹製作了一百部電影,不知可否名列入世界紀錄,但是在華語片的導演中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張徹說「我讀書不多,但很雜,因此也多少懂一點中國讀書人的道理,知道『難進易退』才是保身久安之道。」在這裡,我們也許可以解讀到張徹從十一歲開始就要獨立面對人生,在充滿爭鬥的社會中他早就練成一套安身立命的處世本領。否則也就不可能「我從住進卲氏後,至今三、四十年,從未搬離過,從編劇到導演,到如今老年做顧問,服務一家公司長達四十餘年,在電影界甚為罕見。」

張徹又說「有才能的人,會賞識有才能的人,此之謂;『遇合』,本是一件美事。我從政之遇張道藩、蔣經國,從影之遇卲逸夫、鄒文懷皆如此。」這裡我們可以很貼切的感受到張徹導演的感恩之情。
精確的去面對客觀與主觀世界,以及適時的判斷與掌握機遇,令到張徹在體 制內的天地裡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時勢造英雄,英雄也回報時勢。


人們經常在思索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原因促使張徹拍攝了那麼多的武俠片呢?首先,這必然可以從卲氏大公司體制的運作策略上找到理由:武俠片原本就是卲氏在上海的前身─天一公司的強項,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就打出了「武俠世代」製片新路線的旗號。而打頭陣的就是張徹策劃編劇的《江湖奇俠》。其次,我們可以從張徹導演個人的經歷、心理因素等方面找答案。

張徹寫道「我拍武俠片是在六十年代,……記憶分明的是《大刺客》拍在『六七暴亂』之年,我的武俠片因此感染了那一年代的激情,文藝作品之必然受時代影響,此亦一例。」張徹一生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社會充滿爭鬧、殺戮的年代。抗日、內戰、中共的屢次政治鬥爭及登峰造極的文化大革命都充滿了血腥。是張徹第一位在華語影片中將這些暴力爭鬥表現得如此血肉紛陳、淋漓盡致、樂此不疲。張徹對貪官污吏、盜匪流寇、外族入侵自有他的愛與恨,而他這方面的情感就像一個茶館中的說書藝人,與一般市民、草根階層是共通的。找不到徹底改革的良方,唯有大開殺戒、大殺四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有人質疑張徹影片中有過多的暴力與血腥。回應張徹說「文藝、戲劇和電影可以表述人性溫和的一面,也可以表達人性殘暴的一面……我的態度是根據劇情表達出感覺,而不在畫面上以殘酷血腥譁眾取寵…」「即使劇情需要,我也避免正面表現…」。

但是留在觀眾深刻記憶中的仍然是他創造的那一類非常難打死的英雄,以及英雄們在死亡前的痛苦、掙扎;劍劍入肉、刀刀見血、盤腸大戰、五馬分屍…。

張徹說「我之欣賞傳統戲曲京崑的『盤腸大戰』,就是舞台形象壯烈而不殘酷,以舞蹈來表現痛苦與死亡,只是感覺強烈。」所以他將殺身成仁、英勇就義,壯烈犧牲都變成了神聖的儀式,將這個血腥暴力昇華到一個像舞蹈、像詩歌一樣的境界──也就是近年來被人譽為「暴力美學」的境界。「暴力美學」的影響力不但波及到中港台三地,近年來更是進軍好萊塢,在美國影壇安營紮寨。


由於張徹拍攝的影片,都是以男性主角們的血肉情仇為代表的陽剛路線、常常引起話題,或竊竊私語、或議論紛紛。
張徹表示描寫男性間的友誼不能與同性戀混為一談。他寫道「中國轉統中男性講義氣,表現於文學戲劇中自成一主流,超乎兩性間的愛情之外,我…有所承襲,但與同性戀是兩件事。」如果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或是將「水滸」中英雄好漢們的男性友誼集團統統歸為同性戀是不可想像的。

張徹認為自古以來,男性為生存需要、戰勝惡劣環境就必須團結、互助──講義氣、建友誼。中國多亂世、所以人們崇尚桃園三結義,文藝作品就必然反映此一情意結。所以武俠片在特定的時空裡就壓倒了文藝片。

張徹在文中更明確的提到:「我是由文藝片趨向武俠片的,正因跟上潮流而引起風氣。我的影片中並非無愛情描寫……我較少著力於此,只求以少許勝多許,吳宇森亦然,我和他的性傾向,並不存在問題。」


六、七十年代,由於武俠片的興旺,在香港形成了一個以男性為主角的時代,張徹是武俠片的主帥,他從影四十年,也就培養了數代男星。
張徹寫道「我合作過的演員不少,從王羽、羅烈起,姜大衛、狄龍、陳觀秦、王鍾、李修賢以至傅聲等。」
眾星各有特色、各具面貌。王羽的奔放耿直、羅烈的沉著穩健,第二代的狄龍俊朗豪氣、姜大衛則瀟灑風趣中有幾分調皮搗蛋……。到了張徹年歲漸老,第三代的傅聲〈當時只有十七歲〉就體現出徒弟、兒子的身份。

雖然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影片出現了許多其他形式的片種,如怪力亂神、古裝色情、無厘頭搞笑、清宮太監等等,逐漸改變了武俠片雄霸天下的局面,但是直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仍然是男星叫座、票房保證。比如成龍、周星馳、周潤發、劉德華、張國榮等人都是光芒四射的巨星。

九十年代末以降,兩岸三地的經濟、政治生態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電影市道瀰漫了一股十分低迷的空氣。另一方面,流行歌星紛紛拍片,公主格格、青春偶像大鬧電視屏幕,美女艷星層出不窮,故引致影視界的男星霸權正在消失中。這些年來,曾經引領風騷數十年的老一輩影人紛紛凋謝,宣告了一個電影世代的遠去。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新聞局
策劃執行: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協辦單位:
光點台北電影主題館、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高雄市電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