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The Generation

1955  |  Poland  |  Digital Beta  |  B&W  |  87min

▓ 光點台北12/08(六) 16:10   12/11(二) 21:30
▓ 光點華山12/15(六) 22:30   12/16(日) 14:10
▓ 高   雄12/25(二) 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本片為華依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與其他兩部作品《地下水道》、《灰燼與鑽石》被稱為"抵抗三部曲",這三部曲奠定了他在當代波蘭電影中的地位。
一個無所事事的青年因為朋友偷煤被殺,於是加入地下組織開始對抗政府,這個行動也就是1943年的華沙起義。一開始,他對革命並無太大興趣,直到遇見了心儀的女孩,然而在此之後,同盟友伴陸續失風被捕,而時局也讓他無法自拔…。

本片拍攝時華依達年僅27歲,剛從烏基電影學院(常錯譯為洛茲)畢業。故事情節展露他日後對於波蘭這塊土地的熱愛與關懷。影片看似講述徬徨少年時,實則是一部憂心當代波蘭政局的電影,這一代的人們對波蘭現狀不滿,但也僅能在一旁黯然觀看,無力對抗巨獸,對於未來感到迷惘。這也是華依達大師所有的創作原點:左派理念與對資本主義的反制。他用電影創作反應不滿,進而對抗政府當局,無論是對過去的共產黨統治,蘇聯入侵或德軍佔領,甚至貧窮工人們抗爭的同情,都有著深深的記憶鑿痕與感觸。

華依達始終關注活在波蘭悲劇時代下,苦惱又不氣餒的有志兒女。電影最後的男兒淚,更是猶如徬徨無助的心理展現,藉由這個主角回頭看著那些聽懂暗語的人們,接著擁抱同樣無助的人們,這一代的人從此真正成為新一代的人,處理著上一代的問題並進入著新的現代。

華依達認為德國的佔領讓這些男孩的生命不再美麗,角色人物也是如實的,而非以英雄姿態所描繪的人物。影片仍舊有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對他的影響,故事充滿粗糙與寫實感,並帶著一股人道主義精神。華依達嘗試如實拍攝華沙貧民窟,場景效果讓人記憶深刻,且演員多半為素人,男主角Tadeusz Lomnicki日後被譽為是波蘭的詹姆斯狄恩,而大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同時也是華依達學弟),在片中飾演一角,這也是他演員生涯的劇情長片處女秀。電影中一段在地下水道的寫實場景,更揭示了他下一部作品《地下水道》的開端。

本片也曾引起爭議,在當年只要不是愛國電影,就會被視為是反社會主義傾向,但電影的確暗藏對共產主義的優劣辯證。華依達在這部作品放入他對於過去與未來的困惑,並置入關切波蘭未來的誠意,也是與他同一世代,帶著冒險衝動、理想信念及恐懼感的年輕人,當時最重要關心的所在。

Stach is a wayward teen living in squalor on the outskirts of Nazi-occupied Warsaw. Guided by an avuncular Communist organizer, he is introduced to the underground resistance — and to the beautiful Dorota. Soon he is engaged in dangerous efforts to fight oppression and indignity, maturing as he assumes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lives. A coming-of-age story of survival and shattering loss, A Generation delivers a brutal portrait of the human cost of war.

 

 

地下水道Canal 
1957  |  Poland  |  Digital Beta  |  B&W  |  91min

▓ 光點台北12/13(四) 14:00   12/14(五) 20:10
▓光點華山12/17(一) 18:50   12/19(三) 17:30

▓ 高   雄12/23(日)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 1957 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金棕櫚獎提名

本片改編自史達溫斯基(Jerzy Stefan Stawinski)同名小說,也由他擔任電影編劇。故事背景是二次大戰末1944年9月,波蘭華沙反抗軍與德軍開戰的第56天,華沙被德軍空襲,只剩一片瓦礫。反抗軍隊伍中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其中有指揮官卓達、副隊長馬瑞、女兵漢琳克、軍官柯拉、她的愛人黛絲,還有一位剛加入的平民-作曲家米哈。他們堅守到只剩下43名,最後奉命從地下水道撤退。而這是另一場人性試煉的開始。

 地下水道象徵人間煉獄,作曲家馬哈一進到水道就引用但丁,也點出這個象徵。地下水道黑暗、污穢、像迷宮似的迴圈,在這封閉空間中,迴音陣陣,重傷者的呻吟聲形成駭人音效;加上德軍用瓦斯讓所有反抗軍都處於半昏迷狀態,考驗著人性。米哈因為剛得知家人被德軍逮捕,第一個失常,精神呈現瘋狂,變成遊魂般在地下水道遊走。純情女兵漢琳克戀上帥氣副隊長馬瑞,直到在水道中才得知他已婚,而漢琳克選擇自殺。而美艷的黛西一開始雖被男友指控招蜂引蝶,反而真心扶持傷重男友柯拉,不離不棄,但仍難逃命運。

 戰後仍尚未脫離對戰爭的痛苦,地下水道像是戰爭的縮影,人性醜陋、善良皆在此顯現。結局是悲慘命運降離在所有人身上,不論你有多努力、心機算盡、最後仍難逃一死。華依達和編劇對戰爭充滿嘲諷、突顯其無意義。

 就電影風格而言,影片一開始跟拍鏡頭,展現華伊達場面調度的功力。攝影師在地下水道拍攝必定難度很高,但仍有很好的成績。如黑色電影、德國表現主義般的低明度的光影處理、大量使用手電筒、形成強烈黑白對比,攝影風格與人性險惡黑暗主題相呼應;地下水道成為使用這種光線的最佳理由。在這麼狹窄的場景中,可以拍出如此多樣的故事情節,華依達的導演功力展現無遺。

“Watch them closely, for these are the last hours of their lives,”announces a narrator, foretelling the tragedy that unfolds as a war-ravaged company of Home Army resistance fighters tries to escape the Nazi onslaught through the sewers of Warsaw. Determined to survive, the men and women slog through the hellish labyrinth, piercing the darkness with the strength of their individual spirits. Based on true events, Kanal was the first film ever made about the Warsaw Uprising and brought director Andrzej Wajda to th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audiences, earning the Special Jury Prize in Cannes in 1957.


 

 

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 

1959  |  Poland  |  dcp  |  B&W  |  103min

▓ 光點台北  12/09(日) 19:20    12/14(五) 18:10   12/17(一) 19:10         12/19(三) 17:30    12/21(五) 16: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改編自傑西安德奇傑斯基(Jerzy Andrzejewski)小說,也由小說家擔任編劇。二次大戰最後一天,俄國軍隊正進駐波蘭。在這個權力轉換時期,市長下令兩名反抗軍暗殺正要來接管的共產黨書記撒蘇卡,但殺手安德烈與馬切克誤殺兩名水泥廠工人,撒蘇卡逃過一劫。殺手奉命再次暗殺,但馬切克遇到克莉絲,渴望有正常生活。安德烈指控,如果放棄任務就是逃兵,馬切克將會如何選擇呢?

本片是影史上經典電影,華伊達在攝影構圖、場面調度,景深和音樂的處理都很優雅細膩,將小品故事處理得很具吸引力。風格和《地下水道》類似,但黑色電影攝影風格更加明顯。善用光影來代表光明與黑暗,當馬切克坐在樓梯下,鏤空圖形映在他臉上,像是揮之不去的犯罪陰影,另一邊是光明的正常生活;馬切克處於必須選擇的困境。當馬切克選擇離開,女友站在明亮光線中,則暗示這是他最後救贖機會。

飾演馬切克的齊紐塞布斯基(Zbigniew Cybulski)因本片成為明星。可以看出他自然、隨興發揮的演技,將歷經滄桑、玩世不恭的反抗軍殺手詮釋得很到位。

本片拍攝於1958年,時間是二次大戰後14年,但華伊達為何選擇在此時拍攝這個題材?對於波蘭反抗軍的描繪,或許可解讀為他對於波蘭戰後被俄國共黨派軍進駐,關進鐵幕,提出委婉的批判。如果從角色切入,馬切克雖然是個壞人,但如此有魅力,導演刻劃他內心的掙扎,遠比政治正確的「好人」有說服力。反而是參加派對的掌權者,酗酒、徹夜狂歡、急功近利,醜態畢露,由此可看出導演的批判。因此,他在1977年《大理石人》、1981年《波蘭鐵人》中更深入之批判,是有脈絡可循的。

On the last day of World War Two in a small town somewhere in Poland, Polish exiles of war and the occupying Soviet forces confron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day and a new Poland. In this incendiary environment we find Home Army soldier Maciek Chelmicki, who has been ordered to assassinate an incoming commissar. But a mistake stalls his progress and leads him to Krystyna, a beautiful barmaid who gives him a glimpse of what his life could be. Gorgeously photographed and brilliantly performed, Ashes and Diamonds masterfully interweaves the fate of a nation with that of one man, resulting i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lish films of all time.

 

 

 

 
白色戰馬Lotna

1959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90min

▓ 光點台北12/09(日) 21:20   12/12(三) 18:20

▓ 光點華山12/14(五) 10:00   12/16(日) 22:30   12/18(二)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故事發生在1939年九月,德國進攻佔領波蘭期間,一群騎兵在抵達皇宮,皇宮主人將白馬LOTNA送給騎兵指揮官Chodakiewicz,沒想到這匹美麗的白馬卻成為軍官Wodnicki、軍校學生Grabowski以及士官長Laton等眾人的爭奪焦點。
不久,騎兵隊遇上德軍,面對武力強大、有先進戰車的德國軍隊,指揮官Chodakiewicz不幸戰死沙場。軍校學生Grabowski成為Lotana新的主人,與村裡的教師Eva相戀成婚,隨即也在德軍來襲之下不幸喪命。Lotna似乎成了厄運象徵,擁有他的人都逃不過死神召喚…。

在抵抗三部曲(1955年的《這一代》(A Generation)、1957的《地下水道》(Canal)以及1958年的《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受到國際矚目之後,華依達更加確信自己,尋找1939年代題材的創作理念。承襲《灰燼與鑽石》將波蘭地下游擊隊去神秘化、《地下水道》對華沙起義的詮釋,《白色戰馬》對他而言的任務,便是重新檢視這個發生於1939年9月、被波蘭視為極敏感題材的「德波戰爭」。

「德波戰爭」被視為第二次大戰的開端,也為波蘭極為敏感的題材。此戰役中勇猛的波蘭騎兵,以長矛進攻德軍坦克的殊死戰為人所熟知,尤其深植波蘭人的心目中,之後卻證實為以訛傳訛的傳聞。然而影片中這群騎兵以劍及長矛直指德軍坦克的情節,在本片首映後引發喧然大波,大規模的爭議與討論在波蘭社會不斷蔓延。

身為波蘭騎兵隊軍官的兒子,華依達以本片向擁有輝煌歷史的騎兵隊致敬,電影中騎兵隊象徵一個世界,雖然已經消失,但仍然是深植在波蘭人民共同國家記憶中,一群英雄般的人物,不管戰爭以及浪漫主義的漸進尾聲,獨立建構一個封閉的世界。

但向來以運用象徵手法見長的華依達,同時也提出他對波蘭政治與社會變遷的觀察與批判,藉由手持長矛的騎兵與德軍坦克的對抗,宣告波蘭騎士時代的結束,而片中Lotna所代表的是影響波蘭歷史與文學甚鉅的浪漫主義,當結尾槍聲響起,也代表了波蘭浪漫主義正式劃下了句點。

Set in 1939, this highly symbolic movie is both the director's tribute to the long and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Polish cavalry, as well as a more ambiguous portrait of the passing of an era. Poland has been invaded by Nazi Germany, Lotna, a beautiful mare that belonged to a wealthy nobleman, is given to Captain Chodakiewicz, the commander of a Polish Cavalry squadron, and immediately becomes a bone of contention for everyone in the unit.

 

1 愛情像魔法Innocent Sorcerer 

1960  |  Poland  |  DCP  |  B&W  |  87min

▓ 光點台北12/10(一) 19:50    12/14(五) 12:00   
      12/17(一) 17:20    12/18(二) 22: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醫生巴茲里除了工作外有兩個嗜好:錄下他和女友們的對話、以及晚上到小酒館當代班爵士樂手。年輕帥氣的他身邊不乏女性追求者,可是他從來不把女人當回事。這一切都在某個夜裡他遇到佩拉琪之後改變,他帶佩拉琪回到從不帶任何女人回去的小公寓。張力於焉展開!喝酒、接吻、做愛…,他們寫下今夜的行程,只是這一切會按照他計畫進行嗎?60年代的華沙看起來就跟新浪潮導演們鏡頭下的巴黎一樣帶著撲朔迷離的美!

你有至少三個理由非看本片不可:1.這是一部大師信手拈來、拍起來像《巴黎我愛你》那樣的愛情小品。2.本片女主角清秀靈動的程度,會讓你以為在看一部捷克電影。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是唯一一部三位波蘭電影大師合作之作:史考利莫斯基和波蘭斯基演出片中兩位「晃青年」,史考利莫斯基和華依達共同編寫劇本。

難怪這部片看起來那麼不像華依達的作品!史考利莫斯基不遺餘力地,將60年代青年所感受到的困惑與爆發力全數放入片中,使得本來以處理歷史、社會議題見長的華依答,意外地有了這樣一部動人且親和的小品。片中男女主角玩「骰子火柴盒」、輸了脫衣服的段落,特別能展現60年代專屬於波蘭年輕一代的迷惘。當時波蘭的年輕人受到自由世界青年反叛精神的感召,也加入了以慾望探索世界的行列(這是為什麼他們玩脫衣服遊戲);然而突如其來地,這場原本的性遊戲忽然陷入極度的迷惘之中,男主角先是輸光光,等到換他贏的時候,他卻反而一下子慌了手腳!或許對被蘇聯納入羽翼的共產波蘭社會,真正限制自由的不是外在社會規範,反而是內在的自我意識。

Working with a screenplay by Jerzy Andrzejewski (Ashes and Diamonds) and a very young Jerzy Skolimowski (who appears as a boxer in the film), Wajda chronicles a soft bohemia made up of motor scooters, easy flirtations and jazz enjoyed by a group of Warsaw 20-somethings. Bazyli (Tadeusz Lomnicki), a recent graduate from medical school, is more dedicated to playing drums than to pursuing his profession. Fellow hipster Edmund (Zbigniew Cybulski) asks Bazyli's help in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a beautiful young woman, but it's Bazyli who winds up walking her to the train station, after the last train has already departed…Innocent Sorcerers brilliantly captures the post-Stalin thaw that had begun to sweep through the Eastern bloc countries by the late 50's while meditating on the pleasures and terror that freedom can bring.

 

 
1

大力士的迷惘Samson

1961  |  Poland  |  35mm  |  B&W  |  117min

▓ 光點台北  12/14(五) 22:00   12/16(日) 21:40   
       12/18(二) 14:20   12/20(四) 12: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改編波蘭猶太作家Kazimierz Brandys1948年的同名小說《大力士的迷惘》,是華依達第二部關於大屠殺的電影,「集體對抗」是本片焦點命題。華依達曾提到他第一次看小說時,就浮現小時所看過的Gustave Doré畫作,開始想像拍攝一部現代版的聖經故事,但文字中簡單質樸、講究真實細節的概念,卻不斷與他所擅長的象徵主義與風格化的影像相抵觸,但撞擊出的卻是相當耐人尋味的作品,為1961年威尼斯影展競賽片。(當年金獅獎得主為亞倫雷奈的《去年在馬巴倫》)

故事開始於戰前的華沙,大學中不安的仇恨以及暴力氛圍迅速蔓延,Jakub在右翼份子同學的挑釁之下,失手殺了同學入監服刑,卻在1939年二戰爆發後從監獄逃出來,進入華沙的貧民區裡,在路上替人收屍。

在路上收屍發現自己母親已經死亡,他離開貧民窟,遇到猶太人卻裝扮成非教徒的女演員Lucyna。雖然Lucyna對Jakub深感愛意,Jakub卻無法留下生活,身為貧民窟一份子的他,堅信地對Lucyna說:「我必須要跟他們共同承擔命運」。
他離開去找他獄中朋友Malina,提供他一個小小的地下室躲藏。

而後儘管得知貧民窟早已被大火吞噬,他也選擇再次離開,爬上貧民窟的高牆上,看到盡是殘破石塊與滿地的屍體,他感到孤單,也自責沒有與他的同胞一起面對命運。在路上如行屍走肉,恰巧被獄中認識的共產黨員朋友相救,並說服他加入地下印刷廠工作,但在德軍的搜索印刷廠行動中,Jakub奮力將手榴彈丟向德軍…。

《大力士的迷惘》為聖經人物中大力士參孫之名,力量強大,法國演員Serge Merlin飾演的Jakub卻是個斯文纖瘦、聰明卻滿腹疑惑的年輕人。他在片中一直在封閉、灰暗狹窄的空間轉換,由於不諳波蘭文,知名黑白攝影師Jerzy Wojcik也刻意從他背後取景,除了有配音的考量,也同時強調Jakub這個角色的「他者」以及孤獨感。

而一群猶太人帶著大衛六星(Star of David)集體走入貧民區中,在空地面對鏡頭,德軍機械式的拿起鐵鎚、釘子和木板,在群眾與攝影機中間開始將群眾圍住,直到攝影機視線完全被木板遮住,貧民窟搭建的幾個鏡頭,絕對令人印象深刻。

A dark coming-of-age film, Samson follows its Jewish protagonist Jakub from an anti-Semitic private school to a prison, then into a Jewish ghetto, and finally over the ghetto wall to the outside world. Wajda uses this journey as a means to explore expressionist cinematography and the weighty issues facing the Jewish people.

 

1 亂世迷情Ashes

1965  |  Poland  |  35mm  |  B&W  |  234min

▓ 光點台北 12/08(六) 10:00    12/14(五) 13:50 
       12/19(三) 13:10    12/21(五) 12: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故事發生在1797年,貴族青年拉夫斯基愛上了少女蓋琳卡,卻不被家人接受,少女因而被送走。多年之後,拉夫斯基與要解放農奴,拯救波蘭的哥哥重逢,在他介紹下加入秘密組織,未料該秘密組織領袖的老婆,就是蓋琳卡,兩人重逢後,情意依舊在…

本片改編自波蘭文學史巨匠扎羅姆斯基(Stefan Zeromski)的同名小說《灰燼》,華依達坦言是一部很有難度的電影,更因為選角問題讓他相當頭疼,所幸此時他最愛的男演員Daniel Olbrychski適時挺身而出,將主角的心路歷程詮釋得驚人出色。影片以章節式的手法呈現,藉由男主角的際遇,講述一名貴族從沒落(隱喻波蘭),進而投入地下組織活動,並期許波蘭能在拿破崙帶領下復國的艱辛過程。然而,波蘭經歷多次的民族解放,及無數的戰爭,這個命運多舛的國家人民,所面對的種族階級界線與對抗,常是無法跨越的障礙。

很多導演終其一生只拍一部電影,華依達也是。他在這百轉千折的故事當中,仍把這部闡述波蘭的國家命運與歷史的電影,用他寫實般的大師手筆加以演繹。華依達試圖從原著精神追尋波蘭民族意識的形成,以及波蘭復國的歷史。全片充滿他內在深厚的波蘭情感,以及對於當局政府的指責與批判,也藉由影片修正當時波蘭政治人物的錯誤發言及歷史解讀。然而,許多影評及社論仍對此有所意見,因為當局宣稱洞悉作者寫書時的想法,包括他對於昔日波蘭的見解,而替作者辯護,但電影中卻不時流露出隱喻與諷刺的氣味,這也是電影藝術之面面觀。

缺乏目標導致人民死亡,用這樣黑暗的方式來呈述說波蘭的國族歷史,其實是需要一定的勇氣。華依達透過片中的諸多角色,投射並隱喻波蘭人殘酷又愚蠢的浪漫模樣,又以一種良知的道德關懷,傳達波蘭民族可以是如此勇敢,即便悲觀但仍能持續向前行。本片開頭非常壯麗,搭配波蘭國歌在片頭響起,群馬奔騰的氣勢更帶出史詩般格局,而最終男主角如盲人一般在冰上獨走,更展現一種無言的控訴與回憶。

Set in the time of Napoleon wars, shows how the wars swept over the unfortunate Polish count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XIX-th century. Story revolves around the Polish legion under command of General Dabrowski, who then fought on Napoleon's side with the hopes of Poland's revival.

 

 

 
1 一切皆可出賣Everything for Sale 

1969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94min

▓ 光點台北 12/08(六) 14:20   12/10(一) 10:00   12/12(三) 16:30

▓ 光點華山 12/14(五) 18:30   12/15(六) 18: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齊紐塞布斯基,被視為「波蘭的詹姆斯狄恩」,不只因為他的明星特質與表演方式,有著狄恩那股憂鬱、脆弱、敏感卻浪蕩不羈的相似氣質,也在於他那離奇早逝的生命遭遇。
發掘塞布斯基的導演就是華依達,在其經典作《灰燼與鑽石》中,塞布斯基亮眼的演出,讓他一舉成為影壇巨星。兩人共合作過四部電影、兩齣舞台劇,在華依達眼中,塞布斯基本身,就是一個足以拍成電影的傳奇人物。

1967年一月,華依達人在倫敦,和編劇友人聊天時,談到了塞布斯基的種種精彩軼事,正打算要拿來編成劇本,當晚回到旅館,華依達便接到波蘭斯基的電話,塞布斯基發生了意外,被火車輾死,年僅39歲。

經歷了這巨大的衝擊,華依達決定要拍一部紀念塞布斯基的電影,但是,這部作品並不會提到他的名字、不會看到他的身影,也不會出現任何他演出的片段。整部片說的都是他,卻沒有他。

故事從一部電影的拍攝場景開始,男主角沒有出現,導演只好擔任替身,演出驚險一幕。「這是你的電影,講的卻是我們的生活!」飾演善妒妻子的女主角對導演說著,因為她正是男主角銀幕下的妻子,演的就是自己的心境。接著,他的舊情人也出現了,兩個女人間掀起了緊繃的衝突,而暗處,還有另一個男子(丹尼爾歐布利斯基),他像是男主角的影子,卻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所有人都在追尋著消失的男主角,而他,卻就這麼死在一場火車意外中。
電影中所有主要演員,用的都是自己的名字,導演要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甚至連華依達本人,都差點想要粉墨登場,去演出片中導演一角。而這部作品,循著塞布斯基真實的生活足跡,企圖讓他那獨特的靈魂,點點滴滴被型塑出來,而在這過程中,那一層又一層複雜的真實與戲劇辯證,又讓這部電影,成為一個詭妙難解的藝術作品。到最後,更在那激烈晃動、面孔模糊的收場中,達到了人生與扮戲間的曖昧極致。

向來對波蘭歷史、社會、文化充滿使命感的華依達,因為一個巨星之死,意外地將鏡頭轉向了內在的私密情懷,因而造就了這部,屬於他的《日以作夜》與《八又二分之一》。

One evening in 1967, Wajda discussed with a friend what a wonderful movie could be made on the life of actor Zbigniew Cybulski. That very night, Cybulski died attempting to jump onto a moving train. The loss was extraordinarily painful for Wajda. Together with a group of close collaborators, he embarked on this deeply personal and introspective film about the cast and crew of a work-in-progress that suddenly loses its leading actor.

 

 

 
1 捕情人Hunting Flies

1969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04min

▓ 光點台北 12/10(一) 21:40    12/13(四) 10:00  
▓光點華山 12/15(六) 14:10     12/16(日) 18:10

▓ 高   雄   12/30(四)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羅地克是一名一事無成的圖書館員,他和喜歡命令人的妻子與丈人同住,他的生活甚至比不上他丈人每天在看的黑白電視機有趣。這一切都在他遇上金髮美女伊蓮娜有了轉變:伊蓮娜鼓勵他繼續鑽研曾經在大學研究過的俄語,甚至試圖為他鋪路、以成為一名有名的翻譯學者。羅地克被激起的腎上腺素和他被激起的荷爾蒙一樣多,伊蓮娜為他出的餿主意,變成讓他興奮也讓他頭痛的生活調劑,直到有一天他再也忍受不了,回家卻發現自己的妻子打扮的跟伊蓮娜一模一樣…。

《捕情人》是華依達首次嘗試喜劇,在天寒地凍的華沙,以及屢屢遭到外國勢力挾持的苦難環境之下,我們可以想像培養出一種特定的喜感是多麼不容易的事!也因此,華依達嘗試的不是一般的喜劇,是一種帶著諷刺意味的時事喜劇,片中對當時波蘭社會的現象、例如電視興起、女人控制欲的增強、警察國家和性壓抑等現象多所著墨。片中最耐人尋味的一段,莫過於女主角一絲不掛、身上重點部位被書本遮住的那段(可以與台灣黑電影中女主角全裸入鏡、以新台幣遮住重點部位做比較)。

幸好華依達選的女主角救了這齣喜劇!Malgorzata Braunek自然(帶心機?不帶心機?這要由觀眾自行判斷,這個角色的微妙處,就在於無法分辨她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或許正確的答案是,她什麼都沒想!只是不斷地「從事」某事,向某個目標邁進,華依達心目中70年代新女性圖像?)的演技,配上一副超級大框的有色鏡片眼鏡,成為波蘭電影70年代喜劇的新圖像。

Andrzej Wajda's satire of women who attempt to reform their men stars Zygmunt Malanowicz as Wlodek, a former language student who works as a librarian. Fed up with typical Eastern bloc living arrangements—which force him into a small apartment with his wife and in-laws—he starts to look for som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finding it in the form of library patron Irena (Malgorzata Braunek), an attractive young woman who takes an interest in him

 

 

 
1 戰後光景Landscape After the Battle

1970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09min

▓ 光點台北12/09(日) 10:00   12/12(三) 14:20
▓ 光點華山12/14(五) 14:10   12/17(一) 10:00

▓ 高   雄12/26(三)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 1970 坎城影展競賽項目

「戰爭在1945年結束,而我們仍被留在鐵網之後,勝利者恐懼這些人,嚴密地守衛著他們,以免他們誤用了他們的自由。」

伴隨著韋瓦第「四季」秋的管弦樂聲,美軍解放了納粹控制下的集中營,被囚禁的人們在雪地中四處歡呼奔跑,脫下了條紋囚衣,暢快地享受終於到來的正義。隨後,他們被移往附近的難民營(Displaced Persons Camp)安置,在那兒,死亡凌虐的陰影已漸漸褪去,自由被有限地餵哺著,生命開始變得麻木。

取材自年輕詩人布若夫斯基的短篇故事「格倫瓦德戰爭」,這位奧許維茲集中營倖存者,以難民營中一段短暫的愛情悲劇,用詩的筆觸,呈現戰後這群經歷過巨大浩劫的人們,面對過去、現在及未來,內在巨大的恐慌與虛無。

丹尼爾歐布利斯基取代了已故的齊紐塞布斯基,成為華依達鏡頭下那個憂鬱、孤獨、善感又彆扭的狄恩式青春生命,他費勁地擁抱著書與詩,不肯縱容自己承受太多他人的情感,直到一名新到的猶太女子,要他陪同著一起穿越鐵網,投奔西方世界,這趟經歷,才真正讓他意識到,自己心靈的枯竭與崩壞。

華依達用一種相稱於文學作品的詩意,用鮮明又不安的影像,拍出了充滿對比性、諷喻性、跳躍性的氛圍,呈現出戰後走出集中營的這些倖存者,在恐怖回憶的侵蝕之下,面對這個世界,所感受到的那種絕望、疏離、憤怒與悲觀,因為那政權與環境的壓迫未曾終結,而人性中的野蠻與失序,更幾乎是無所不在。即便到最後,在「四季」冬的樂聲中,詩人的選擇看似帶著正面與希望,卻仍難掩其心中的悽愴與茫然。

這部影片雖然入圍了坎城影展競賽,當年卻因為讓知名學者米奇尼克等兩名甫出獄的政治異議份子,在片中擔任臨時演員(做為善意的資助),遭到波蘭秘密警察干擾,與官方媒體惡意批判,因而蒙上陰影。

至於那個詩人,後來又怎麼了呢?1946年他到了巴黎,年底終於回到波蘭。1948年他成為記者並熱切地加入了波蘭工人黨(前身為共產黨),卻因摯友遭共黨囚禁凌虐而失望透頂,1951年當時才28歲的他,吸煤氣自盡。

理想的幻滅、強權的侵害,戲裡戲外,一直都還在。

The Landscape After the Battle film tells a story of two young concentration camp survivors. A young Polish poet is asked by a pretty Jewish girl to go with her to the West. His camp experience, however, prevents him from realizing the depth of her love for him, and he is reluctant to commit.

 

 

 
1 樺木林The Birch wood

1970  |  Poland  |  35mm  |  Color  |  99min

▓ 光點台北 12/10(一) 11:50   12/14(五) 10:00   12/16(日) 14:30

▓ 光點華山 12/18(二) 18:00   12/19(三) 13:20   12/20(四) 17: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故事的背景是二次大戰前的波蘭,一位熱愛生命、熱愛鋼琴的活力青年從瑞士返回家鄉,卻發現家鄉死氣沈沈,他的兄長和女兒共住,但對女兒似乎有一種說不出的距離感。

鋼琴家回鄉第一件事,是為自己張羅一架鋼琴。不料兄長卻以家中還在服喪,不希望聽到歡樂的琴聲為由,拒絕弟弟的要求。然而我們發現,往生不久的嫂嫂,並沒有像一般大眾一樣被葬在公共墓地,反而葬在住家後面一個簡陋的竹林中。這一切都讓鋼琴家感到不尋常。鋼琴家火熱的生命情調吸引了周遭的人,長年遭父親冷落的小女兒現在成天黏著叔叔;家中幫忙的女傭更與他發生關係,鋼琴家為家裡帶來的改變衝擊著被秘密所壓抑的兄長。

然而鋼琴家其實患了肺結核,將不久人世。當鋼琴家臥病在床、最後撒手人寰,兄長的妻子之墓的秘密也逐漸顯現:妻子似乎和僕人的未婚夫有染,這也是讓兄長長年抑鬱的主因。鋼琴家以生命的灰燼照亮世間的其他人,兄長最後和自己的記憶與猜疑和解,再次擁抱了小女兒。

《樺木林》也是Jaroslaw Iwaszkiewicz 小說改編的作品,雖然在華依達的作品中不算最重要,但依然是一部佳作。拍攝這部電影時華依達被當地多變的植物所吸引,最後呈現出來的攝影成果,也將樺木林獨特的光影變化,完美捕捉。

The fates of Wajda's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tied to a more general fate of the nation, the community, the group, and determined by that general fate, usually ensuing in tragedy. The tragedy of his protagonists is usually based on the dissonance between individual dreams and aspirations, and collective, national experience, Here Wajda is observing a single human life in its purest form: tragic as it is, its tragedy is less dramatic for having been subjected to the laws of nature, life and passing away, which are laws that cannot be opposed. And the comforts of beauty and joy brought on by the stream of life make these laws all the easier to accept.

 
 
1 婚禮The Wedding

1973  |  Poland  |  DCP  |  Color  |  102min

▓ 光點台北 12/11(二) 19:30   12/15(六) 10:00   12/16(日) 19:40          12/18(二) 12: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美國名導伊力卡山曾問華依達說:「是你拍了那部發生在一個晚上的電影嗎?誰幫你寫出來的劇本?」華依達很驚喜,但答案不是《灰燼與鑽石》,而是改編自波蘭劇作家維斯皮安斯基(Wyspianski)的舞台劇《婚禮》。

電影從一場歡天喜地的婚禮遊行進場,新郎來自知識分子家庭,而新娘來自農莊,你是誰?所以婚禮賓客各自成為兩派,這場沸沸揚揚的婚禮盛宴開始瀰漫著超自然的光環。賓客們內心隱藏的深處,他們受傷的靈魂和渴望的聲音,開始幻化成神秘的幽靈。

這部在波蘭家喻戶曉的文學戲劇作品,以奇趣荒誕的手法呈現1900年波蘭的獨特處境,帶著哲學歷史及解放的議題,華依達同時也在舞台劇執導該作品。劇中大膽、驚人的洞察力讓當代同期的波蘭人感到震驚。波蘭1918年獲得夢寐以求的國家獨立。但就如同電影中那婚禮上的所有賓客,對於自己和他人都還不夠成熟去承擔責任。

本片更讓人聯想到費里尼的《羅馬》,歡宴下的人性及對於國家的隱喻,結局更是如同一語道破波蘭過去與未來。在強大自由的輝煌波蘭時期,他們曾扮演著什麼角色?能在未來解救自己世代嗎?初看會以為這是一部歡愉的婚禮電影,無拘束的攝影機流動著,賓客們飲酒狂歡,漫無目的吵著,酒醉享受著,但慢慢的,這群客人開始收到幽靈的訊息,影片突然瀰漫著波蘭民族意識的暗湧,並將電影格局瞬間拉大。

波蘭的知識份子及藝術家僅能如買醉的小丑一般而已。只是轉身進入一場麻痺又停滯的詛咒之舞。華依達精采刻劃這些荒謬的場景,並置入心理意識在角色中,於是看來凌亂的背後,充滿著層層指涉。原本可以加諸劇場感,讓場景色彩或者表現形式顯得更加奇幻華麗,但相反地,華依達用寫實主義的方式來拍攝,婚禮的宴會廳場景狹窄擁擠,環境更帶著某種潮溼髒亂感,片中的人物對話都被轟隆的舞曲所淹沒,從醉酒的人們尖叫聲中傳出。

歷史的真相消失,而傳統的詩歌文學也消逝,但波蘭的民族意識不會。華依達藉由維斯皮安斯基的理想,期許日後波蘭能真正自由的夢想。他的道德痛苦跟良心諷刺,以一種詩意與省思的方式呈現在這個劇本中,更精確的說,他有野心的將本片拍成後現代的寓言,既不說教,又帶著濃濃的深意。影片從歡愉激進狂魔般的節奏最後轉為一個國家的悲劇,如同史詩般的回憶與對於幻想的破滅,他處理不只是波蘭民族的生活史,更展示一種典型波蘭人所依存的生活方式。而這些全藏在這些尖叫、胡言亂語、及酒醉歡愉的背後。

The plot is set at the wedding of a member of Kraków intelligentsia and his peasant Bride. Their class-blurring union follows a fashionable trend among friends of the playwright from the modernist Young Poland movement.

   
 
 
1 應許之地Land of Promise

1975  |  Poland  |  DCP  |  Color  |  170min

▓ 光點台北 12/08(六) 18:00    12/10(一) 16:40   12/12(三) 20:10          12/16(日) 16:30    12/19(三) 10: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本片根據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萊蒙特的同名波蘭小說改編,被公認為波蘭影史最佳的電影之一。描述三個有野心、不同國籍(波蘭、猶太及德國)的好朋友想揚名紡織業,聯合起來在波蘭烏基開了一間紡織工廠。波蘭人卡羅爾靠著情人(同時也是紡織大老的老婆)情報而能獲得較好的價錢,但創業維艱,三個人為了找錢還是只能放下尊嚴。

華依達不只重現了原著的精神,更加入幻想的情節,捨棄原著對感情世界的描述,讓這塊“應許之地”(或者說三人共同承諾的地方),在電影中變成不受道德拘束,甚至最後變成不被祝福的世界─商人不是慈善家,工人就只是機器,對於不文明的資本主義精神,展現深刻諷刺的意味。

飾演卡羅爾的丹尼爾歐布利斯基(Daniel Olbrychski)是華依達最喜愛的男演員,在歐洲影壇極富盛名,他演出華依達的電影多達12部。影片一開始就呈現兩種情境對比,髒亂的工廠、衣著破舊的工人及身穿華服飲酒的三位主角。創業過程中所要經歷的荒唐與情愛手段,讓氣氛總是交雜著奢華歡愉及不經意的揶揄,甚至連情事與死亡都帶著荒謬嘲弄感,直到那把嫉妒的火燒掉三位主角的希望時,一種嚴肅的無奈宿命就此突顯出來。

華依達深刻的傳達這三位年輕人荒誕不羈的玩樂,追逐金錢的價值觀背後,是源自於現實生活的空虛與無奈。電影收尾更是神來一筆,多年後,主角們成為了資本主義下的當權者,卡羅爾更靠著裙帶關係成為工廠廠長,此時他卻面臨工人罷工,他下令開槍鎮壓廠外的抗議工人,這個驚人的轉折,由貧到富,從沒落到興起(卡羅爾是波蘭沒落的貴族),更是直指當時1970年波蘭內政血淚史。當時,雅魯澤爾斯基任命為國防部長,下令用槍掃射走上街頭抗議群眾,造成數十人死亡、上千人受傷的慘劇。

本片能突破當局電檢制度讓華依達首度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因為它不僅帶著文學氛圍及史觀格局,看似幽默卻不失批判,對於工人階級的關心轉至殘酷的現實情境,不只內省了波蘭的內政與時代變遷,並帶出史詩般的世代文明反思。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Lodz, Poland was a quick-paced manufacturing center for textiles, replete with cutthroat industrialists and unsafe working conditions. Three young friends, a Pole, a Jew and a German, pool their money together to build a factory. The movie follows their ruthless pursuit of fortune.

   
 
1 大理石人Man of Marble

1977  |  Poland  |  35mm  |  Color  |  165min

▓ 光點台北 12/08(六) 21:20    12/13(四) 18:40   12/15(六) 12:00          12/17(一) 21:10    12/20(四) 17: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本片拍攝於1977年,但可說是波蘭版的《大國民》,又遠比《大國民》複雜,把波蘭1950年代的高壓統治、粉飾太平、提高產量的競賽狠狠批評。

而《大國民》中追查真相的記者換成1970年代第一次拍紀錄片的導演,追查1950年代傳奇人物比庫的一生。同樣藉由訪談人物來形成敘事主軸,每個受訪者訴說關於比庫的一個面向;但華依達更有企圖心的不是解構這個傳奇人物,而是解構波蘭共黨政府1950年代塑造的社會主義光明未來的假象。

片中的受訪者包括當年拍攝新聞片的導演、工作夥伴、工人領導、他的前妻。藉著訪談讓1950年代的假象,一一現形。如新聞片導演說比庫這位工人英雄完全是他塑造出來的,之後回到當年拍攝新聞片場景,讓我們看到電影媒體如何服膺於共產主義,塑造光明未來的假象,著實把50年代東歐共黨政府提倡的電影風格-社會寫實主義好好修理一番。

在追查的過程中,比庫的形象慢慢浮現,大歷史(國家)之外,還有個人歷史。比庫與工作夥伴維太克之間的友情,讓他從雲端掉到谷底,因此入獄,但比庫選擇相信朋友,似乎有點過於天真,但電影保留了模糊的空間。這樣的堅持反而讓比庫從模範工人轉型成為真正贏得民眾信任的領袖,也為後來的續集《波蘭鐵人》鋪路。

還有他的妻子在壓力下批判他,在這位英雄的光環下,兩人無法再續前緣,讓人想到《大國民》裡肯恩的第二任妻子,也是酗酒,但更慘的是她還得面對第二任丈夫的毆打。

從電影風格上來說,華依達刻意使用手提攝影機、廣角攝影,音樂採用1970年代迪斯可音樂,想要跟上美國1970年代新好萊塢的電影風格,片中也直接點出。

本片女主角飾演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導演,膽敢碰觸禁忌題材,偷拍、偷錄音,雖然不見得拍到他想要的,但可從中一窺波蘭電影導演的困境,特別是面對嚴格的電檢和來自上面的壓力足以形成自我檢查,但導演表面服從,私下則儘可能突破障礙。

本片真實與虛構並存,片中的新聞片可看出部分是真實的、部分是為了本片拍攝的,但華依達巧妙地將兩者穿插,到最後真實與虛構很難判別。另一層次是紀錄片與劇情片穿插也突顯整個故事就算不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也足以令人信服。更突顯本片顛覆之本質。

The film chronicles the fall from grace of a heroic Polish bricklayer, Mateusz Birkut (played by Jerzy Radziwiłowicz), who became the symbol of the worker in Nowa Huta, a new (real life) socialist city near Kraków. Agnieszka, played by Krystyna Janda in her first role, is a young filmmaker who is making her diploma film on Birkut, whose whereabouts seems to have been lost two decades later. The title refers to the propagandistic marble statues made in Birkut's image. It is somewhat of a surprise that Wajda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make such a film, sub silentio attacking the Socialist Realism of Nowa Huta, and presaged the loosening grip of the Soviets that came with the Solidarity Movement.

 

 

 
1 酷刑Rough Treatment

1978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31min

▓ 光點台北 12/11(二) 12:00    12/15(六) 17:40    12/18(二) 16:40          12/21(五) 10:00

▓ 高   雄  12/29(六)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被譽為戰後波蘭影史上最偉大演員之一的Zbigniew Zapasiewicz在片中飾演一名聲勢如日中天的新聞記者Jerzy,他是無冕之王,鎂光燈下的天之驕子,他圓滑世故、人脈廣闊,他善於交涉運作,也因此樹敵無數,他看似得到了全天下,一切卻在最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一夕崩毀。那日Jerzy出差返國,妻子Ewa親自來接機,車開到自家門口,平靜地告訴他自己已帶著孩子搬離這間房子,後續離婚程序將委任律師負責,留下錯愕的Jerzy與行李;職場上,Jerzy的意見權威身份遭受同僚質疑,一場激烈的會議辯論,兵敗如山倒的寒蟬效應,隨之而來的離婚官司,以及法庭上刀刀見血的唇槍舌劍,一步一步將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男人推向萬丈深淵……。

Jerzy這個角色部份取材華依達的好友,波蘭家喻戶曉的著名作家、記者Ryszard Kapuściński的真實人生,由《歐洲歐洲》、《全蝕狂愛》波蘭女導演安妮絲卡荷蘭與華依達合力編寫劇本。飾演Ewa的波蘭女演員Ewa Dalkowska在此展現了她高超的演技,幾場分居後與前夫又重逢的戲,既強悍果斷卻又脆弱敏感的多層次詮釋,甚至超越《克拉瑪對克拉瑪》中同樣為尋求自主而拋棄丈夫的梅莉史翠普最後在電梯裡破涕而笑的經典演出。至於華依達的御用男主角Andrzej Seweryn和坎城影后克莉絲汀娜楊達,這回分別飾演Ewa的外遇對象及Jerzy後來的同居伴侶,兩人在戲中並無對手戲,有趣的是這兩位優秀的演員在拍攝此片時應是夫妻關係,兩人離婚後卻帶著女兒在華依達的《樂隊指揮》中再現一家三口曾經的幸福生活,不禁令人好奇這對波蘭影壇的金童玉女勞燕分飛的真實原因,是否可由《酷刑》和《樂隊指揮》兩部片中尋得蛛絲馬跡。

大多數影迷對於華依達的「抵抗三部曲」等描述近代波蘭歷史的名作應不陌生,夾雜在《大理石人》與《波蘭鐵人》兩部代表作間的《酷刑》、《樂隊指揮》或許知名度相形較低,然而這兩部華依達最「不政治」的作品絕對不應小覷。《酷刑》聚焦一個男人如何面臨人生驟變的心境轉換,華依達以他一貫的冷靜沉穩展現他對於人與環境的獨到見解,無所不在的警總、嚴密監視的目光、人云亦云的流言,不言而喻昭告觀眾政治始終環繞在你我周遭,片尾法庭審問尤其精彩,簡潔精要點出黨國機器之下的人類何等渺小。如果厭倦了《犀利人妻》對於愛情與婚姻空泛虛假的夢幻抒發,對於《分居風暴》聰明卻太布爾喬亞的超完美人性切割略嫌招架不住,又對《克拉瑪對克拉瑪》、《美國心.玫瑰情》標準美式溫情敬謝不敏,《酷刑》保證是明明很泛政治化卻又矢口否認的台灣人最好的選擇。

The film follows the downfall of an urbane and well-known political correspondent (a phenomenal performance from Zapasiewicz), who steps out of line during a TV interview and simultaneously discovers that his wife is leaving him.

 

  10/15(一)21:30  10/17(三)13:10  10/19(五)19:30
10/21(日)16:40  10/23(二)15:30  10/25(四)11:00
 
1 樂隊指揮The Conductor

1980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01min

▓ 光點台北12/09(日) 12:10   12/12(三) 12:20
▓ 光點華山12/14(五) 22:30   12/16(日) 10:00
▓ 高   雄12/28(五) 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第二小提琴手瑪塔和野心勃勃的指揮家老公亞當同在波蘭省立交響樂團工作,瑪塔的母親年輕時曾與一名指揮家有過一段情,這回瑪塔特意前往美國朝拜這名如今已是國際指揮大師的現場魅力,她的熱情、直接、主動,勾起了偉大指揮家心中塵封的回憶,竟決意再度踏上闊別長達半世紀的故土,以貴賓身份蒞臨指導瑪塔與亞當工作的交響樂團,為平靜的樂團排演生活掀起不少漣漪……。
影史上關於樂隊排演題材的電影不少,近有日本的《交響情人夢》系列和法國的《交響人生》,遠則有費里尼的《樂隊排演》和薩寶的《狂戀維納斯》,就連柏格曼也在第二次婚姻走向盡頭之際,以通信方式嘗試與妻子一起找回逝去的愛情,而刺激靈感創作出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喜悅》。柏格曼曾經對外聲稱《喜悅》是一部「平衡失調,無可救藥,且在影片開場即無恥地剝削利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失敗之作,華依達好似心有靈犀將前輩告誡謹記在心,既講音樂人生亦戮力刻畫兩性關係婚姻生活的《樂隊指揮》,開場雖立即以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營造戲劇張力,但極力避免過度消費而流於俗爛煽情,讓貝多芬的「命運動機」與故事裡三個主要角色宿命迴圈般的必然際遇相映成趣。
在《交響情人夢》電影版後篇,導演顯然有意以較為肉慾的、官能性強烈的視角來詮釋鋼琴家跟指揮者的關係,男女主角片尾在練琴室中象徵回歸初始的那場「私下」合奏,於是與先前那場令野田妹失去彈琴意志的「公開」演出,形成多重層次的微妙對照。《樂隊指揮》也有類似的層層驚喜,瑪塔周旋在丈夫和亦父亦師亦友亦情人的指揮家之間,丈夫善妒、敏感、神經質到近乎歇斯底里,指揮家成熟、穩重、宰制慾強,如果說瑪塔的病弱老父與亟欲成名的丈夫象徵著波蘭的過去與當下,那麼長久以來接受西方資本主義薰陶且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的指揮家的徒然造訪,以及最後那個意味深遠的謝幕,無疑暗示了波蘭面對未來的無限可能。
《樂隊指揮》完成於波蘭大規模罷工及成立團結工聯之交的1980年,早於石破天驚的《波蘭鐵人》一年,飾演善妒丈夫的Andrzej Seweryn與華依達合作多部作品,面對飾演瑪塔的坎城影后克莉絲汀娜楊達千變萬化的情緒轉換以及飾演指揮家的英國莎劇權威約翰吉爾格德爵士堪稱「完美」的詮釋竟毫不遜色,贏得當屆柏林影展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的肯定。
Shooting in the U.S. for the first time, Wajda tells the story of John/Jan Lasocki, an internationally famous orchestra conductor who emigrated from his native Poland 50 years ago. Marta, the daughter of his first love, seeks him out, creating an interest Lasocki has not known in years. He even agrees to return to Poland and conduct the provincial orchestra in which Marta was a featured soloist. That's hardly welcome news to Adam, Marta's husband and the orchestra's regular conductor, who's rumored to have gotten his position thanks to party connections.

 

 

 
1 波蘭鐵人Man of Iron

1981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53min

▓ 光點台北 12/07(五) 19:00   12/09(日) 16:30   12/17(一) 14:30  
       12/20(四) 21:00

▓ 高   雄  12/27(四)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在故事情節上本片是《大理石人》的延續,但與真實事件結合。這次的調查者是電台記者,被派到造船廠採訪罷工發起人之一的湯席克,也是《大理石人》中最後出現比庫的兒子。藉由父子兩代的故事見證、記錄波蘭1970、80年代工人抗爭的真實歷史。

影片一開始就說明「本片中的角色純屬虛構,但事件是真實發生的」。拍攝地點波蘭格但斯克的列寧造船廠,波蘭團結工會的發源地。華勒沙在1970、1976、1980年,帶領工人三次罷工,發生流血事件,終於各地工廠響應,迫使政府談判。本片中故事是描述、記錄這段歷史,更邀請華勒沙親自入鏡演出自己。

本片與《大理石人》形式類似,採寫實與虛構交叉,並使用許多新聞片段。但在《波蘭鐵人》中,這不是過去的歷史,而是波蘭1980年正在發生的事件。部分場景可看出華依達在事件的現場拍攝,因此可說是用電影在記錄歷史。

本片中的記者溫克被上級威脅,接受任務,必須進入罷工現場訪問跟罷工領袖有關的人物,提供素材給高層,進行反面報導,目的是其中高幹所說:「一個傳奇即將誕生,我們必須摧毀它」。但影片的最後,溫克反而因了解過去的歷史、被工人人格感動,因此辭職。溫克這個角色可說是一般民眾代表,從對罷工的不了解,藉著調查過程逐漸認識,到最後站在工人這邊。他軟弱的個性、屈服於脅迫也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華依達藉由這個人性化的角色讓觀眾認同,而良知被喚醒。

片中對於政府封鎖消息、言論嚴格管制、高幹嘴臉多所著墨。新聞片則呈現真實生活狀況:物價高漲、工人薪水難以維持基本生活、沒有休假。因此,1970年的罷工是情勢所成,但政府的血腥鎮壓,反而成為日後革命的導火線。此外,本片真實呈現波蘭學運與工運的紛歧,畢竟革命之路起起伏伏,並非一蹴可及。

其他角色尚有湯席克的友人電影放映師,功能是提供1970年鎮暴記錄影像;胡勒維茲老太太、妻子安妮格(《大理石人》中導演)則提供故事血肉、人物生活細節、加強虛構故事的說服力。
Communist authorities at Gdansk city initiate a smear campaign to discredit Maciek Tomczyk (Jerzy Radziwilowicz), a prominent Solidarity movement activist. They appoint Winkel (Marian Opania), a TV journalist, to infiltrate his inner circle. Making use of his credibility as a former anti-Communist protestor, Winkel interview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to unearth knowledge of Maciek's personal life. Despite never meeting face to face, Maciek provokes Winkel to look within himself, making the latter increasingly uncomfortable about his duplicitous function as an "informer" for the state.

 

 

1 丹頓事件Danton 

1983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36min

▓ 光點台北 12/07(五) 21:50   12/11(二) 16:50   12/15(六) 15:00  
12/20(四) 15:10

▓ 高   雄  12/22(六)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部電影是少數講述法國大革命的法國電影。1794年3月30日,當時法國最大黨「雅各賓專政」的羅伯斯庇爾,下令處決同黨同志丹頓。丹頓在國會發表一篇動人肺腑,令人啞口無言的演說。那場曠世的發言,也改變了整個歷史。

本片也是華依達第一部法國製作的電影,並由《大鼻子情聖》的傑哈德狄巴厄詮釋丹頓一角,他御用的男演員Wojciech Pszoniak則演出羅伯斯庇爾,兩人的表演皆神乎其技,各有擅場。影片中的兩場高潮演說戲,更明顯影響到日後馬丁史柯西斯的《神鬼玩家》以及梅爾吉勃遜的《英雄本色》。有趣的是,鮮少法國片正面描述法國大革命這段血淚交織的過程(多以《悲慘世界》作為唯一代表),而華依達以波蘭導演的身分拍攝這段連法國人不願提起的往事,讓他在該年的凱薩獎一舉贏得最佳導演獎。

華依達以另一種角度去探索、評論法國大革命,將原是革命同袍,同樣遵循「雅各賓專政」黨員的丹頓跟羅伯斯庇爾放在一起對比,「雅各賓專政」為鎮壓暴動並打擊投機份子,處斬疑似反革命者(包括路易十六),引發社會不安,也因此弄得人心惶惶。丹頓意識到恐怖政策有逐漸擴大化的危害,主張寬容,鼓吹「要愛惜人類的血」,被稱為「溫和派」,但也因此而被送上斷頭台。

原本這個故事基調可能流於過多的政治詭辯,但在華依達的處理下,營造出令人屏息的氣氛。華依達冷眼站在旁邊,看著極端派跟溫和派的主張,以丹頓的理想派對比羅斯伯庇爾的務實派。然而,這兩人先後走上18世紀血腥的斷頭台,在在說明當革命的步伐如此迅速而多變時,無論是個人、政黨或是群眾的壓力都無法阻止喪命的慘劇。丹頓在電影中說:「“我們”才是自由的最後機會。」,而華依達也向我們展示,自由其實是易碎的。華依達認為法國大革命直接影響了日後的蘇聯十月革命,而本片同時被視為他借用丹頓,來支持當時華勒沙所領導的波蘭團結工聯,對抗高壓集權的執政黨雅魯澤爾斯基,所投射隱喻的電影傑作。

Action opens in November of 1793, with Danton returning to Paris from his country retreat upon learning that the Committee for Public Safety, under Robespierre's incitement, has begun a series of massive executions, The Terror. Confident in the people's support, Danton clashes with his former ally, but calculating Robespierre soon rounds up Danton and his followers, tries them before a revolutionary tribunal and dipatches them to the guillotine.

 

 
 
1 戀愛編年史Chronicle of Amorous Accidents 

1986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20min

▓ 光點台北 12/11(二) 14:30   12/15(六) 20:10  12/18(二) 10:00  
       12/19(三) 19:30

▓ 高   雄  01/04(五) 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事實上,很多偉大的導演都拍過這樣一部平易近人、清新浪漫的私電影,例如柏格曼拍了《芬妮與亞歷山大》,洛伊安德森拍了《瑞典愛情故事》,侯孝賢拍了《最好的時光:戀愛夢》,華依達的《戀愛編年史》乍看之下大抵可以歸入這個部份,然而仔細深究之後,不免發現這則如沐春風的愛情詩篇其實與前述大師私電影情況截然不同,關鍵在於,《戀愛編年史》並未帶有華依達個人成長經歷。

《戀愛編年史》完成於1986年戒嚴時期,根據華依達自己說法,在當時那種肅殺封閉的環境中,他必須為自己找尋小小的避難所,於是他找到了一本喜歡的小說,用影像打造了一台時光機,引領銀幕前的觀眾重返將近半世紀以前的第二共和國時期波蘭,描繪一位渴望通過考試進入醫學院就讀的純真少年與美麗驕縱的同齡少女之間令人心碎的夏日戀情,全片詩意無限宛如田園牧歌,1939年9月即將來襲的慘烈入侵通篇未見,然而軍隊行軍的畫面卻又畫龍點睛讓時代象徵不言而喻。

劇組原計畫前往立陶宛拍攝未果,軍方又因為題材敏感而拒絕支援,最終只好在華沙等地應變完成。影片拍攝當時所面臨的難題還不只這些,最大的困境來自《戀愛編年史》真正的作者Tadeusz Konwicki的極度難以妥協。Tadeusz Konwicki是波蘭知名小說家,同時也有執導影片的經驗,加上他又親自參與劇本的編寫,他在改編態度上的過於強勢,造成了華依達在執導上的諸多困擾。或許可以說,《戀愛編年史》在華依達諸多作品中顯得格外不尋常,Tadeusz Konwicki相較於華依達更能代表這部電影的核心思想與靈魂,那些對於青春的感懷,對於純真的眷念,在在屬於Tadeusz Konwicki的個人鄉愁。

值得注意的是,華依達索性為愛下指導棋的Tadeusz Konwicki在片中安插了一個隱含著後設趣味的陌生人角色,以當代造型突兀地出現在黑夜的森林裡,與初墜情網的男孩進行簡短的對話,看似莫名所以,卻又具有一種全知觀點、難以抗拒的神祕感,令人咀嚼再三。

Set in the summer months preceding the September 1939 outbreak of World War II in Polish part of Lithuania. A young highschool lad, Witek, is hoping to pass the entrance exams to the university. His love interest is Alina, his high-school colleague.

 

 
 
1 附魔者The Possessed

1988  |  Poland  |  35mm  |  Color  |  116min

▓ 光點台北12/09(日) 14:10   12/15(六) 22:30   12/17(一) 10:00
▓ 光點華山12/18(二) 22:10   12/20(四) 21:30
▓ 高   雄 01/01(二) 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華依達全明星級的組合作品:杜司妥也夫斯基的小說,加上奧瑪雪瑞夫、伊莎貝拉雨蓓等法國與歐洲鑽石級演員的組合,本片的籌拍時間長達十年!
19世紀俄國革命前,一群地下革命份子密謀推翻當地政權,雅托夫是其中一位,他等待具有貴族血統的無政府主義者尼可拉歸來,接替他的領導地位。沒想到等到尼可拉出現時,此政治團體已經決定雅托夫是叛徒,必須將他處死!就在雅托夫懷孕的女友到達、並產下孩子之際,他被團體處決。

杜司妥也夫斯基的作品雖然有強烈的戲劇性,但並沒有多少人敢試圖改編,主要原因在於小說的對話充滿詩意與哲思,你能想像必須以「自然生活樣態」作為演出準則的電影角色,在生活中滿口哲學思想嗎?這是為什麼杜式的作品搬上大銀幕後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華依達曾經在1971和1974兩度將此作品搬上舞台(劇場較為適合「非生活化」語言對話),並獲得很大迴響,沒想到電影版本竟然花了他十年之久!

就算我們對於19世紀冰天雪地的俄國人有瞭解上的距離(更不用說杜司妥也夫斯基式的「著魔型」人物),我們依然可以很享受這部片中法國演員們充滿自然風格的表演,在他們出神入化的表演功力下,那些「非人類」才說得出的語言,竟然像是春天的溪水般潺潺地從劇中人口中自然流出,配上華依達大膽的「人聲式」配樂、與優秀的攝影,《附魔者》不失為電影與文學的完美相遇,也是很好的開啟通往杜司妥也夫斯基作品之門。

This story begins in 1870 at a little town somewhere in Russia. It processed the real " Nyecsajev story ". A group of young Russian revolutionaries plan to overturn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rebuild their country. One of them, Sjatov, awaits the return of an aristocrat, Nicolas Stavrogin, who will take his place as leader. But by the time Stavrogin arrives, the group has grown suspicious of Sjatov's loyalty and decides that he must die.

 

 
 
1 神聖七日Holy Week 

1955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97m

▓ 光點台北12/11(二) 10:00   12/13(四) 12:00
▓ 光點華山12/15(六) 10:00   12/17(一) 14:30
▓ 高   雄01/03(四)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 1996 柏林影展正式競賽入圍

華依達實現多年來的心願,第四度改編《灰燼與鑽石》著名波蘭小說家Jerzy Andrzejewski短篇作品。事實上《神聖七日》影像化的過程相當坎坷,最早先是由《戀愛編年史》實質上的主創且身兼小說家、導演、編劇等多重身份的Jerzy Andrzejewski與法國女星蘇菲瑪索的前男友同時也是著名導演的Andrzej Żuławski在1968年合力編寫出一個劇本,卻因為鐵幕時期異常敏感而作罷,結果這麼一耽擱,竟然整整晚了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

這回故事背景從戰後波蘭搬到1943年納粹佔領時期,一名逃離「猶太隔離區」的猶太女子躲躲藏藏逃離蓋世太保的盤查而來到華沙,數度出生入死,意外遇見了她的前男友,對方雖然已婚,基於人道立場仍願意冒死提供她躲藏之處,隨著女人的入住,前男友與懷孕妻子間的關係,來自好事鄰人的猜忌,孤絕地主自掃門前雪的冷漠心態,在看似平靜無波的日常中,眼看蓄勢待發,一切價值與信念即將被摧毀…。

華依達與美國的約翰福特、義大利的羅塞里尼一樣,他們的作品被視為國族電影的代表性成就,他們透過影像創作去為國家的歷史進行敘事和紀錄。猶太人的大屠殺悲劇已然過去,歷史的錯誤可以原諒,但歷史的過程不能遺忘。生於1926年的華依達,他的人生因為1939年納粹入侵波蘭而徹底改變,他與母親有幸自納粹魔掌中逃過一劫,父親卻因此下落不明,直到1989年整整半個世紀以後,他才終於收到一封確認信,證明自己的父親死於卡廷大屠殺。2007年,華依達完成了描述卡廷事件始末的史詩之作《愛在波蘭戰火時》。

與《愛在波蘭戰火時》比起來,《神聖七日》形式與風格相形簡單,後者宛如多線龐雜敘事略嫌紊亂的前者的一線分支,既補足了前者格局過大而無暇一一兼顧的遺憾,也好似前者的「原型」,以更明確而清晰的堅定態度,以不流於粗暴二元劃分的細緻脈絡爬梳,從歷史、政治兼及兩性、婚姻與家庭關係切入,一刀接著一刀劃開波蘭人民多重面向的道德焦慮。

Adapting by himself a short story by Jerzy Andrzejewski, author of Ashes and Diamonds, Wajda tackles one of the core issues that continues to fuel tensions in Poland today: the extent to which Polish Christians did or did not help Polish Jews during the war. Andrzejewski was prompted by the Warsaw Ghetto Uprising to write the story as a psychological portrait of a man torn between a certain personal antipathy for a particular young Jewish woman and his humanitarian impulse to help save Jews, a crime in occupied Poland for which the sentence was death for the perpetrator and his family.

 
 
1 塔度斯 先生Pan Tadeusz 
 
1999  |  Poland  |  35mm  |  Color  |  147min

▓ 光點台北 12/10(一) 13:50   12/13(四) 15:50   12/16(日) 10:00  
       12/18(二) 19:10  12/20(四) 10: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 2000 波蘭電影獎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製作設、最佳配樂及最佳音效   

「我覺得,在獲得了自由將近十年後的今日,對我們來說,該是時候去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從哪兒來?我們是誰?我們將往哪兒去?」華依達說。

而他的解答,是回溯到十九世紀初的經典詩作:米茲奇維契的「塔度斯先生」。
這首分成十二部份的長詩,描述1812年前後,沙俄統治下的立陶宛(曾和波蘭是一體),兩個因嫌隙而在俄國入侵時反目成仇的家族,在一名神父的刻意促合下,要讓他們的下一代:塔度斯先生與柔夏小姐,能夠泯恩仇結連理。因為,神父還有個更遠大的計劃:他希望,當勢如破竹的拿破崙正式向俄羅斯宣戰時,這兩個家族能夠合而為一,共同為祖國的獨立而奮鬥。然而這過程卻波折不斷,年輕懵懂的塔度斯先生被風韻猶存的嬸嬸所迷惑而不知所措,而敵對家族的忠僕(丹尼爾歐布利斯基演出),則想盡辦法要煽動彼此的戰火,眼看就要不可收拾。

1823年米茲奇維契因鼓吹獨立運動與秘密結社,遭俄羅斯放逐,而後流亡至歐洲各地,1834年他在巴黎出版了這首田園詩,帶著濃濃鄉愁的悲懷,回顧那段曾經樂觀激昂的歲月。這首詩後來成為波蘭的國家史詩,所有波蘭學校的學生都必須熟讀並背誦它。

正因為它的家喻戶曉、也因為它的艱澀繁複,使得影像化一直是很巨大的挑戰。而1965年就曾以相同時代背景,拍出了史詩電影《亂世迷情》的華依達,洞悉這故事背後,其實是米茲奇維契對自己異鄉流亡之痛的抒發與撫慰,所以一反《亂世迷情》的灰暗哀傷,他努力地重建了一個「孩童眼中的鄉土」。因此,除了穿插其中短暫的誦詩片段,是那麼陰冷肅穆,整個故事的內容,其實多充滿著柔美鮮活的色彩,洋溢著一股卡通式的天真爛漫,就連槍戰都顯得那麼滑稽。

但其中的信念卻是堅定不移的,那是關於原諒、忠誠、鄉土與愛,一種波蘭田園式的活力和精神,貫串了整部影片。因此,雖然我們都知道,最後那伴著波蘭舞曲而歡快前進的隊伍,將無望地走向衰敗的命運,但那澆不熄的熱度與純真的信仰,卻是能夠造就未來國家再生的火苗。這就是華依達找到的解答。

In the early 1810's, Poles, part of Russia's client state of Lithuania, think independence will come if they join forces with Napoleon when he invades Russia. This unity of purpose, in one district, is undermined by two families, feuding since the head of one shot the head of the other twenty years before. There are hopes of a reconciliation through a marriage of Pan Tadeusz, a Soplica, whose father, the murderer, is in hiding somewhere, and Zosia, a teen-aged girl, a Horeszko who lives in the household of Pan's uncle. Other cross-currents – of love, family, politics, village traditions, land reform,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Polish – give the film texture. It's an exile's story.

 
 
1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2007  |  Poland  |  Digital Beta  |  Color  |  122min

▓ 光點台北12/12(三) 10:00   12/17(一) 12:10   12/19(三) 22:00
▓ 高   雄 01/02(三) 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2008 波蘭奧斯卡「金鷹獎」最佳影片、音樂、女配角

  本片是回顧波蘭二戰時期慘痛歷史「卡廷事件」的電影,華依達的父親死於這個謊言事件。1940年有兩萬多名波蘭軍官、醫生、教師、藝術家慘死並埋於卡廷森林當中,德軍宣布戰敗後,蘇聯把這屠殺罪行嫁接到納粹德國頭上。然而真相卻非如此。92年蘇聯解體後,戈巴契夫及葉爾欽共同解密歷史文件,證實了該事件是由史達林親自下達命令的慘劇。

電影的開始,是一片灰黑的天空, 1939年9月,德國和蘇聯先後進攻波蘭,橋上擠滿了進退維谷的波蘭難民,這個處境把波蘭命運描繪得精采又諷刺,而這也是華依達在本片裡原景重現的其中一個鏡頭而已。華依達從女性的觀點來出發,以安娜等待波蘭軍官丈夫安德烈作為起點,進而點出其他許多悲劇的妻子、母親、姐妹,除了等待她們的男人也爭取他們的公平正義的記憶。華依達以真實的紀錄片與影片同時對比,突然間謊言也對比了起來,看到的狀況可以是被解讀成虛假的,一如歷史事實也可以被假記錄。

片名雖為卡廷,但影片主要都發生在克拉科夫(Krakow)這個波蘭城市,這個當時知識份子最多的文藝城市。除了女性角色必須要自己去面對這個新政府的謊言,想救安娜因而想娶她的蘇俄軍官、想報考藝術學校卻不肯更改履歷(父親被蘇聯迫害的歷史)的波蘭少年塔奇歐,以及最後無法昧著良心的波蘭少校傑里,也都成為片中良知男性的對比,這讓全片的觀點更加多元豐富,也煥發出戰亂下,人性的光輝特質。華依達捨棄了煽情的劇情與連貫的故事性,以一種拼湊又有點凌亂的方式,呈現出無情而殘忍的事件起源,華依達以超冷靜的鏡頭,讓正義和真相,藉由電影予以正名,然而本片上映後,俄羅斯對於本片則視為是華依達仇俄情結的產品,事實上不然,影片中是指控這種集權主義下(成為王、敗為寇)的荒謬跟犯罪的制度,這種真相如何被忽視和一手遮天的蠻橫慘劇。

導演刻意避開了劊子手的臉孔,因為真正的兇手,通常都是看不見得幕後指使者。電影最後的十分鐘,觀眾看到了卡廷屠殺的細節,華依達像把死去的骨灰復燃一般,而這種冷漠看待死亡的方式,讓事件顯得更加寫實而駭人。也因為這樣坦然的面對,才能夠有釋然與寬恕的可能,謊言從來不能也無能哀悼。

The disappearance of over 15,000 officers in 1940 was a mystery at first and news of the tragedy was not revealed until the spring of 1943, after the Nazi invasion of the Soviet Union uncovered the mass graves in Russia's Katyn Forest. During the USSR's post-war occupation of Poland, Soviet propagandists blamed the deaths on the Nazis and set out to punish anyone speaking the truth. After fifty years of cold war secrecy, the Kremlin officially confessed in 1990 that Stalin and the KGB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crime. Katyn uses stories from authentic diaries and letters to tell the fate of four officer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one woman's courageous determination to uncover the truth.

 
 
1 甜蜜衝擊Sweet Rush 

2009  |  Poland  |  35mm  |  Color  |  85min

▓ 光點台北12/13(四) 21:40   12/16(日) 12:50

▓ 光點華山12/18(二) 10:00   12/19(三) 21:30  
      12/20(四) 13:20   12/21(五) 15: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 2008 波蘭奧斯卡「金鷹獎」最佳影片、音樂、女配角

  波蘭重量級女演員Krystyna Janda和華依達最新合作的作品!
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一間光影層次分明的房間,在其中Janda以一種完全不加修飾的演技,訴說著她最近遭逢喪夫之痛的經歷,鏡頭固定。正當我們逐漸被這個「角色」說服,準備要進入她的內心世界之際,蒙太奇帶著我們轉換場景,原來剛剛的Janda不是角色,是她自己!Janda和由Janda飾演的瑪莎要在這部神奇美麗的電影,展開一場關於女人如何面對年華老去與死亡的精彩對話。

瑪莎的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結束不久之後的小鎮,瑪莎的丈夫是一位醫生。已邁入不惑之年的她,因為幼子在二戰中喪生、以及最近的身體不適(她得了癌症,只是她自己不知道),開始虛無地面對人生。瑪莎在鎮上的野宴遇上了一位年輕男孩,出於對男孩肉體的誘惑,摻雜著付出母愛的需求,瑪莎開始跟男孩進行交流(瑪莎借男孩《灰燼與鑽石》這本小說,正是華依達登上國際舞台的作品原著!)。生猛的肉慾、對死亡的焦慮與無邪的母愛,三者的融合畢竟難逃悲劇的命運。

然而,這原本華依達準備要拍的故事(改編自小說家Jaroslaw Iwaszkiewicz的作品,這是華依達第四次改編他的作品),似乎慢慢在比重上不如演員Janda本身的故事來的精彩。Janda是華依達最常合作的女演員,她的先生也是華依達常用的攝影師,當華依達找她接演這部片時,其實她先生已經來日無多。怎麼樣克服一輩子的伴侶逝去的傷痛,將這樣的情緒轉為劇中角色瑪莎?與其說Janda的故事是說給身為觀眾的我們聽的,不如說她正在說給瑪莎聽。

所以最後將這兩種故事揉合(其實是三種,因為片中還呈現了Janda與華依達拍片的場景,華依達也變成本片的演員!),變成這部片最具創意之處。華依達說導演要有兩雙眼睛,一雙盯著觀景窗,另一雙隨時注意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這部片是個明證!

Based on Jaroslaw Iwaszkiewicz's novel. The story of Marta, a middle-aged woman married to a small town doctor. Marta searches for happiness in the arms of a much younger man, Bogu. Their relationship is as innocent and fresh as the smell of the sweet rush that grows in the river where Marta and Bogu swam on their first date. But, just when everything seems to be going well for them, Bogu drowns, entangled in the roots of sweet rush he was trying to pick for Marta.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