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號公路
Route One USA

羅伯‧克拉瑪Robert Kramer︱France/UK/Italy︱1989︱Color︱French/English/Portuguese/Spanish︱Video︱255 min.

台北●12/29(一)19:20  ●1/7(三)11:00  ●1/10(六)11:00 
   ●1/12(一)12:50 ●1/14(三)11:00     
高雄●1/3(六)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9 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

Robert Kramer 出生於1939年的紐約。這位醫生的兒子,天生就是美國中產社會的反骨。他不但是美國獨立電影最具原創性的導演之一,也是60年代開始在美國發展出反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他創立電影團體「The Newsreel」,用以對抗美國社會虛偽與粉飾太平的主流媒體。他們爭取基本人權、反越戰、傾心於世界各國的地下組織。但終究無法被美國社會所接受,失望之餘移居歐洲,但持續於越南、葡萄牙、法國…等世界各地拍片。雖然政治訴求明確,但Kramer的影片向來著重於人性層面,拍的永遠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非滔滔不絕的政治言論。

在離開美國10年後,Robert Kramer決定背著一台16mm攝影機「回家」。隨著貫穿美國最古老的一條公路:一號公路,沿著大西洋,由北邊鄰加拿大邊境的Maine 直到佛羅里達州的Key West,那是美國最南端,最靠近古巴的一個小島。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住在這長達5000公里公路的兩岸,沿路從人煙最稀少的鄉村到如波士頓、華盛頓等大城都有,匯集了美國最多樣化與多變的景致。長達五個月的旅程,Robert Kramer將自己隱身幕後,沒有旁白或註解,在兒時玩伴Paul McIsaac的帶領下,他重新看到自己的同胞,那個因傷心而離開的國家。他說:「我來自美國西部,所以我走一號公路,從Maine 到佛羅里達。小時候坐在父母車子的後座,長大後在路上攔車,然後有時也會有機會開車。我覺得現在是回去看看有什麼事情發生的好時候。我會看得更清楚些,因為我已經離開那麼久。我要去聽聽…。而我所說的這個轉變,這個美國社會的改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階段。因為政治與經濟的壓力再度橫掃了一次,而全國正妄自尊大地在期待總統大選」。Paul McIsaac 在片中的名字是Doc,他並不真的是醫生,是Robert Kramer刻意放進去的虛構人物,他違反常規地認為:為了讓紀錄片更貼切地拍到真實,必須加入一位虛構的人物。

《美國一號公路》被認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史上最美的美國畫像」,一部紀錄片史上的超級鉅片。在影片完成近20年後的今天,本片持續地產生效應,激發一個又一個後繼者,循著Robert Kramer的腳步,踏上「美國一號公路」,用自己的眼光看美國。片中的音樂是由爵士樂手Barre Phillips、 Michel Petrucciani、Pierre Favre、John Surman、Floris Nico Bunink演奏。
.
" Route One links Canada to Key West in Florida. In 1936 it was the most travelled route in the world. In 1988, it runs beside super highways and through suburbs, cutting through the old dreams of the country. During five months shooting along this route, I did not have the impression of filming the past, but rather of revealing the present. From the shadows of the interchanges, the town centres of glass and steel stand out against the horizon like studio décors. We were in the present, affronting difficult times." Robert Kramer

相關網站:http://www.windwalk.net
 
  過客
The Passenger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Italy/Spain/France︱1975︱Color︱English/Spanish/German/French︱35mm︱126 min.

台北●12/28(日)20:25  ●12/31(三)11:00  ●1/2(五)15:50 
  ●1/4(日)18:00   ●1/6(二)11:00   ●1/7(三)21:00 
  ●1/9(五)16:10   ●1/11(日)11:00

高雄●1/14(三)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5 坎城影展競賽片
1976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最佳導演及最佳攝影
1996丹麥波迪電影獎–最佳歐洲電影獎

如同《春光乍現》一片,安東尼奧尼於1975年所完成的《過客》,亦是一部透視現代人疏離情感,呈現人類試圖逃脫生命現狀的作品。影片描述由美國老牌演員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所飾演的記者Locke,在非洲沙漠中工作採訪時,興起了與一名猝死的神秘英國人Robertson交換身份的念頭。交換身份的過程十分順利,帶著Robertson的會議行事曆,Locke來到歐洲履行會議之約。在一次次的會議當中,Locke才逐漸發現神秘客Robertson其實是軍火走私商,為反抗當地政府的叛軍供應武器。也因此,企圖將他繩之以法的追緝組織緊追在後,讓Locke不得不開始他的逃亡生涯…。

深受抽象設計影像影響的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其精密思考之下所建構的影像充滿多層次意義象徵。《過客》中對於人類狀態的深刻探討與描述,影像力道亦十分強勁。透過Locke的命運,其逃脫自己原有身份的劇情安排,安東尼奧尼除了對身份認同議題作下註腳,也再次質疑了《春光乍現》中所探討的,一般所認定的「真實」問題。安東尼奧尼曾說他認為本片是他風格最為成熟作品。因為本片的主題性與當今社會的人際關係密不可分,他也將本片視為一部政治性的電影。

影片中接近結尾長達7分鐘的高潮戲,亦被當代電影學者認為是電影藝術的經典,也常在電影課當中當作教材討論。因為鏡頭的連續性,必須要克服室外景與室內景光線一致的問題,所以每天必須在下午接近傍晚時拍攝,短短的七分鐘鏡頭,竟是花了十一天才得以完成。影片中飾演Locke的親密伙伴,建築系女學生的Maria Schneider,在《巴黎最後探戈》中與馬龍白蘭度的激情演出令人驚豔,她在本片中的表現亦為安東尼奧尼所讚賞。

The Passenger is, on the simplest level, a suspense story about a man trying to escape his own life. This haunting film is a portrait of a drained journalist, played by Jack Nicholson, whose deliverance is an identity exchange with a dead man. The film was shot on location and takes Nicholson on an incredible journey through Africa, Spain, Germany and England. From beginning to end we are witnessing a probing study of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protagonist’s fate reflects each individual’s own private thoughts about real and/or imagined destiny. The climax of the film, alone – a final sequence lasting seven minutes and taking eleven days to shoot is truly a synthesis of the movie and a tribute to the director’s art.
  天堂之日
Days of Heaven

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USA︱1978︱Color︱English/Italian︱35mm︱94 min.

台北●12/27(六)11:00    ●12/29(一)13:30  ●12/30(二)11:00
  ●1/2(五)14:00   ●1/4(日)14:30   ●1/6(二)21:20 
  ●1/9(五)12:40   ●1/10(六)15:30

高雄●1/15(四)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8 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導演
1979奧斯卡最佳攝影
1979 坎城影展最佳導演
1979 美國國家影評協會最佳導演及最佳攝影

以《紅色警戒》獲得1999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導演泰倫斯馬力克,在此之前有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沒有推出過新作。這部完成於1978年的《天堂之日》,推出之後驚為天人,不但在坎城影展榮獲最佳導演殊榮,也在美國的影評界獲得一致推崇,成為當年眾多影評協會最佳導演奬的得主。

對影像相當要求的泰倫斯馬力克,在本片籌拍時便希望完成一部視覺化的電影,透過影像來說故事,呈現故事中角色的內心情感。他擅長將自然環境融入作品當中,成為影片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本片中美麗的西部田園風光,四季風景的轉換,而後蝗蟲過境與熊熊的大火,豐富飽滿的意涵與角色內心的世界相互呼應。美不勝收的攝影與剪接功力,讓人終生難忘。

故事敘述芝加哥的工人Bill失手將他的老闆擊昏(也許致死),因而匆忙逃離。他帶著女友Abby以及妹妹Linda,一同展開流亡生活。為了方便,他們三人在旅程中謊稱兄妹。來到了德州後,受雇於一個害羞有錢的年輕農場主人在農場工作。Bill得知農場主人因得絕症而不久於人世,便開始展開謀財的計畫。他鼓勵Abby嫁給他,以獲取其龐大的遺產。然而事情的發展漸漸偏離軌道,農場主人的健康狀況不如預期中的惡化,他同時也發現了Abby與Bill的真實關係,三人間的關係產生了急遽變化,全因為Abby也發現她慢慢愛上了她的丈夫…。於是原本已經安逸了的過客,只得再度逃亡。

泰倫斯馬力克1943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69年畢業於AFI Conservatory,並開始進入電影圈,擔任編劇工作,1973年完成首部劇情片《窮山惡水》(曾於『催眠影展』中放映)。第二部影片《天堂之日》完成後便從媒體上消失,直到1998年復出拍攝《紅色警戒》,以及2005年的《The New World》。量少質精的大師,每一部都令人屏息以待。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男主角原本希望由約翰屈伏塔擔綱,但李察吉爾因為對泰倫斯馬力克的《窮山惡水》頗為欣賞,而主動參與本片的演出。

Bill and Abby, a young couple who to the outside world pretend to be brother and sister are living and working in Chicag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They want to escape the poverty and hard labour of the city and travel south. Together with the girl Linda they find employment on a farm in the Panhandle, Texas. When the harvest is over the young, rich and handsome farmer invites them to stay because he has fallen in love with Abby. When Bill and Abby discover that the farmer is seriously ill and has only got a year left to live they decide that Abby will accept his wedding proposal in order to make some benefit out of the situation. When the expected death fails to come, jealousy and impatience are slowly setting in and accidents become eventually inevitable.
  末路狂花
Thelma and Louise
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USA︱1991︱Color︱English︱35mm︱128min.

台北●12/27(六)18:15    ●12/29(一)11:00  ●12/31(三)17:35
  ●1/3(六)22:20   ●1/5(一)12:50   ●1/6(二)15:20  
  ●1/8(四)17:30   ●1/11(日)20:30

高雄●1/16(五)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2 奧斯卡最佳劇本
1992 金球獎最佳劇本
1992 倫敦影評人協會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女主角
1992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個性憨直的家庭主婦Thelma有個控制慾很強的丈夫,而有一段不為人知創傷的餐廳女侍Louise,卻相反地有著堅毅的個性。故事從兩個閨中密友開心駕車出遊開始,原本一段歡樂的旅程,卻急遽轉變成為兩人的夢魘,兩人也從深受暴力威脅的受害者,起而成為對抗父權壓迫、男性剝削的反抗女性。

《末路狂花》推出近二十年來,其作為女性主義經典代表的身份至今屹立不搖。影片打破成規,大膽地啟用兩位女性作為公路電影主角,不但在當時的影評界深受好評,在商業市場上的表現也不遑多讓,深受觀眾歡迎,成為當年度賣座影片之一。影片中對於女性的物化、男性對於女性的言語暴力,以及行動上的侵犯與威脅,都有著深入擊中要害般的批判與控訴。女編劇家Callie Khouri精彩地呈現一個父權制度建構下,兩位女主角從旅程開始到結束,其外型以及心境上的巨大轉變,女性自覺的形象,讓本片奪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而兩位女主角蘇珊莎蘭登和吉娜戴維斯也雙雙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生於二次大戰時期的影壇重量級導演雷利.史考特,於軍事家庭成長,父親是軍官的身份,讓他在父親缺席的環境中成長。幼年時因戰亂在歐洲各處遷移,直至戰爭結束,他才搬回英國,最後在Teesside落腳。工業都市的景致,也成為史考特之後拍攝《銀翼殺手》的背景參考。他的作品影像風格強烈,對於片中的細節也極其重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深具母親特質,既溫柔又剛毅。他的多部作品皆為影史公認經典,最新作品為上個月剛推出的《謊言對決》(Body of Lies)。

Louise is working in a fast food restaurant as a waitress and Thelma is married to Darryl who likes his wife to stay quiet in the kitchen so that he can watch football on TV. One day they decide to break out of their normal life and jump in the car and hit the road. Their journey, however, turns into a flight when Louise kills a man who threatens to rape Thelma. They decide to go to Mexico, but soon they are hunted by American police.

  等待幸福
Waiting for Happiness / Heremakono / En attendant le bonheur

阿布德拉曼西塞克Abderrahmane Sissako︱Mauritania/France︱2002︱Color︱French/Hassanya/Mandarin︱Video︱95 min.
台北●12/31(三)22:00    ●1/9(五)21:30  ●1/10(六)17:20
  ●1/11(日)17:10   ●1/12(一)11:00   ●1/13(二)17:20  
  ●1/15(四)19:40   ●1/16(五)11:00

高雄●1/6(二)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 葡萄牙布宜諾斯國際獨立影片影展最佳影片
2002 坎城影展費比西獎
2002 韓國光洲影展評審特別獎

位於西北非的茅利塔尼亞,是一個每年超過一半的時間都籠罩在沙塵暴中的國家。這個國家,近年出現了一位引起世界各地影評矚目的導演,他就是當今最重要的非洲導演Abderrahmane Sissako。兒時隨著父親移居馬利,長大後短暫回到茅利塔尼亞,又轉往莫斯科學習電影。畢業後的短片《十月》(1993)拍的正是一個非洲學生在莫斯科的故事,是非洲電影罕見地出現雪景的特例,旋即入選坎城影展,此後他的影片大都被坎城邀約。2007年坎城60週年時,他與張曼玉同為國際評審。他的作品一反我們對非洲電影暗沉聒噪的刻板印象。非洲藝術家特有的濃烈詩意,混合了俄國電影擅長對氛圍的經營,加上遊牧民族的個性與成長經驗,讓他的影片遊走於懷舊感傷與必須割捨的兩難情境之間。其最新的作品是最近在金馬國際影展「大師饗宴」單元中演出,由八位國際導演各拍一段的《8》。

在《等待幸福》中,Sissako回到Nouhadhibou這個位於茅利塔尼亞邊境的小漁村拍片。那是他自己出發前往俄國留學的地方,是許多非洲人移民歐洲的跳板,也是外國人到非洲冒險淘金的入口。馬利人稱這裡為「Heremakono」,意思為:等待幸福。年輕的Abdallah在前往歐洲之前,到這裡來探望他的母親。他不懂當地的語言,在漫長的等待中,小男孩Khatra教他說話。Khatra自己想成為一個電器工,他的師父Maata則是一個因倦怠而歸鄉的遊子,還有一個到此賣手錶的中國人…。就在這些來來往往,等待改變生命的人們當中,Sissako編織出一幅幅動人的景致。我們跟隨人物在漫漫沙塵中等待,彷彿是為了準備旅行而在儲備能量似的。但是觀眾很快就會發現,在隨著人物移動離開前,自己已經悄悄地愛上了這個地方。

西方影評認為Sissako的影片與蔡明亮神似,都是在談等待,為了莫名的事物在等待。特別是與《你那邊幾點?》一樣,都出現賣手錶的情節。其實Sissako與蔡明亮的關連更可追溯到他1998年令各方驚歎不已的《在土地上生活》(La Vie sur Terre),正是與蔡明亮的《洞》,同屬歐洲藝術電視台製作的十部《2000年見聞》(2000 vu par…)系列影片中的一部。

Abdallah, a young boy, joins his mother in Nouadhibou, a small town on the Mauritanian coast, while waiting to embark for Europe. In this place of exile, whose language he does not speak, he tries to decipher the world around him: Nana, a sensuous young woman who tries to seduce him, Makan, who, like Abdallah, dreams of departure, Maata, once a fisherman, now an electrician, his young and mischievous apprentice, Khatra, who helps him surmount his isolation by teaching him the local dialect. As the days go by, destinies entangle and disentangle, all eyes turned toward the horizon, waiting for hypothetical happiness.

 

  夜車
Night Train / Pociag


耶吉‧卡瓦萊洛威茲Jerzy Kawalerowicz︱Poland︱1959︱B&W︱Polish︱35mm︱93 min.
台北 ●1/3(六)11:00  ●1/6(二)13:30  ●1/8(四)21:40 
  ●1/11(日)15:20 ●1/13(二)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去年過世的波蘭導演耶吉‧卡瓦萊洛威茲,是「Polish Film School運動」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擅長以影像呈現細膩的細節,累積給予觀者強烈的震撼力。議題圍繞個人在社會備受政治或戰爭壓迫下,人性的掙扎與道德的選擇。這些深具豐富意涵的創作文本,也讓他的作品深受影壇重視。1951年拍攝首部劇情長片《The Village Mill》,隨後完成《Shadow》(1956) ,以及本片《夜車》,這些影片都被視為相當具時代代表性的波蘭電影。卡瓦萊洛威茲亦曾主掌知名的KADR 製作部門,安德烈華依達、塔都茲考威克(Tadeusz Konwicki) 和尤利斯馬休斯基(Juliusz Machulski)都曾在其製作部門工作。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影片莫過於1961年的《修女約安娜》,以及1966年改編自Bolesław Prus的歷史小說《Pharaoh》,本片亦入圍了1967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夜車》敘述一對男女Jerzy和Marta意外地在前往波羅地海邊Hel的夜車上共處一室。一表人才的Jerzy狀似緊張,看來像是在逃避追趕,Marta剛開始也沉默不言,慢慢的兩人才成為朋友。在車上還有愛慕著Marta的男孩Staszek,以及擁有豔光四射的年輕太太的老律師。當火車停靠在一個小站裡,警方上車開始搜索畏罪潛逃的殺人犯時,流言開始四起,都將警方要緝捕的對象,指向這個車廂中的Jerzy和Marta…。

不同於當時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的「Polish Film School運動」作品,《夜車》瀰漫著希區考克式的懸疑詭譎氣氛。全片的劇情推展在火車內進行,封閉的車廂成為卡瓦萊洛威茲最好的發展空間。火車上乘客間彼此的猜忌與不信任,可說是當時波蘭共產社會的最佳寫照,也是一部波蘭影史重要的傑作。

 

A shared compartment of the night train from Warsaw to Hel unexpectedly joins a young woman and the unknown man. Gradually Marta and Jerzy become close, they both have mysterious and dramatic life experiences. Other people traveling in the compartment are Staszek, a boy who is in love with Marta, an old lawyer with young coquettish wife, an insomniac man, a train manager flirting with the conductress, a priest, and... When the train stops at the small station, the police search it to find a fugitive murderer.

  金雉雞
My Brother Silk Road/Altyn Kyrghol


馬洛.薩律洛Marat Sarulu︱Kyrgyzstan/Kazakhstan︱2002︱B&W︱Kyrgyz︱Video︱77min.

台北●12/27(六)16:40  ●12/30(二)12:50  ●1/9(五)14:30 
  ●1/11(日)19:00  ●1/13(二)12:50   ●1/14(三)15:30 
  ●1/15(四)21:30  ●1/16(五)13:00

高雄●1/7(三)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2 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
2003 法國Vesoul影展最佳影片

《金雉雞》是一個哲學性意味濃厚的兩段式電影。第一段《我的兄弟》是對自然的讚美之詩。故事敘述初春之際,四個山區小孩,在最年長孩子的慫恿下,決定要穿過吉爾吉斯大草原,尋找跨越古老絲路上的火車。他們幻想著火車有一天會帶著他們前往他們想去的地方,火車在孩子面前疾駛而過…。第二段《絲路》則是一個文明社會的眾生圖像。故事中的主角為一群火車上形形色色的乘客,有離家多年返鄉、在火車上替人畫像維生的藝術家,有尋找賺錢商機的女侍,有他鄉遇故知的警衛…。然而,藝術家的車廂卻被一群小流氓所佔領,並將他趕下火出車。影片結尾,小孩們與畫家相遇…。

德國文化學者Gideon Bachman曾說,哈薩克電影裡濃郁的詩意與氛圍,久久縈繞於觀者內心,也許故事不是那麼讓人印象深刻,但是畫面卻絕對令人難忘。主修哲學的導演薩律洛,在《金雉雞》中並未採用以往一般的電影結構,而是以電影最原始的本質–影像畫面,來呈現每日生活的面貌。片中早春的枯黃草原景致、森林中小孩們藏匿的樹洞,小孩們所遇到的老人家…等,影像散發滿滿詩意。電影也在一個個充滿象徵意涵與隱喻的畫面中,清楚地呈現文明與自然間的對照。

吉爾吉斯坦的薩律洛1957年生於怛邏斯(Talas)。1980年畢業於Kirghiz State University。1984年繼續前往莫斯科攻讀電影導演。以拍攝動畫以及紀錄片為主,也為Kirghiz feature films撰寫劇本,最著名的是他為Aktan Abdykalykov寫的《養子》(2000年台北電影節曾放映)。本片為他的第二部劇情片作品。採用黑白攝影並不是美學上的堅持,而是資金不足導致的選擇。但就像第三世界的成功作品一般,再惡劣的條件也無法遮掩璀璨的鑽石。美得令人忘記呼吸的影像讓他震懾住所有的觀眾,也讓他連續在兩個影展得到最佳影片獎。

Four children from a mountain village are convinced by the oldest of them to take a difficult journey through the steppe to the railroad, which lies on the path of the ancient Great Silk Road. A train hurries by the children. The different destinies of the grown-ups on the train pass by in front of the kids. There is an artist supplementing his income by doing drawings on the train. His railcar is taken over by a group of hooligans and they throw the artist out of the train. The philosophical beginning and the end meet: the thrown out artist and children trying to get on the train. The oldest child rushes after the artist and begs to take him along. The rest of the children return home with an old shepherd.
  晃遊日記
Lucie et maintenant - Journal nomade


尼可拉斯.漢伯特Nicolas Humbert/ 司立曼.佛賓格Simone Fürbringer/華納.潘索Werner Penzel︱Switzerland︱2007︱Color/B&W︱French/German︱35 mm︱85min

台北●12/26(五)20:00  ●1/1(四)20:20  ●1/2(五)18:10 
  ●1/3(六)12:50  ●1/4(日)11:00  ●1/5(一)19:40 
  ●1/13(二)20:50   ●1/16(五)16:30

高雄●1/8(四)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 瑞士真實影展競賽片

1982年,阿根廷作家Julio Cortázar和他年輕的伴侶加拿大女作家Carol Dunlop,做了一次巴黎馬賽的公路之旅。這趟旅程異於以往,是兩人必須在所有經過的休息站停下,每天最多兩個,且必須選擇其中一個過夜。如此的踱步慢遊,讓原本開車只需要七小時的短短路程,他們卻用了33天才走完全程。這是兩人得知自己身患重病,不久於人世的想法。福斯箱型車是他們在都市海洋中漂流的小島,也是駛向死亡之地的小船。不久後兩人相繼離世,留下了這段旅程的紀錄手記《Autonauts on the Cosmoway》。二十五年後,幾個原本跟導演在籌畫下一部影片的工作人員,感召於這本書的精神,決定跟隨前人腳步,開著老福斯箱型車上路。

在這部充滿詩意般流動影像的作品裡,透過Océane Madelaine所撰寫的絕美文字,將影片中看似相互不關連的影像,結合勾勒出一段又一段令人難忘的片刻。在層層疊疊、緩緩流動的旁白與音樂裡,影片蘊含濃郁的懷舊情感。公路與休息站像是旅人在無可避免的時光流逝裡,希望佔有一席之地的隱喻。透過電影中的片段,旅人發現每個日子都是悲喜參雜,都是…。

臺灣觀眾對於尼可拉斯.漢伯特與華納.潘索兩位導演的作品應該不陌生,兩年前「聲音的痕跡」影展,映演過兩人於1990年完成「尋找聲音」的優美的公路電影《邊境音暴》,細緻詩意的影像與絕美的聲音交疊,造成一票難求的盛況。而這次所放映的《晃遊日記》則為其最新力作,為去年瑞士真實影展競賽片。德國導演尼可拉斯.漢伯特與華納.潘索兩人於1987年成立Cine Nomad製作公司,自80年代起拍攝製作多部紀錄片。而來自瑞士的導演Simone Fürbringer原先主修教育,後來進入慕尼黑電影學校(Munich Film School)學習紀錄片拍攝,三位導演皆為慕尼黑電影學校畢業生。

A young couple makes their way from Paris to Marseille in an old VW bus, following the traces of the Argentinean writer Julio Cortázar and his companion in life, Carol Dunlop, who have undertaken the same journey 25 years ago. But this is no ordinary road trip, and the expedition has firm rules: they must make a stop at each and every service area they pass, stay the night in every second one and never leave the motorway during the whole journey. Thus, instead of taking 7 hours, their trip takes 33 days.

相關網站:http://www.cinenomad.de

 
  夢幻銀河
Labyrinth of Dreams / ユメノ銀河  


石井聰亙Sogo Ishii︱Japan︱1997︱B&W︱Japanese︱35mm︱90min.

台北●12/27(六)14:50  ●12/28(日)22:45  ●1/1(四)18:30 
  ●1/2(五)19:50  ●1/4(日)12:40    ●1/5(一) 11:00  
    ●1/14(三)19:15  ●1/16(五)14:40

高雄●1/9(五)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7 奧斯陸Films from the South影展Films from the South獎
1997 羅斯索契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以深具個人影像風格與離經叛道主題知名的日本cult片導演石井聰亙,對現代日本電影的發展影響甚大。70年代末期,他是第一位從業餘的地下電影導演,進而成為專業電影人的代表,影響了日後日本地下電影導演,包括塚本晉也等。畢業於Nihon大學的石井聰亙主修藝術,1978年在朋友資助下,拍了一部8釐米的電影《Panic High School》,片子甫一推出即一鳴驚人。1980-1984年,他拍攝了幾部深受龐克音樂影響的電影,也有「暴走族(Violent running gang)風格」之稱。沈寂10年之後,90年代初期他重回商業影圈,完成了《Angel Dust》、《August in the Water》和《夢幻銀河》等多部作品,不同於以往,作品當中不再充滿震耳欲聾的音樂,十年間的沉潛與靜思,他將關注點放在對連續殺人犯與自然超能力的探索。直到《五條靈戰記》(Gojoe)及《八萬伏特霹靂神龍》,才再度回到他以往的風格創作。

《夢幻銀河》敘述身穿光鮮制服的車掌小姐Tomiko,卻對生活與工作日漸失去熱情。某日,公司來了一個神秘型男新高竜夫,他的沉默與氣質風靡全公司女性,當然也包括Tomiko。很湊巧的,Tomiko最好的朋友曾經與新高竜夫訂婚,卻意外喪命於輪下,而開車的便是新高竜夫。更為驚人的是,Tomiko發現所有曾和新高竜夫合作的工作伙伴,皆離奇地意外身故。懷疑所有死亡皆與新高竜夫有關,讓Tomiko不得不猜測新高竜夫是否就是殺人兇手。

淺野忠信所飾演的新高竜夫與小嶺麗奈所飾演的Tomiko(友成トミ子),輕易地擄獲觀眾的眼光。全片以黑白拍攝,實驗影像風格強烈,懸疑詭譎的氣氛中,流動的影像也帶領觀眾進入車上催眠的狀態。

Tomiko is a young bus conductor working in a small town in prewar Japan. When she is teamed up with the handsome bus driver Niitaka whose previous conductor-partners have all been killed in traffic accidents, she feels that the rumors circulating among the bus conductors could be true; Niitaka might be a serial killer. Initially Tomiko is intent on proving this and chooses to do so through feigning love for Niitaka - unfortunately, Tomiko gets in too deep and actually falls in love with him…

相關網站:http://www.ishiisogo.com

→回影片介紹目錄


  闖渡客
The Traveler / Mossafer

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1974︱Iran︱B&W︱Persian︱35mm︱83min.


台北●12/27(六)20:45  ●1/3(六)16:50  ●1/4(日)16:20 
  ●1/7(三)19:20   ●1/8(四)20:00  ●1/9(五)11:00  ●1/13(二)19: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在1993年的金馬國際影展推出了伊朗導演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的導演專題後,阿巴斯的大師地位就深植台灣影迷心中。近15年來,大師新作一部接著一部在國內影展中放映,但他早年的作品,卻遲遲未有機會被介紹。《闖渡客》是阿巴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是當時為伊朗的兒童機構Kanoon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 Young Adults) 電影部門所拍攝的作品。內容敘述一個十歲的問題男孩Qassem,夢想著到德黑蘭看一場伊朗國家足球隊的重要比賽。為此他可以不計一切鋌而走險,詐騙朋友跟父母的錢,展開一段長達400哩的冒險旅程。

在阿巴斯1970年所完成的第一部劇情短片《麵包與小巷》(Bread and Alley)中,已經呈現他往後作品的個人印記:非職業演員的運用、紀錄片形式般地貼近真實生活的寫照,以及偏好畫外音的運用來呈現事件的發生。尤其是《闖渡客》裡,許多事件的發生皆在畫面之外。阿巴斯曾在日後的訪問中提及,他相信如此能帶給觀眾更強烈的衝擊,以及更大的想像空間。《闖渡客》拍攝之時,年僅34歲的阿巴斯,卻展現了他跟兒童演員合作的過人之處。沒有過度誇張孩子的童真與無謂的同情,鏡頭下精確地呈現了劇中小主角的內心世界。由Hassan Darabi所飾演的問題男孩Qassem令人驚嘆,他在老家所透露出的銳利堅毅眼神,到了德黑蘭便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有他如孩童般好奇的期待眼神。

全片以黑白拍攝,未經雕琢的樸實面貌下,可以看出他日後影片如《橄欖樹下的情人》等片的雛形。阿巴斯近年重看本片,因此曾在訪問中提及,雖然經過了三十年,本片仍是深受他自己喜愛的作品之一。研究阿巴斯的學者更將本片與《特寫鏡頭》並列為阿巴斯至今最完美的作品,真正是所謂「驚人的第一部」。

The Traveller tells the story of Hassan Darabi, a troublesome, amoral 10-year-old boy in a small Iranian town. He wishes to see the Iran national football team play an important match in Tehran. In order to achieve that, he scams his friends and neighbors. After a number of adventures, he finally reaches Tehran stadium at the time of the match.
  棕兔
The Brown Bunny


文森.蓋洛Vincent Gallo︱USA/Japan/France︱2003︱Color︱English︱35mm︱93 min.

台北●12/27(六)22:20  ●12/28(日)18:35  ●12/30(二)16:10  
  ●1/1(四)16:40   ●1/2(五)21:40    ●1/4(日)20:20 
  ●1/13(二)22:30  ●1/15(四)11:00

高雄●1/11(日)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 維也納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3 坎城影展競賽片

身兼多重創作身份的文森.蓋洛,才華洋溢,他不只是導演,也是演員、作曲家與樂手,甚至為Calvin Klein擔任模特兒。擁有多年演出經驗,終於親自創作拍片。他於1998年完成首部劇情片《愛上水牛城》(Buffalo '66),這部帶有半自傳色彩的作品,推出之後驚豔影壇,除了在鹿特丹影展獲得MovieZone大獎,也在日舞影展中獲得評審團獎,最後榮登全美年度十大佳片。五年之後,蓋洛的《棕兔》在坎城影展首映時,則獲得兩極評價,放映完畢觀眾大聲喝采,被眾多法國影評認為是挽救當屆坎城的影片。但卻被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的資深影評人Roger Ebert評為坎城史上最爛的影片,也因此引起蓋洛與Ebert兩人一陣惡言相向的筆仗,掀起一陣影壇波瀾。而當影片經過重新剪接之後,於當年的多倫多影展放映,全新的修剪版本獲得一致讚賞,其中也包括Roger Ebert。

故事敘述摩托車賽車手Bud Clay在一次東岸的比賽結束後,為了參加位在加州的比賽,而開始一段橫越美國的旅程。路上風景不斷,Bud Clay卻沈溺於和前女友Daisy不斷湧現的回憶中,直到最後他來到Daisy所住之處,卻是早已荒廢的房子,所有關於兩人之間的種種過往,被隱藏的事實真相,也逐漸地真相大白…。

本片以16釐米拍攝,放映時放大成35釐米的影片,影像畫面呈現粗粒子質樸的觸感。蓋洛除了身兼導演及演員之外,其他的技術如攝影剪接也幾乎都是由他完成。他在片中真實而坦承的面對鏡頭,毫不掩飾地自然演出,令人驚豔。片中大膽露骨的口交鏡頭,在推出之時引起一陣不小的關注。 全片對白不多,有幾場戲在整個氣氛的營造上相當到味,韻味十足。乍看是一部「冷處理」的納西瑟斯影片,導演並無意像主流好萊塢千篇一律以社會階級、人際關係為經緯來刻劃人性的手法;但在彷彿實驗電影膠著展延的影像下,逐漸浮現出的是綿延不絕地的溫柔與思念,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與一曲曲永不著陸的詩篇。

The Brown Bunny is a love story. The story of one man’s tragic loss of the love of his life. He is Bud Clay. And he races motorcycles. He can’t replace Daisy, the only girl he’s ever loved and the only girl he will ever love.
But every day he tries.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相關網站:http://www.vincentgallo.com

  家 
Home


烏蘇拉.梅耶 Ursula Meier︱Switzerland/Belgium︱2008︱Color︱French︱35mm︱95 min.

台北●12/26(五)18:00  ●12/30(二)14:20  ●1/3(六)20:30 
   ●1/7(三)17:30   ●1/10 (六) 22: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坎城影展
2008 Mar del Plata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與ADF攝影獎

Marthe與Michel帶著三個小孩住在渺無人煙的荒郊中,平靜家庭的幸福快樂生活,卻因荒廢十年的高速公路終於通車,讓他們生活的一切亂了秩序。拒絕遷移的他們,因來往的車流所帶來的噪音與紛擾,引起他們的驚恐與失措。這裡是他們生活的所在,這個家庭如何面對改變後的生活環境?

這是一部關於家庭的現代寓言,影片中的家庭拒絕搬家,反對移動,在一個關於移動的影展當中,影片增加了反向思考觀點。法國女星伊莎貝雨蓓與坎城影帝奧利維耶古賀梅 (Olivier Gourmet)兩人擔綱演出,一個是帶有神經質、不穩定個性的太太,另一個則是沈穩顧家的男人。兩人片中天壤之別的個性形成強烈對比,帶點喜劇效果卻又完美平衡的組合。導演烏蘇拉.梅耶對於演員身體的運用,以及其與空間的互動的掌控可說是箇中高手。演員身體之間的距離,是她用來呈現複雜人際關係的手法,也因此在片中她刻意地設計窄小的浴室空間,讓家庭裡的成員們在裡面互相碰觸。

年輕女導演烏蘇拉.梅耶從15歲即開始接觸電影拍攝工作,協助在巴黎藝術學校唸書的姊姊拍片,而後進入比利時Institute of Arts of Diffusion學校主修電影。從小成長於瑞士與法國的邊界小鎮Besancon,一個非屬法國或是瑞士的三不管地帶。每日必須穿越邊界的她,從小對於空間與邊境便有著相當奇特的觀點。經常從車窗外看到座落於公路兩旁的住家的她,發現許多房子距離公路只有幾尺之遙,設身處地、從居住者的角度,去想像他們每日窗外的風景,也因此有了本片故事的初步想法。如同她之前的作品,片中主角受制於現實狀態,在精疲力盡之後,終至一種瘋狂的狀態。而伊莎貝雨蓓再次精湛的演出,也讓她在最近舉行的Mar del Plata 國際影展中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殊榮。一部「倒著的公路電影」,被影評認為是瑞士近10年來最好的電影。

A family’s peaceful existence is threatened when a busy highway is opened only meters away from their isolated house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Refusing to move, Marthe, Michel and their three children find innovative ways to adapt to their new environment. They continue their happy-go-lucky routine despite the daily stress of hundreds of noisy speeding cars. But suspicions about the highway’s unknown long-term dangers cause family tension. Remaining in the disrupted household might not be so easy, but it’s still their home.



大河
Big River / ビッグ・リバー

舩橋淳Atsushi Funahashi︱Japan/USA/Pakistan︱2006︱Color︱English/Japanese︱35mm︱104 min.

台北●12/29(一)17:20  ●12/31(三)15:35  ●1/1(四)22:00 
  ●1/3(六)18:30   ●1/5(一)17:40   ●1/7(三)15:30 
   ●1/8(四)15:30    ●1/11(日)13:20

高雄●1/13(二)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5 釜山影展競賽片
2006 柏林影展

《大河》是關於一段三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年齡的旅人,所共度的一段尋找旅程。影片描述篤信回教的Ali來美國尋找分居的太太,卻在沙漠中迷失方向,在路上遇到來自日本的背包客哲平及美麗的白人女孩Sarah,兩人跟著Ali一起前往鳳凰城尋找他的太太,卻意外發現她早已開始她另一個新的生活。落寞的Ali不知所措,只有繼續在旅程中不斷迷失…。

1974年出生於大阪,東京大學畢業主修電影理論的舩橋淳,畢業後卻開始電影製作工作,拍攝紀錄片及短片。1997年獲得獎學金前往School of Visual Arts就讀,當時也完成多部劇情短片。他的首部劇情長片《Echoes》完成於2002年,獲得極高評價,也在日本以及美國做商業性放映。舩橋淳目前定居於紐約,這部完成於2005年的《大河》,是一部由日本、巴基斯坦以及美國等三個國家所組合、完成的國際合資片。

部分受到911事件所帶來的影響,舩橋淳一直對人們之間的溝通,因不同文化成長的影響之下,所造成的誤解感到興趣。因此讓他一直希望能將沒有邊界的友誼這個概念表達出來,在充滿對立與不瞭解的眼光下,彼此之間的仇恨如何化解,也造就了《大河》這部電影。全片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拍攝,遼闊的沙漠景致,與身處社會邊緣的三人不知何去何從的心境相互呼應。編劇之一的攝影師Eric van den Brulle擁有長達十五年的平面攝影師經驗,兩人從導演的首部作品即開始合作,出色的攝影為本片增色不少。曾在美國學習表演的知名日本演員小田切讓,將他首次參與英文電影的經驗獻給本片,飾演日本背包客哲平一角。

Big River is a road movie where two men and a woma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meet and come to a realization,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Monument Valley, Arizona.
Ali, a Muslim man from Pakistan, is searching for his estranged wife, Nadia. He gets lost in the middle of the desert soon after arriving in the US. After meeting up with Teppei, a Japanese traveler hitchhiking his way through America, and Sarah, a beautiful white woman from a local trailer park, Ali and his new friends find Nadia living in Phoenix. To his dismay, he discovers she is living with another man. Ali spends the rest of his stay in the U.S. with his new friends, anxiously wondering where his life is going to.

相關網站:http://www.film-echoes.com


  生活在他方
Elsewhere
尼可拉斯・葛霍特Nikolaus Geyrhalter︱Austria︱2001︱Color︱Video︱240 min.

2001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台北●12/30(二)20:00  ●1/8(四)11:00  ●1/12(一)20:20 
  ●1/15(四)15:10

高雄●1/4(日)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世紀的最後一年,紀錄片工作者導演尼可拉斯・葛霍特、攝影師Christoph Meissl和錄音師Stefan Holzer,展開一場長達12個月的旅行。每個月他們選擇一個鄉下地方,在那邊以三個星期的時間拍攝下當地的人文風貌。足跡遍及五大洲,他們探訪不同民族與文化的生活方式,透過聲音與影像的紀錄,呈現自然與人類生活方式相互之間的關係。多達數十次的起降,240,000的飛航里程,從炙熱的非洲沙漠到北國極地的冰雪大地,成就這部12段人類生活的紀錄影片,一部獻給21世紀人類的影片。《生活在他方》一片呈現了人類與大地之間不可切割的自然關係,人文風景的關注,讓影片充斥濃濃的風味,全片幾乎無對白,僅有自然大地之聲,在觀者心中繚繞。

1972年出生於維也納的奧地利導演尼可拉斯・葛霍特,影像作品為紀錄片及實驗電影,2005年揭示我們每日餐桌上食物來源的紀錄片《民以食為天》(Our Daily Bread),引起廣泛討論,亦是繼《生活在他方》之後,再度榮獲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作品。與荷蘭紀錄片大師Johan van der Keuken一樣,葛霍特拒絕如主流報導影片般強勢的論述主導,企圖給每個人物定位,給每事答案。他寧可充滿求知慾望地看世界,拍的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無知與懷疑。這就是為什麼他需要如此長時間的鏡頭與片長,讓我們因注視而在對事物既定認知的崩解中看到詩意,當然也就看到了自己。至今7部長片作品,每一部都引起關注與話題,相對於麥克漢內克(Michael Heneke)之於劇情片,他已成為奧地利紀錄片的代表人物。

The year 2000, elsewhere. 12 months. 12 episodes. Weeks, days, single moments of different ways of life. Tradition and change.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background. A film about their life. A journey through voices and sounds from elsewhere, with no commentary added. Landscapes, outlooks on the world, outlooks on life: Desert, snow, valley, jungle, ice, rainforest, stones, swamps, mountains, the sea, forests, a South-Sea atoll. An homage to human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相關網站:http://www.elsewhere.at


  遊戲時間
Playtime

Jacques Tati︱France︱1967︱Color︱French︱ 35mm︱120mins.

1969 Bodil 最佳歐洲電影獎


台北●12/28(日)11:00  ●12/31(三)13:20  ●1/1(四)11:00 
  ●1/3(六)14:30  ●1/4(日)22:10   ●1/5(一)15:20 
  ●1/14(三)17:00  ●1/15(四)12:50

高雄●1/10(六)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遊戲時間》是法國導演賈克大地第四部電影,也是賈克大地作品中極受好評同時也最昂貴的作品。片中賈克大地再度扮演曾以《我的舅舅》、《胡洛先生的假期》而大受歡迎的角色胡洛先生。電影藉由胡洛先生和一個美國觀光客芭芭拉在未來巴黎的相遇以及兩人的巴黎之旅交錯敘述而成,一共分為〈機場〉、〈辦公室〉、〈世貿展覽〉、〈公寓〉、〈皇家公園〉和〈旋轉的車陣〉六個段落。

線條簡單的鋼鐵架構和大量玻璃的使用,反映出未來巴黎處處嶄新的建築,讓城市生活顯得規律、簡潔與冷酷,表達大地對現代化生活的觀察。只有導演飾演的胡洛先生,代表的是他所懷念與喜愛的舊巴黎生活,強烈的對比,和有點突兀、不知所措的喜感。也代表了大地對於新科技所帶來的新生活和人類互動的觀點。

《遊戲時間》從64年開拍,直到67年才完成,電影中最有名的即是片中出現許多未來城的場景,都是導演賈克大地堅持搭景出來的,耗時費力,甚至讓他舉債才完成這部電影。電影運用大量的偏灰、藍、黑等冷色系,看起來如同黑白電影,同時也在聲音上做了許多設計,來表達未來生活機械化感。楚浮給予本片極高評價,他說「《遊戲時間》彷彿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電影,它讓電影從此不一樣。」。
早在40年前,賈克大地就已以一個「未來世界」精準地描繪出「全球化」所將面臨的種種問題。近年來學者喜歡以「編舞家」來形容他,身體的移動、移動的目的與慾望、與人對身體的駕馭能力,全是主導他影片敘述的主軸。假如你已看過《遊戲時間》,一定知道這不是一部「看過就算擁有」的影片,而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一部只有觀看時才讓我們自己覺得存在的影片。假如你還沒看過,那你需要事先知道的只是:這是一部幽默詼諧到令人笑出眼淚的影片。

 

Monsieur Hulot has to contact an American official in Paris, but he gets lost in the maz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which is filled with the latest technical gadgets. Caught in the tourist invasion, Hulot roams around Paris with a group of American tourists, causing chaos in his usual manner.

相關網站:http://www.tativille.com
  薩拉戈薩的手稿
The Saragossa Manuscript/ Rekopis znaleziony w Saragossie/Manuscrit trouvé à Saragosse

沃伊切赫‧哈斯Wojciech Has︱Poland︱1965︱B&W︱Polish︱35mm︱182 min.

台北●12/28(日)15:20  ●1/1(四)13:20  ●1/6(二)18:00
   ● 1/10(六)19:10  ●1/14(三)2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改編自波蘭小說家傑波托奇(Jan Potocki) 1813年的同名魔幻傳奇鉅作《薩拉戈薩的手稿》,是關於一個關於冒險與勇氣的故事,敘述拿破崙戰爭時期,西班牙王國統治下的年輕比利時瓦隆(Wallon)禁衛軍隊長Alphonse van Worden(由波蘭巨星Zbigniew Cybulski所飾演),在前往馬德里的旅程中的一個廢棄屋子裡,發現了這個薩拉戈薩的手稿,內容講述他的祖先的豐功偉業,他如同著魔似地,沈溺於手稿中的故事,開始一場如夢似真的冒險。

原著傑波托奇(Jan Potocki)是一位旅行作家,這部讓他享譽文壇的作品《薩拉戈薩的手稿》完成於1813年,也是他自殺的前兩年。《薩拉戈薩的手稿》經常與《天方夜譚》以及《十日談》被相提並論,三者皆因其包含民間傳說的元素、超自然主題及超現實的意像而聞名,《薩拉戈薩的手稿》中涉及猶太人的神秘主義、豐富的哲學思想,以及錯綜複雜、故事中故事的形式結構,令觀者應接不暇。故事中的人物往往訴說另一人物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又繼續訴說另一個人物的故事…如同層層包圍的圓圈,帶著觀眾進入迷宮般的旅程。

這部被奉為cult經典名作,名列許多人最愛的電影之一,其中包括了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以及柯波拉。當時在美國及英國放映時因片長問題,而未能放映完整的版本,直至90年代,才由迷幻搖滾團體死之華合唱團(Grateful Dead)的主唱Jerry Garcia、和前述兩位大導出資修復原182分鐘之拷貝版本,並於2001年重新上映。在知名現代作曲家潘德瑞茨基(Krzystof Penderecki)的音樂,和令人驚嘆的黑白的超廣角攝影陪伴下,《薩拉戈薩的手稿》的旅程中,觀眾既使迷失在交織錯雜的故事裡,仍舊能在聽覺與視覺上滿載而歸。

出生於1925年的波蘭導演沃伊切赫‧哈斯,擁有豐沛的作品留予後人。1946年開始紀錄片拍攝工作,1957年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有別於「Polish Film School運動」中對於政治主題的熱中,他早期的創作裡不帶任何政治色彩,但個人風格獨樹一幟,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這部成功忠實的文學改編作品《薩拉戈薩的手稿》之外,他的其他知名作品還包括有《The Doll》和《The Sandglass》。作品充滿奇妙的幻想,和各種旅行的主題。一位影響奇士勞斯基,也常令人想起大衛林區的波蘭巨導,卻長期被台灣的電影環境所遺忘。

Based on the novel The Manuscript Found in Saragossa, by Jan Potocki, this mind-bending and witty tale chronicles the adventures of a Walloon guard under the King of Spain. Something of a Don Juan, this colorful 19th-century character must pass numerous tests to prove his courage, honesty and honor in order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powerful Mauretanian family.
相關網站:
http://www.thesaragossamanuscript.info (英文)

http://www.anne-guerin-castell.fr (法文、波蘭文)

  非洲,你還好嗎?
Africa, How Are You with Pain? / Afriques, comment ça va avec la douleur ?
黑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France︱1996︱Color︱French︱35 mm︱165 min.

台北●1/2(五)11:00  ●1/5(一)21:20  ●1/9(五)18:30 
  ●1/12(一)17:20●1/13(二)14: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稱他為電影導演Raymond Depardon,可能很少台灣觀眾知道他是誰,但是;對所有喜愛攝影藝術的人來說,Raymond Depardon所代表的應該不只是一位攝影大師。1942年出生於法國,1960年開始記者生涯,1974年起拍攝電影,卻也繼續在攝影領域創作,至今完成39 部影片,42本攝影集。1991年攝影作品獲得「法國國家攝影大獎」,1994年他聚焦在法國司法系統的紀錄片《現行犯》(Caught in the Acts,曾於2002紀錄片雙年展中放映)也獲得凱薩獎最佳紀錄片。接下來《第十區法庭,審訊時刻》(The 10th District Court: Moments of Trials),入選坎城影展。擁有多年的記者採訪經驗,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Depardon的世界裡,藝術是用尊重且帶有憐憫的鏡頭關注世人。

非洲大陸是他最喜愛的土地,這讓他決定用鏡頭記錄下真實的非洲。從1993年7月到1996年2月,他穿越了整個非洲大陸。從盧旺達的難民營、到大屠殺犯下罪刑的囚犯的監獄,從賭場到埃及的巴西小酒館,當時剛當選南非總統的曼德拉也在鏡頭前沈默一分鐘。拍攝真實的非洲,是必須拋棄他先前擔任記者,或是以民族人種誌的切入觀點,在不停地與他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相抗衡之下而被呈現。影片中的生活景致,都是Depardon希望留給觀者的非洲面貌。攝影機緩慢移動,如同Depardon的雙眼,沒有記者的焦躁與具攻擊性,他是個沈默的旁觀者。記者出身的他,不只一次談到自己大有能力去拍攝最聳動的鏡頭,面對最具戲劇性張力的事件,但他寧可選擇「只拍一點點,卻能呈現全部面貌的方式」。整部影片像是一本私密的個人遊記,但整個非洲卻在我們眼前舒展開來。

他的影片中亦曾出現醫院中的重症病人以及精神病患,對於他鏡頭下這些殘缺身體的呈現。有人指控深具窺視意味,面對這項指控,Depardon回應說他本就是個窺探者,這是他的職業。但是一般的窺探都令人相當興奮,他卻感到痛苦與恐懼。新作《現代生活》((La Vie moderne,台譯《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即將在台灣上映。目前於巴黎卡蒂爾藝術中心,正展出他與法國著名的城市社會學家Paul Virilio合作的展覽:「母親的土地:他方如此地」(Terre Natale Ailleurs commence ici)。此外,在坎城60週年影片《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中的第一段,關於埃及亞歷山卓的戲院,就是出自Depardon之手。

Raymond Depardon has decided to tell us about Africa, his beloved Africa, the everyday Africa, warm-hearted, generous, unique, divided and discrete Africa. The film is a cinematic diary, the crew consists of only one person, the microphone is attached to the camera. During his voyage through fragile African landscapes from July 1993 to February 1996 he confronts his own prejudices. Raymond Depardon refuses to be silent about poverty, questioning his responsibility as ,image maker' to speak about pain.

相關網站:http://fondation.cartier.com


歧路
Wrong Move / Falsche Bewegung  

文‧溫德斯Wim Wenders︱Germany︱1975︱Color︱German︱ 16mm︱103 min.

台北●12/26(五)21:45  ●12/27(六)12:50  ●12/28(日)13:20 
  ●12/29(一)15:20 ●12/30(二)18:00  ●12/31(三)20: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岐路》是甫於日前造訪台灣的德國名導溫德斯,所拍攝的公路電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愛麗絲漫遊城市》及《道路之王》),同時也是《巴黎、德州》女主角娜塔莎‧金斯基的處女作,飾演啞女的她,當時才13歲。故事敘述鬱鬱不得志的年輕作家Wilhelm決定遠離家鄉和母親,啟程旅行以完成寫作的夢想。旅途中他遇到了深陷過去的回憶當中、無法逃脫曾經身為納粹一份子噩夢的流浪歌手Laertes、他的伴侶,還有沉靜的小女孩Mignon,以及體貼的演員女友Therese,和奧地利詩人Bernard。沒有緊湊的劇情,幾個旅人的相遇,呈現了每個人不同的狀態,而這些角色的迷惘失落,也反映了德國歷史上曾經做過的錯誤決定。同時藉由角色間的關係和互動,探討了對與錯中間細微的分別。旅程的盡頭,旅人們各自離去,Wilhelm最終前往德國最高峰Zugspitze繼續寫作。

本片可說是自由地改編自德國作家歌德於18世紀完成的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Wilhelm Meister’s Apprenticeship)。捨棄歌德對戲劇著迷的背景,由溫德斯長年合作的編劇,名作家彼得‧漢克(Peter Handke)執筆,影片關注的依舊是溫德斯作品中的命題:一段尋找自我的旅程。Robbie Müller 的攝影為這段貫穿德國的旅程增添不少憂鬱的色彩。影片在當年的德國奧斯卡得到7項大獎,其中幾乎所有重要的演員都得到獎項。

向來被稱為「自我放逐的導演」,溫德斯在拍《愛麗絲漫遊城市》時,不使用有對白的劇本,完全隨現場感覺拍攝,讓想像力與旅行的臨場感一起馳騁。但《岐路》則剛好相反,因為漢克所寫的對白幾近完美,也為了讓自己集中精神去構思敘述故事的方法,影片完全依照漢克所寫的劇本拍攝。但溫德斯改變了主角自我放逐的旅程,以德國北部的Gluckstadt(意思是幸運之城)為舞台,整個旅程還是充滿了變數。相對於有計畫的旅行或移民的旅行:真正的律動;《Wrong Move》,假性的律動,不只變數無盡,也毫無章法。憂鬱中帶有希望與可能,這正是早期溫德斯令人動容的地方。

Bonn, a castle on the Rhine, a neighborhood on the outskirts pf Frankfurt and finally Zugspitze are the stage in a journey that will free your Wilhelm Meister from the gloominess and from the discouragement oppressing him in his home town. He believes that it is only by moving away from his mother that he can satisfy his yearning to be a writer. During the journey he meets an odd couple: an old vagrant singer, Laertes, who is still struggling within himself against the ghosts of his Nazi past and Mignon, a dumb girl; he falls in love with the actress, Therese, and makes friends with the young vagabond poet, Bernhard Landau…

相關網站:http://www.wim-wenders.com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