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入圍
★2009 葡萄牙金球獎最佳影片
★2009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影展 最佳影片
影片描述電影劇組想要拍攝關於一個年輕女歌手愛上吉他手的愛情故事,在優美風光的葡萄牙八月天,我們可以從這部青春洋溢的影片中觀賞到許多道地的情感、音樂以及小故事。
這部電影中的電影,開頭的狐狸與雞隔著鐵欄對峙,似乎說明了導演不按牌理出牌的敘事風格。編導Gomes 本人不斷出現在電影中與製片盤旋討論經費跟拍攝演員,勘景跟走位,表演與真實的界線在這部影片中被模糊化,這種超越形式跟內涵,嘗試打破許多傳統敘事規則的手法,也讓電影充滿許多罕見的新意。
導演獨白說到:「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舞曲,所有的歌曲都可以是舞曲。」影片也落實了這種跳躍慣性的觀影方式,看似跳躍瑣碎,卻半記錄及半敘事講出電影人捕捉當地人民的風情,從戴帽泛舟的白衣救生員觀看並聊著瑣事,接著跳接到遊行跟青年騎士環視葡萄牙風土民情,緊接著訪談兩對恩愛夫妻的陳年舊事,這種真實般的訪談錄,讓電影開頭呈現一種罕見的音樂跟葡萄牙風土民情的另一面向。影片伴隨大量的葡萄牙音樂與歌曲,更氣氛十足的為電影增添色香味。
從歌手女主角以望遠鏡觀看山景開始,影片不時從兩個望遠鏡的弧形(似拱橋半弧)中看著故事的發展。本片也是父女情誼的電影,母親的失蹤讓父親放不下青少女,同時也是歌手的女兒,擔心失去彼此卻遭旁人諷刺,女兒最後的哭泣,更順勢讓電影的情愛糾葛,青春幻滅,作了一次透徹的成長。男孩的離開,母親的離開,初夜的消失,跟父親放手的保護,這類高明又精采收尾,讓影片上升到更高層級,不只是國界,不只是分離,不只是第一次體驗,更不只是歲月或彼此取暖的感情救援,而是一種葡萄牙道地的鄉愁情感,男孩回到了法國,女孩還在葡萄牙。
這種傷感在大量美妙動聽,又時而傷感醉人的旋律中,豐富整部影片的影像跟意向,這部聰明又充滿創意的音樂愛情電影,堪稱今年罕見又豐沛著葡萄牙在地氣味,生猛有力的優秀傑作。
影片裡歌曲的歌詞經常成為補充主角情緒的對白,紅色的消防車配合著輕快的葡萄牙歌曲,彷彿讓電影進入一個神祕旅程一般,電影彷彿在講述流浪歌手般的故事,但又彷彿是劇組原野調查般的記錄葡萄牙影片。青年男女的玩水恣意,以及價值觀的交換,對比糾結的感情與電影創作理念的形式討論,隨性的交換意見,也讓電影調性變得輕盈有趣。
演員們站在瀑布前走位,下一秒卻跳到劇情片的故事,這種虛實之間的交換,讓影片敘事角度多元,使得整個影片讓葡萄牙的好風光一覽無遺,更以音樂傳達出葡萄牙人的特殊情感表達方式,讓觀眾宛如深入其境一般。電影收尾的人員表也頗有創意,每個人都出來處理電影的音效問題,然而這部音樂電影也因為許多的涉入,才變得如此生動美麗。
導演米蓋爾出生於1972年的里斯本,畢業於里斯本電影學院後,從事影評人為葡萄牙報撰寫影評長達四年,這部《金色八月天》讓他被法國影評譽為是葡萄牙最優異的新導演之一,不但入圍了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同時更被葡萄牙選為該國代表競賽奧斯卡外語片的電影。
Deep in the Portuguese mountains, the population and its activities swell during the month of August. The people come home, set off fireworks, perform karaoke, hunt wild boar, drink beer, and make children. In particular, we follow the romantic relations of a father, daughter and her cousin who are musicians in a dance hall music gro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