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迷失吧
Let's Get Lost

布魯斯韋伯 Bruce Weber
∣USA∣1988∣B&W∣English∣35mm∣120 min
8/25(六)22:20  8/27(一)13:05 
8/29(三)18:25  9/1(六)22:00 
9/3(一)14:50   9/5(三)11:00  
9/6(四)22: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9 日舞影展競賽片
★1988 國際紀錄片協會大獎(IDF award)

Chet Baker的音樂,不論是他的嗓音或是小喇叭演奏,總是低沈、冷酷,略帶憂鬱、浪漫與慵懶,輕快的曲調背後,隱藏著寂寞與疏離。這部與Chet Baker專輯《Let's Get Lost》同名的影片中,記錄天才型爵士樂手/小喇叭手Chet Baker人生的最後時光。

1929年出生的Chet Baker,來自音樂世家。24歲即獲得與大師Charlie Parker合作的機會,參加西岸巡迴演出。1952年加入Gerry Mulligan的四重奏,一曲《My Funny Valentine》,使他在一夜之間迅速走紅,之後也成為西岸爵士樂/酷派爵士樂舉足輕重的代表人物。隨著50年代的一炮而紅,Chet Baker在事業未能突破的影響下開始沾染毒品,年輕時猶如詹姆士狄恩,精緻亦粗獷的臉龐,在吸食毒品與健康狀況不佳的影響下,生命接近尾聲的Chet Baker,臉上佈滿皺紋,毫無血色。

Chet Baker的隨性,總令所有人對他的下一步摸不著頭緒,他會失蹤,一走了之,沒有電話,沒有地址。訪談中,會跟大談動人的故事,令大家信以為真,而後才發現原來是謊言一個,也許他說的故事是真的,在真實與虛幻間遊走,是他留給工作人員的印象。本片拍攝完成之前,1988年某個13號的星期五,Chet Baker從阿姆斯特丹飯店二樓窗戶跌落傷重不治。他的死令人難以相信,自殺或他殺,至今始終是個謎。

時尚藝術攝影師出身的導演Bruce Weber,為了參加1987年的Whitney Museum Biennial,拍攝了第一張Chet Baker的照片。意猶未盡的他,馬上找來攝影師Jeff Preiss與其他工作人員,而每個人也都有段關於Chet Baker的故事,猶如他的歌《Love and Fascination》,因為對愛與迷戀之間差異性的瞭解,讓他們決定開始拍攝,和他人分享Chet Baker的點滴,既使面對他的驟逝,仍繼續完成本片。

如同黑色電影般的音樂紀錄片,有著一種焦慮與陰沈的氛圍,陽光普照的加州在鏡頭下看來也詭譎疏離。陰影的強調與高反差燈光,Jeff Preiss出色的黑白攝影,十分貼近主角憂鬱性格與深沈嗓音。Chet Baker最後的錄音、他年輕時所參加演出的義大利電影的演出片段以及舞台表演片段,加上他本人與朋友家人的訪談…即使在Chet Baker離開多年,他謎般的身影仍深烙人心。本次影展所放映之拷貝為重新沖印版本。

Traveling with the elusive jazz vocalist and trumpeter Chet Baker, the filmmaker weaves together the life story of a jazz great. The film uses excerpts from Italian B movies, rare performance footage, and candid interviews with baker, musicians, friends, battling ex-wives and his children in what turned out to be the last year of his life. Winner of the 1989 Critics Prize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and nominated for an Academy AWArd, Let’s Get Los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ocument in the career of the filmmaker on the life of a jazz legend. Since it’s release in 1989 Let’s Get Lost has introduced a whole new generation of jazz enthusiasts to the timeless talent of the late Chet Baker.

 
關於約翰佐恩的12個極短篇
A Bookshelf on Top of the Sky : 12 Stories About John Zorn

克勞蒂雅厄葉曼 Claudia |Heuermann|Germany|2002|Color|English|video|82min min
8/24(五)18:00  8/26(日)16:30 
8/28(二)11:00  8/31(五)22:25 
9/03(一)13:10  9/6(四)18: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2 慕尼黑影展最佳紀錄片

紐約知名作曲家及薩克斯風樂手John Zorn,曾經數度到台灣表演,在世界各地擁有數不清的死忠樂迷。在過去的20年間,儼然成為了現代音樂界的明星,和現代爵士的靈魂人物。運用不同的類型、聲音及韻律,John Zorn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音樂規則,而不尋常的拼貼方式與聲音的串連結合,用以呈現後現代主義及其對生活的感覺,作為一個音樂理論家,John Zorn試著在聲音實驗上不斷挑戰。

John Zorn對於他所堅信的信念非常執著,而這些想法則是比聲音,或是音樂更為深入與強烈。他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充滿想像與激進想法的世界。機智幽默,加上極富哲理,本片使用極為特別的方式,記錄了音樂與音樂家的故事,也引領出了一個疑問:到底是誰受了影響,如何受到影響?這到底是不是一部關於音樂家John Zorn的紀錄片?值得玩味。

導演Claudia Heuermann約在12年前進入了John Zorn的世界,在接觸了John Zorn所屬樂團Naked City的專輯Torture Garden後,導演決定開始本片的拍攝工作。 12個不同的片段,焦點不只是放在被攝者John Zorn身上,影片也可說是Claudia Heuermann的一段充滿驚喜的旅程,而這些關於聲音與時間的故事,也足以帶給我們對世界產生另一種不同觀點。 Claudia Heuermann 1965年出生於德國埃森,同時擁有影像設計與電影碩士的她,畢業後進入Bavaria Film Studios擔任助理導演並完成Susanne Ofteringer所執導的紀錄片,她的第一部影片Sabbath in Paradise完成於1997年,是部關於猶太人音樂的紀錄片,在瑞士Nyon紀錄片影展獲得Prix du Long Métrage TSR獎項。本片是她的第二部作品,2002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舉行首映,並在同年的慕尼黑影展中一舉獲得Young Lion award。目前定居紐約布魯克林。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New York composer and saxophone player John Zorn became a cult figure in the modern music world: He combines different genres, sounds and rhythms, and invents his own musical rules. His unusual collages and sound combinations often serve to explain postmodernism, and define a feeling of life: Anything goes. The 12 different episodes of the film not only portray John Zorn. They also depict the filmmaker‘s journey, which is full of surprises. And full of stories about sound and time that might inspire a different view of the world.

峇里電影1990,1992
Balifilm 1990,1992

彼得梅提爾 Peter Mettler
|Canada|1990/1992 (1997)|Color/B&W|No Commentary|16 mm|28min
8/26(日)22:10 8/29(三)20:40
8/31(五)11:00
9/5(三)17: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Balifilm》 原本是舞台演出,根據導演Peter Mettler於1990-1992年間,在峇里島所記錄下的影像與聲音而創作。本片的配樂則是採用當時舞台演出中,八名德國音樂家所演奏峇里島音樂。本片可說是導演個人對峇里島其獨特文化脈動的個人觀察與詮釋,同時也是一場電影聲音、寂靜與視覺獨特融合的探索,第一次的現場演出是在1996年的秋天。

遊走加拿大跟瑞士的影像創作者Peter Mettler,是80年年代「多倫多新浪潮」運動的主要成員。他的作品充滿了大膽創新,其對於電影藝術形式的執著,與創造深刻令人難忘影像的能力,使他成為當今加拿大影壇上備受重視的電影工作者。同時也是加拿大電影大師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的御用攝影師,並和九月底即將來台推出舞台劇的電影/劇場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也有合作關係。然而,他的作品不僅只限於電影媒材,近年來,他和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合作,在舞台上實驗新的影像與聲音的可能性。他的作品《迷幻.神.賭》(Gambling, Gods and LSD)曾在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中放映,同樣是以影像與聲音完美結合將觀眾帶向如癡如醉境地的傑作。

BALIFILM brings us into the world of the mystical and the unconscious through Mettler’s exploration of this extraordinary culture. The film was originally commissioned as a mus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soundtrack is a live recording of eight Gamelan musicians playing the bronze and wooden instruments of Indonesia during the projection of the film. BALIFILM is a personal, lyrical observation of this island’s creative customs.



音影旅誌
Eastern Avenue

彼得梅提爾 Peter Mettle
r|Canada|1985|Color/B&W|No Commentary|16 mm|58min
8/26(日)22:10 8/29(三)20:40
8/31(五)11:00
9/5(三)17: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3年春天,我做了趟旅行去瑞士、柏林及葡萄牙。接下來的影像,是我在旅程中所見所聞最具動力的直覺反應。本片的影像以時序方式呈現」,導演Peter Mettler以幾句話,簡潔地介紹了這部強調個人探索,略帶哲學沈思,深具實驗風格的紀錄片。

這三個月的旅程中,導演所拍攝的,並不是一般的旅行日誌。沒有預先安排的影像,他企圖在盡可能的方式中,同步紀錄下他旅程中的對周遭環境的反應與感受,以攝影機為工具的即興創作,如同樂器所演奏出的世界,這些視覺音符讓我們直視多樣狀況下的內心感知、情緒及感覺。

飛機窗邊的積雲、寧靜大地的雪景、一個年輕女子作畫,巴洛克式教堂的內部,柏林裡毀損不堪如同貧民窟似的建築、柏林圍牆旁的旅客等畫面,導演運用重疊、溶接、特寫畫面以及zoom in等手法加以串連,因而呈現了一個極其特別的多層次影像。從晃動中的車內及火車上,沿途所拍下的風景,看來既超現實又扭曲。Peter Mettler在剪接上,希望達到一個「完全旅程」的目的,也就是將所有拍攝的片段都剪輯至片中,片子的結構、內容與韻律都是隨者旅程中的時序而成。

在音樂方面,Peter Mettler使用了大小提琴的現場即興演出作為配樂,配上印度與多倫多的人聲、民族樂及孩童的嬉戲聲、聖樂以及旅程中所錄下的聲音,拼貼式的聲音並不是以強調影像為主,反倒是與影像間創造和諧的一致性。
An impressionistic journey through Berlin, Switzerland, and Portugal, beginning the intuitive and personal process of creating a cinematic experience that would become the hallmark of Mettler’s later work. An exploration of filmic improvisation with a strong kinship on music, Eastern Avenue is a sensuous, lyrical and very personal film, mirroring the fragments and random impressions of remembered experience.

電音森林 Synken
Transforma & O.S.T.|Germany|2007| Color |English/German|Video|60 mins

8/25(六)14:50  8/28(二)12:40 
8/30(四)22:30 9/4(二)15:00  
9/6(四)12: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幽暗的森林裡,震耳欲聾的電音之聲饒繞其中……。

由柏林視覺藝術團體Transforma與美國電音音樂家Chris Douglas( aka O.S.T.)共同執導的《電音森林》,是一部影像風格創新的視覺音樂電影,全片充斥實驗精神。本片原為視覺影像演出。神秘的流浪漢在影片當中擔當媒介的角色,穿梭在這些不同的世界與人工製品,也成為了在二元世界中重複出現的象徵,以及居住於此生物間溝通的工具。而片段式的情節不斷地重複與反射,電音森林直接給觀眾一種組合式的敘事,而這些組合也讓觀眾對本片產生不同的詮釋方式。

抽象的影像、單格影像動畫、數位影像特效以及複雜的電影情節,本片所呈現的是一個詭異的黑暗浪漫影像世界。扭曲變形的有機生物充斥森林之中,怪異荒誕的角色,試圖在這詭異的環境中理出點頭緒。

抽象與形式在雜亂植物與混亂無章的微弱節奏中迴響,這是視覺化音樂,或是由影像而生的音樂,令人玩味。分割的影像風景,充滿神秘的人物,令人難忘的旅程逐步開展……。

柏林視覺藝術團體Transforma成立於2001年,企圖探索音樂與影像相互關係間,目前致力於vjing,音樂錄影帶及電影的創作。結合早期電影語言與當今電腦特效,作品試著以不玩整的視覺影像及故事,引領觀眾進入其自身的內心邏輯的世界。來自舊金山的電音音樂家Chris Douglas,以各式不同的綽號,發表了超過十張以上的專輯。

The Forest is full of electronic noise - SYNKEN is a visual music film by the Berlin video artist collective Transforma and the electronic composer Chris Douglas aka O.S.T. An evolving, resonating journey through splintering landscapes and mysterious characters. Abstractions and forms are reverberated in fragile soundscapes of chaotic planes and unsettling arrhythmic patterns. Is it film or an improvised VJ cut-up? Is it visualized music feeding back into images, or images generating music? Synchronized sinking as SYNKEN is Transforma and O.S.T.’s collective creative experience. SYNKEN pushes the limitations and restrictions of genres and steps across new ground in digital art.

大海濱 Grand Littoral
瓦萊莉儒弗 Valérie Jouve|France|2003|Color|French|35mm|20min

8/25(六)18:30  8/27(一)21:00 
8/30(四)11:00  9/2(日)17:20  
9/4(二)16:30  9/7(五)15: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2 鹿特丹影展

一首詩,就是一種生活。

關於人物生平的傳記影片,往往以年代劃分作為記事基準,旁白條理清楚,鉅細靡遺地介紹主角。而在這部關於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作曲家Anton Webern的紀錄片,導演摒棄任何敘事性的對話,以連串意味豐富且獨立的鏡頭,清晰地架構出Anton Webern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音樂。身為第二維也納樂派主要作曲家的Anton Webern,1883年生於維也納。他並不是多產作曲家,終其一生只有發表了31個作品。他是知名作曲家荀柏格(Arnold Schoenberg)的得意門生,也因而成為提倡十二音樂技術的發聲器,而之後他創新的作曲理論,也發展成音列主義(Serialism) 。

影片跳躍式呈現Anton Webern早期在母親的帶領下接觸音樂,而後成為知名荀柏格的學生,將他的十二音樂技術發揚光大,而後戰爭爆發,他因為視力問題短暫的軍隊生活,而後成為指揮家及作曲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火車意外中痛失愛子,以及納粹政權中的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到最後在美軍佔領奧地利後流亡生活中不幸喪生。動盪不安的時局,本片感性地道盡Anton Webern曲折的一生,饒富詩意並充滿指射。

Thierry Knauff's impressionistic and emotionally lucid film, Anton Webern is a poetic and allusive biography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ustrian polyphonic composer Anton Webern. Entirely devoid of narrative dialogue, Webern's life is representationally articulated through expressive, isolated shots of Webern's hands: his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s a pianist, his tutelage under famed twelve-note composer Arnold Schoenberg, his abbreviated military service in World War I due to poor eyesight, his diversified work as musical conductor and German lieder composer, the loss of his beloved son during a train strafing attack in World War II, his creative persecution and political disfavor under Nazi Germany, and finally, his accidental death in exile at the hands of American occupied forces in Austria. Anton Webern is a challenging, but instinctively cohesive film on creativity, artistic passion, and the tragic consequence of turbulent history.

安東魏本 Anton Webern
蒂埃里克諾夫 Thierry Knauff
|Belgium|1991|B&W|French|35 mm|26min

8/25(六)18:30  8/27(一)21:00  
8/30(四)11:00  9/2(日)17:20  
9/4(二)16:30  9/7(五)15: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2 鹿特丹影展

一首詩,就是一種生活。

關於人物生平的傳記影片,往往以年代劃分作為記事基準,旁白條理清楚,鉅細靡遺地介紹主角。而在這部關於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作曲家Anton Webern的紀錄片,導演摒棄任何敘事性的對話,以連串意味豐富且獨立的鏡頭,清晰地架構出Anton Webern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音樂。身為第二維也納樂派主要作曲家的Anton Webern,1883年生於維也納。他並不是多產作曲家,終其一生只有發表了31個作品。他是知名作曲家荀柏格(Arnold Schoenberg)的得意門生,也因而成為提倡十二音樂技術的發聲器,而之後他創新的作曲理論,也發展成音列主義(Serialism) 。

影片跳躍式呈現Anton Webern早期在母親的帶領下接觸音樂,而後成為知名荀柏格的學生,將他的十二音樂技術發揚光大,而後戰爭爆發,他因為視力問題短暫的軍隊生活,而後成為指揮家及作曲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火車意外中痛失愛子,以及納粹政權中的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到最後在美軍佔領奧地利後流亡生活中不幸喪生。動盪不安的時局,本片感性地道盡Anton Webern曲折的一生,饒富詩意並充滿指射。

Thierry Knauff's impressionistic and emotionally lucid film, Anton Webern is a poetic and allusive biography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ustrian polyphonic composer Anton Webern. Entirely devoid of narrative dialogue, Webern's life is representationally articulated through expressive, isolated shots of Webern's hands: his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s a pianist, his tutelage under famed twelve-note composer Arnold Schoenberg, his abbreviated military service in World War I due to poor eyesight, his diversified work as musical conductor and German lieder composer, the loss of his beloved son during a train strafing attack in World War II, his creative persecution and political disfavor under Nazi Germany, and finally, his accidental death in exile at the hands of American occupied forces in Austria. Anton Webern is a challenging, but instinctively cohesive film on creativity, artistic passion, and the tragic consequence of turbulent history.

巴卡 Baka
蒂埃里克諾夫 Thierry Knauff
|Belgium|1995|B&W|Baka|35 mm|55 min

8/25(六)18:30  8/27(一)21:00 
8/30(四)11:00  9/2(日)17:20  
9/4(二)16:30  9/7(五)15: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6 墨爾本影展最佳影片
★1996 馬賽紀錄片影展觀眾票選獎

小心!一部絕對讓你畢生難忘的影片。非洲赤道附近,喀麥隆東南方的雨林裡,住著一群原住民巴卡匹美矮黑人。「巴卡」,是他們的名字,在他們的語言裡,「巴卡」意為「鳥兒在枝頭上棲息」。當樹枝逐漸消失,鳥兒們會為消失的是樹木吟唱感謝之意,然後飛向另一片樹林。

導演Thierry Knauff花數月的時間,與原住民巴卡匹美矮黑人生活一起,完成本片。在這部黑白紀錄片當中,鏡頭所專注的,是巴卡匹美矮黑人的儀式與日常生活,以及在商業利益威脅下的掙扎求生。如同近年來的雨林保護議題,在這部1995年所拍攝,其戲劇元素與敘事方式,對於巴卡匹美矮黑人所生活的這片土地內,林木遭受濫伐,因而危及其生活形態之事實多有琢磨。1957年出生的導演,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電影學院 (INSAS),主修導演。並曾在布魯塞爾的Cinémathèque Royale擔任節目策劃工作。記錄短片屢屢獲獎,本片贏得了1996年墨爾本影展最佳影片,以及1996年孟買國際紀錄片/短片/動畫影展大獎(Golden Conch)。2000年Thierry Knauff花了七年的時間,完成他的第一部非劇情片Wild Blue,好評不斷,他的毅力與執著,跟荷索不相上下。

In the Equatorial forest of South-East Cameroon, live the Baka Pygmeas.
To name themselves, the Baka chose a word from their language that means "the gesture of the bird touching the branch".
When the berries of the branch have been eaten, the bird "sings the tree" to thank it.
Then he flies away to other trees.

A Belgian-French co-production, it won the Golden Conch at the 4th Mumbai (Bomba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or Documentary, Short And Animation Films in 1996. Baka was shot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months in the equatorial rain-forests of southeast Cameroon, where mahogany and ebony trees are being exploited for commercial gain. In addition, this hour-long portrait of a primitive people describes in contrasting black-and-white images the daily rituals and struggle for existence of the Baka Pygmies. Although in one sense an ethnographic film, it contains dramatic and narrative elements that leave no doubt that the Pygmies may be a vanishing race if conditions continue as they are in the rain-forest.

 

對話 The Conversation
法蘭西斯柯波拉
FrancisFordCoppola 
|USA|1974|Color|English|35mm|113min
8/25(六)20:10  8/28(二)22:35 
8/30(四)20:20 9/2(日)15:10   
9/4(二)11:00 9/5(三)15:00
9/7(五)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4 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

70年代初期,正是柯波拉的教父系列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之際,這部在《教父I》與《教父II》之間所拍攝的《對話》也不遑多讓,除了在原著劇本與音效上獲得提名外,也與《教父II》同獲當年最佳影片提名,最後敗給《教父II》,但《對話》在坎城影展上榮獲金棕櫚大獎,也贏得一致的認同,被視為柯波拉在藝術成就上的不凡之作。

故事描述竊聽員Harry Caul在街頭任務當中,意外聽到他監聽的對象,這對情侶已驚覺自己有被謀殺的可能性,Harry Caul因而開始質疑這個任務而遲遲不願交出帶子,害怕他的客戶一旦聽到這段對話,會對這對情侶採取不利行動,然而竊聽到的對話,未如Harry Caul的想像,整個件事有了意外的發展。

以一個監聽對話作為主角的電影,聲音便顯得格外重要。片中的監聽對話一再地反覆出現,同時本片著重於聲音的運用與琢磨,用以呈現這部驚悚片中的不明確性,可說是向日前過逝的義大利大師導演安東尼奧尼1966年的作品《春光乍洩》(Blow-up)致敬。如此精彩的聲音,讓我們不得不提本片的剪接與音效Walter Murch,這位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效肯定的大師,也可說是本片幕後作者,正當導演柯波拉為《教父II》拍攝工作忙得焦頭爛額之際,Walter Murch自行完成本片後製工作。

本片劇本雖然在60年代末期完成,但影片完成推出之際,恰巧為美國史上最大醜聞案:「水門案」發展的同時,當下的美國社會普遍對監聽一事充滿焦慮,也因此,本片在當時對觀眾與影評帶來不小的衝擊。事隔三十多年再看本片,依舊強而有力,絕對是影史上關於聲音的影片中的經典。

Harry Caul is a paranoid surveillance expert running his own company. He has taken on the task of monitoring a couple's conversation as they walk through a crowded public square. The challenging task is accomplished, but Caul feels increasingly agonized over his doubts about the actual meaning of the conversation and about what may happen to the couple once the client hears the tape. He plays the tape again and again through the movie, refining its accuracy (by catching one key — though crucially ambiguous — phrase hidden under the sound of a street musician: "He'd kill us if he got the chance") and constantly reinterpreting its meaning in the light of what he knows and what he guesses…

 

→回影片介紹目錄


 
歷劫佳人 Touch of Evil
奧森威爾斯 OrsonWelles |USA|1958|B&W|English/Spanish|35mm|111 min
Cyril Collard|1988|Color|35mm|8min
8/25(六)16:20  8/28(二)20:2 
8/30(四)16:00  9/1(六)18:10 
9/3(一)11:00  9/6(四)16: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布魯塞爾影展最佳影片

改編自1956年Whit Masterson的plup novel (在美國流行文化中相當重要的廉價小說)《Badge of Evil》,這部堪稱B級電影經典之作的《歷劫佳人》,是《大國民》導演奧森威爾斯在好萊塢的最後一部影片,但同時也是40、50年代相當重要的B級電影類型黑色電影的終結者。這部1958年第一次問世的影片,雖然由威爾斯撰寫劇本及執導,但影片完成後,製片公司重新剪接甚至重拍部分片段,因此某程度來說,這是有「B級電影之王」之稱,本片的製作人Albert Zugsmith的版本。儘管如此,影片在美國上映後,口碑及票房上都差強人意,但歐洲的評論家卻大力讚揚,並在布魯塞爾影展大放異彩,獲得最佳影片。

在《歷劫佳人》問世40年之後,本片根據近來發現的58頁威爾斯手稿,重新剪接,跟之前的版本相比,較為貼近導演最初創作的想法,這個第四版本,在影片片段順序與交叉剪接部分,做了約50個更動,而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開場長達3分鐘一鏡到底的鏡頭配樂,原先的版本是以美國當代音樂大師Henry Mancini(亨利曼西尼)氣勢磅礡的音樂揭開影片序幕,在新的版本中則以影片環境裡車上收音機音樂取代,片中部分音效也根據手稿重新修復。

故事主要發生在墨西哥與美國的邊境小鎮上,墨西哥緝毒探員Mike Vargas與新婚妻子Susie目睹了一場汽車爆炸案的發生。很快的,Mike和美國貪污警察Hank Quinlan(由導演威爾斯飾演)決定攜手找出這起爆炸案的兇手。在24小時內的尋兇過程,Hank與幫派間的勾結,讓Susie與Mike陷入致命困境。影片中的陰暗複雜的邊境小鎮,呼應50年代美國社會中的混亂與不安,影片中許多具爭議性的情節安排,如背叛、污陷、吸毒與貪污警察等,在50年代看似公然的挑戰保守社會。Henry Mancini的精彩配樂,在藍調爵士樂中,加入強而急促的拉丁節奏,幽暗迷離的氛圍裡,結局急轉直下。

While crossing the border from Mexico to the U.S., a wealthy businessman and his girlfriend are killed when a bomb goes off in their car. Mexican narcotics agent Mike Vargas teams up with corrupt American cop Hank Quinlan to solve the murder, leaving Mike's new wife Susie alone at the hands of a crime family.

 

獅子山之星
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 Stars
扎克尼爾斯 Zach Niles & 班克懷特 Banker White
|USA|2005| Color|English|Video|78min

8/24(五)16:20  8/27(一)17:30  
8/30(四)12:40 9/2(日)19:00   
9/4(二)18: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兩隻大象打架時,遭殃的是大象腳下的綠草」這句非洲諺語,完全反映了戰爭煙火下被犧牲的難民不堪處境。1991年起,持續11年的獅子山內戰,殘酷的殺戮與迫害,使得成千上萬的獅子山人民逃離家園,前往鄰近的幾內亞共和國的Sembakounya難民營尋求庇護,那裡,也就是本片紀錄的開始。

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 Stars的6個成員,皆來自獅子山首都Freetown附近的樂手,在難民營生活數年後成立樂團。面對無數親友在無情殺戮當中喪失生命,幸運如他們,能在難民營中找到棲身之所。

一部關於堅持希望的精神與音樂力量的片子,以無情的戰爭世界為背景,記錄下團員們難民身份下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為了音樂與希望所做出的掙扎與努力。結合了西非民謠音樂、草根雷鬼與節奏藍調,他們用歌聲控訴戰爭的無理,追求社會正義,以音樂治療戰爭所留下的創傷。縱使在如此充滿憤怒與瘋狂的暴力的世界裡,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 Stars用音樂證明了希望與感動的存在,同時也為難民們帶來生命動力與快樂。生命歷練下的苦難,轉化成歡愉的樂聲,這些都是他們不畏殘酷逆境,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年的拍攝期間,兩個導演跟著他們從難民營回到戰火蹂躪過後的家鄉,錄製了第一張專輯《Living Like a Refugee》。透過本片,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 Stars也正式開始國際舞台的表演生涯,結合草根雷鬼與節奏藍調的曲風,配以渾然天成的歌聲,他們的演出,在去年的蒙特婁爵士節及富士音樂祭風靡全場。生命的曲折,反映在影片裡的宏觀人道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導演Zach Niles 來自唱片界,曾多次參與舉辦大型搖滾演唱會巡迴,Banker White則為多領域藝術家,執導多部短片。兩人先前的專業背景,讓本片影像風格突出,同時也兼具深度與廣度。本片為兩人的第一部記錄長片。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documentaries of the past year, 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STARS tell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an inspiring group of musicians who form a band while living in a West African refugee camp.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brutal civil war, the film details the group's heroic stories of survival and their daily struggle to keep hope and music alive. SIERRA LEONE'S REFUGEE ALL STARS is a unique tribute to the transcendent power of music and a triumphant celebration of the human spirit.


星塵下的歌謠
Chants of Sand and Stars

尼可拉斯克羅茲 Nicolas Klotz Israel/France/Canada/Belgium/Netherlands
|1996|Color|French/ Ladino/Yiddish/Hebrew
|Video|90 min
8/24(五)14:30  8/27(一)19:15 
8/29(三)22:40 8/31(五)13:05 
9/2(日)13:20  9/4(二)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猶太人千年來的遷徙生活,造就各地猶太儀式中豐富多元的chazzanut音樂。chazzanut是一種聖樂,其歷史淵源與猶太教相同,為一種期望讓神聽見自己聲音的旋律。導演Nicolas Klotz遊走於世界各地,尋找傳統猶太音樂源頭的聲音。跟著知名小提琴家Ami Flammer從猶太沙漠穿越中亞草原,再到布魯克林,經過中古世紀的西班牙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他的旅程,沿途的美麗風景,交織成一張豔麗繽紛的音樂魔毯。

猶太意第緒歌曲、猶太民族音樂與猶太教堂聖歌,本片也探索了這些音樂,在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中,所扮演結合與支持猶太文化與信念的角色。鏡頭聚焦在亞賽拜然、摩洛哥、突尼西亞及土耳其等地,精彩迷人片段的讓人陶醉其中。Nicolas Klotz的音樂尋根之旅,在嘗試不同文化中尋找chazzanut音樂些許共通性的同時,儼然發現,遷徙的生活,所在土地上的傳統,深刻影響了他們的文化與音樂。Nicolas Klotz的影片向來著重文化差異,近作《傷口》(La Blessure)、《人性問題》(La Question humaine )深受好評,《Paria》則讓他在聖塞巴斯蒂安科國際電影節獲得兩大獎項。

The first in-depth exploration of Jewish music worldwide - Yiddish songs, Klezmer music, synagogue celebrations and Jewish chant - examining the role music plays in uniting and sustaining Jewish culture and faith. Violinist Ami Flammer travels from the desert of Judea to Brooklyn, through Morocco, Spain, Turkey and Central Asia. Performances include a traditional Ethiopian minyan and avant-guard “Jewish jazz” in Manhattan with acclaimed clarinettist Giora Feidmann.



阿里法可圖日
A Visit to Ali Farka Touré
馬克瑜侯 Marc Huraux
|France|2000|Color|French|Video|52 min
8/24(五)11:00  8/26(日)20:20  
9/1(六)11:00 9/3(一)17:10 
9/5(三)13:15 9/7(五)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Niafunke,這個非洲國家馬利北邊的小鎮,是去年三月剛過世,素有「沙漠藍調樂手」之稱的知名馬利樂手Ali Farka Touré的故鄉。

這個位於沙漠及尼日邊境之間的小鎮,來自沙漠的熱風,整日吹襲,然而,對Ali Farka Touré來說,Niafunke是馬利音樂的根源深處,這片大地激出音樂,他創作的靈感源頭也由此而生。融合傳統非洲音樂與美國藍調,Ali Farka Touré在世界音樂舞台上大放異彩。多年的巡迴遊走世界各地演出之後,Ali Farka Touré最後回到這裡,選擇農耕生活歸於平靜。

憑著對這片土地真摯的情感,Ali Farka Touré在1999年以這小鎮為名,發行了專輯《Niafunke》,回歸大地,這張專輯貼近非洲的旋律與節奏,選擇在此錄製,因為這裡有最真實的聲音,誠如他所說,他的音樂訴說他來自的地方,他的生活方式,並充滿給非洲人民的重要信息。

Ali Farka Touré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彈奏Gurkel,對他來說,這種類似吉他的一條弦非洲樂器,釋放了他內心靈魂,而目前在他的作品中也極為重要的樂器單弦琴Njaka,也是他之後自學而通的樂器。1956在幾內亞吉他樂手Keita Fodeba的演唱會上,他決定成為吉他手。60年代末期,Ali Farka Touré邂逅了來自美國的藍調吉他樂手John Lee Hooker,基於對於他的崇拜,Ali Farka Touré在以傳統音樂為基礎的作品當中,加入些John Lee Hooker音樂元素,而這讓他大受歡迎,在他的土地上,他是「非洲的John Lee Hooker」。1994年與藍調音樂大師Ry Cooder合作的《Talking Timbuktu》在歐美市場反應極佳,將近五年後才又推出《Niafunke》這張專輯。

Ali Farka Touré的音樂也頗受電影導演喜愛,在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的《Besieged》以及法國導演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的《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等的電影中皆有出現Ali Farka Touré迷人的音樂。

"The bluesman of the desert", as he is known in the West, draws us into his own story, and that involves a highly specific geographical region: Niafunké in northern Mali, lying between the desert and the meandering Niger, where the harmattan wind blows. This magical, hybrid world, where different peoples and cultures have rubbed shoulders since time immemorial, is where Ali Farka Touré really draws his musical inspiration. Traditional sources have mingled with American soul and blues to produce a great international musician who has remained faithful to his origins.


看不見的鼓聲 Daf
巴曼戈巴第 Bahman Ghobadi|Iran
|2003|Color|Kurdish|Video|39mn
8/24(五)11:00  8/26(日)20:20 
8/27(一)22:40 9/1(六)11:00  
9/3(一)17:10  9/5(三)13:15
9/7(五)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全州影展 ★2003盧卡諾影展
★2006蒙特婁影展

本片是以《醉馬時刻》、《烏龜也會飛》以及《半月交響曲》等人道關懷影片,揚名全球的導演巴曼戈巴第(Bahman Ghobadi)在2003年為全州影展「三人三色」計畫所拍攝的短片。

Daf,一種與愛爾蘭手鼓(Bodhran)極為相似的手鼓,以羊皮為鼓面,木頭為體而成,是伊朗最知名的樂器,在節慶與祭典中廣泛使用。Daf,同時也是Faegh一家人賴以維生的樂器。在這個靠近伊拉克邊境的庫德族村落裡,Faegh一家先生加三個太太以及十一個孩子,全都得靠著Daf的製作得以溫飽。影片的開始,失明長子帶著弟妹至市集進行原料羊皮及木材採買。回到家中,全家人忙碌地準備與製作,過程中,鏡頭寫實地記錄下每個步驟。然而,這個家庭裡的另一個三歲幼童,似乎也躲不過失明的厄運,長輩們想盡辦法,安排Daf的祭典,祈求上天,只希望能孩子早日脫離病痛。

全片以數位攝影機拍攝,承襲阿巴斯對非職業演員的調度,本片孩子們同樣有自然且令人深刻的演出,手持攝影機的運用,寫實且細膩地呈現這個倚賴音樂而活的家庭中的生活點滴。影片中最後的祭典儀式,陣陣Daf鼓聲與男人們費力的詠唱,祈求的聲音震撼天地之間,全盲長子仔細聆聽,導演對生命關懷的注視與人道精神,由此可見。Daf,不僅僅是他們的生活收入來源,也是他們寄予重託的希望。

身兼演員及導演身份的Bahman Ghobadi二十六歲起即開始拍攝短片,1998年短片《To Live in a Fog》參加許多國際影展,深獲好評,獲獎無數,也讓他成為國際影壇上頗受注目的明日新星。Bahman Ghobadi也旋即成立自己的製片公司,2000年推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醉馬時刻》,獲得坎城影展鼓勵新導演的金攝影機大獎。

Kurdistan - In a village near the Iraq border.
Faegh, a hawking player has three wives and 11 children. His work with his wives and children is to make musical instruments called Daf. Daf is the most famous Iranian music instrument with special connotation among Kurds. They make this instrument from sheep skin.

This film is a pattern of musical lifestyle of this out of the ordinary family who's survival depends upon music and we enter into the life of this strange family by the excuse of music. They play this instrument on the birthday of an infant and as well as in the mourning ceremonies.


瑪莉亞‧貝坦妮雅:沉醉在音樂裡
Maria Bethânia: Music is Perfume

喬治卡修 Georges Gachot |France/Switzerland|2005|Color|French
/Portuguese|35mm|82min
8/24(五)12:50  8/28(二)18:45 
8/29(三)11:00 8/30(四)14:20 
9/1(六)20:20 9/5(三)22:50
9/7(五)16:3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6羅馬音樂紀錄片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音樂 ★2006 Famafest Portugal 評審團特別獎

「音樂如同香水一般,激發出各式不同情緒、回憶與感受。」

Maria Bethânia是巴西知名女歌手,60年代中期,以他低沈有力、戲劇化詮釋的嗓音,在里約熱內盧演出中一鳴驚人,令人讚嘆的"Carcará",使他旋即成為最受矚目的明日之星,而後也名列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列,超過40年歌手生涯,其專輯銷售數量更是驚人。

Maria Bethânia的世界精彩迷人,本片在她低沈旁白陪襯下更顯親密。但導演除了琢磨在Maria Bethânia個人的音樂記事上,巴西音樂歷史也是焦點。Maria Bethânia個人音樂生涯,從一開始被視為次文化的謬思,到後來成為浪漫抒情天后,中間的轉變也與巴西社會發展環環相扣。

在朋友及家人的訪談裡,大家都有段對Maria Bethânia往事的感性回憶。這個當初決定讓世界聽到她歌聲的小女孩,如今站在舞台上,魅力十足。她的嗓音總是帶給聽眾強大的震撼,歌聲總在心中迴盪。而在演唱Vinicius de Moraes的《Manhã de Carnaval》時,她不禁落淚,「音樂是我的,在我的心裡,但同時也是神旨意的傳達。」

導演Georges Gachot 為紀錄片工作者,拍攝對象多為古典音樂家,鋼琴家Martha Argerich也是其中一位。90年代末期,在Montreux的演唱會上,Georges Gachot對這位有個鷹勾鼻的女歌手開始了瘋狂似的著迷,著手進行紀錄片拍攝工作。在一個訪談中,Georges Gachot也提到他不只對Maria Bethânia這個人,以及他如何表現自己外感到訝異,它也對巴西音樂的結構相當感興趣,如此的發現,讓他像小孩般發現新事物般地喜悅。Gilberto Gil, Nana Caymmi, Miucha, Chico Buarque 以及Caetano Veloso 等知名歌手的鼎力相助,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Maria Bethânia的音樂饗宴,令人沈醉其中,欲罷不能。

In his captivating film, Georges Gachot invites us to enter the universe of Maria Bethânia, the famous Brazilian singer. Narrated by Bethânia herself, the film not only gives us an insight into the intimate sphere of Maria Bethânia's creative process, but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Brazilian music. First a muse of the so-called counter culture, and then the queen of romantic ballads, Maria Bethânia chronicles her musical life experience in relation to Brazilian society's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this, filmmaker Gachot gathers together a fantastic ensemble of contributors including Gilberto Gil, Nana Caymmi, Miucha, Chico Buarque and Caetano Veloso, all of them witnesses and participants to some of the greatest music history of our time.


生命的節奏 Rhythm is it!
湯瑪士庫柏 Thomas Grube/艾力克桑卻倫許 Enrique Sánchez Lansch|Germany|2004|Color|German|35mm|104min
8/25(六)12:50  8/27(一)11:00 
8/29(三)14:10  9/2(日)22:15 
9/5(三)19: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5 柏林影展 ★2005 巴伐利亞影展最佳紀錄片
★2005 德國影評人協會大獎

「音樂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就像我們得以生存的空氣和水。」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指揮Sir Simon Rattle(拉圖)如是說。2003年的1月,250個兒童與25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少年,在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伴奏,與編舞家Royston Maldoom的努力下,完成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演出: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成果意外地令人驚喜。

對這些很多第一次接觸古典音樂的小舞者來說,三個月的排演,除了新鮮、驚喜興奮之外,參雜的情緒,還有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性、懷疑及緊張。排演的三個月期間,鏡頭所掌握的三個小主角:一個使盡全力,企圖通過學校畢業考試的女孩Marie,在這次的排練當中發現了自己其他的學習機會; Olayinka,一個剛從奈及利亞來到德國的戰火遺孤,以及患有自閉症的男孩Martin,在排練中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身體而獲得信心。兩位資深紀錄片導演,以純熟的技術紀錄下排舞的過程,精湛的演出,也捕捉到他們複雜的內心轉變。

如此真實卻又戲劇化的排練過程,孩子們努力過後的驚人成果,加上快節奏的剪接,影片確實激動人心。片中另一個迷人主角,同時也是推動計畫成形的幕後大功臣,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指揮家Sir Simon Rattle,熱情性感,對音樂的熱愛與執著,讓他勇於嘗試。同樣為英國人編舞家Royston Maldoom,過去30年來開著他的紅色箱型車在全球各地教舞,多半為街頭遊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同時也呈現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平時演練過程,而這個計畫的實現,更讓樂團有走出演奏大廳的機會。本片曾以《舞在柏林》為名參加2006年在台舉行的「世界公視大展」(Input),獲得很高的評價,更是少數能在德國院線正式上演的紀錄片,並且締造了驚人的票房成績,令所有觀眾親睹音樂改變生命的神奇力量。

Berlin, January 2003. Amazing things are happening in the Arena down at Berlin's industrial harbor. 250 Berlin children and teenagers of 25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re dancing to Stravinsky's Le Sacre du Printemps, choreographed by Royston Maldoom and accompanied by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This is the orchestra's first large scale educational project with its chief conductor Sir Simon Rattle.

RHYTHM IS IT! is a sensitive and moving testimony to the power of dance and the raw talent of young people. A beautiful declaration of love to the dancing teenagers and their mentors, a movie about the fascination of music, a cinematic experience full of passion, respect and zest for life.



李格第練習曲
György Ligeti, Three Etudes Pour Piano

伊麗莎白科侯內 Élisabeth Coronel/安諾德米薩梅 Arnaud de Mezamat|France|2001|Color|French|Video|26min
8/29(三)12:35  8/31(五)20:45 
9/3(一)18: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2 Vienna TV Award ★2001 Sacem獎音樂影片最佳影片
★2001 Classique en Images Prix de la création

被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現代樂作曲家之一的György Ligeti ,於去年辭世。1923年生於羅馬尼亞,為猶太匈牙利人。接受傳統學院派音樂教育與匈牙利民謠影響的他,卻在前衛電子音樂萌芽之際投入創作,發表兩個作品,1957年的《Glissandi》 以及 1958年的《Artikulation》。而原本計畫完成第三部作品《Atmosphères》的想法,因技術限制始終未能實現,直到1996年才由德國作曲家Kees Tazelaar、Johan van Kreij 以及Paul Berg等完成。之後雖然沒有在純粹電子音樂這個領域裡發展,然而他之後的作品,明顯地有先前電子音樂實驗素材的存在,許多音樂都帶有電子音樂的質感。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創作時期,應屬他1958年至1959年一鳴驚人的作品《Apparitions》,到1967年的《Lontano》這段期間,之後1978年充滿未來論點指涉的歌劇《La Grand Macabre》,也是目前他所有作品當中,令人印象深刻與推崇的作品之一。

最近幾年,在他熟識的演奏家Pierre-Laurent Aimard,以及Fredrik Ullén精湛的演出下,György Ligeti於1985年至2001年所完成的Three Etudes Pour Piano:《Disorder 》(1985)、《Blocked Keys》(1988-1994) 以及《Autumn in Warsaw》 (1995-2001),也因此逐漸受到樂迷的矚目,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此作品所受影響層面甚廣,從木琴、非洲音樂到Bartók、Conlon Nancarrow以及 Bill Evans等人。

在《György Ligeti, Three Etudes Pour Piano》影片裡,在Pierre-Laurent Aimard的帶領下,觀眾們悠遊於György Ligeti的世界。驚人的György Ligeti,令人讚嘆的才華在他的作品當中展露無疑,而他的聽眾,也迷惑在他所譜出的聲音幻影裡。
除了有Pierre-Laurent Aimard對主要作品的旁述說明外,並以視覺裝置形式呈現,讓聽眾能夠更深入他的內心聲音幻影。片中對於György Ligeti的生平也頗有琢磨,網羅許多極為難得的資料畫面。György Ligeti在片中也暢談了自己的作品,影片的深度與光采,難得一見。

As yet never shown on television, this film shows how Ligeti, a man of surprises, tantalises his performers with the virtuosity of his compositions, his auditors with sound illusions, and himself through a complex set of very personal references.
These major works for contemporary piano, keystones of the composer's oeuvre, are explained by Pierre-Laurent Aimard, one of Ligeti's closest performers, and performed in a visual setting which enhances the listening experience with his intentional sound illusions. The film also presents a vast biographic synthesis using rare archive material and is enriched with the radiating presence of the composer himself discussing the works.


李格第 György Ligeti
米修弗林 Michel Follin
France
/Belgique/Hongrie
|1993|Color/B&W|French|Video|54min

8/29(三)12:35  8/31(五)20:45 
9/3(一)18: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4年蒙特婁藝術影片影展最佳影片大獎
★1994年Sacem獎音樂影片最佳影片

在現代樂壇中享有盛名的匈牙利作曲家György Ligeti,與電影的相遇經過,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大導演庫柏力克在未經同意之下,在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大量使用他1961年的作品《Atmosphères》,以及《Lux Aeterna》 和 《Requiem》,但是György Ligeti一點也不以為意,除了本身喜歡庫柏力克的電影外,也認為讓多一點人聽到他的音樂,未嘗不是好事一件。之後他的音樂也在庫柏力克的另外兩部電影《鬼店》(The Shining)及《大開眼戒》(Eye Wild Shot)中出現。

György Ligeti一生四處為家,顛沛流離的生活所帶來的無奈,在他略帶哀愁,望著火車外,不停改變的中歐景色的眼神緩緩流露。György Ligeti1923年生於羅馬尼亞,為尤太匈牙利人。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他被迫暫停學業,父母及弟弟也陸續被送進集中營。戰爭過後,György Ligeti回到布達佩斯繼續與Pál Kadosa、Ferenc Farkas、Zoltán Kodály以及Sándor Veress等人學習樂理,也對羅馬尼亞民謠做過短暫研究,不久後便開始在學校裡教授和聲、對位旋律以及音樂分析等課程。1956年12月,在匈牙利革命後兩個月,他離開布達佩斯成為難民,最後抵達維也納,也順利成為奧地利公民。在當時前衛作曲家 Karlheinz Stockhausen的邀約之下,György Ligeti前往科隆。多年來與西方世界阻隔的他,在那裡了解當時現代音樂的形式方法,影響之下,他也開始創作他自己電子音樂作品。

但是他所發表的電子音樂並未受到太大的注目,1958年至1959年創作的《Apparitions》則讓他廣受肯定,但是讓他在樂壇上大放異采的,是他1961年的創作《Atmosphères》。這部管弦樂作品與之前同名的電子音樂作品在藝術企圖上頗為類似,摒棄旋律、和聲與節奏韻律等音樂中最重要的元素,György Ligeti將創作重點放在聲音的質感上,這些音樂的實驗,也成為他在60年代探索的目標。

70年代他將重心放在節奏韻律上,並著迷於非洲巴卡匹美矮黑人與拉丁美洲的音樂,而這些都對他在現代音樂實驗的重覆性產生影響。而後的二十年之間,他的作品探索中心,仍著重在複雜的機械旋律,作品產量依舊豐富。第12屆FIFA影展的最佳影片,György Ligeti自傳性的電影,藝術家過往的回憶在他創新出眾、錯縱複雜的音樂中開展。

The life of composer György Ligeti (1923-2006) is emblematic of the displaced, cosmopolitan Eastern-European artist: uprooted by the Second World War, struggling against the artistic conformism of Communism, finding refuge in Western Europe. His early music, rooted in traditional Hungarian folk songs and the heritage of Bartók, was influenced by the avant-garde movements of the late 1950s in Cologne and Darmstadt; since then, Ligeti has assimilated African polyrhythms and South American influences into his contemporary experiments in repetitive music. In this portrait, Ligeti's music-innovative, complex, brilliantly eclectic-accompanies the artist's reminiscences and reflections. Grand Prize at the 12th FIFA.


大寧靜 Into Great Silence
菲利普柯寧 Philip Gröning|Germany|2005|Color|No Commentary|35mm|169 min

8/26(日)13:20  8/28(二)14:05 
9/1(六)15:00  9/3(一)20: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5 威尼斯影展/多倫多影展 ★2006 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
★2006 巴伐利亞影展最佳紀錄片 ★2006 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只有在完全的寂靜之下,我們開始用耳朵聆聽 ; 只有在沒有語言的時刻,我們開始用眼睛感受。」

座落在阿爾卑斯山深處的Grande Chartreuse修道院,為世上最嚴謹的修道院之一,導演Philip Gröning於1984年提出拍攝構想,16年之後,終於獲到許可,進入拍攝,可說是首部關於Grande Chartreuse修道院生活的紀錄片,從2002年的夏天,到2003年年底的冬天,斷斷續續前後共約半年的期間,Philip Gröning與修道士們共同生活及拍攝。不准打光,沒有訪問、旁白與配樂,只允許一個工作人員入內,這是修道院開出的條件,同時也是Philip Gröning計畫成形希望嘗試的方法。

一個整日在修道院,從不離開的隱居修道士,時間對他來說是什麼?什麼是日常生活?在一個每日重複所有的事情,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運作的世界裡,什麼是祈禱?什麼是修道院?人,又是什麼?這是導演最初的些許想法與意圖,在事隔多年之後仍舊未變,強烈的慾望促使他完成一部電影,反應他文化古老淵源的紀錄片,也探索本片在內容與形式上完全一致的可能性。

一部160分鐘近乎默片的紀錄片,以寂靜、重複與詩般的影像節奏,呈現時間的流轉、季節轉換與不變的修道士生活。字幕的重複,如同虔誠的修道士每日的不變禱告,與同樣節奏的聖歌吟唱,反映出修道院內的生活哲學:沈思,是對相同的事物產生新的看法。藉由每次字幕的重複,不同的想法也會在觀眾內心產生。

鐘聲在修道院中陣陣迴盪,修道士們在長廊上緩步行走,修道院外雪白大地一片寧靜。《大寧靜》不同於一般紀錄片的描述與紀錄,影片內容與形式的緊密結合,所呈現的就是Grande Chartreuse修道院。一部極簡的電影,純粹僧侶生活的禁語冥想。導演1982年畢業於Munich Academy of Television & Film (HFF/M) ,曾任編劇、演員、錄音助理與助理導演。

Into Great Silence is a very strict, next to silent meditation on monastic life in a very pure form. No music except the chants in the monastery, no interviews, no commentaries, no extra material. Changing of time, seasons, and the ever repeated elements of the day, of the prayer. A film to become a monastery, rather than depict one. A film on awareness, absolute presence, and the life of men who devoted their lifetimes to God in the purest of form. Contemplation. An object in time.


反命題 Antithese
莫里西歐卡格爾 Mauricio

Kagel|Germany|1965|No Commentary|16mm|19 min
獨奏 Solo  
Germany|1967|No Commentary|16mm|26 min
雙重奏Duo  
|Germany|1967-68|No Commentary|16mm|41 min
8/31(五)19:00  9/2(日)20:35  9/6(四)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阿根廷知名實驗作曲家Mauricio Kagel(莫里西歐‧卡格爾)生於1939年,在1957年移居德國。致力於發展音樂演出中的戲劇成份,他在演奏中加入戲劇方面的動作,如在演出當中作些臉部的表情,或是在進場時做出些特別的動作等,這些作法常拿來與荒誕劇場相比較。

自相矛盾、分裂與嘲諷等具破壞力的誇張元素,是Mauricio Kagel創作的基礎,而作品中所使用的樂器都相當特別,有些略帶有異國風情,像是《Antithese》一片中就使用印尼峇里島甘美朗音樂(Gamelan),或是用比較特別的方式來演奏樂器。不論是在傳統的古典音樂演出,舞台表演或是他的電影作品中,Mauricio Kagel的新達達主義演出及邪惡般的原創手法,讓他的觀眾張大眼睛,豎起耳朵,體會到他的聲音及作品中最純淨的可能性。

除了音樂外,Mauricio Kagel也在60、70年代拍攝影像作品。他早期作品深受20年代法國與德國實驗電影影響,如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及《黃金時代》以及抽象電影,1903年的《火車大劫案》也是對他影響甚具的影片之一。這次放映他早期的三個作品《Antithese》、《Solo》及《Duo》。《Antithese》是一個對漫畫偏執狂的畏怯的作品,描述一個實驗室機師的工作與他的精神崩裂。《Solo》及《Duo》則是一個關於音樂家的心理劇,一連串可怕的惡夢與荒誕情節,地鐵上電吉他的獨奏,人體模特兒在浴室中,指揮家在絕對堅持中,崩解的環境中迷失……。

Antithese is an awe inspiring bit of comic paranoia concerning the duties of a studio engineer and his psychic meltdown.Duo and Solo are psycho-dramas of musicians, and audiences worst nightmares, a series of absurd scenarios, electric guitar solos on the subway, mannequins hogging bathroom stalls and conductors lost in a melting environment of absolute resistance.

 
梵谷的耳朵Van Gogh's Ear
吳米森 Wu Mi-Sen |Taiwan|1995|Color|English|16mm|20min
後樂園 Go-raku-en |Taiwan|1997|Color|Japanese|Video|7min
起毛球了Fluffy Rhapsody |Taiwan|2000|Color|Mandarin|16mm|60min
8/25(六)11:00  8/28(二)17:10
8/31(五)14:50 9/5(三)21: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在台灣近期開始活躍的青年導演當中,吳米森是最令人期待的一位,不只是因為他旺盛的創作力,不斷地遊走於長片、短片、實驗、紀錄、劇情之間,另一方面;當他進入每一類型時,都嘗試加入其他元素、企圖改變該類型,更重要的是;他的影片無論是在影像質感或敘事方式上,都與台灣目前已有的電影形式大異其趣,他的出現,為台灣電影注入一股新的氣息,也為台灣電影開拓了新的可能性。

他的影片一向遊走於現實與虛幻之間,跳躍的非線性敘事,與違反邏輯的對話,常讓習慣好萊塢語彙的觀眾覺得難以進入狀況。但是,期待能在電影中領略全新經驗的觀眾則在他的影片當中,找到原創性所帶來的自由與無拘無束的想像空間。吳米森之所以能夠與傳統電影語言區隔開來,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歸功於他對聲音的的運用,或者更貼切地說,是他對待聲軌的處理態度。本次影展中選映了他的三部短片。1995年完成的《梵谷的耳朵》拍攝的對像,美國詩人Allen Ginsberg,就是著名的聲音大師,他經常以略帶磁性的聲音吟唱詩作,字音,語音,吟唱聲調與節奏,還包括音樂曲調間的繁複變化,將聽眾帶進意義碰撞的詩意境界。《梵谷的耳朵》的聲軌亦是如此,聲音層次的堆疊、聲音彼此之間、聲音與影像之間的碰撞,都為這部影片意象的豐富性帶來莫大的助益。緊接著的《後樂園》,乃至故事敘述較為完整的《起毛球了》,聲音也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們不但烘托,甚至反轉影像的存在。

這就是為什麼他的近作《夢May的Man》(又名《松鼠自殺事件》),會是最不像台灣電影的台灣電影的原因,影像與聲音在某種程度上的「失真」,讓觀眾在行進間失去熟悉的依據與憑藉,觀眾必需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去找尋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一點都不意外,吳米森的下一部影片《戰爭終了》,將會是一部拍給盲人看的電影…。

Three shorts by director WU Mi-Sen are selected in this program.《Van Gogh's Ear》is an experimental film made in 1995 with the famous American poet Allen Ginsberg. 《Go-raku-en》is a short documentary which describes the lonely journey by a 29-year old Taiwanese in an aspired country-Japan. The story of 《Fluffy Rhapsody》is about a medical school graduate who refuses to practice medicine and prefers to stay jobless. He sleeps with various young girls and often changes his name. Then he starts a love affair with a high school girl who claims that she is a lesbian.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