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卡拉絲
Passion Callas

傑哈•卡亞( G e rard Caillat)|France|1997|B&W/Color|French|BetaSP|75min
◎台北 5/29(一)22:00 5/30(二)12:00 6/4(日)12:00 6/5(一)16:00 6/7(三)1810 6/8(四)12:00
◎台中 6/11(日)13:00
◎高雄7/2(日)14:00 7/9(日)16:00
劇情簡介

這部紀錄片完成於卡拉絲逝世二十五週年時,不同於單純的偉大音樂家傳記影片,而是探求卡拉絲音樂生涯卓越且豐富的演進過程,以及她那將美妙聲樂藝術推至絕對完美而奮鬥的時光。

身為二十世紀後半葉最具傳奇性的音樂家,卡拉絲為近代歌劇院復興了美聲演唱的劇碼、以強烈的性格演活劇中的女主角,她是歌劇史上罕見的領導性歌唱家。憑著超人的記憶力與音樂直覺,加上無比的毅力,他克服了自己先天的種種缺憾,包括音色不如其他歌唱家優美、近視、肥胖等缺陷。他將所唱的歌劇中每一個樂段和其他歌手的本子都牢記於心,從而發展出自己對於所飾唱角色、所參與歌劇、乃至整個舞台與樂團的演出的完整詮釋。從1940年代後期崛起,到1960年代中期逐漸淡出歌劇演出這短短的十五年中間,她是史卡拉歌劇院最頂尖的女高音,以非常短的演唱時間,就改變了一整代人對歌劇演出的觀點和態度。她的演唱和舞台演出,為後來的女高音立下了非常艱難的高標準。那種每一場演出都不顧損壞嗓音的賣力演唱、對於角色內心揣摩的生動演技,還有導演維斯康堤的提攜而奠立的戲劇觀,讓她在歌劇史上成為不凡的女高音。

樂迷將會興奮地發現片中收錄大量罕見珍貴的史料影片,以及與卡拉絲合作過或專門研究她的音樂學者的訪談,如著名音樂學者 Elvira de Hidalgo 。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樂手、合唱團員、技術人員和化妝師,則回憶這位一天工作時四個小時的歌劇女王,如舞台導演般對演出各項細節提出的嚴格要求。藝術指導談到卡拉絲初出道時被歌劇大師托斯卡尼尼拒於史卡拉門外的往事 … 。卡拉絲和導演維斯康堤自 60 年代開始合作歌劇演出。片中有一段兩人並肩接受電視專訪的史料影片畫面,維斯康堤不斷表達他對卡拉絲才華的仰幕,盛讚她能將演出角色昇華,兩位頂尖藝術家惺惺相惜的情誼令人難忘。

Realized at the time of the 25th anniversary after Maria Callas passed away, “Passion Callas” is not the simple biography of the largest professional singer of the 20 century, but the rich personal evocation of her extraordinary musical career, as well as its requirement of all the days to carry the art of beautiful canto to the absolute perfection.

 
 
班雅明與煙樂團
Benjamin Smoke

潔姆•柯漢–彼得•希藍( Jem Cohen-Peter Sillen)|USA|2000|B&W/Color|English|BetaSP|80min
◎台北 5/27(六)22:00 5/30/16:00 6/1(四)14:00
6/7(三)1:200
◎高雄 7/2(日)16:00
劇情簡介

◎ 2001年DoubleTake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評審團大獎

本片是對一個消逝中真誠且美麗的靈魂,赤裸而溫柔的刻劃。 1989 年,本片導演柯漢第一次透過深受龐克音樂影響的 R.E.M. 主唱 Michael Stipe 介紹,觀賞了亞特蘭大市地下音樂傳奇人物班雅明和他的樂團「煙」的表演,立刻被他渾身如發電廠般充滿能量的表演深深吸引。班雅明吸毒、扮裝、玩音樂、王爾德般酷兒詩人的邊緣特質,促使柯漢和紀錄片導演希藍一頭栽進他的奇異魅力漩渦,以超過十年的時間,用手邊能夠找到的剩餘的十六釐米膠捲、超八釐米和錄影帶,長期深入探訪紀錄班雅明生前的生活和音樂演出。以拍 MV 廣受讚賞的紐約電影與錄影帶創作者柯漢,曾多次與 R.E.M. 、佩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 Elliott Smith 等樂團和樂手合作影像拍攝和製作。他以溫和、詩意、帶著欽慕與感傷的鏡頭,親暱地捕捉住班雅明平日因愛滋侵襲而逐漸凋萎的孤寂身影和舞台上綻放的光與熱。

片中班雅明居住的沒落小鎮,傾圮殘破的工廠倉庫,如空無一人的夢境世界,再清晰不過地呼應處於社會邊緣的搖滾客尋求自我失敗的歷程。一如班雅明從閣樓翻出那一大疊因雨水浸濕而變質的家庭相片,片中四散交錯著褪色、斑駁、扭曲的迷幻詭譎影像,讓觀者如被催眠般深深迷醉。另一段必定讓樂迷尖叫的片段是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的出現。班雅明曾受到佩蒂 70 年代在紐約搖滾殿堂 CBGB 音樂演出的強烈影響。不料多年後佩蒂來到亞特蘭大觀賞班雅明樂團的演出,後來的音樂創作反而因此深受他們的啟發。對兩位導演來說,這真是一段極富深刻寓意的美妙迴圈。

With a special appearance by Patti Smith and still photographs by Michael Ackerman. Cohen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Atlanta-based speed freak, drag queen, and underground-music legend Benjamin by R.E.M.'s Michael Stipe in 1989, and was so captivated by this “scrawny little powerhouse in a sundress” that he and codirector Sillen would spend the next ten years capturing his life and music on scrap 16mm film . The result is a tender, raunchy, and ultimately beautiful portrait of a true original.

 
巴爾幹龐克
Super 8 Stories
艾米爾•庫斯杜利卡( Emir Kusturica)|Germany-Italy|2001|B&W/Color|Serbo-Croatian|35mm|91min
◎桃園 6/30(五)19:00
◎台中6/6(二)19:00
◎高雄 6/28(三)19:00
劇情簡介

◎ 2001年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ilver Plaque獎

所有拿過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電影人裡,貝斯彈得最好的,應該是艾米爾•庫斯杜力卡,從 80 年代開始,他就是南斯拉夫搖滾樂團「無煙地帶」 (NO SMOKING) 貝斯手,也是該樂團創始人之。此樂團融合了吉普賽、爵士樂、搖滾與龐克的音樂元素,在南斯拉夫掀起一陣熱潮,徹底改變了東歐的音樂語言,在無煙地帶為庫斯杜力卡的名作《黑貓白貓》擔任配樂之後,他們的音樂受到世人更廣泛的注意,獨特的風格,被稱為「巴爾幹龐克」。影片敘述「無煙地帶」樂團的心路歷程、樂手的成長故事,從 2000 年瘋狂成功的歐洲巡迴開始,穿插演唱會、樂手訪談和排練。樂手們暢談他們對音樂的熱情、習樂的歷程;雖然個個都是樂界知名人物,但面對因戰爭死亡的鄰友,亦需整團充當陪葬樂隊。本片成功地記錄了在獨特且超具震撼力的樂聲背後,團員以貫有的吉普賽式的幽默辛辣態度,超然看待所處的時局。艾米爾•庫斯杜力卡 1955 年生於賽拉耶佛 (Sarajevo) ,學生時期就開始拍攝電影,之後進入布拉格的 FAMU 研讀。畢業後一直在賽拉耶佛電視台工作。 1981 年,首部執導的電影《爸爸出差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9 年的《流浪者之歌》為庫斯杜力卡奪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以他令人驚異的視覺張力,穩居歐洲最佳導演之列。從 1986 年擔任「無煙地帶」樂團的貝斯手至今。

This feature-length documentary is not just about the band No Smoking Orchestra, whose member Kusturica has been since 1986. It is also about musicians who reflect the wild, crazy, creative and dramatic world of the Balkans. The film begins in 2000 with a successful tour, in which we get to know the band members, where we follow them on stage – and backstage – where they quite literally give their all.

 
巴西之聲
Moro no Brasil (Sound of Brazil)
米卡.郭利斯馬基( Mika Kaurismaki) |Deutschland-Brasilien-Finnland|2002|color|English-Portuguese|35 mm|105min
◎台北 5/28(日)16:00 6/1(四)12:00 6/3(六)20:00 6/5(一)14:00 6/8(四)16:00
◎桃園 6/29(四)19:00
◎台中6/10(六)19:30
◎高雄7/1(六)19:00 7/6(四)19:00
劇情簡介

本片為芬蘭導演米卡郭利斯馬基深入巴西拍攝它多樣而豐沛音樂世界而產生的迷人佳作,在第 52 屆柏林影展放映時受到觀眾熱烈讚賞。長年在巴西居住達十二年之後,郭利斯馬基跋涉四千公里到巴西境內,以人類學田野調查式的毅力探索在地的流行文化,拜訪樂手、歌手和舞者,發掘森巴和巴薩諾瓦之外的多樣巴西音樂風貌。本片是郭利斯馬基拍攝的「真實紀錄片」,他讓鏡頭下的演出者和觀眾自在地呈現原本面貌,不加任何矯情的異國風情裝飾,而是透過迷人的韻律,特別是演唱的歌詞,驕傲地替自己美好的音樂,舞蹈和土地發聲。正是這些庶民心聲的自在發揮,讓我們得以窺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熱帶樂園,繽紛鮮活的文化樣貌。米卡是另一位名導阿基郭利斯馬基的兄長,在台灣雖不及後者的知名,卻是影壇備受讚譽的電影製作人和導演。 80 年代中以一系列嘲諷幫派的電影獲得德國影迷的喜愛。 1994 年與美國黑幫電影導演山姆富勒和吉姆賈木許合作的紀錄片《未完成的影片》 (Tigrero- A Film That Was Never Made) ,紀錄兩位美國導演一段無法完成的拍片旅程,獲得費比西影評人獎的肯定。 2005 年完成的《 Brasileirinho 》 是他繼續紀錄巴西音樂的新作。除了編導和製片,米卡和阿基兩兄弟還共同創辦了「午夜太陽芬蘭電影節」。官方網站: http://www.moronobrasil.com/

In this film, the Finnish director, Mika Kaurismaki dives into the overflowing musical diversity of Brazil. Having got to know Brazil well during more than 12 years, Kaurismaki sets out on a 4000 km journey to discover local, popular culture, meeting musicians, singers, dancers with an amazing diversity of musical styles. Kaurismaki shows the people as they are – gives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via their amazing rhythms and especially via the lyrics of their songs.

 

黑黯的靈魂

The Soul of A Man
文.溫德斯( Wim Wenders)|Germany-USA|2003|B&W/Color|English|35mm|103 min
◎台北 5/27(六)18:00 6/2(五)18:00 6/6(二)20:00
◎桃園 6/13(二)19:00
◎台中6/11(日)19:00
◎高雄6/29(四)19:00

劇情簡介

這是馬丁史柯西斯監製《藍調百年》系列影集七部中的第一部,受邀拍攝的知名導演還包括查爾斯柏奈特、理查皮爾斯、馬克李文、邁克費吉斯、克林伊斯威特等,是音樂界一大盛事。此系列影片追蹤藍調在情感上和地理上走過的不同歷程,由各導演個人對藍調的情感及詮釋,拍攝了七部風格不同的影片。向來迷戀美國搖滾樂的導演溫德斯,繼紀錄古巴傳奇樂手們的紀錄片《樂士浮生錄》在世界各地成功賣座,並引發一波古巴音樂熱潮之後,這次將攝影機朝向他最喜愛的三位美國藍調樂手:「蹦蹦跳」詹姆斯 (Skip James) 、盲眼威利 (Blind Willie Johnson) 和 J. B. 雷諾瓦。早在溫德斯在拍攝「巴黎德州」的時候,就曾向雷庫德提到,希望能用盲眼威利的曲子做配樂。片中談論美國南方藍調音樂史,也是導演的朝聖之旅,以融合劇情演出 ( 他特地找了老式手搖攝影機,以仿默片方式拍攝,拍出畫面的抖動效果讓許多人以為是史料影片 ) 、珍貴史料影片、現今人物訪談,以及當今活躍樂壇的團體和藝人如卡姍卓威爾森、尼克凱夫、路瑞德、邦妮瑞特等翻唱這些老樂手當年成名曲的方式,訴說這些傳奇樂手的生平故事,也重現 20 與 30 年代的藍調風情。溫德斯說這些歌對他而言代表這個世界,音樂中傳達的真實比他所看過的任何書或電影更深刻描繪美國。他期望以一種詩歌而非紀錄片的形式,來表達這些深深觸動他的樂聲。

In “The Soul of A Man,” director Wim Wenders looks at the dramatic tension in the blues between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by exploring the music and lives of three of his favorite blues artists: Skip James, Blind Willie Johnson and J. B. Lenoir. Part history, part personal pilgrimage, the film tells the story of these lives in music through an extended fictional film sequence, rare archival footage, present-day documentary scenes and covers of their songs by contemporary musicians.

 
靜默之屋
Silent Room

史考茲 _考根 (Skoltz_Kolgen)|Canada|2003-2004|Color|No dialogue|BetaSP|85min
◎台北 5/27(六)12:00 6/3(六)16:00 6/4(日)18:00 6/7(三)22:00
◎台中 6/11(日)17:00
◎高雄7/9(日)14:00
劇情簡介

Skoltz_Kolge 是加拿大近年來急速竄起的視覺與聲音藝術家二人組,由 Dominique [t] Skoltz 和 Herman w Kolgen 組成。他們出版的音樂 CD 由紐約著名的實驗電子音樂大廠 12K / Line 發行。作品則曾經入選世界各主要數位影像或電子音樂節,如 Transmediale (德國)、 Mutek (加拿大)、 Sonar (西班牙)、 Nemo (法國)、 Ars Electronica (奧地利),其中《 ELF2b_alpha 》更入選台灣 2005 年的「異響 —— 國際聲音藝術展」。身為多媒體藝術家的 Skoltz_Kolge 除了電影之外,也常有裝置作品,和融合影像與聲音的現場表演。雖然從事電子音樂創作,但是他們的音樂其實更接近聲音創作,通常由一連串不規則且短促的機械聲音組合而成,與一般的電子舞曲差異極大。強烈的視覺效果乍看像是設計,但是非功能性的敘述又常讓他們的作品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也因此讓他們的作品成為難以規類的異數。《靜默之屋》呈現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二十個房間裡的二十個人物。住在 274 室的 Gustav 夢想自己和金魚一起遨遊, 381 室的 Arto 以為自己是打字機的字模, 123 室的 Uber 則是背著空鳥籠的鳥人 … 。除了幾句喃喃自語的片段之外,全片完全沒有對白。但是詭異的氛圍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睛,像是一個接著一個永遠無法甦醒過來的夢魘。影片在拍攝完成之後,抽取超過七千張的照片,經過大量的數位特效處理,隨後緊扣繁複的音樂與聲音,緩慢的音樂與圖像式的視訊,營造出一個瀕臨失控狀態下的世界。踏進 Silent Room 之前,記得先上藝術家非常酷炫的網站 http://www.skoltzkolgen.com ,也可以到 http://www.notype.com/drones/cat.f/mtk_fab02.php 試聽他們的音樂。
A cross-sected view of 16 people, 16 rooms, 16 private lives, “ Silent Room ” is an x-ray vision of 16 interiors. In this film-poem, the room is felt from the inside. Rather than a story line, there is a set of vivid tableaux, each crafted around a fixed idea, an impulse, a void, a hunger for an ideal. Silent Room is a cinema of light and shadow, a chamber cinema, wherein the most silent and least visible elements violently descend to murmur its presence.

 
顧爾德的時光之旅
Glenn Gould Hereafter
布諾•夢憲傑翁( Bruno Monsaingeon)|France|2005|B&W/Color|English-Italian-Russian|BetaSP|106min
◎台北 5/28(日)18:00 5/31(三)12:00 6/2(五)16:00 6/3(六)22:00 6/7(三)20:00
◎台中 6/9(五)19:00
◎高雄7/8(六)19:00
劇情簡介

◎ 2006年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Programmes Audiovisuels (FIPA) –音樂與表演類首獎

本片是關於加拿大傳奇鋼琴音樂家顧爾德的最新傳記紀錄片。本片以現今的眼光回顧顧爾德的一生和作品,讓顧爾德現身說法,讓樂迷親賭這位藝術家在鏡頭前發亮的個人魅力。導演布諾•夢憲傑翁曾寫過三本研究顧爾德的專書,在前作《郭德堡變奏曲 - 顧爾德彈巴哈》就曾拍攝 1976~81 五年間顧爾德演奏這首巴哈經典曲目的各個版本,並深入訪談顧爾德,留下兩人精采對話的珍貴影片。二十多年後,導演集結綜合現存所有與顧爾德相關的紀錄資料,不論是音樂或文學方面的題材,試圖探問關於顧爾德天賦異稟這個向來吸引廣大樂迷和媒體興趣的話題。片中藉由匿名的顧爾德「信徒」們的參與,造成一種顧爾德親自回答提問的假象。同時,顧爾德又似乎是整部影片的敘事者。

本片導演是一位重量級的法國紀錄片導演與小提琴家,從 70 年代起致力於音樂相關影片的拍攝,貢獻非凡,三十年來完成多位當代古典音樂家的紀錄片,包括鋼琴家李希特、小提琴獨奏家曼紐因、大衛•歐伊斯拉特夫、男中音費雪迪斯考‥等偉大音樂家。其中尤以《郭德堡變奏曲 - 顧爾德彈巴哈》、《曼紐因中國行》以及《謎之鋼琴家》廣獲好評,得獎無數。為慶祝舒伯特二百年誕辰,他與知名的阿爾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合作完成《死神與少女》。另一部得獎作品《小提琴家的藝術》則以兩集篇幅廣泛介紹二十世紀最重要小提琴演奏家如海菲茲、艾薩克•史坦、米夏•艾爾曼等人的音樂歷程與成就。被稱為是以「耳朵」拍片的導演。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of the life and work of Gould, seen from today's point of view. Based a synthesis of all the documents existing on Gould, this film strives to deal with the question of Gould's genius such as it is perceived by his audience. It is made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anonymous “disciples”, making it seem as if Gould himself was answering their questions; meanwhile, Gould appears as the master of the narration of the film.

 
紐約影音實驗室
New York Eye and Ear Control

麥克•史諾( Michael Snow )| U.S.A. | 1964 | B&W | No dialogue | 16mm | 34min
◎台北 5/29(一)2000 5/30(二)1400 6/2(五)2200 0
劇情簡介

以《波長》、《中央地帶》等片奠定自己做為加拿大地下電影教父地位的麥克•史諾,本身不但是電影創作者,同時也是畫家、鋼琴家、小喇叭手、作曲家、雕塑家、攝影師。他不但開畫展,出唱片,也長期參與爵士樂團表演。這就是為什麼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探討「觀看」與「聽覺」關係的原因。 1961 到 1967 年間, Snow 創作一系列名為《步行中的女子》( Walking Woman )的雕塑與素描,它就是本片影像的靈感來源。至於聲音方面,這部拍於 free jazz 鼎盛時期的《紐約影音實驗室》,集合的樂手更是當時的夢幻組合,有 Don Cherry 、 John Tchicai 、 Albert Ayler 、 Roswell Rudd 、 Gary Peacock 、 Sonny Murray ,而 Snow 自己則參與鋼琴演奏。他不但創造了一部電影史上的佳作,也意外地產生一張爵士史上的名盤。透過影片,導演表示自己希望營造一種「時間的引力」,遷動觀眾視覺與聽覺的敏感度,這是為什麼片名叫《 Eye and Ear Control 》,他說:「就像兩種感官並肩散步,當然,它們可能彼此受到感染,但是沒有一方是為了伴隨另一方而存在。它們被當成是一種合音的方式去構思。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對抗劇情片使用音樂的方式,它們通常只是為了去強調某種感情,憂傷或興奮。我從未喜歡那樣,即使存在著一些以使用這種方式而達到美好成果的例子。我比較希望創造某些人們可以真正聽到音樂本質的東西,就像我們同時面對兩種語言一樣」。當然,就像麥克•史諾其他的影片一樣,本片首演時,剛開始幾分鐘就有觀眾因為不耐而離 席,但是能夠撐到影片結束時的觀眾則感動不已。

One of the major achievements of the sixties. Mike Snow postulates an eye that stares at surfaces with such intensity. The image itself seems to quiver, finally gives way under the pressure. As in no other film yet seen, its alternately soft and granite images lift us toward the year 2000; capturing not events, not objects, but again and again registering a ‘placement' of consciousness -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e future, really. Human energy on film. (Richard Foreman, New York Film Co-op)

 
向約翰藍儂默禱十分鐘
Ten Minutes of Silence for John Lennon

雷蒙•德帕東( Raymond Depardon)|France|1980|color|No dialogue|16mm|10min
◎台北 5/29(一)2000 5/30(二)1400 6/2(五)2200
劇情簡介

這部紀錄片是關於約翰藍儂被刺殺後第二天,超過十萬的美國樂迷湧入紐約中央公園,自發性地為藍儂舉辦的追思儀式。「讓我們為約翰的靈魂祈禱」,在小野洋子低調誠摯的請求下,於中央公園進行的十分鐘默禱,讓觀眾得以深刻觀察這群民眾巨大的悲傷與震驚交雜的情緒反應。法國紀錄片巨匠雷蒙•德帕東年輕時以新聞攝影起家,是法國最重要的報導攝影師之一,足跡遍及南美 , 非洲和東歐,而後受到美國直接電影的啟發而開始拍攝紀錄片。做為一個人權主義者,他拍過多部探討非洲人權低落和司法不公的影片,著名的有《非洲:剛果的痛》、《一個在非洲的女人》、《沙漠的俘虜》等。 2004 年以探討法國司法系統的《 The 10th District Court 》受邀於坎城影展放映。第三屆台灣國際紀錄 片雙年展曾經放映他最被稱道的《現行犯》。

The documentary is about the ceremony dedicated by American people to John Lennon after his murder. The 10 minutes of silence in New York's Central Park allows a deep observation of the particularly immobile people.

 
動物潛行速寫
On Animal Locomotion
約翰•范德庫肯( Johan van der Keuken)|Netherlands|1994|Color|No dialogue|BetaSP|15min
◎台北 5/28(日)14:00 5/29(一)18:00 6/2(五)14:10 6/5(一)20:00 6/7(三)14:00
◎高雄 7/9(日)19:00
劇情簡介

這部影音合奏曲的靈感來自於十九世紀著名攝影師愛德華穆布里基一系列探討人類與動物運動狀態的照片,是導演范德庫肯受「六角形計畫」邀請,與音樂家威廉布魯克共同合作而成的迷人實驗小品。這個有趣的跨界合作計畫邀請六位當代荷蘭作曲者為六位當代電影工作者特別譜曲。這對導演范德庫肯來說是一個與布魯克共同探索新的創作空間的理想機會,因為自 1967 年起,布魯克的現代爵士編曲就常出現在這位導演的影片中。這兩位藝術家緊密合作產生的結果是對當代音樂自然本質的視 覺呈現,即興、自在地隨著肢體運動的主題演奏。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photographer Edward Muybridge, the film was made as part of the Hexagon project in which six contemporary Dutch composers were invited to compose scores for six contemporary filmmakers. The close teamwork between Willem Breuker and Johan van der Keuken resulted in an original visual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music, freely composed around the theme of physical movement.

 
韋伯斯特在歐洲
Big Ben: Ben Webster in Europe
約翰•范德庫肯( Johan van der Keuken )| Netherlands | 1967 | B&W | English | BetaSP | 32min
◎台北 5/28(日)14:00 5/29(一)18:00 6/2(五)14:10 6/5(一)20:00 6/7(三)14:00
◎高雄 7/9(日)19:00
劇情簡介

本片是一幅美國薩克斯風手在阿姆斯特丹追求音樂創作自由的素描。班韋伯斯特是一位當代爵士藍調的傳奇樂手,兼具溫柔與暴力的雙重複雜性格,為人慷慨卻又飽受折磨。導演范德庫肯巧妙地以攝影機揭開這位神秘樂手不為人知的一面。國內影迷對荷蘭知名攝影師暨紀錄片導演的約翰范德庫肯應不感陌生,他以記錄自己罹患攝護腺癌心情的《漫漫長假》,深刻探討存在與死亡的個人價值,對著攝影者追問與自我剖析的真摯與勇氣一波波衝擊觀眾的內心,因而獲得第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影片類首獎。後來他拍攝從死亡講述生命起點的紀錄片《生命未完成》,卻在留下九分多鐘影片後辭世。范德庫肯對社會與經濟議題的敏銳觀察,使他拍出犀利檢討批判全球經濟化問 題的《阿姆斯特丹地球村》,獲得多項獎項肯定。

A documentary highlighting the personality and talent of Ben Webster, the American saxophonist who adopted Amsterdam as his home. A living legend of jazz and blues, Webster is a person at once violent and gentle, generous and tormented. By film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his music, Johan van der Keuken reveals the hidden face of the musician, who was to die six years later.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