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廳
The Music Room


薩雅吉•雷( Satyajit Ray )
| India | 1958 | B&W | Bengali | 35mm | 100min
◎台北 5/26(五)20:00 6/4(日)20:00
劇情簡介

◎入圍 1959 年 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本片特別強調音樂和舞蹈。為此,雷集合了北印度一流的音樂家演奏樂器、歌唱、舞蹈,這是沒有任何影片曾經辦到過。片中集合了一些最頂尖的印度斯坦古典歌唱家和音樂家。(印度有兩種古典音樂系統:一種是在北印發展的印度斯坦音樂,另外一種則是南印傳承的卡那提克音樂。兩者都遵循共同的曲式,只不過相同的曲式在兩個樂種裡頭可能有不同的名稱。印度斯坦傳統的架構比較鬆散,表演者有比較大的即興空間;而卡那提克傳統則遵循著比較嚴格的「樂曲」架構。《音樂廳》呈現一位熱愛音樂的貴族的真實故事。在決定拍攝此片時,為了呈現故事中所描述的場景,導演薩雅吉•雷找遍河岸旁的宮殿,終於決定拍攝場景,不久後發現取景的宮殿,竟是當時那位地主所居住的地方。《音樂廳》一片描寫沒落地主與新興資本家之間的鬥爭。畢斯萬巴是一位印度地主,不過像他一樣的地主卻日漸凋零。雖然他有地主之名,卻無地主之實;他所繼承的土地也由於河川侵蝕,面積日益縮小。儘管如此,他卻必須維持符合自己世襲地位的生活型態。這種虛榮的心態在他宅第裡最豪華的音樂廳中尤其明顯。他引進最棒的樂師和舞者來此表演,並邀請本地最顯赫的平民來欣賞。他的妻子屢次懇求他節制開銷卻頻遭駁斥,而他為兒子舉辦的成年禮宴會更是揮霍掉手上僅存家傳的珠寶。緊接著發生的悲劇讓他鎖上音樂廳,消沉了許久-直到最後的一場盛大晚會讓他花光所有積蓄。

Master director Satyajit Ray had gathered together just about the greatest living North Indian classical musicians to play the instruments, sing and dance for this film. There is no other documentary or feature where it happened. The story of the film was a real life story about a landed aristocrat and his great passion for music. After deciding on making the film, Ray started looking all around for a palace on the riverbank as described in the short story. He found one after many searches. Soon after he learned it was the same place where the aristocrat with music passion had lived.

 
 
藥頭
The Connection

雪莉•克拉克( Shirley Clarke ) | USA | 1961 | B&W | English | 35mm | 110min
◎台北 5/29( 一 )12:00 6/1( 四 )22:00 
6/4( 日 )22:00 6/6( 二 )16:00 6/8( 四 )18:00

劇情簡介

這部以 60 年代嗑藥文化為題材的經典地下影片,是前衛電影女導演雪莉•克拉克的首部劇情長片,被稱作「垮掉的電影」,也有影評人認為是假紀錄片。本片以美金 $150,000 的低成本製作,改編自劇作家 Jack Gelber 為「生活劇場」所寫的成功舞臺劇劇本。內容探討主流電影公司不願碰觸的迷幻藥物主題,在坎城非競賽類首映後大受好評,連當時的總統甘迺迪都在白宮做了私人放映,卻因題材的爭議,被紐約教育局禁演長達一年。本片描述一位紀錄片導演取得一批毒蟲的同意,拍攝他們在紐約一間曼哈頓公寓等待藥頭和注射海洛英的過程。等待過程充滿因藥物產生的迷幻情境和荒謬插曲,有些人開始玩起爵士樂(由知名爵士樂手 Jackie McLean 和 Freddie Redd 即興演出),有些人開始講起自己的磕藥歷程和哲學。紀錄片導演也被慫恿嘗試一針,後續發展令人發噱。好玩的是 Jonas Mekas 稱本片為:「毒品版的等待果陀」。

和另一位女性前衛電影先驅馬雅黛倫背景相似,克拉克原本是一位舞者和編舞家,曾追隨大師馬莎葛萊姆學習現代舞。對舞蹈之路漸失信心,她用收到的結婚禮物,一台 Bolex 十六釐米攝影機,開始另一條創作之路。她早期拍攝的短片獲得好評,以實驗的影像風格和遊走於劇情和紀錄形式的特色,奠定前衛獨立電影創作者的地位。她的實驗短片《環繞路橋》( Bridges-Go-Round )採用複雜的沖印效果,包括著色和重疊影像,營造出高聳的弓形路橋。克拉克拍過關於前衛爵士薩克斯風手歐涅柯曼的紀錄片,《歐涅柯曼在美國》。其他長片包括《冷酷的世界》 (The Cool World) ,探討美國郊區非裔青少年成長環境,面對毒品、賣淫與槍枝氾濫的問題,以及描繪一名黑人同性戀者兼職從事著非法賣淫活動的紀錄片《傑森的畫像》 (Portrait Of Jason) 。

本次影展放映三十五釐米拷貝為美國加州大學於近年修復的珍貴版本,來台放映實為難能可貴,影迷千萬勿錯過 !

Eight drug addicts are gathered in a Manhattan loft apartment belonging to Leach. In order to pay their 'connection' when he arrives with heroin, the men have agreed for a fee to allow a would-be documentary filmmaker to photograph them. While they are waiting for their 'fix,' four of the men play jazz; the others somewhat self-consciously relate anecdote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backgrounds. When the connection arrives, everyone enjoys the shot..

*Preservation Funded by The Film Foundation

 
一加一
One Plus One-Sympathy for the Devil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 UK | 1968 | Color | English | 35mm | 100 min
◎台北 5/28(日)12:00 5/31(三)18:00
6/3(六)14:00 6/8(四)20:00

劇情簡介

高達拍滾石樂團?兩個創意和搞怪能力旗鼓相當的鬼才怎麼會湊在一起?影迷和樂迷乍聽必然驚訝不已。結果是一部令人拍案叫好的難得佳作!這部讓影迷翹首期盼許久的 60 年代經典紀錄片,緣起於高達受委託到英國拍攝披頭四被拒,剛好碰到也是高達影迷的滾石樂團在倫敦錄製下一張專輯「乞丐饗宴」 (Beggar's Banquet) ,轉而將計畫改成拍攝樂團在錄音室工作的情形。片中主題是滾石一遍又一遍排演經典單曲「同情魔鬼」的紀錄集錦,穿插當時剛興起的激進黑人民權復興運動主將「黑豹黨」演說,以及指導「游擊劇場」革命話劇演出的片段,觸及族裔、色情媒介等爭議性議題。這兩條主線片段的交叉並置乍看令人困惑︰樂迷發現一直被中斷的排演令人不耐,重複演唱的「同情魔鬼」歌詞也逐漸失去新意;熟知 60 年代政治背景的影迷則很可能覺得滾石的演出精采無比。這正是高達以一慣擅長的辯證手法探討滾石和人權的關係,不過大概會讓期待看到吹捧滾石樂團明星光芒的樂迷,感覺有如被潑一頭冷水。高達向來喜歡拍「正在成形的 … 」或「在 … 之間」,所以,音樂正在成形,人權正在爭取,高達的電影正在拍 … 。本片製片 Iain Quarrier 曾重剪一個較媚俗的版本,加入完整版的《同情魔鬼》音樂,並把片名從《一加一》改成「同情魔鬼」。高達對這種蔑視創作者的商業行徑憤怒不已,當場跳上舞台揍了製片一拳,要求在場觀眾拒絕看這個扭曲的版本,並且轉往他在滑鐵盧橋附近的私人放映會觀賞。之後,本片以兩種版本各自發行,本次影展放映為正宗高達版,請觀眾放心。

A collage of the Rolling Stones rehearsing “Sympathy For The Devil” in the studio as they composed material for their forthcoming `Beggar's Banquet' album. The film also features Black Power revolutionaries and a TV interview with one Eve Democrac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revolution.

 
夥伴們
Original Cast Album - Company

D. A. 潘貝克( D.A. Pennebaker )| U.S.A. | 1970 | Color | English | 16mm | 58min
◎台北 5/28(日) 14:00 5/29(一)18:00
6/2(五)14:10 6/5(一)20:00 6/7(三)14:00

劇情簡介

本片記錄了史蒂芬桑坦筆下劃時代的音樂劇《夥伴們》,長達十八小時的熱烈錄音過程。從序曲的第一個音符開始,到伊蓮史翠姬努力要唱好「午餐的女士」的片段,你將能一睹這部嘔心瀝血創意結晶的幕後工作實況。本部紀錄片被洛杉磯時報讚譽為「成就不凡」,忠實地捕捉了史蒂芬桑坦音樂劇巨作當初波折不斷的錄音過程。 1970 年 5 月 3 日,就在《夥伴們》一劇於百老匯成功首演前夕,參與演出的原班人馬先齊聚一堂灌錄音樂劇原聲帶。艱辛萬苦的錄音過程延續了十八個半小時,而著名導演 D. A. 潘貝克全程捕捉整個創作過程中的緊張、挫折、疲憊,乃至於大功告成時的欣喜。從首錄開場曲時的愉悅心情,到狄恩瓊斯在半夜三點鐘抱怨自己精疲力竭,更別說還要配合伊蓮史翠姬搞定「午餐的女士」一曲,《夥伴們》一片捕捉住演員之間的衝突和專注所迸發的火花。本片在紐約影展首映時由於有太多人擠不進戲院,還得出動鎮暴部隊來鎮壓這些不滿的群眾。自此之後,本片便因為第一手忠實記錄一流演藝人員如何表演經典百老匯音樂劇,而持續激發觀影群眾的熱情。《夥伴們》一劇總共贏得六項東尼獎,其中包括了「最佳音樂劇」獎項,並在百老匯上演長達兩年的時間。一部外表平淡無奇,但絕對是「直接電影」的典範之作,成就遠勝 Pennebaker 自己的 《別回頭》, IMDB 上觀眾票選幾乎滿分的傑作。

A documentary chronicling the intense 18-hour recording session of Stephen Sondheim's landmark musical COMPANY. From the first notes of the overture, to Elaine Stritch's attempt to hit the right note in “The Ladies Who Lunch,” you'll get a behind-the-scenes look at this exhausting creative endeavor.

Called a monumental achievement by the Los Angeles Times, Company is the extraordinary documentary capturing the explosive recording session for Stephen Sondheim's landmark musical.

 
大衛鮑伊與來自火星的蜘蛛人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The Motion Picture

D. A. 潘貝克( D.A. Pennebaker )| U.K. | 1973 | Color | English | 35mm | 90min
◎台北 5/27(六)14:00 5/30(二)22:00
6/3(六)18:00 6/8(四)14:00
◎桃園 7/4(二)19:00
台中6/10(六)13:00
高雄6/30(五)19:00

劇情簡介

本片是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在華麗搖滾世紀的 1973 年,以 Ziggy Stardust 為名與從 1969 年 Space Oddity 時期即共同合作的 The Spider from Mars (Mick Ronson 、 Trevor Bolder 及 Mick “Woody” Woodmansey) 最後一場演唱會的紀實。片中生動地捕捉了這位當代音樂史上搖滾變色龍無與倫比的驚人魔力和風采。 除了精采的演場會實況片段、舞台後的紀錄花絮,直接電影先驅,擅長紀錄音樂家與演奏會戲劇張力的知名導演 D.A. Pennebaker ,將這位華麗搖滾始祖令人目眩神迷的最後一次演出,以繽紛的色彩和光影定格。 Pennebaker 紀錄鮑柏狄倫 1965 年英國巡迴演出的經典影片,《別回頭》 (Don't Look Back) ,以及生動捕捉珍妮絲賈普琳和吉米漢醉克斯演出的《蒙特利爾流行音樂節》 (Monterey Pop) ,以描繪真實人物的生活獲得佳評與成功的票房成績,奠定 Pennebaker 直接電影紀錄大師的地位。之後拍過無數與音樂相關的紀錄片和 MV 。 1994 年更以紀錄柯林頓第一次總統競選活動的《 The War Room 》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在本片中,樂迷可回味鮑伊包括 Ziggy Stardust 、 Hunky Dory 、 Aladdin Sane 在內多張著名專輯的選歌,以及翻唱地下絲絨樂的經典名曲 White Light/White Heat 等樂迷珍藏的影像。雖然在 1982 年時曾以錄影帶形式發行,但因 70 年代未臻完美的錄音及影像而招至樂評的質疑與非議。直到 1983 年才有戲院放映版本,影展這次播放的是二十五週年紀念特別數位重製版,影像與音樂質感的大為提升精采可期。

David Bowie's final electrifying performance as Ziggy Stardust in 1973 at London's Hammersmith Odeon Theater. The feature length film captures the aura surrounding one of the most unusual stars of the contemporary music scene. Framed by a smattering of behind-the-scenes footage, the bulk of the film concerns the actual concert, notable as the final time that Bowie would perform under the Ziggy Stardust persona, an announcement that, at the time, led many fans to mistakenly believe Bowie was retiring altogether.

 
性手槍美國放浪行
Dead On Arrival: A Right of Passage

賴區•柯瓦勒斯基( Lech Kowalski )| USA | 1981 | Color | English | BetaSP | 90min
◎台北 5/26(五)22:00 5/31(三)14:00
6/3(六)12:00 6/6(二)22:00
◎高雄 7/8(六)14:00
劇情簡介

被影評人稱為探討美國龐克搖滾的精闢論文,這部大膽而罕見的影片紀錄傳奇的英國龐克樂團「性手槍」, 1978 年第一次巡迴美國演唱的過程。片中出現的樂手和樂團還包括比利艾鐸、「死亡男孩」、加上經典龐克團「衝擊」樂團和龐克歌手 Iggy Pop 的音樂。本片收錄性手槍主唱席德和女友南西在床上受訪的珍貴紀錄片段。激進前衛的英籍波蘭裔「直接電影」導演柯瓦勒斯基自 60 年代起,即開始以手持攝影機,低成本製作的方式,大量紀錄處於社會邊緣的人物和次文化現象,題材廣泛而驚人,包括工人、游民、毒蟲、阻街女郎,以及重要龐克樂團如「性手槍」和「衝擊」樂團等。他的鏡頭往往因過於赤裸地呈現這些中下階層掙扎謀生,或醜陋或粗鄙的寫實面貌,因而引發觀者爭議和不安。柯瓦勒斯基對被攝人物向來不抱持道德批判的立場,而是寫實地捕捉他們遊走於社會常理邊緣的行徑。他影片中隨處可見的私密性,常讓觀眾不禁以為導演與被攝者之間似乎沒有距離。近年將主題轉向自己的故鄉波蘭,拍攝共產制度解體下社會的劇烈變遷,如色情行業和偷渡客的興起,如第四屆紀錄片雙年展放映的《國道風情畫》。 2005 年新作《樂園的東方》( East of Paradise ),捕捉二次大戰猶太大屠殺倖存的波蘭裔猶太移民老婦的回憶,獲得第 62 屆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大獎。導演認為拍影片是一項極不環保的作為,近年來幾乎改以錄影帶拍片。他對拍片者的觀點也有嚴苛要求,曾在訪談中指出溫德斯拍攝《樂士浮生錄》是一種賣弄異國情調的過度包裝做法而非常不認同。從他的系列影片中可以看出他對歐美主流文化的嚴格批判和邊緣族群的關懷。

A brash, captivating documentary of punk music on and off stage. Focus is on the first U.S. tour (1978) of the Sex Pistols. Other groups shown are Dead Boys, Generation X (with Billy Idol), Rich Kids, X-Ray Specs, Sham 69, with additional music from The Clash, Iggy Pop and Augustus Pablo. Includes famous interview of Sid and Nancy in bed.

 
壞痞子龐克
Born to Lose: The Last Rock 'n' Roll Movie
賴區•柯瓦勒斯基( Lech Kowalski )| USA | 1999 | Color | English | BetaSP | 100min
◎台北 5/27(六)16:00 5/31(三)22:00
6/6(二)14:00 6/9(五)12:00

◎高雄 7/1(六)14:00
劇情簡介

這是前衛英籍波蘭裔「直接電影」導演柯瓦勒斯基長期紀錄龐克樂手的影片之一,以美國 70 年代走紅的視覺系龐克樂團「紐約娃娃」吉他手閃電強尼 (Johny Thunders) 為主角,試圖以特異而迷人的觀點描繪這位因吸毒過量而早逝的悲劇人物傳奇的一生。閃電強尼是龐克史上影響深遠的英雄,他極度風格化的裝扮與十足的街頭放浪作風讓樂迷留戀不已。柯瓦勒斯基早在拍攝另一部以用藥為主題的影片《外國佬》時就與強尼合作,卻因為強尼吸食古柯鹼之故讓合作困難重重。

整部片以一種看似破碎而不連貫的剪接手法,鬆散地帶出強尼的音樂歷程。柯瓦勒斯基以當時剛上市的 High-8 錄影機跟隨強尼的演唱會足跡直到紐奧良。忠誠樂迷會從片中驚訝地發現這個樂團早期現場表演的珍貴史料片段,包括參加電視台節目演出。這些畫質粗糙的片段讓人立刻辨識出它是 80 年代早期的錄影帶產物,即便如此,這些影像仍有不可思議的魅力。最有趣的莫過於舞台後方拍攝到強尼和紐約娃娃其他團員暫時脫下裝模作樣的搖滾明星姿態,輕鬆自得地跟著收音機哼唱的趣味模樣。

柯瓦勒斯基曾表示他決定拿掉大部分強尼受訪的片段,是因為擔心這些片段可能因為剪接的緣故偏離他的影片主題,或者因為受訪者往往在吸毒的狀態下而顯得神智不太清楚。柯瓦勒斯基捕捉到強尼最真誠而智慧的發言,反而來自他在演唱歌曲間隔時突然對聽眾說的一兩句簡短話語。除此之外,片中主要訪談的片段來自喜愛強尼的親友,包括疼愛強尼的姐姐和曾因看不慣他的作為而痛加修理的律師兄長,既愛慕又騷擾他的毒蟲惡棍,以及當年樂壇好友 Dee Dee Ramones 。柯瓦勒斯基一如往常作風,毫不試圖浪漫化強尼迷醉墮落的吸毒生涯,也不刻意遮掩受訪者一些看似愚蠢可笑的訪談內容。柯瓦勒斯基捕捉鏡頭下昏眩狀態的能力著實無人能比,如一位強尼的女性友人在受訪時竟然昏睡過去,熟悉英式嘲諷文化的觀眾應該很能享受片中散發的荒謬情境。

The film was made over years of work, with more than 500 hours of filmed material, archive footage, interviews and personal memories. It sketches a portrait of singer Johnny Thunders, a myth from the New York punk-rock scene in the 70s and 80s, and who was dedicated to a way of life literally lost between sex, drugs and rock and roll, which took his life of only 39 years in 1991.

 
托斯卡之吻
Tosca's Kiss (Il bacio di Tosca)
丹尼爾.史密德( Daniel Schmid )| Italy-Switzerland | 1984 | Color | Italian | 35mm | 87min
◎台北 5/28(日)22:10 5/29(一)16:00
5/30(二)20:00 6/9/14:00

◎桃園 6/27(二)19:00
◎高雄7/4(二)19:00
劇情簡介

◎1984年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首獎

◎1985年Flander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eorges Deleruer獎

當音樂家年華逝去時,該隱身何處?答案是位於米蘭博納羅蒂廣場,由義大利浪漫派歌劇大師威爾第於 1896 年創辦的的音樂人安養中心。

這被威爾第自豪為「最好的作品」的老人院,是他為了那些境運不如他的愛樂者而設立。歷經百年歲月侵蝕,至今仍屹立不搖,彷彿院中居住的退休音樂家們最好的寫照。導演史密德以溫馨和不失幽默的方式觀察與紀錄這座特殊的老人院和其中居民 — 事業未臻巔峰的音樂人、長久以來懷抱成功夢想的樂手,如退休演唱家 Sara Scuderi 等人,神采飛揚地回憶當年的歌劇演唱生涯。院中大多數的老人當年曾是洋溢才華與潛力的年輕新星;今日他們早已被遺忘多時,低調地隱居在充滿回憶的斗室中。這是一部以誠摯的眼光去觸探年老問題,以及對於音樂與藝術的熱愛如何幫助提升人類性靈的動人篇章。全片充滿對歌唱藝術的記憶與無怨無悔的狂熱。

瑞士籍知名作者導演導演史密德以拍攝藝術題材電影與執導著名歌劇著稱,作品充滿創意感性想像力與現代主義者知性智識的巧妙互動。他與瑞士著名攝影師 Renato Berta 長期合作多部影片,包括改編自法斯賓達劇本並且參與演出的《天使的陰影》 (SHADOW OF ANGELS) 。《書寫的面孔》 (THE WRITTEN FACE,1995) 是一部令人驚艷的劇情紀錄片,拍攝日本舞踏大師大野一雄和歌舞伎名伶阪東玉三郎等藝者的演出,試圖透過這特有的舞蹈藝術形式,探究神秘面具下的大和世界。 1999 年完成的喜劇《貝里希娜或瑞士的末日》 (BERESINA OR THE LAST DAYS OF SWITZERLAND) ,描述上流社會虛偽狡詐的種種惡行,為史密德贏得更多觀眾的喜愛。在 1974 年的《 La Paloma 》中就可看到導演對歌劇如癡如醉的愛好,這部影片曾經在多年前台北的《瑞士電影節》中放映,引起熱烈的討論。官方網站: http://www.daniel-schmid.com/

Giuseppe Verdi's “finest work”, as he himself described it, still stands today on the Piazza Buonarotti in Milan. It is the “Casa di riposa”, founded by Verdi in 1896 for “people who are less fortunate than I” - people who never made a big career, and people who have long spent their dream salaries. Today they live, all long forgotten, in a small room with a suitcase full of memories.

 
別假正經
Stop Making Sense
強納森•德米( Jonathan Demme )| U.S.A | 1984 | Color | English | 35mm | 88min
◎台北 5/27(六)20:00 6/2(五)20:00
6/4(日)16:00 6/6(二)12:00
◎桃園 6/15(四)19:00
◎台中6/10(六)17:00
◎高雄6/27(六)19:00
劇情簡介

◎ 1984年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

◎1985年Flander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olden Spur獎

◎ 1985 年 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最佳紀錄片獎

由主唱大衛•本領軍的「談話頭」 (Talking Heads) 是 80 年代白人龐克樂團的經典先驅,不同於早期龐克團音樂充滿荒謬與自毀告白的頹廢,才華洋溢的大衛•本,以知識份子氣味的犀利嘲諷,結合誇張的劇場表演概念,讓「談話頭」成為底層文藝青年的代言人,也受到音樂人包括 Brian Eno 的賞識,而為他們製作了第一張專輯「 Talking Heads 77 」。這部概念式搖滾音樂會影片與其說是導演強納森•德米的紀錄作品,更貼切地說是將大衛•本對舞臺表演與音樂創作理念一次高傳真的強力放送。開場片頭一段演職員名稱的出現方式,讓人立刻聯想到庫柏力克的經典嘲諷之作「奇愛博士」。導演德米以舞臺建構的方式,配合燈光與背景投影,一曲接一曲帶出樂團的活力能量。大衛•本穿著超大西裝,提著卡式錄音機與電吉他在舞臺上又唱又跳的身影,成為令人難忘的經典演出。在混音器中傳出鼓聲的荒誕中,名曲「神經殺手」 (Psycho Killer) 、「有生之年」 (Once In A Lifetime) 和「燒毀房屋」 (Burning Down House) 輪番上陣,歌詞或帶有魔幻寫實況味,或對中產階級生活與價值觀巧妙尖銳的戲謔,逐漸將演唱會帶入高潮。

大衛•本對世界各國音樂的興趣與融合龐克的做法,將「談話頭」與他單飛後的音樂豐富性大為提升。不論是早期將非洲打擊樂融入白人的放克節奏中,創造出被稱作 “ 非洲放克 ”(Afro-funk) 的新鮮風格;或受日本能劇對他舞臺表演裝扮的啟發(如超大西裝);或與阪本龍一合作電影《末代皇帝》的東方異國情境配樂,總不停止挖掘多樣融合而令人驚艷的音樂風貌。他甚至自己執導了一部受到好評的前衛音樂電影《真實故事》 (True Stories,‘86) 。導演強納森•德米這個能自在遊走於好萊塢製作體系與獨立創作之間的幸運是罕見的例子,在《費城》、《沈默的羔羊》等商業影片的成功之外,他也是一位敏銳的紀錄觀察能手, 2004 年他以記錄海地廣播電台記者 Jean Dominique 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下致力爭取人權的事蹟,拍成 《 Agronomist 》 獲得極大好評。新作則將鏡頭回到他摯愛的音樂題材,尼爾揚的演唱會紀實《 Neil Young: Heart of Gold 》,又是一部讓樂迷和影迷引頸期待的佳作。

David Byrne walks onto the stage and does a solo “Psycho Killer.” The rest members join him for two more songs. Everybody sings, plays, harmonizes, dances, and runs. Bryne appears in the Big Suit. The backdrop is often black, but sometimes it displays words, images, or children's drawings. The band cooks for 18 songs, the lyrics are clear, the house rocks. In this concert film, the Talking Heads hardly talk, don't stop, and always make sense.

 
無聲的世界
In the Land of the Deaf
尼可拉斯.菲力柏特( Nicolas Philibert)|France|1992|colors|French|35mm|95min ◎台北 5/29(一)14:00 5/31(三)20:00 6/1(四)16:00 6/4(日)14:00 6/5(一)12:00
6/6(二)18:00
◎桃園 6/20(二)19:00
◎台中6/8(四)19:00
◎高雄7/5(三)19:00
劇情簡介

◎ 1992年Entrevues Film Festival 首獎

◎1993年「電影筆記」票選年度十大佳片

◎1994年Bombay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Golden Conch獎

台灣影迷對法國導演尼古拉斯.菲力伯特應不感陌生,他那訴說在偏遠山區奉獻終身教育小朋友的紀錄片《山村猶有讀書聲》 (2002) ,真誠而不造做的手法深深感動無數觀眾。《無聲的世界》這部前期作品則將鏡頭轉向聾啞人的世界,試圖從聾啞人的角度觀看不同地區的聾啞人與不同版本手語之間的關係,以及困難重重的「溝通」問題。片中描述法國南方幾位聾啞小孩和家庭成員與生活,如購屋或因溝通不良而誤被安排到精神療養院。如同導演一貫的手法,片中充滿溫馨與歡笑,讓所有的觀眾重新用心去看見並聽見這個特別的世界。敏銳的觀察,風趣幽默的敘事,流暢的攝影機運動,讓影片一推出後便獲得極大的迴響。本片應該是本次影展中最為奇特的一部,因為它與音樂無關,但對於聲音的探索卻是令人動容。菲力柏特在談到《山村猶有讀書聲》說﹕「我一直堅信一部偉大的電影,是要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出發的。所以我相信孩子們在學加減乘除的過程,就可能會是個如詩史般的電影題材」。這樣的信念貫穿他所有的紀錄作品。他的電影向來以溫暖的拍攝手法,嘗試關注和溝通世上不同的領域,尤其是人們最容易忽視的世界。如 1996 年拍攝的《微小事物》 (Every Little Thing) 描述一間精神病院的病患們要籌備一場演出的故事,希望能瞭解精神病人的痛苦。他總能成功排除功利競爭的常態,而以最純淨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他的電影因此充滿啟發性的視界和動人能量。 1990 年他拍了的《羅浮宮殿》 (Louvre City) ,描述羅浮宮展廳繪畫幕後的安裝故事。 1994 年他拍攝的《動物,動物們》 (Unanimal,desanimaux) ,則道出一個修復自然博物館的無名英雄故事。拍攝中的新片是關於重返諾曼地的歷史題材紀錄片。

Excellent documentary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hearing impaired, from young to old. Philibert opens the film interestingly with an exhuberant overture for four deaf-signers and then widening the focus to examine the family life of some of the children and others. The breadth of Philibert's careful selection of his subject's contextualising explanations give this sensitive documentary a satisfyingly inclusive dimension.

 
1995後工業藝術祭
Post-Industrial Demolition

黃明川 Ming-Chuan Huang |台灣| 1995 | Color | Chinese | BetaSP | 62min
◎台北 5/29(一)20:00 5/30(二)14:00
6/2(五)22:00
◎高雄 7/9(日)19:00
劇情簡介

這部紀錄片是關於 1995 年中秋節時,連續三天兩夜,以末世紀反高級藝術姿態的地下文化為精神前導的一群人,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的史無前例地魄力支持之下;策劃破爛藝術節的吳中瑋、零與聲噪音組織的林其蔚、劉行一、劉柏利等人參與,共同拼貼出的《 1995 後工業藝術祭》。在前板橋廢酒廠的聚集,計有電子噪音、龐克音樂、地下音樂等十一團國際音樂與藝術的展演。包括始終堅持地下抗議樂團精神的「濁水溪公社」、表達台客文化心聲的「夾子電動大樂隊」主唱小應等龐克搖滾青年,以及台灣渥克劇團。這一場秀,與這一事件的紀錄片都是叫人難忘的空前絕後。這場藝術祭啟發了許多人對噪音創作與行為藝術表演的了解與探索,卻因演出內容的過於暴力解放與挑釁傳統禁忌,而無法在電視台播放。本次影展特別邀請這部紀錄台灣前衛藝術發展重要事件的影片,期望提供觀眾聆聽那個瘋狂而充滿爆發力年代的赤裸吶喊。 2004 年台新藝術獎得主黃明川導演是台灣第一位倡導獨立製片的影像創作者,作品跨越不同領域。 1990 年以開創性的獨立製片精神完成了電影處女作《西部來的人》, 1993 年第二部電影劇情片《寶島大夢》費時年餘完成,主題圍繞在逃離與夢之間的關係,獲得第六屆中時晚報電影優秀影片獎。 1998 年完成第三部劇情長片《破輪胎》,獲得第一屆台北電影節非商業類最佳劇情片。 2000 年發起拍攝《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劃》,紀錄口述歷史與詩文朗誦, 2001 年完成《解放前衛 - 九 0 年代台灣前衛藝術家紀錄片》。

This extraordinary documentary is a vivid portrait of an important three days avant-garde art event held in Banciao pre-brewery (demolished right after the event and built into New Banciao Station), autumn 1995. As many as eleve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music bands and performers were invited to give the most shocking performances ever found in Taiwan, intended to challenge conservative ideas and traditional taboo with extreme forms of sound, sex and violence. Noise, punk music, Action Theatre, these diverse, unusual performances brought huge impact to the young participants who felt hunger for much wide and open artistic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also enraged the governors and the conservative. Never been shown publicly except once at Taipei Biannual 1996, this is the rare chance to listen to the scream of the subculture youth and feel the thundering energy burst out from the long-repressed soul.

 
愛之塵
Love's Debris
韋納•修海特( Werner Schroeter) |Germany-France-UK|1996|Color|French-English-German-Italian-Russian|BetaSP|120min
◎台北 5/28(日)20:00 6/2(五)12:00
6/7(三)16:00 6/8(四)22:00
◎高雄 7/2(日)19:00
劇情簡介

《愛之塵》是一部奇妙而精采的影片:風格獨特、華麗而情感不羈,愛與死如詩般滿溢,正如歌劇一般。「我們透過聲音所表達的一切,都出自我們希冀與他人接近的慾望。沒有愛意無法發聲,而歌唱即愛意的最高表現」。著名的電影暨歌劇導演韋納•修海特如是說。為了證明他的信念,修海特邀請了名演員伊莎貝拉•雨貝、卡洛波桂 (Carole Bouquet) 和幾位歌手和他一起來到巴黎近郊一座中世紀的修道院。與歌手同行的有他們的妻子、丈夫、愛人、小孩等他們所愛的人。他們先與修海特對話,然後漸漸地,獻出了為心所愛的人唱的歌。韋納•修海特於 1945 年出生於德國圖林根, 1967/68 年時拍攝了第一部八釐米的影片。他同時也從事劇場的工作,並於 1979 年在卡瑟爾上演他第一部歌劇《羅恩格林》。他的第一部劇情片《 Eika Katappa 》 (1969) 在曼漢姆影展榮獲約瑟夫馮史登堡獎。他個人並於七年代初期獲得國際肯定,被視為德國新電影的健將。在德國新電影諸傑當中,修海特的作品備受讚譽,也頗令人望而生怯,因為他的作品深受歌劇影響,充滿風格化的表現手法,並且洋溢頹廢的氛圍。 1980 年,他執導的《巴勒摩或沃夫斯堡》榮獲柏林影展金熊獎。他的作品大多用十六釐米影片拍攝,融合了對德國歷史和個人糾葛情感探索的深刻興趣與瞭解。

“LOVE'S DEBRIS” is intoxicated with opera. It's a strange and wonderful film: eccentric, florid and giddy with its own emotions, as full of the poetry of love and death as any opera you're likely to see.

Director Schroeter invited a number of singers to join him at a medieval monastery near Paris. The singers brought the people they love. They converse with Schroeter, and then gradually, the singing voices for their loved ones emerge.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