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 lac / A Lake
菲利普‧貢迪厄 Philippe Grandrieux | 2008︱France︱Color︱French︱35mm︱90 min.

台北●5/15(五)19:20 ●5/19(二)22:10 ●5/23(六)14:30
  ●5/26(二)18:50 ●5/29(五)11:00 ●5/31(日)20:30
  ●6/03(三)15:10 ●6/05(五)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威尼斯國際影展地平線單元特別提及獎
★2009 香港電影節


還記得2007年國民戲院「地下天堂」影展殘酷又詩意,美的讓人難以忘懷的《陰影》嗎?Philippe Grandrieux的劇情片每每引發爭議與討論,《陰影》即衝擊影評人對未來影像可能性的看法,第二部影片《新生活》(La Vie Nouvelle)更將前作《陰影》的陰暗與暴力推至極端,上映後引來媒體的大肆抨擊,然而許多熱情的影迷表明支持導演的創作理念,頭號影迷法國知名學者Nicole Brenez更著書《新生活:新視野》替他捍衛。眾人期待的Grandrieux第三部長片《湖》再次以無與倫比的影像蠱惑觀者的感知,並於威尼斯影展獲得地平線單元大獎。

Philippe Grandrieux被譽為大西洋兩岸最不妥協的導演,他深具開創性視野的作品不斷測試電影語言的極限,《湖》這部極簡的電影是他最容易接近卻又最抽象的作品。故事發生在群山環繞的幽靜森林,年輕的伐木人與眼盲的母親和弟妹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男子的到來擾亂了他們的平靜…。深邃的山野,蒼白冷冽、象徵孤獨宿命的湖泊,為生命情境所困的人物喃喃低語。Grandrieux去除任何顏色的干擾,用單一純粹的色調構築這個獨特的封閉世界:凝滯而靜默,充滿禁忌和蠱惑,再再呼應蘇古諾夫與貝拉塔幽微詩意的影像迷宮。以「極端的愛」概括Grandrieux的電影似乎太過膚淺,因為他深入內在,讓催眠與治療,恍惚與狂喜,騷動與等候…等等感知的極端在失焦、晦暗的鏡頭檢視下做最真實赤裸的呈現。作品既對人性罪惡做哲學式探索,又昂揚著前衛的自由性,被譽為引領時代的影像作品。他的作品總讓觀者陷入各種渾沌不明的狀態:道德的曖昧、敘事的謎團、晦澀不清的影像。他是關注身體的導演,片中人物總是極為親密又困難地糾纏在一起,如迷失在隱密暗處的靈魂尋找救贖的可能。

影片拍攝前Grandrieux 遊走歐洲各地尋找這個長期盤據在他腦海裡的湖,一個不知名、不被外界穿透的湖,最後在瑞士找到,只是正式拍攝時,原是主角的湖只是短暫地出現在鏡頭前。Grandrieux 說:「事實上它比一個我們為了讓人看到而拍個不停的佈景更為重要。它仍然是夢中的那個湖,深植在我的心中,具有跟其他演員一樣強烈與決定性的存在,一種我每天早上都會遇到,而且深深浸淫整個作品的存在。」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a country about which we know nothing: a country of snow and dense forests, somewhere in the North. A family lives in an isolated house near a lake. Alexi, the brother, is a young man with a pure heart. A woodcutter. An ecstatic, prey to epileptic fits, he is entirely opened to the nature that surrounds him. Alexi is terribly close to his younger sister, Hege. Their blind mother, their father, and their little brother are the silent witnesses to their overwhelming love.
A stranger arrives, a young man barely older than Alexi…

相關網站:www.grandrieux.com

 
三角洲
Delta


柯諾‧穆恩德秋 Kornél Mundruczó︱Hungary/Germany︱2008︱Color︱Hungarian︱35mm︱92 min

台北●5/17(日)18:30  ●5/20(三)16:40 ●5/24(日)13:00
  ●5/28(四)18:50 ●6/01(一)21: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坎城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
★2008 匈牙利「金膠捲」獎、國際影評人獎

亂倫禁忌的題材在文學戲劇並不陌生,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希臘悲劇Electra 都曾碰觸這個題材,本片則以豐富強烈的視覺意象,傳達這則帶有亙古悲劇元素故事的象徵寓意。導演表示他「試圖去了解能讓人超越常規的自由為何,而不是將重點放在性異常行為的探討。本片的故事核心不是亂倫,而是悖離人為規範、順從自然吸引力所需要的勇氣。那些相信自己有權力處置不合標準者的人更讓人無法忍受。」導演希望藉由這則普世悲劇寓言探討人性的自由與寬容。

一位離家多年的沉默年輕人在父喪後回到故鄉,一處與外界隔絕的三角洲,佈滿迷宮般的水道、蕞爾小島與蔓生的植被,與從不知道的同母異父妹妹首次相認。妹妹協助哥哥在河堤建造小屋,兩人漸生情愫,妹妹不顧家人反對與哥哥一起離群索居,卻遭到繼父的報復。兩人有違常理的行徑被保守的村民視為亂倫禁忌,兄妹力求和解,邀請眾人前來聚餐,固執的村民卻不接受他們的關係,不可避免的悲劇於是發生…。
本片費時四年拍攝,原本的男主角在拍攝進行不久即不幸逝世,導演找來小提琴家Felix Lajko擔綱演出,並根據他的特質大幅更改劇本,他以自然的演出成功地詮釋出男主角善良、情感豐富的性格。本片女主角由匈牙利近年來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 Orsolya Tóth 擔任,她曾因 Kornél Mundruczó 前作《凡塵聖女》(Johanna,2005金馬影展)多次獲頒最佳女演員獎,在本片則將女主角纖細敏感、純潔又堅毅的個性做了最精湛的詮釋。影片在羅馬尼亞一處景象攝人的三角洲拍攝,滿佈野生生物的自然天堂,靜謐中似乎隱含令人驚喜的戲劇張力,啟發導演拍攝本片的靈感。美不勝收的攝影,加上Felix Lajko所譜寫氣氛幽魅迷離的配樂,讓本片在坎城放映即受到注目與讚嘆。許多影評人將本片與泰倫斯‧馬立克的名作《天堂之日》相比較:以色調飽和的自然光為主的寫實攝影,以肖像畫手法描寫人物,不為世俗道德所容的主角人物,看似零星的情節逐漸發展成一齣在戶外上演的「室內劇」。

Kornél Mundruczó是優秀的匈牙利新導演,與Benedek Fliegauf、Gyorgy Palfi…等人都是深受期待的電影作者。首部劇情長片《Pleasant Days》(2002)以極少的預算完成,寫實風格與黑色幽默獲得匈牙利電影週評審團獎、國際影評人獎以及盧卡諾銀豹獎的高度肯定,並因本片受邀參加坎城影展駐村計畫,完成短片《Joan of Arc on the Night Bus》(2003),之後又發展成長片《凡塵聖女》,由匈牙利代表性的前輩導演貝拉塔擔任監製,改編自聖女貞德事蹟,以神劇電影形式拍攝,風格詭譎又富原創性,於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放映後受到影評高度讚賞。

A quiet young man returns to the wild, isolated landscape of the Delta. It is a labyrinth of waterways, small islands and over-grown vegetation, where the villagers are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 young man, who has been away since early childhood, isintroduced to a sister he never knew he had. She is frail and timid, but resolute when she decides to join him in his run-down hut on the shore. Together they build a house on stilts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 far away from everyone else. One day, they invite the villagers over to share a meal together, but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the coarse locals do not accept their “unnatural” relationship.

破冰船
Brise-glace  


尚‧胡許 Jean Rouch, 堤特‧托洛特 Titte Törnroth, 拉烏‧路易茲 Raoul Ruiz 1987 | Sweden/France | Color︱French︱35mm︱90 min

台北●5/18(一)15:10 ●5/21(四)13:00 ●5/25(一)18:40
  ●5/29(五)17:00 ●6/03(三)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8 柏林影展人道精神獎

這部風格特殊的紀錄片是由法國邀請三位知名的導演分別拍攝而成,記錄了他們為期兩週,乘坐商業破冰船航行北歐波斯尼亞灣海域的行程。第一段由法國人類學紀錄片大師尚‧胡許拍攝,標題為「結霜的船」,以直接電影的手法記錄海洋與破冰船的神秘之美,不藉助旁白式的評論或其他任何媒介,尚‧胡許透過攝影機觀察破冰船上工作的人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作息,彷彿船是處在永不止息的漂流狀態。這個段落以大霧中籠罩冰上的朦朧氣氳做結,真實與夢境交融難分,產生一種神祕詩意的寫實主義氛圍。

本片第二段標題為「破冰船女王費瑞號 」,由瑞典導演Titte Törnroth拍攝,側重人物的描寫。已經習慣尚‧胡許「純粹觀察而不介入」拍攝方式的船員們,在Törnroth的鏡頭前侃侃而談他們的生活以及對工作或閒暇的看法。這個段落對前一段影片未做回答的疑問提出解答,兩段影片看似拍攝手法迥異,卻又以各自的風格和影像互為補充,對照觀看下產生極為有趣的張力。

影片的第三段由智利鬼才導演拉烏‧路易茲執導,標題為「冰的故事」,與前兩段的紀實風格更為不同,在錯綜複雜的劇情之間遊走。路易茲向來喜愛超現實與魔幻色彩的敘事手法,這次他編造了一個以第一人稱講述的科幻童話故事,冰扮演主要角色,破冰船則偽裝成不同外表。

完成於1987年的《破冰船》是第一部綜合媒體的作品,運用既有的表達元素,以極簡的主題為基礎:冰封海面上的白色地平線,將朱勒.凡爾納(Jules Verne)所著《南極秘辛》(An Antarctic Mystery)裡描寫的冰雪世界與視野生動地刻劃出來,三段影片有如三聯畫,各有獨特的美學風格,並置觀賞又產生不同趣味,也是對觀者感知的一大挑戰。

This documentary by three different directors chronicles their two-week journey aboard a commercial icebreaker on the Bothnian Sea. The first episode is by French director Jean Rouch and has the title "Bateau-Givre". It focuses on the beauty of the ocean and the ship itself. Swedish director Titte Tornroth's "Hans Majestat Isbrytaren Frej" focuses more on the human element, while the eccentric Chilean-French director Raul Ruiz has constructed a first-person science-fiction narrative titled "Histoire de Glace”.

看海的獨眼巨人
Le Cyclope de la mer

菲利浦‧朱利安 Phillipe Jullien︱France︱1999︱Color︱無對白︱35mm︱13 min

台北●5/18(一)15:10● 5/21(四)13:00 ●5/25(一)18:40
  ●5/29(五)17:00●6/03(三)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9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影展最佳動畫短片
★1999 法國FIPA國際視聽節目影展短片類大獎

獨自看守燈塔的獨眼巨人RO為了排遣寂寞,用撿拾來的破銅爛鐵為自己創造了一處充滿律動與聲音的趣味天地,直到有一天,RO發現一條意外落在燈塔陽台的金魚,將牠帶回照顧,他的生活因此改變…。

這部以寂寞孤獨為題的黏土停格動畫是法國導演Phillipe Jullien費時三年製作拍攝的心血結晶,片中無處不是質感絕佳的手作痕跡與充滿童趣的模型道具,細膩低調的打光與攝影,穿插超現實奇想的場景,加上以停格動畫手法逐格拍攝海浪緩緩包圍的孤獨燈塔與滔天巨浪的暴風雨場景,在短短13分鐘內無時無刻不扣人心弦。
本片由法國當紅音樂才子楊‧提爾森(Yann Tiersen,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配樂)譜寫的精彩配樂,以充滿戲劇張力的弦樂和木琴鋪陳全片無對話的孤獨情境與暴風雨之夜的驚險,也為這則交織著苦澀與甜美的小故事增添幾許浪漫與詩意。
To fill his solitude, RO, lighthouse keeper and cyclops, invents himself a colony of beings to which he grants movement and voice. Everything topples over the day RO takes in a fish stranded on the lighthouse platform.

相關網站:http://www.yanntiersen.com

禁忌
Tabu:A Story of the Southern Seas


穆瑙 Friedrich Wilhelm Murnau︱1931︱USA︱B&W︱English︱16mm︱81 min

台北●5/16(六)11:00 ●5/22(五)16:40 ●5/31(日)16:50
  ● 6/03(三)17: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31奧斯卡最佳攝影
★1994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影片

宛如人間樂園的波利尼西亞島嶼上,一對年輕戀人真心相愛卻遭逢厄運,女子被巫師選為「禁忌者」,將用船運送到遠方祭神。兩人企圖逃離部族迷信的束縛,卻不敵殘酷命運捉弄而以悲劇結束。

《禁忌》是電影邁入有聲片年代之前,最後一部偉大的默片。全片於大溪地陽光燦爛的海島外景拍攝,海水閃爍的波光,部落年輕男女俊美發亮的身體,在迷信與宿命的異國情調外衣包裝下,呼應著高更那洋溢生命活力的畫作對身體感官的讚頌。觀賞本片很難不被溫暖海洋擁抱的島嶼樂土景象深深打動,而瞬息萬變的海洋也可能瞬間變成無情吞噬的殺手。表現主義大師穆瑙以流暢的敘事、精湛的光與影,巧妙地營造出神話的戲劇張力。從一開始熱帶海洋豐沛而明亮的歡悅,對照夜晚來臨時逐漸籠罩主角兩人的禁忌陰影,影片不時縈繞著不祥預感,也為後來的悲劇性發展做了扣人心弦的鋪陳。片中大量啟用當地島民飾演部落成員,而洋溢自然歡樂與律動的歌舞,讓本片帶有濃厚的民族誌紀錄片色彩,更是穆瑙對未受世俗污染的純真人性的謳歌。

這是一部關於青春與命運的輓歌,現實中製作的過程也是歷經波折。本片原為紀錄片大師勞勃佛萊赫堤與穆瑙合作的計畫,佛萊赫堤的原意是拍一部表現毛利人社會生活的紀錄片,穆瑙則主張加入更多戲劇元素,兩人意見不合之下,佛萊赫堤退出製作團隊,留下穆瑙以堅定意志獨立完成本片。《禁忌》的悲劇性在於,即使是遠離世俗的樂園,也有難以掙脫的群體社會的桎梏;比起人類學式的記錄,深受文學與藝術薰陶的穆瑙,更企圖拍出一部描寫人性與命運衝突的古典浪漫悲劇。

本片名列英國《視與聲》雜誌2002 年由專業影人選出的「影史十大影片」,以及2007年《電影筆記》選出的「全世界最美的一百部片」,可說是對這部傑作最高的讚揚。知名攝影師Floyd Crosby(代表作包括《月黑風高》)也因為本片傑出的攝影而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穆瑙是最偉大的默片導演,《禁忌》令人屏息的影像是默片藝術的極致表現,它與《吸血鬼》(荷索視為最偉大的德國電影,甚而重拍致敬)以及絕美的《日出》等片並稱為穆瑙的「性靈三部曲」,加上另一部深思人生境遇的《最後的微笑》,都是讓人難忘的大師之作。穆瑙在本片首映的一週前喪生於一場車禍意外中,是影史最悲劇的損失,英年早逝留下的是寶貴的電影遺產,他風格化及形式化的畫面構圖,對後來的電影藝術影響深遠,攝影技巧更持續受到研究。

Filmed entirely in Tahiti, "Tabu" represents an unusu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legendary directors F.W. Murnau (Nosferatu, Sunrise) and Robert Flaherty (Nanook of the North). Two lovers are doomed by a tribal edict decreeing that the girl is "tabu" to all men. While the lovers' flight from judgment and the ultimate power of the tabu are reminiscent of Murnau's expressionist films, "Tabu" is all open air and sunlight, sparkling on the ocean and glistening on the beautiful young bodies of the native men and women.

1 終浪
The Last Wave


彼得‧威爾 Peter Weir︱Australia︱1977︱Color︱English/Aboriginal︱35mm︱106 min

台北●5/17(日)12:50 ●5/18(一)19:40 ●5/22(五)18:20
  ●5/25(一)13:00 ●5/27(三)19:40 ●5/30(六)11:00
  ● 6/04(四)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8 澳洲電影協會獎最佳攝影與最佳音效
★1978 亞佛里亞茲奇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對五年級以上的影迷來說,澳洲導演彼得威爾不會是陌生的名字,他擅長以流暢的敘事處理情節複雜的劇本,刻畫細微的人物心理。他在80年代於好萊塢拍攝《證人》、《蚊子海岸》、《綠卡》、《春風化雨》和《楚門的世界》等膾炙人口的電影,為他取得影展肯定和商業票房的成功。然而真正奠定彼得威爾為新澳洲電影旗手地位的,卻是他70年代拍攝尋找澳洲人自我認同,反應當地特殊地域和人文性,極富魔幻色彩的電影,包括最為影迷稱道卻難得一見的驚悚奇片《終浪》、《吃掉巴黎的車》以及《吊人岩的野餐》(2003台北電影節)。
彼得威爾拍攝本片的動機發自一個疑問:「當一個對人生非常務實的人經歷某種預兆時會如何?」片中的主角是個家庭幸福美滿的稅務律師,受託為一樁澳洲原住民涉嫌謀殺的案子辯護,面臨刑罰和死亡的威脅,嫌犯似乎隱藏更大的恐懼和秘密,引起主角的關注而深入調查,卻陷入一連串自己的夢靨、真實與預言交錯的糾葛中。揭開秘密的過程懸疑又曖昧,宛如俄羅斯娃娃一盒扣一盒地讓人充滿期待和驚奇。澳洲男星李察張伯倫精彩地詮釋出主角敏感纖細,富有人文關懷的特質,也為整部片如走在懸絲上的緊繃張力更添一份孤絕的氣韻。

本片可比喻成一場催眠般的奇異暈船經驗。從第一個驚人的海浪鏡頭開始,水的意象和象徵就無所不在,從氣候異常的連綿暴雨、浴室滿溢而出的緩緩水流、巨大排水管陰暗潮濕的積水,到片尾宛如末世景象中洶湧襲天的大浪,層層水體一波又一波地向我們襲來、包覆又釋放。觀者很難不被這層層波浪搖晃而暈眩,和主角一同陷入前世回憶和神話預言的神秘漩渦之中。

本片的題材牽扯澳洲殖民者強行同化原住民政策的爭議性歷史,彼得威爾巧妙地藉著原住民部落神話的高度靈性與白人主角前世為印地安原住民的暗示,對原住民需摒棄部落傳統,透過認同白人文化的偽裝,才得已在都市生存的澳洲社會現況提出警訊。本片以開放性結局為主角這趟自我認同的探索留下陣陣餘韻,似乎反映導演自身的態度;以詩意的交融取代黑/白的二分法。即使拍攝年代早在1974年,本片對殖民與文化衝突的反思於今日看來依舊發人深省。(本片拷貝由澳洲National Film & Sound Archive提供)

Richard Chamberlain stars as Australian lawyer David Burton, who takes on the defense of a group of aborigines accused of killing one of their own. He suspects the victim has been killed for violating a tribal taboo, but the defendants deny any tribal association. Burton, plagued by apocalyptic visions of water, slowly realizes his own involvement with the aborigines…and their prophecies.

相關網站:http://www.peterweircave.com

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


米拉‧奈兒 Mira Nair︱India︱2001︱Color︱English/Hindi/Punjabi/Urdu︱35mm︱114 min

台北●5/18(一)11:00 ●5/25(一)20:50 ●5/30(六)21:50
  ●6/01(一)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1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印度女導演米拉‧奈兒的《雨季的婚禮》由五段相互交纏的故事組成,生動地描繪了印度首府新舊德里城的生活。故事由籌備一場隆重華麗的印度婚禮以及各地客人陸續來到而緩緩展開。每個故事觸及了不同層面的愛,跨越道德和階級的界限,將古代和現代、傳統與反傳統、純真和性感等元素並置,呈現出現代的德里城在新舊文化交替間所呈現的能量。

導演兼製片米拉‧奈兒最初是在美國紐約孕育拍片的構想,而本片也帶有一定的自傳色彩,出身印度良好背景家庭,在美國菁英大學受教育的她,也曾感同身受相似的文化衝擊與認同危機。她希望能捕捉到關於情感、中下階層生活,以及印度文化的精髓-對音樂與舞蹈的熱愛。她稱本片這是「獻給家鄉的愛之歌」,影片中的不少道具甚至直接取自她自己的家。她關切當代印度面臨著如何適應全球化的趨勢,同時又保持民族文化特質的問題,試圖借助「婚禮」這一重要的社交事件,站在一個歷史的高點對印度民族進行一番檢視和分析。透過本片我們不但看到了印度歌舞的異國風情,也看到了愛情的普世感動。結局的一場大雨,將情緒拉到最高點,也將所有的愛恨情仇昇華,更讓我們看到傳統電影視覺元素在這部探討新舊衝突的影片中回眸一笑的神采。

本片的特點之一是運用了輕便的DV攝影機拍攝,DV自由的律動帶有MTV式的現代感,也更生動地詮釋德里城市街巷的真實面貌。影片精彩的配樂則來自知名作曲家Mychael Danna的貢獻(他與加拿大導演伊格言合作過多部配樂),米拉‧奈兒從印度電影的傳統中擷取特點,貫穿全片的音樂和歌曲恰到好處的運用成功地渲染出氣氛,令影片洋溢活力。與音樂的魔力相襯的是華麗的視覺效果,每一個鏡頭充滿了鮮豔飽滿的色彩。

米拉‧奈兒的第一部劇情片《孟買風情畫》(Sallam Bombay),描繪在孟買貧民區中掙扎的一個小男孩痛苦的生活,以紀錄片式的手法和現實主義風格述說流浪兒悲慘的經歷,平穩成熟的風格為她贏得1988年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自80年代開始,米拉‧奈兒就成為印度電影在西方的一個標誌性人物,她的其他片子包括在好萊塢拍攝的《密西西比風情畫》、《慾望與智慧》、《舊愛新歡一家親》以及為HBO所拍攝關於民間「笑療法」的紀錄片《哈哈俱樂部》。

An exuberant family drama set in Mira Nair's beloved Punjabi culture, where ancient tradition and dot-com modernity combine in unique and perfect harmony As the romantic monsoon rains loom, the extended Verma family reunit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for a last-minute arranged marriage in New Delhi. MONSOON WEDDING traces five intersecting stories, each naviga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love as they cross boundaries of class, continent and morality. The film celebrates a contemporary India never before seen on screen.

相關網站:http://www.mirabaifilms.com

狂歡
The Party


布雷克‧艾德華 Blake Edwards︱USA︱1968︱Color︱English︱35mm︱99min

台北●5/16(六)18:00 ●5/19(二)15:50 ●5/21(四)11:00
  ●5/25(一)11:00 ●5/28(四)20:50 ●5/31(日)18:30
  ● 6/03(三)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法國《電影筆記》雜誌票選「全世界最美的一百部片」

彼得謝勒(Peter Sellers)飾演剛到好萊塢發展的一名印度演員,在拍片現場造成一片混亂之後,陰差陽錯地受邀至總裁的豪宅參加一場盛大的好萊塢式宴會,他企圖彌補先前犯下的錯誤,卻仍是狀況百出,直到宴會賓客都為之抓狂。劇情看似簡單,但經過彼得謝勒和導演Edward Blake合作無間的默契設計下,妙趣橫生的笑點源源不絕,如鞋子掉進水池、找不到廁所、馬桶水箱壞了之類的細節都可衍生出令人發噱的情節,彼得謝勒充滿發揮賈克大地式的幽默喜感,卻又帶有英式冷笑話特有的嘲諷,絕對能讓觀者盡興體會經典上乘喜劇的深厚功力。
如同片名《The Party》所暗示,這部片以巧妙的創意集合各種電影傳統:卡通、默片、西部片、怪人跟愛情故事,隨著劇情發展逐漸堆疊、融合成瘋狂而解放的影像與敘事高潮。不同於一般喜劇片的嘈雜混亂,本片以六、七○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簡潔的線條、明亮的色塊為主視覺,節奏明快俐落。豪宅中貫穿四處的水池與泳池在片中是導演精心的設計,是各種滑稽事件發生的活動舞台,彼得謝勒彷彿闖入遊樂場的頑童大玩各種水的把戲:摔進泳池、尿尿小童變身水槍、片尾以泡沫席捲宴會的災難…,讓矯揉造作的名流宴會最終潰堤崩解,可說對好萊塢浮華世界極盡嘲諷之能事。而從頭到尾狀況外的「印度先生」彼得謝勒卻樂在其中,終而贏得佳人芳心。

英年早逝的英國喜劇天才彼得謝勒堪稱電影史上的傳奇,被稱為「千面笑匠」的他以獨特的表演風格屢屢獲獎,在經典反戰影片《奇愛博士》片中的詭異演出尤其讓人難忘。本片是他繼《粉紅豹》電影系列演出烏龍探長而大受歡迎之後,再與Edward Blake 合作演出的上乘喜劇。這部另類喜劇是被忽略的Cult 奇片,名列《電影筆記》所選出「全世界最美的一百部片」榜上。彼得謝勒在本片中充滿詼諧的肢體表演以及對節奏(timing)精確的掌控造就一場完美的喜劇演出,也是對默片時代表演藝術的致敬。

以偵探喜劇《粉紅豹》系列聞名的Edward Blake很容易被歸為商業娛樂導演,他勇於挑戰各種類型片,在嘲諷鬧劇包裝之下,隱藏的是他對充滿緊張關係與苦痛不安的現代世界的敏銳觀察。他的電影巧妙融合高貴與低俗等不同層次的元素,同時保有精緻的電影藝術性,對現代生活有極為犀利、細微的刻劃。奧斯卡得獎作品《第凡內早餐》和《雌雄莫辨》是其代表作。影片配樂是好萊塢電影音樂大師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所作。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Blake Edwards, one of Sellers's most fertile collaborators, the film stars Sellers as a would-be actor from India (let them try to get away with that today) who is a walking disaster area. After ruining a day's shooting as an extra on a film, he finds himself unintentionally invited to a big Hollywood party. That's pretty much it as far as plot goes, but Edwards and Sellers know how to milk a simple idea for an unending string of slapstick gags. The result is a film that is episodic and sketchy, but also frequently loony in an inspired way.

 
光明的未來
Bright Future


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Japan︱2003︱Color︱Japanese︱35mm︱92 min

台北●5/17(日)22:00 ●5/18(一)21:40 ●5/20(三)11:00
  ●5/22(五)22:10 ●5/24(日)17:10 ●5/27(三)21:50
  ● 5/30(六)16:10 ●6/01(一)13:10●6/05(五)15: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 坎城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
★2003 日本專業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

稱「無望」的未來為「光明」,是黑澤清式的犬儒嘲諷?

以恐怖懸疑劇情片席捲影展和票房的日本恐怖大師黑澤清,2003年以存在主義題材的電影《光明的未來》(另譯《鏡花水母》)帶領觀眾深思人性的疏離和孤獨處境。本片可視為一部關於世代差異與溝通問題的青年成長電影,不僅碰觸文明社會與暴力天性的題材,也試圖呈現個人與群體間的衝突和協調。現代人際關係疏離和孤獨是黑澤清電影常見的命題,不同於他以往電影的絕望與冷冽,本片試圖找出轉機與希望。

本片由日本老中青三代優秀男演員同台競技,在銀幕初嶄頭角的小田切讓更因本片獲頒日本專業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淺野忠信飾演的阿守犯下謀殺罪後,黑澤清著手描寫友人雄二(小田切讓飾)如何面對身處的社會,拉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以及他與淺野父親(藤龍也,大島褚《感官世界》的男主角)的互動,讓本片有難得一見的真實與溫暖。黑澤清被水母看似柔軟美麗,同時擁有足以致命的毒性的雙重特質深深吸引。片中兩位青年試圖讓紅水母適應淡水環境,是憧憬美好未來的象徵寓意。

在製片的建議下,黑澤清首次以對光線極為敏感的Sony 24 PHD數位攝影機拍攝,刻意排除所有明亮的色彩,讓本片在低光條件下拍攝出高反差、近似早期弗列茲朗和美國黑色電影的粗糙質感,成功營造出影片曖昧幽微的基調。片中無所不在的陰影氛圍,烘托出片中人物隱含的曖昧思緒與呼之欲出的暴力。片尾紅水母成群游向出海口,壯觀美麗而令人屏息的一幕,是工作人員在惡劣的天氣下冒著極度危險拍攝而成,拍攝完成後,飾演父親一角的演技派演員藤龍也也激動落淚,成為本片令人難忘的一刻。

黑澤清從高中時代嘗試拍攝8釐米短片,曾在相米慎二的影片《水兵服與機關鎗》中擔任副導演。1983年拍攝首部商業劇情長片《神田川淫亂戰爭》。1997年因超自然犯罪驚悚片《X聖治》(Cure)享譽國際。1999年象徵色彩濃厚的寓言的《超凡神樹》(Charisma),表達了黑澤清的悲觀主義走向末世的極端情境。2001年推出公認為十年來最佳恐怖電影之一的《回路》(Pulse),獲得了坎城影展「一種注視」單元的國際影評人大獎。之後的《閣樓》(Loft)和《呼喊》(Retribution)仍是叫好叫座。2008年探討失業男子與家庭關係的新作《東京奏鳴曲》獲得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

Enigmatic Mamoru lives alone with his poisonous but hauntingly luminous jellyfish. These attractive loners sting whoever gets too close. Yuji, an emotionally unstable young man working at the same factory, is fascinated and influenced by Mamoru. When Mamoru is arrested for murdering his boss, Yuji is devoted to taking care of his jellyfish and, befriending Mamoru’s father with an eye to becoming his surrogate son.

 

→回影片介紹目錄


無形海浪
Invisible Waves


彭力‧雲旦拿域安 Pen-ek Ratanaruang︱Thailand︱2006︱Color︱English/Japanese/Thai︱35mm︱115 min

台北●5/19(二)19:50 ●5/21(四)18:10 ●5/23(六)20:30
  ●5/26(二)20:40 ●5/28(四)12:40 ●5/30(六)19:40
  ● 6/02(二)12:50 ●6/05(五)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6 曼谷影展開幕片
★2006 柏林影展正式競賽
★2006 香港國際影展

泰國新力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繼《宇宙的最後生命》之後,再度與攝影師杜可風攜手合作,打造這部縈繞著陰鬱、暴力與迷人氣氛的黑色驚悚電影。彭力表示他想拍一部隱喻東南亞大海嘯的電影,將故事背景設定在海嘯後的普吉島。由淺野忠信〈也是《宇宙的最後生命》的男主角〉飾演的日籍殺手恭司,在香港犯案後乘坐渡輪到普吉島避風頭,在船上遇見各種古怪的事情,並結識一名韓籍少女,上岸後發現有更多預料不到的麻煩等著他,受傷憤恨的恭司決定尋求報復...。

片頭極為挑逗的情慾片段由杜可風式的艷麗色彩展開,隨即轉為極為冷調,讓人不寒而慄的情殺情節。彭力非常擅長經營情慾張力與懸疑氣氛,加上片中相當出色的音樂運用和從容不迫的節奏,讓看過他影片的人很難不被那股帶著微妙涼意與激情的細膩感官性所挑逗。海水在本片不僅是壓抑人心的隱喻,也是構成本片視覺的重要元素。彭力向來擅長經營人物在封閉空間中的情緒轉折,本片中海上長程渡輪幽暗狹窄的客艙,將逃亡殺手恭司的茫然無助具體呈現。緩緩航行的渡輪彷彿一座海上孤島,囚禁其中的恭司不時地凝望海面,孤絕的心情表露無遺。這種飄蕩的人物是彭力電影迷人的重要元素,原型來自他最鍾愛的勞伯米契(Robert Mitchum)飾演的孤獨硬漢角色,在不同時空背景的安排下,彭力成功塑造了屬於自己風格的黑色電影英雄。

本片藉由幾個不同族裔文化人物的互動,串連成一則離奇的驚悚故事,在看似平靜的大海之下,潛藏著洶湧的暗流,正如片中詭譎不明的人心。彭力將跨國人力流動的亞洲現代經濟社會現況與東南亞海嘯做連結,在類型電影敘事的包裝下,彭力似乎想點出時代潮流的無法預測與命運的無可奈何,片尾開放性的結局卻又充滿耐人尋味的哲思。

被喻為泰國的昆丁塔倫提諾、王家衛的彭力雲旦拿域安以《真情收音機》、《69兩頭勾》在國際影展受到注目,而後以《宇宙的最後生命》、《無形海浪》與近作《愛情保鮮期》等片獲得極大推崇,奠定他為泰國電影作者的地位。與另一位同樣深受矚目的泰國導演阿比查朋‧魏拉希沙可(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相似,彭力同樣是在美國唸研究所後回國發展,他們都融合西方學院式的電影語言與泰國的文化特色與美學而自成一格,相較於阿比查朋的魔幻色彩,彭力更專注刻劃在現代都會空間流動的人物與互動的故事。豐富的美術設計與廣告導演經驗讓彭力的視覺表現帶有強烈的現代感。

Set in the exotic locations of post-Tsunami Phuket, Hong Kong and Macau, INVISIBLE WAVES, enhanced by Christopher Doyle's cinematography, is a moody, violent and atmospheric film noir thriller about the search for redemption and surviving the choices that we make.

裸之島
The Naked Island


新藤兼人 Kaneto Shindo︱1960︱Japan︱B&W︱無對白︱16mm︱94 min

台北 ●5/16(六)16:10 ●5/19(二)17:50  ●5/22(五)11:00
   ●5/24(日)19:00 ●5/27(三)11:00  ●5/29(五)20:40
  ● 5/31(日)22:20 ●6/A02(二)18:30 ●6/04(四)16: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0 莫斯科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1963 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提名

二戰之後,日本一些不滿大片廠刻板體制的電影人,開始嘗試從經濟運作到藝術創造都相對獨立的獨立製片方式,以《裸之島》享譽國際的新藤兼人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這部素樸中帶有殘酷之美的影片,讓西方影評人大為驚艷,一舉拿下莫斯科影展大獎,當時擔任評審的包括義大利新寫實主義旗手維斯康堤。

瀨戶內海平靜海灣中的小島上住著父母與兩個兒子組成的一家人,過著自耕自食的清苦勞動生活,原始傳統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在自然的嚴苛條件下面臨考驗,導演以極其自然寫實的手法訴說這則寓言。兩位主角演員親身做了許多訓練,才達成片中眾多勞動場景的自然演出,片中其他角色則由當地村民扮演,讓本片得以維持十分樸實自然的基調。由新藤長期搭檔林光譜寫的配樂,單純而意境幽遠,適切地為這部近乎默片的電影加入情節起伏、氣氛與旋律性。

環繞小島的海水是保護,也是隔絕。本片將島的孤絕意象逼近貧瘠、赤裸而原始的極端。烈日曝曬下,夫婦倆人划船到對岸的大島取水,返回小島後挑水爬上山坡,再以涓涓細流澆灌菜苗,以雙手換取糧食的過程何其艱辛。每日重複的提水、運水、澆水過程,看似薛斯佛斯推巨石上山的殘酷刑罰,對一家人卻是再真實不過的生存守則。重複的勞動生活步調配合四季節氣的自然循環,小島與外圍環境之間的平衡,在片尾悲劇發生時瞬間崩解。然而無情的現實不允許太多哀悼的時刻,無奈的一家人依舊得回到與自然抗爭的宿命軌道。

全片充滿調和的風景,如平靜波浪的催眠節奏,新藤兼人以一種內化式的沉默、美的近乎出神的影像語言,傳達他對日本傳統價值的珍視與戰後日本社會狀況的深刻關切。新藤兼人表示他想「藉一首電影的詩篇,試圖捕捉如螻蟻般對抗自然力量以求生存的人生」。當時面臨嚴重財務危機的新藤與極小的工作團隊抱著這是最後一部片的孤絕心情,以一般電影製作經費十分之一的預算,用兩個月的時間完成這部影史傑作,也讓新藤兼人的製片公司「近代映畫協會」免於破產的困境,可說是意志的勝利換來奇蹟。本片拍攝背景恰巧是石油危機的年代,許多觀眾看完後有很深的感觸。在水資源枯竭的警訊日益升高的今日看來,這則簡潔有力的現代寓言依然發人深省。

新藤兼人從1937年開抬擔任溝口健二的美術助理與劇本寫手,被稱為編劇快手,共寫了兩百多個電影劇本。1947到1950年間為松竹所寫的系列劇本叫好又叫座,而後自創「近代映畫協會」以獨立製片實踐創作自由的理想。第一部自製作品《原爆之子》即廣受關注,《裸之島》之後的《鬼婆》與《竹山孤人》奠定他的作者地位。今年已九十七歲的新藤創作力驚人,八十三歲時導演《午後的遺言》獲電影旬報十大影片第一名,之後還陸續執導了三部影片,堪稱世界影壇的奇蹟。日本著名的影評家荻昌弘說:「戲劇性與紀實性的共存手法,是抒情家和匠人新藤兼人的情感和技巧的結晶」。《裸之島》正是最能傳達新藤兼人精神的大師之作。(本片拷貝由Japan Foundation提供)

Winner of the Grand Prize at the 1960 Moscow Film Festival, this is a feature-length film made entirely without dialogue-but with full sound and a feature-length score. Director Shindo, who called this picture "a cinematic poem," wanted to make a film everyone would understand about a family struggling for existence on a small island in the Inland Sea. Showing their struggle during the four seasons, the director made a film unlike any other.


濕地之歌
The Flat Jungle


約翰‧范德庫肯 Johan van der Keuken | 1978 | Netherlands︱Color︱Dutch︱Video︱90 min

台北 ●5/17(日)11:00 ●5/20(三)22:30 ●5/25(一)15:10
   ●5/28(四)14:50 ●6/01(一)17: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8 德國海德堡國際影展約瑟夫‧馮史登堡獎

曾以《漫漫長假》和《生命未完成》等自傳片探討存在與死亡的個人價值,於兩屆台灣紀錄片雙年展感動無數觀眾的荷蘭攝影大師約翰‧范德庫肯,長期耕耘紀錄片領域,完成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本片為其中之一。影片以不同角度記錄荷蘭溼地的特殊現象,將焦點放在當地的歷史文化、經濟、自然和居民生活與工作的情感面向。

荷蘭「與海爭地」的政策為這個蕞爾小國增加不少海埔新生地,這道從沿著荷蘭領土海岸向外延伸的區域叫做「瓦登海」,隨著潮汐規律的漲退而消失和出現,形成獨特的自然和地景現象,有「平坦的叢林」之稱。范德庫肯深入挖掘影響瓦登海溼地的種種主題,如化工廠與核電廠造成的生態問題,大型農牧業的崛起,漁業的機械化以及環保生技農作的重要性。

范德庫肯以自然散文家梭羅一般敏銳而富詩意的眼光,捕捉溼地植被、生物與居民的生態,也見證食物鏈循環殘酷的開始:居住在海洋與陸地邊界的特殊生物群賴以維生的自然環境,已遭到觀光業者、重工業與軍事基地坦克車的嚴重入侵。繁忙的人類活動與地景風貌、寬闊水面,鄉村景致與渺小的海洋生物,范德庫肯將這些對比的元素以流暢的節奏交錯剪接,背景伴隨著他默契十足的音樂搭檔Willem Breuker狂飆又幽默的現代爵士樂,讓看似主題嚴肅的紀錄片充滿活潑生動的調性。(范德庫肯對爵士樂的熱愛還表露在他精采的音樂紀錄片《韋伯斯特在歐洲》和《動物潛行速寫》)。片中也加入漁夫的訪談,說明為何選擇以傳統方式捕捉比目魚,並以反對核能的示威抗議作結。

范德庫肯對社會與經濟議題的敏銳觀察,使他拍出犀利檢討批判全球經濟化問題的代表作《阿姆斯特丹地球村》與《我愛美元》,獲得多項獎項肯定。他於2001辭世, 生前已經有包括龐畢度中心在內的機構舉行過他的紀錄片回顧, 而他思索電影與攝影之間關係的裝置作品展《Body and City》迄今仍持續於各地巡迴展覽。

Waddenzee, the Sea of Wet Lands, is a unique natural phenomenon, a coastal zone stretching from the Netherlands, through Germany to Denmark which, depending on the tides, is alternaly sea and land. Johan van der Keuken filmed this "flat jungle", its fauna and flora as well as its inhabitants. The life of the latter has been profoundly transformed by recent economic, technic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相關網站:
http://www.johanvanderkeuken.com

池畔戀人的畫像
A Bigger Splash

傑克‧哈珊 Jack Hazan | UK |1974 | Color | English | 16mm | 106 min

台北 ●5/17(日)14:50 ●5/20(三)12:50 ●5/22(五)14:30
   ●5/24(日)15:00 ●5/28(四)16:40 ●6/01(一)19:20
  ● 6/04(四)20: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4 盧卡諾國際影展銀豹獎
★1974 坎城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

本片是電影史上最奇異、影像最驚人的原創電影之一,也是地下傳頌的同志經典奇片,拍攝完成當年曾因極為親密的同性性愛場景而被禁演,直到2008年才重新出土發行。全片細緻而夢幻,是對時間/空間、身體/影像、物質/結構等當代美學的思考以及藝術創作過程最獨特的紀錄,得到洛杉磯時報影評「令人屏息、美不勝收」的讚譽。

關於藝術家的電影不勝枚舉,但沒有一部比本片更能被稱為「藝術家的肖像」。當代著名的英國藝術家David Hockney,創作領域橫跨繪畫、版畫、攝影、舞台美術與服裝設計…。金髮戴著大眼鏡的他,融合藝術、時尚與個人傳奇的魅力,將普普藝術精髓發揚光大的能力,除了安迪華荷,可能無人能出其右。他對導演Jack Hazan的信任,面對鏡頭的坦然自在,讓這部半傳記電影毫無一般傳記片的矯飾,反而誠懇赤裸地讓人難以招架。時值 1974年,我們跟著當紅的藝術新星Hockney拜訪友人、參觀服裝秀、與經紀人溝通、作畫…,彷彿走入藝術家最私密的生活。影片主線為Hockney與同性愛人暨學生Schlesinger的關係,他細緻沉默的身影成為Hockney靈感來源的繆思,讓他專注地畫出著名的泳池系列作品(本片片名就來自他最著名的畫作《A Bigger Splash》)。片尾Hockney與Schlesinger的伴侶關係終告破裂,Hockney 前往讓他奠定為「加州畫家」聲譽的加州發展。

片中有幾處繪畫主體與真人模特兒融為一體的迷人場景,為「人生模仿藝術」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詮釋。影片最大的魔力來自我們得以窺見這位重要畫家的創作過程,這不僅是關於Hockney的極其珍貴的藝術史料,對不熟Hockney的影迷也等於是一堂難得的現代藝術大師講座。波光瀲灩中透著孤寂淒冷意味的藍色泳池、飛濺的水花與男子的背影成為本片最重要的基調,不僅是畫家一再繪製的主題,也時刻呼應畫家的內心風景。影片乾淨的影像和安靜的步調中隱隱透出畫家對創作的焦慮不安。片中一處詭譎而讓人玩味的場景:一群年輕健美的男子胴體在陽光照耀的湛藍泳池看似無邪地親暱狎玩,有如古典繪畫中春之女神嬉戲河中的現代同志版神話,緊接著響起的急促弦樂卻暗示著懸疑與不祥…。

英國導演Jack Hazan 擅長在劇情與紀錄類型的邊界遊走,僅拍過五部影片,其中至少有兩部是傑作,本片被認為是描寫畫家最經典的影片之一;此外,透過樂迷的角色側寫英國龐克樂團The Clash的半紀錄影片《Rude Boy》 (1980),則獲得英國《Time Out》雜誌評選影史50大音樂電影第12名的評價。

Straddl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documentary and fiction, A BIGGER SPLASH tells the story of Hockney's breakup with Schlesinger and its effect on Hockney, his work, and his close circle of friends. Originally banned for a notorious scene of homosexual intimacy, this award-winning film, "at once precise and dreamlike," is a unique document of a time and place, a lifestyle, and the artistic process, unlike anything made before or since.

相關網站:http://www.hockneypictures.com


逝者
Los Muertos


利桑卓‧阿隆索 Lisandro Alonso︱2004︱Argentina︱Color︱Spanish︱35mm︱78 min

台北●5/17(日)20:20 ●5/20(三)15:00 ●5/22(五)20:30
  ●5/25(一)17:00 ●5/28(四)11:00 ●5/30(六)18:00
  ● 6/02(二)15:00● 6/04(四)15: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4 維也納費比西人道主義獎
★2004利馬拉美影展影評人獎
★2005 捷克卡羅威瓦利影展獨立攝影機獎

一位因謀殺兄弟而服刑二十多年、剛出獄的中年男子,前往偏遠的沼澤區尋找多年未見的女兒。歸鄉之路漫長,他乘坐小船緩緩向叢林深處航行,沿路的景物和遇見的舊識多年後依然如昔。他沉默內斂一如苦行者,河流沿岸採蜂蜜、殺羊隻以果腹,林中枝葉的沙沙作響、水波的輕觸是撫慰傷痛的雙手,遊子的神祕過往在自然無盡的包容中得到寬恕與遺忘。

本片是阿根廷新銳導演暨電影詩人Lisandro Alonso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清楚地確立他以簡約手法描寫一個孤獨英雄在旅途上的獨特風格,以及環繞人性罪惡與歸鄉的主題。全片令人出奇地靜默,充滿寂寞旅程的傷感與神秘。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河流沿途的自然環境,Alonso以詩意的眼光捕捉住這片恍惚出神的影像,反應主角複雜的情緒與內在心理。人煙罕至的叢林河流充滿強烈的哲思和寓意,求生與死亡,獵食與被捕食是再自然不過的循環,似乎唯有回到這孤絕的境域,人類產生罪惡之前的伊甸園,痛苦悔恨的靈魂才能洗滌罪惡、獲得平靜。極簡的對白、沉靜的步調,Alonso細心堆砌而成的氛圍在片尾驚人的結局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本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主角的叢林孤舟之行正是一段深入內心、逼視罪惡過往的救贖之旅。比起《現代啟示錄》充滿華麗與瘋狂奇觀的詮釋,Alonso以更接近康拉德人道精神的悲憫與詩意,述說這則令人動容的生存寓言。本片帶有安東尼奧尼和德萊葉式的神采,片中的環境比寡言的人物訴說得更多,深刻直指內心的幽暗境地,簡樸有力的電影美學在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衝擊與回響。

Lisandro Alonso是近年備受重視的阿根廷新電影中評價最高的導演,以深刻自省的主題與詩意優雅的影像風格見長。首部劇情長片《La Libertad》(2001)描寫伐木工人的生活,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獲得好評。後來於2003年成立自己的製片公司4L,製作拍攝了本片、《Fantasma》》(2006)與《Liverpool》》(2008) 等「遊子三部曲」,接連受邀在坎城「導演之夜」首映,足見Alonso受到的器重與期待。
《Liverpool》描述離開大海多年重回家鄉的海員的心情,可說是本片精神的延續之作。

A 54 year old man gets out of jail in the Province of Corrientes, Argentina. Once released, he wants to find his now adult daughter who lives in a swampy and remote area. To get there, he must cross great distances in a small boat on the rivers scoring deep into the jungle. Vargas is a quiet and self-contained man, he possesses the restraint to those living close to nature. A deep mystery surrounds him, the people he encounters and the places he goes through that takes in the unalterable world he finds almost unchanged after his long years of incarceration.

行進中的光影
Tren de sombras

荷西‧路易斯‧格林 José Luis Guerin︱Spain︱1995︱B&W/Color︱無對白︱35mm︱80 min

台北●5/16(六)14:30 ●5/22(五)12:50 ●5/23(六)11:00
  ● 5/26(二)12:50●5/27(三)12:50 ●5/29(五)15:20
  ● 6/0a3(三)18: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5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國際影展影評人獎
★1995 坎城國際影展導演之夜

你有千百個不看這部影片的理由,因為它幾乎沒有對白(只有一句,女僕說:「我們會被看到!」),因為它大部分是由家庭電影的碎片組成…;但如果你真的不看這部影片,那將會是你近年來最大的損失。本片一開始的背景字幕說明引人遐想:「1930年某一天的早晨,巴黎律師暨業餘電影拍攝者Gérard Fleury為了完成湖邊風景的影片拍攝,出門尋找理想的光線,但卻在當天因不明原因過世。三個月之前他才剛進行一部家庭電影的製作:在北諾曼地陽光普照的花園拍攝,一部愉悅的夏日影片…。」影片呈現的是一處與世無爭的人間樂園,片中人物和歷史背景不明,只縈繞來自過去美好時光的濃濃鄉愁。受Fleury後代委託修復的Guerin被這些嚴重毀損又散發迷魅氣息的8釐米家庭影片深深吸引,他決定以舊片結合紀實與演出的手法,重新詮釋這樁神秘的事件。他和工作小組親自走訪湖畔、城堡和花園,經歷一場奇異的時光之旅。鏡頭中,蔓生的花叢如靜物一般蜿蜒深入宅第之中,午後明亮的光線穿過窗廉,落在老舊的鐘面,鐘擺規律的擺動又將光影輕輕地反射在神祕消逝的主人翁Fleury泛黃的照片上…。明月映照的靜謐湖畔、輕巧滑落窗台的雨滴,流動不止的光影在無人的空間如頑皮的孩童秘密嬉戲著。

Guerin先以尋常的作法將這些受溼氣損毀的家庭影片膠捲修復、剪接,整理出一段段幸福洋溢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家庭紀實,隨後他開始重新審視每一格影像,在剪接盤上來回播放、加速、放慢,甚至將一格格膠捲拆解、拼貼、並置、相疊,這些塵封已久的膠捲開始甦醒,以全新的姿態和觀者對話。觀眾彷彿置身於安東尼奧尼《放大》的照片中。原本如鏡中魅影的人物活了過來,產生如默片和卡通人物的古怪可愛趣味。Guerin以實驗手法賦予老舊膠捲新穎的趣味和生命力,目的不在於勾起對消逝過往的鄉愁,而是證明影像得以超越時空的特質。關於光和影、過去和現在、舊片修復與複製等影像美學主題的思考,在這些老舊影像活起來的神奇時刻似乎得到最具體的映證。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導演José Luis Guerin是歐洲最具影響力與原創性的非劇情影像創作者。受邀於2007年金馬影展放映的近作《尋找希薇亞》是國人首次接觸他的作品。在此之前Guerin已經拍攝數部令人激賞的影片,巧妙地遊走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結合詩意的影像與實驗性的敘事結構,帶給觀者全然不同的紀錄片視野。《行進中的光影》正是他奠定獨特創作風格的代表作。José Luis Guerin的電影關注影像運動的特質以及時間的變化,帶領觀者探索陌生的場域,將過去與現在相對照。他運用靜置不動的鏡頭拍攝,彷彿隱身人群但不帶窺視意圖的監視攝影機,讓人事物於鏡頭前自然發生,看見「時間的移動」。除了本片與《尋找希薇亞》,前作《Innisfree》和《En Construcción》也以同樣手法處理歷史題材,獨特的影像美學被譽為「電影風格創造者」。他於巴塞隆納Pompeu Fabra大學指導的紀錄片科系已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非劇情實驗影片中心之一。本片的製片Pere Portabella也是知名實驗影像導演,曾製作過布紐爾的重要影片《維莉蒂安娜》(Viridiana),他與Guerin都是加泰隆尼亞最具代表性的影像創作者。

Director José Luís Guerin uses several types of film media and distinctive lighting techniques to explore the mystery of Paris lawyer and amateur filmmaker Gerard Fleury who on November 8, 1930 disappeared on a lake near the village of Le Thuit in Normandy while looking for proper lighting conditions around the lake shore.


一條河流的名字
A River Named Titash


李維克‧吉哈塔克 Ritwik Ghatak︱1973︱India | Bangladesh︱B&W︱Bengali︱35mm︱159 min

台北 ●5/15(五)21:10 ●5/19(二)12:50 ●5/21(四)15:10
   ●5/24(日)21:00 ●5/27(三)14:30 ●5/30(六)13:10
  ● 6/02(二)20: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年英國電影資料館十大最佳孟加拉電影第一名

印度電影大師薩亞吉‧雷(Satyajit Ray)曾說Ritwik Ghatak是印度電影史上少數具有真正才華的人,這樣的讚譽還不足以說明Ritwil Ghatak過人的天份,他身兼演員、電影理論家、劇場導演、電影導演與音樂作曲等角色於一身。英年早逝的孟加拉導演Ghataku一生帶有悲劇色彩,他被譽為和薩亞吉雷齊名的孟加拉電影代表人物,可惜在生前並未像雷一般得到國際影壇的重視。Ghatak代表60年代人道主義悲憫精神的知識份子,信奉左翼思想的他,視布萊希特與艾森斯坦為藝術英雄,短短一生拍攝的電影都在關懷廣大貧苦的中下階級,批判種姓制度產生的種種不公不義,他也深刻描寫受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印度女性堅毅與勇敢的一面,《雲遮星》(Cloud-Capped Star)為其代表作。

本片改編自印度作家Advaita Mulya Barman的同名小說,描述在東孟加拉提塔許河畔的貧苦漁村,一位美麗少女一生悲喜交加的故事。一位漁人告訴少女,大河川流不息,不知何時可能乾涸殆盡,人們的靈魂無法安息,然而漁船依舊繼續航行。少女在河上被綁架,失去記憶,流落異鄉,多年後帶著兒子又因緣際會落腳在已發瘋的未婚夫的漁村,兩人已不相識…。她的一生隨著大河的流淌起起落落,最終仍回歸河水的懷抱。Ghatak透過這則美麗哀傷的故事,傳達失落與再生的自然循環力量,交織著村民日常生活與歡樂慶典的描述。本片題獻給永遠的孟加拉廣大勞苦的民眾,對1947年印巴分治前印度教漁民和穆斯林農民和平共處的生活描寫,是Ghatak政治理念的發抒。

Ghatak對女性心理的細膩描寫與母性的讚揚是印度電影中極為少見的,女性不僅是情人、慈母、美德的代表,也是無盡包容的大河之母象徵。片尾,一生受盡苦難的主角化身成神祕的森林女神與子相遇,帶有魔幻色彩的結局安排為這則感人的故事帶來希臘悲劇式的昇華與滌清效果。Ghatak的影片排除印度電影中常見的熱鬧歌舞、通俗劇、明星等等商業電影元素,貫穿全片的樂曲是由Ghatak與他的音樂老師Ustad Bahadur Khan共同譜寫,富有悠揚動聽的旋律以及民謠抒情風格,為本片增添不少戲劇張力。

童年時與大批逃離飢荒與「孟加拉大分裂」的難民相處經驗對Ghatak後來的創作有深遠影響,他認同難民的苦痛,在作品中一再探討文化分崩離析、失根與流亡的象徵主題。早期作品以融合民眾劇場的紀錄寫實主義為主;60年代早期以加爾各答為背景,描寫難民生活的三部曲:《雲遮星》、《E-Flat》和《The Golden Thread》因為題材的爭議性造成票房失敗,Ghatak失去繼續拍片的機會,轉往印度影視學校任教,直到1970年才獲得經費贊助拍攝本片。因為過度酗酒與疾病,Ghatak 的健康嚴重惡化,在1974年拍完最後一部自傳性長片《Reason, Debate And Story》不久後即過世,留下一部部令人勉懷的電影傑作。

Set amongst Malo fishermen living by the Titash river, the story tells of a bride who is abducted by river bandits and is only reunited with her 'husband' many years later, after he has become mad and she has borne a child. Mixing romance, melodrama and passionate anger, the film is an epic depiction of the tragic lives of a small community.

亞特蘭大號
L’Atalante



尚‧維果 Jean Vigo︱France︱1934︱B&W︱French︱35mm︱85min

台北 ●5/16(六)20:00 ●5/19(二)11:00 ●5/21(四)20:20
   ●5/23(六)22:40 ●5/26(二)11:00 ●5/29(五)22:30
  ● 5/31(日)15:00 ●6/02(二)11:00 ●6/05(五)16: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58 法國《電影筆記》雜誌票選影史12大佳片
★1962 英國《視與聲》雜誌票選影史10大佳片
★1992 英國《視與聲》雜誌票選影史10大佳片
(導演組)與(影評組)雙提名

在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樣觀影秘笈中,很難找不到《亞特蘭大號》的蹤跡。這部廣為傳頌的經典影片,不但沒有隨著歲月的增長而有絲毫褪色,早已穩穩地進入「神話級」的位階。但,美好的事物常有一個悲慘的開始。尚‧維果的父親是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因叛國罪入獄,並離奇地於獄中自盡。從小就因肺結核而飽受病魔纏身的他,背負著「叛國賊兒子」的罪名,匿名改姓到鄉下讀書。承襲了父親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他著名的短片《尼斯景象》、《操行零分》,甚至《亞特蘭大號》,都帶著濃厚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操行零分》更因此遭到禁演12年。

當《亞特蘭大號》完成時,尚‧維果已經病重,無法親自參與剪接,在他親眼看到第一個剪接的版本後,片商為了迎合市場重新剪接,刪減成65分鐘新版本,加上流行歌曲,並以此歌曲名稱將片名改成《駁船經過》,結果票房不佳草草下片。一個月後尚‧維果就因敗血症病逝,年僅29歲。而後,納粹攻佔巴黎時,下令摧毀部分影片的拷貝,《亞特蘭大號》就是其中之一,影片的原始拷貝從此失傳。戰後,靠著英國電影資料館館藏的拷貝,與殘存於各地的底片,將影片重新修復並且發行,票房依然失敗。但它的威力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影展與評論圈中發酵,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導演的唯一長片,屢屢晉身各種「影史10大佳片」榜單。

這是一部關於夢、關於純真的影片。敘述一個鄉下女孩嫁給一個駁船船長,開始他們四處為家的運河生活。但是女孩嚮往巴黎的繁華世界,終於在某天深夜離船而去。整部影片像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夢,無論鏡位、光影與聲音都美得令人難以招架。導演讓演員完全發揮他們的演技,在沒有「樣本」可循的情境下,每個演員各自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表演方式。最後在尚‧維果的整合下,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氛圍。散發出如王家衛的電影中官能慾望、感性與憂鬱交錯的味道。讓這部講述社會階層問題,極度貼近現實生活的影片,竟然帶有濃厚不食人間煙火的韻味。

如今,在法國有無數間藝術電影院叫《尚‧維果電影院》;西班牙紀錄片影展設有《尚‧維果獎》;而法國本身每年鼓勵獨立製片,最具原創性的最高榮耀獎項就是《尚‧維果獎》。尚‧維果被公認是法國新浪潮之前,最具新浪潮精神的導演,他曇花一現的創作生涯,無疑是電影世界的一大損失。

L’Atalante is a barge in which two young newly-weds travel the waterways of France. The crew consists of an old eccentric with a passion for cats, and an equally peculiar boy. The wife loves her husband but soon grows tired of his water bound obsessions and, longing for the excitement of Paris, is lured ashore by a peddler. The film is a masterpiece not because of the tragic story of its maker (Jean Vigo made only four films before he died of tuberculosis in 1934, aged just 29) nor because of its awkward genesis, but because, as Truffaut has said, in filming prosaic words and acts, Vigo effortlessly achieved poetry.


讓世界跟著來
Pour la suite du monde

皮耶‧佩侯 Pierre Perrault / 米歇爾‧波侯 Michel Brault︱1963︱Canada︱B&W︱French︱35mm︱105 min

台北 ●5/18(一)13:10 ●5/20(三)18:30 ●5/21(四)22:10
●5/24(日)11:00 ●5/27(三)17:30 ●5/31(日)12:50
●6/04(四)18: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3 坎城國際影展正式競賽片
★1963 西班牙畢爾包紀錄片與短片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本片是魁北克紀錄片大師Pierre Perrault最著名的「榛樹島三部曲」的首部(另兩部為《The Times That Are》(1965)和《The River Schooners》(1968) ),內容是關於一群魁北克聖羅倫斯島居民在導演的建議下,企圖恢復已停止四十多年的圍捕白鯨的百年傳統。捕鯨行動須配合月亮的運行、潮汐變化與四季的自然律動,本片別名Moontrap《月之陷阱》即來自於此。

恢復捕鯨成為凝聚傳統小島社群的號召力,也為後代留下珍貴的精神遺產。Perrault與本片另一位導演Michel Brault(知名紀錄片工作者,也是《蒙特婁六重奏》的導演之一)融入島民日常生活與互動中,以珍視的眼光捕捉這群自律自給,堅守傳統智慧的「高貴」鄉下人純真的生活樣貌,完成這首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讚美詩篇。聖羅倫斯河是魁北克的命脈,本片不僅拍出大河壯闊之美,描寫大河孕育生命、餵哺萬物的力量,也深刻地刻劃人們傍河維生的依存關係。Pierre Perrault還拍攝過其他與這條河有關的紀錄片,如順著河流重溯法國探險家Jacques Cartier發現加拿大的航程,尋找魁北克移民的起源。

本片已成為「真實電影」經典中的經典,開創了紀錄片創作的新語彙,是紀錄片拍攝者夢寐以求的典範。它是加拿大紀錄片的精神支柱,也是史上首部進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的加拿大影片。影片將真實與虛構、過往與現在、傳統與現代、文字與影像等關係繁複細密地交織,兩位導演企圖實現已不再存在的事物;捕鯨的目的不只是將古老技能現代化,更是讓已不可回溯的過去成為「在場」。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於研究影像的鉅作「時間–影像」中,以近十頁的篇幅,深入談論Perrault的影片。德勒茲認為Perrault所要捕捉的並不是人物的「主體性」(無論是真實的或表演的),而是當真實的人物自己自發性地「表演起來」時,他召喚了時間的「之前」與「之後」,再讓自己成為這兩個時間無可分割的鉸鏈,於是他從無到有地創造了自己所屬的「群體」。然後,他才可以說「讓世界跟著來!」。我們(觀眾)成為這個「世界」的子民,成為其中真正的一份子。他不是單純地要再現過去(過去已遺失,已永遠無法真實地被再現),也不是要去預見未來(這是紀錄片而不是科幻片)。而是透過這個將自己「異化」的過程,讓虛構成為摧毀所有真實原有模式的強烈力量,讓自己成為創造真實、製造真實的原動力。所以,「真實電影」其實不是再現真實,不是「真實電影」,而是「電影的真實」。

出生於蒙特婁的Pierre Perrault,原本立志當一名律師,一生拍攝的紀錄片無數,也獲獎無數。他始終關注爭取自加拿大獨立的魁北克的人文與社會變遷,部部反應他深厚的人文關懷與堅定的政治立場,以及他對家鄉土地的熱愛。Perrault以對在地豐沛的紀錄建立起對魁北克抒情又強烈的身分認同,他饒富詩意的文學作品則表達出對疏離的現代社會的自覺。他曾自述創作理念:「我的電影無關政治,而是幫助了解以及反省自身所需的工具」。他留下的珍貴資產不僅止於個人成就,還有普世的人道價值與面對未來的堅強基石。(本片由NFB加拿大國家電影局製作發行)

First of the three films of the Île-aux-Coudres trilogy, Pour la suite du monde invites us to meet the inhabitants of this island in the St. Lawrence who, at the filmmakers' suggestion, revive their legendary "beluga hunt," which they'd abandoned about 40 years earlier. To the rhythm of the moons, the tides and the seasons, the hunt becomes a rallying point for a community strongly attached to its traditions and the traces it will leave for posterity.


年輕的愛神
Young Aphrodites


尼可斯‧貢督烏羅 Nikos Koundouros︱Greece︱1963︱B&W︱Greek︱35mm︱88 min

台北 ●5/16(六)12:40 ●5/20(三)20:40 ●5/23(六)12:40
   ●5/26(二)14:30 ●5/31(日)11:00 ●6/02(二)16:40
  ● 6/04(四)13: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3 柏林影展國際影評人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1963 希臘鐵薩隆尼基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最佳音樂

本片改編自希臘古詩人Idylles of Theocritus所寫的浪漫田園牧歌《Longus》,講述兩對年輕戀人探索情慾的歷程。導演Nikos Koundouros以充滿感官性的細膩手法,詩意地詮釋深陷情愛之人繾綣纏綿的糾結關係與青少年性的啟蒙。故事背景為西元前第二世紀,一群年輕牧羊人來到海邊的村落,當地漁夫都出海捕魚,只剩妻女們留守村中。一位少年牧羊人愛上村中的少女,兩人目睹一對年長男女的情慾嬉戲而喚醒了自身情慾;少女遭到另一位牧羊人的綁架,少年牧羊人悲痛之下走向海邊…。

本片歌頌狂放粗野,不受禮教規範的游牧世界裡,人類的原始愛慾、激情以及純真的肉體慾望,如何在少年少女相互渴慕下自在地迸發。全片環繞著「飢渴/潤澤」的主題發展,片頭極度口渴的牧羊人為爭奪水大打出手,漁村外的水潭不論在實質或象徵意義上都滋潤慰藉了牧羊人的身心,也是少年少女情慾初萌的重要場域。片中對情慾的赤裸描寫在60年代可說極為大膽而前衛,以水象徵情慾的手法更是許多以情慾為題材影片的先驅。

Koundouros選擇在傾圮的希臘廢墟拍攝本片,並啟用真正的牧羊人、農夫以及民間舞者來重新營造古老牧歌世界的氣氛,年輕俊美的肢體或輕觸或交纏,與乾枯荒涼的地景融合,完成的是一部富有異國情調與濃烈感官性的迷人之作,也是一首感嘆成年到來與純真失落的抒情之歌。本片配樂由著名希臘作曲家Yannis Markopoulos所譜寫,他也是Koundouros其他幾部電影的配樂。齊特琴主奏的旋律悠揚動聽,帶有濃厚的中世紀民謠色彩。

出生於克里特島的Nikos Koundouros是希臘電影的傳奇代表人物,首部長片《Magic City》(1954)即受邀參加威尼斯影展,第二部長片《The Ogre of Athens》(1956)層次複雜、風格前衛,獲得極高的讚譽,是最具代表的希臘電影之一。他擅長以希臘悲劇和文學典故探討人性善惡,也諷諭希臘的政治狀況。他以毫不妥協的性格面對電影審查、製片干預以及獨裁軍政的考驗。拍攝的多部長片部部都入選龐畢度中心舉辦的「百部最佳希臘電影回顧」,包括《Vortex》、《1922》、《Bayron: Ballad for a Demon》等等。Koundouros對當代希臘新電影導演有極深遠的影響,尤其受到安哲羅普洛斯的推崇,視他為電影啟蒙宗師。他目前擔任希臘電資館的主席,持續致力於保存與推動希臘電影。

YOUNG APRHODITES presents a world of primitive love and lust, erotic passions, and innocent physical longing as two adolescents experience sensual awakening in a savagely nomadic world. Filmed among the old ruins and landscapes of Greece and used authentic shepherds, peasants, and popular dancers to recreate the mood and atmosphere of a time long ago. Both exotic and sensual, this magnificently photographed film is a poetic ode to the beginning of adulthood and the loss of innocence.

惡魔的發明
A Deadly Invention


卡爾‧齊曼 Karel Zeman︱Czech︱1958︱B & W︱Czech︱35mm︱83 min

台北 ●5/17(日)16:50 ●5/23(六)16:20 ●5/29(五)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十九世紀中,法國作家朱勒.凡爾納(Jules Verne)以豐富的想像力與博學多聞的知識寫下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奇幻小說,最為人知包括《地心探險記》、《海底十萬里》和《環遊世界八十天》。本片就是根據《海底十萬里》的航海冒險情節,並引用凡爾納原作銅版畫改編而成,讓凡爾納書中的景象都栩栩如生起來。《海底十萬里》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但沒有一部如本片一樣將原作對科技的想像做最精確而生動的傳達。

一位發明具有強大威力炸藥的羅區教授,被邪惡的阿提加斯伯爵綁架,帶到一處荒島囚禁,教授在地下實驗室繼續完成他的發明,沒預料到他的發明將會被壞人利用,企圖用來統治全人類。他的助手設法向外界求援,火藥的建造如火如荼,教授終於察覺伯爵的惡魔計畫…。

本片乍看像是法國奇幻電影魔術師梅里葉式的傳統默片,但敘事手法與視覺技法都更為優異。曾有探險家說過:我們對火星的了解比對深海還多。導演Karel Zeman以維妙維肖的立體動畫詮釋凡爾納書中充滿奇想與趣味的海底世界:巨大的烏賊、章魚和水母伺機而動,奇異瑰麗的魚群自在悠遊;鯊魚潛艇撞沉輪船以打劫,穿著笨重潛水裝備的船員為搶奪財寶在海底舞刀弄槍;現代潛艇元祖鸚鵡螺號在深海探勘…。片中細膩又巧妙的美術與場景設計,成功地呈現十九世紀工業革命迷人的機械科技,華麗的管絃配樂也為曲折的劇情增加不少張力。

早在電腦繪圖特效發明之前的五十年,捷克動畫大師Karel Zeman已經用鬼斧神工的動畫技巧製作出令人嘆服的電影特效。他在有限的預算下,以豐富的想像力,巧妙運用將遠近景物並置所產生的視覺錯覺技法,拍攝真人演出與立體模型合成的特效場面,與現今的電腦特效相比或許不夠精緻,卻有兒時童玩的迷人懷舊氣氛,令人回味無窮。本片史詩般的宏偉結構,對每一處細節的經營,都讓人讚嘆是一場奇幻之旅的饗宴,不僅是奇幻迷必看的經典,對習慣好萊塢大製作電腦特效動畫的觀眾,更是體驗古典特效片特殊手作質感的難得機會。

Karel Zeman被稱為「幻想的魔術師」,作品風格特殊,充滿想像空間,以冒險題材為主,代表作有《被盜的飛船》、在想像的世界旅行的《洞男爵的冒險》(The Fabulous Baron Munchausen)以及《史前世界之旅》(Journey to the Beginning of Time)。他在捷克共產制度瓦解前夕辭世,一生的傑作為封閉政治環境下的孩童與大人帶來無比珍貴的幻想空間與溫暖的鼓舞。跟所有偉大的電影導演一樣,Zeman的奇幻作品歷久彌新,引領我們繼續做夢。

A truly unique adventure from Czech filmmaker Karel Zeman which uses live-action, animation, puppets and engravings to tell a story based on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Mysterious Island" and other Verne tales. A scientist and his assistant working on an explosive new energy source are kidnapped by pirates hired by a nasty industrialist.

海邊奔跑的斑點狗
Spotted Dog Running at the Edge of the Sea


卡宏‧傑弗基安 Karen Gevorkian︱1990︱Soviet Union/Germany︱Color︱Russian︱Video︱132 min

台北 ●5/16(六)21:50 ●5/18(一)17:10 ●5/23(六)18:00
   ●5/26(二)16:20 ●5/29(五)12:50 ●6/01(一)15:00
  ● 6/03(三)20: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1 莫斯科國際影展最佳影片、費比西影評人獎
★1993 法國Valenciennes影展最佳影片

這部曾受邀於2005年國民戲院「俄羅斯電影與文學影展」放映的奇片,歷經種種不可能的技術挑戰而取消演出,最後排除萬難終於得以放映,但僅僅兩次的珍貴放映造成影迷競相走告,連呼「不可思議!」,造成一票難求的盛況。本次影展再度邀請本片參加放映,不僅因為影展主題的契合,也是對當年向隅影迷心願的誠懇回應。

本片改編自俄羅斯小說家艾特瑪托夫(Chingiz Aitmatov)的同名小說,主要人物是一群住在北方庫頁島,靠捕魚維生的尼夫赫族(Nivkhis)部落。一個10歲的小男孩,在祖父、父親的陪伴下,第一次出海去獵捕海豹。那是一項辛苦且艱辛的任務。所有這個年紀的尼夫赫族男孩都得學會打獵,然後成為一個男人和家庭的支柱。不幸地,海上飄起長達數日的濃霧,讓他們迷失了方向。當預藏的食物與飲水快要用完的時候,大人們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決定…。這是一部結合民族誌人類學紀實影像與魔幻寫實文學魅力的奇片。片中對原始部落為面對嚴峻的自然環境考驗,共居、共食、共存亡的集體生活寫照,以及薩滿教歌舞與祭神儀式的描繪,在在讓人驚異。然而導演並不是為了拍攝一部奇觀式的影片以滿足「文明」世界觀者的窺看欲,而是以極為詩意與尊敬的方式捕捉另一種生命存在樣態的殘酷與美麗。影片一開始對日常生活的描述,很容易讓我們毫無防備地以為是一部平淡無奇的紀錄片,但嚴峻的自然力量逐漸籠罩,最後迷海漂流與大海的殘酷,將成為一場讓我們永生難忘的親身經歷。

這部影片原本由列寧片廠(Lenfilm)於1978年開拍,但在蘇維埃藝術部門的壓力下喊停。1986年才在相關人士的協助下,由杜輔仁柯片廠接手,最後在數筆德國資金的協助下完成。參與本片編劇的Tolomush Okeyev也是重要的吉爾吉斯導演,代表作品有《雪豹後裔》、《給我一顆紅蘋果》與《養子》。

Karen Gevorkian生於亞美尼亞,1981年於Armenfilm Studios完成《Farewell Beyond the Border》,之後進入Lenfilm、Mosfilm、Tsentrnauchfilm、Yerevan Studio等片廠拍攝紀錄片,再轉往杜輔仁柯片廠完成《海邊奔跑的斑點狗》,這部他最被稱道的影片,獲得數個國際影展的肯定。1992年創立自己獨立的工作室Navigator,擔任影展評審,也再度回到音樂的領域。近作為追溯亞美尼亞大屠殺史實的紀錄片《Genocide without comments》(2007)。

A parable based on Chingiz Aitmatov's novella. A ten-year-old boy together with his grandfather, father and uncle go hunting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rouble awaits the seal-hunters: the fog settles over the sea and they lose their way. When there is no more food or water the men decide to save the boy's life at the cost of their own and thus save the entire Nivkh clan .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