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國舅舅
My American Uncle /
Mon oncle d'Amérique 
Alain Resnais│France│1980│Color
│French│35mm│125 min

 

10/16(日)15:20  10/20(四)19:40  10/24(一)11:00
10/27(四)19:20  10/30(日)11:00  11/01(二)17:10
11/04(五)16: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0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費比西影評人獎
★1980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在1976《天意》之後,雷奈進入他創作的另一個高峰,開始闡述起迷人的中產階級愛情故事,進而拆解以及斷裂這種尋常性。《我的美國舅舅》就是這樣一部帶著幽默感傷又耐看的傑作。

影片一開始就伴隨著閃爍的紅心燈光,闡釋了本片對於「存在」的解惑:「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存在。」,然後鏡頭開始照著牆面的大照片,那是集錦圖,也是生活的集合。雷奈先由舊物的照片、老電影拍起(回憶),然後拍到實景(現在),接著又跳到實人及科學實驗(未來),然後再跳躍回來舊電影的段落,這種挑戰觀眾卻又一方面豐富人物心理背景的方法、隨著他們的成長跟戀愛過程,橫生出一種獨到的韻味。

全片充滿前衛的手法、跳接畫外音以及行為學家亨利‧拉伯(Henri Laborit)的老鼠實驗等,不斷的切割觀眾對於影像跟故事的概念,而情愛的糾葛,人們是否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改變這個局面呢?還是只是像老鼠一般,被迫地因為外在處境的改變,做出反應(電擊就跑到另一面、或與另一隻老鼠打鬥)。

雷奈讓亨利本尊現身於影片說法,談著他最著名的古典操作式制約論 (operational conditioning),同時又讓這兩男一女的生活攤在鏡頭前,隨著老鼠實驗跟老電影做出對應。換言之,如果行為可以預測,過去、現在、未來不過只是生活處境下的人類反應而已,感情是否也可以是一種科學?

影片由這三人的各自生活交織而成,從離開農場卻又不得不低頭的工廠管理者(由影帝傑哈德巴狄厄飾演),以及小島上由祖父帶大的男人,與一個從貧民區長大的女演員,三個不同背景卻彼此關聯的角色做出人際關係網。最後兩位主角的彼此扭打,及另一位男主角的落寞選擇,更好似對應著實驗中,面對威脅時的攻擊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而所以是誰控制著行為呢?是外在跟內在環境影響我們?還是當時的處境騙了我們?

雷奈依舊犀利深刻的講著,無論是愛情、工作、或者人生都無法自主控制,依照著時局或者當時處境,會有不同的想法。影片不時充滿通天達地的睿智及對於人生及生命的深刻洞察,而影片中主角們不斷提到的美國舅舅,最終也沒有現身,而成為某種生活面向的虛與實,謊言與真相。

Alain Resnais's Mon Oncle D'Amerique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ase history," replete with a pedantic narrator, played by real-life behavioral scientist Henri Laborit. Gerald Depardieu plays a plant manager whose behavior is inspired by the films of "macho" French film star Jean Gabin. Nicole Garcia portrays an actress who has patterned her conduct after stage and film luminary Jean Marais. And Roger-Pierre is a TV executive whose main influence in life is lovely cinema actress Danielle Darrieux. Though it may sound like a Woody Allen comedy, Mon Oncle D'Amerique eschews satire for the most part, treating both its subject matter and its subjects with intense seriousness.

 
極樂大餐
The Big Feast /
La Grande Bouffe


Marco Ferreri│Italy/France│1973│B&W
│French│35mm│130 min

10/15(六)21:50  10/21(五)13:40  10/23(日)22:00 
10/26(三)12:50 10/27(四)21:40  10/31(一)13:00 
11/04(五)13: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3 坎城影展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1974 德國金銀幕獎


告子曰:「食色,性也。」這句話放在《極樂大餐》(La Grande Bouffe)這部片中,再恰當也不過。四位有名有利的中年男子:大廚、電視製作人、飛機長、與法官(由當時的一線男星馬斯楚安尼、菲利普諾黑、米歇皮柯利、烏果托納齊飾演),相約在巴黎一幢豪宅中,追求極致的享樂,忘情恣意盡饗食色之慾。但一如佛洛伊德的「快樂原則」理論所述,人之所以為人,推動生命運轉的機制誠然乃追求享受快樂的慾望,但這種慾望同時也是一種趨向死亡的驅力:滿足所有的慾望本身便是一種找死的行為──因為心願已了,人生何以為繼?

因此《極樂大餐》這部片的基本命題,不在於吃喝玩樂,而是死亡與終結。片頭四名男子告別家人,切斷與俗世的一切聯繫,讓這場世人眼中的淫糜豪宅轟趴,居然看似一心尋死的自殺旅程。而這也正是他們的本意──片中角色不斷重複著一句話:「我們是來吃到掛的。」同時法文片名中的"bouffe"一字,也饒富興味;字源"bouffer"這個動詞,兼具「吃」以及「吃到撐」的含意──轉換成中文,微妙地變成一般人常掛在嘴上的「吃飽撐著」四個字。這四名享有西方文明社會中一切物質條件的男人,吃飽撐著的極限還能做些甚麼?不過是等死罷了。

義大利新寫實名導馬可.菲萊利(Marco Ferreri)於一九七三年的坎城影展,憑《極樂大餐》獲頒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其低俗、怪異的品味與大膽暴露的畫面,引起極大爭議。在影片中,隨著劇情推演,菲萊利對西方文化中各種關於食色的二元對比,進行反覆的辯證。東方有女體盛,西方也有秀色可餐的「水果餡餅/蕩婦」(tart)一語雙關;男人性慾獲得滿足的射精是一種「排遺」的釋放,同時食慾吃到撐的頂點也是如同山洪暴發般的「排遺」釋放;東方稱高潮為「欲仙欲死」,西方人也稱這種性愛的極樂為"little death",而在《極樂大餐》中,追求食色顛峰的瀕死體驗被冶為一體:劇中一名角色在上口下體同時達到最頂點時生命嘎然而止,觀者也搞不清楚那最後不住的抽動究竟是男體慾望即將噴出的爆發前夕、抑或生命將要脫離軀殼前的陣痛?

Subversive Italian satirist Marco Ferreri directed and co-wrote (with Rafael Azcona) this grotesquely amusing French black comedy about four men who grow sick of life, and so meet at a remote villa with the goal of literally eating themselves to death. The quartet comes from various walks of life -- a pilot (Marcello Mastroianni), a chef (Ugo Tognazzi), a television host (Michel Piccoli), and a judge (Philippe Noiret) -- but all are successful men with excessive appetites for life's pleasures.


 

1 懲罰公園
Punishment Park

Peter Watkins│USA│1971│Color
│English│Video│88min

10/15(六)11:00  10/19(三)16:40  10/21(五)20:10 
10/26(三)15:20 10/29(六)12:40  11/01(二)15:20 
11/03(四)17: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1 坎城影展
★1971 紐約影展
★1971 滾石雜誌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

近年來因為數位攝影設備的進展,許多商業影片紛紛以這種逐漸進入日常生活的影像敘事為創作基礎,試圖挑戰真實與虛構的界線,而創造出逼真的效果。1999年的《厄夜叢林》創造了新的話題趨勢,之後許多驚悚類的影片便效法紀錄片式或家庭錄影帶式的拍法,讓恐懼有真實感。2008年的《科洛弗檔案》,延續的驚悚類實錄傳承外,還加入了大場面的動作元素,將怪物動作大片以第一人稱式的角度設置下來,非常有真實感與迫切感。

但這樣的作法可不是近年的發明,1971年的《懲罰公園》早就做了逼近真實的設計。以十六釐米攝製的《懲罰公園》是一部偽紀錄片,即是以紀錄片的手法拍攝,但卻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雖然情節非真實發生過,但所觸及的內容卻是真實的,正所謂虛構比寫實更易觸及到真實。

《懲罰公園》描述1970年尼克森總統執政時期美國興起反越戰潮,許多年輕學生、社會運動者、女權運動者、民權運動者、反徵兵者紛紛上街抗議,而這些人的反戰訴求被視為破壞國家安全,因而被逮捕、審判。影片中審判的陪審團和被告就人權理念和國家權力展開攻防(非一般正常的法庭程序),往往被告被警察壓制不得發言。審判之後,每個人各被判時間長短不等的監禁,但審判者提供另一個選擇:懲罰公園,看看被告要接受十幾二十年的監禁,還是三天的懲罰公園。懲罰公園的「遊戲規則」是,以三天的時間穿越加州境內五十三英里的沙漠,到達插國旗的地點,便可以獲得自由。

影片一開始便是懲罰公園遊戲開始,同時平行剪接穿插審判過程。在攝氏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下穿越沙漠,軍警在其後追逐,彷彿一場狩獵秀,一組被追趕的被告一路上發現原先被允諾提供的水源都是騙人的之後,開始計畫反叛……,另一組到達國旗前方的被告,卻發現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這時候影片交叉剪接到遊戲前的審判結案,被告紛紛捨監禁而選擇懲罰公園,形成荒謬的對比。
《懲罰公園》不是真實事件的紀錄,但法庭上和懲罰公園中的檢警心態,卻不折不扣是當時美國國家權力針對共產意識、反戰行動的暴力再現。這樣的片子在今日看來,反共與反越戰皆已過去,但國家暴力仍舊以反恐的面目再生,而且更為龐大,不僅僅在美國境內,還擴展到國際,使全球都成為美國的懲罰公園。



1970. With growing activist resistance to the Vietnam War, President Nixon activates provisions in the 1950 McCarran act and sets up detention centers for undesirables deemed a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In California's Mojave Desert, groups of dissidents are summarily convicted and given the choice of long prison terms or a 3-day ordeal in Punishment Park. While the tribunal starts to process a second group of belligerent, sullen detainees, the first group is sent on their 53-mile marathon across a desert where daytime temperatures soar over 100 degrees. They have three days to reach a flag and avoid capture by law officers and National Guardsmen in training. Even before they begin, most of the detainees - draft evaders, political activists, protesters and a couple who attended a poetry reading - believe that the police will simply murder them under one pretext or another.



2011核電漫遊
Under Control / Unter Kontrolle


Volker Sattel│Germany│2010
│Color│German│35mm│98min

10/15(六)12:50  10/17(一)14:50  10/20(四)13:00 
10/23(日)11:00  10/25(二)18:40  10/28(五)16:50 
11/02(三)15: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1 柏林影展
★2011 慕尼黑紀錄片影展開幕片
★2011 德國攝影獎提名

在日本海嘯後所引發核電危機的同時,巧合地,德國導演Volker Sattel於2011年柏林影展首映他花了3年時間,研究拍攝德國核電廠的紀錄片。身為世界最先進、嚴謹國家之一的德國,導演獲准深入核電廠的內部,觀察核電廠工人的工作狀態,記錄核電廠的運作,來呈現更多討論核能的可能。

片中刻意保持客觀、幾乎沒有旁白與訪問,只是在安靜、節制的鏡頭下,如同局外人般地窺看這個異於一般生活環境的地方。從上個世紀人們使用核能來發電,歷經幾十年,核能從安全乾淨的能源,變為大家懼怕的洪水猛獸。但透過本片的鏡頭,觀眾所看到的,卻是井然有序的環境、精密的儀器、和冷靜的員工。

導演說,他十分驚訝看到電廠內工作者的專業程度,這些工作人員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處於不尋常的環境中,但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日復一日的真實生活。這些工人有些來自於礦產業、有些來自於軍隊,他們習於生活在有紀律、階級制度的環境中,他們早已習慣在備受控制的環境下,因此也不會擔心機器突然故障的問題。原始片名「Unter Kontrolle」(Under control),意思為在控制之下,指得即是人們處於面對威脅和危機中,如何極力以理智和精密的控制應對。片中核電廠內簡潔乾淨彷彿如科幻片中的場景呈現,表現了人類在危機中運用智慧的毅力和美麗,也帶來了如《2001太空漫遊》同樣的疑慮──科技真的控制得了嗎?

影片拍攝了改建成遊樂場的昔日核電廠情景,導演也不諱言地表示他也是站在反核這一邊。不僅是核電廠耗資巨大且有廢料問題,安全問題更是永遠也無法預測的。但導演也表示,在德國,核能已經被妖魔化,關於核能的討論也變得過於情緒化,大家對於車諾比核爆的懼怕,反應在這些關於核能的辯論上。所以他希望能透過這部紀錄片,拍出真實的核電廠情況,讓社會對於核電的討論能夠更冷靜與理性,實為不論擁核、反核者都不能不面對的真相。



The documentary “Under Control” unfolds a panorama of atomic energy in Germany. Its broad perspective reveals the real challenges and enormous efforts that nuclear power demands from humankind. The control over the nuclear fission process is not depicted chronologically but rather as a prism of places and sites that not only refracts the stations of the German atomic age but also reflects beyo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xamination of a technology once synonymous with progress also touches on elements of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觀賞本片觀眾,可將票根填妥聯絡資料並投入抽獎箱,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由推守文化提供《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書籍乙本

 
 
1 獨立建國行動綱領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JodShapiro│Canada│2010│Color
│English│HD│72min

10/15(六)18:30  10/22(六)11:00  10/25(二)12:50 
10/30(日)13:20 10/31(一)15:30  11/03(四)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0 阿姆斯特丹記錄片影展
★2010 多倫多國際影展
★2011 雪梨影展
如果看過2011年的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得主《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應該對於影片尾聲導演黃信堯的口白中所提到的西蘭公國記憶猶新吧!面積只有550平方公尺的西蘭公國位於英國外海十公里處,造型頗為奇特,常駐居民往往不超過五個,但是在1967年就宣佈他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貨幣和護照,甚至還曾經發生過政變。黃信堯本來是要拍一支八八風災的紀錄片,卻去了日漸沉沒的台灣友邦吐瓦魯省思水的議題,最終以西蘭公國的法律地位,帶出台灣主權的國際爭議,堪稱畫龍點睛。

有確定的領土、有常住的人口、有一個政府、以及與其它主權國家有外交關係,是一個「國家」合法與否的主要標準。不過有觀點認為,以上標準中,是否為其他國家所承認,比其他幾點重要得多。加拿大國寶蓋馬汀《夢遊冰雪地》的製片兼攝影師Jody Shapiro即以此作為出發點,邀請1979年出版的奇書《微國家:獨立建國的簡易操作手冊》作者厄文史特勞斯親身入鏡,選定位於美國內華達州、南加利州及賓州共三棟私人物業組成的摩洛西亞共和國、義大利西北部的塞波加大公國、發明家Dean Kamen採用LED照明設施達成能源自給自足的康乃狄克州沿岸島國North Dumpling Island、由藝術家Gregory Green號召以「領土永存於公民心中」概念成立的The New Free State of Caroline、位於西澳洲農場的赫特河省公國等微國家進行記錄,完成了《獨立建國行動綱領》這部奇片。

微國家聯盟指稱目前全世界總計有567個國家(而非慣見的標準答案「244個政治實體」),搞不好哪天只存在於網路鄉民口中的「天龍國」有機會成為第568個(必須知道的是,台灣紀錄片導演蔡一峰的《獨立之前》記錄了位於高雄大寮的「高砂國」建國夢碎的歷史時刻)?Jody Shapiro當然不是包藏禍心或偏執的陰謀論者,刻意以此教唆異議分子建國滋事,相反的,Jody Shapiro「極力避免」政治化,他意在將國家構成要件從政治層次提升到哲學層次,心懷尊重去理解每個微國家的核心立場,重新思索何謂「想像的共同體」,以及國界與國家(在政治之外)的存在性本質。於是,《獨立建國行動綱領》既有豐富詳實的研究資訊整理,還試圖深入這幾個不為國際所承認的微型國家領導人內心,爬梳一個國家構成要件的終極定義,在愉悅、慧黠、令人振奮的節奏中,瀰漫著難以言喻的感性氛圍,絕對值得事事泛政治化的台灣談話性節目借鏡。其實台灣觀眾該感到慶幸,這部電影是完成於解嚴後二十多年,不然極可能今天還無法在台灣正式放映,甚至會被列為禁片哩。



What makes a country a country? What makes a state a state? A nation a nation? And what's to stop you from starting your own? In a globe-hopping search for an answer to these fundamental but little understood questions of sovereignty, 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visits six micronations – unrecognized self-declared sovereign entities that you will not find on a political map. Shapiro's documentary mixes comedy and compassion with a serious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statehood and citizenship.

 
1

撥雲見日
The Sun Behind the Clouds:
Tibet's Struggle for Freedom

Ritu Sarin, TenzingSonam│USA
│2010│Color│English/Tibetan
│Video│79 min

10/17(一)13:10  10/19(三)22:10  10/23(日)13:00  10/25(二)22:40
10/29(六)11:00  11/01(二)19:30  11/03(四)12: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0 棕櫚泉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2010 孟買國際影展銀海螺獎
★2010 人權觀察國際影展閉幕片

相較於《達賴喇嘛十問》、《達賴喇嘛智慧之路》、《達賴喇嘛復興之路》等由西方白人導演的觀點切入,聚焦於西藏流亡領袖達賴喇嘛豁達、睿智宇宙觀的「國家地理頻道式」紀錄片,藏人丹增索朗與他的妻子利圖薩然聯合執導的《撥雲見日》可謂非常「政治」,不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無畏地呈現此時此刻達賴喇嘛所面臨的考驗與磨難,以及將來西藏與西藏人的何去何從。

丹增索朗與利圖薩然過去二十年來完成了多部以西藏為主題的紀錄片,探討逐漸流失的民族精神,以及藏人的離散情感與文化認同,他們有意識地企圖導正西藏影像在西方觀眾眼中極可能被過度浪漫化、強調異國風情的傾向,以一種冷靜、敏感、第一手直擊的寫實觀點,期望將西藏的「當下」情況如實記錄下來。正因如此不加修飾,以2008年3月西藏首府拉薩發生藏人與漢人間的暴力事件為中心,兼及後續由流亡藏人所發動從印度徒步歸鄉的活動、奧運火炬傳遞遭海外藏人干擾等事件的最新紀錄片作品《撥雲見日》,遂在2010年一月的美國棕櫚泉國際影展上引發軒然大波。

這部由《斷背山》金獎配樂家Gustavo Santaolalla跨刀配樂,被定調為鼓吹「藏獨」的爭議性紀錄片,由於遭到中國人基於民族情感的集體抵制,以致連原訂參展的中國電影《南京!南京!》和《超級50》皆宣佈退出棕櫚泉國際影展,表達中國影人的嚴重抗議。陸川曾經拍過充滿人道主義的金馬獎最佳影片《可可西里》,他的《南京!南京!》更是強調從更人性化的角度重新省思大屠殺背後的歷史脈絡,然而面對記者的詢問,他表示個人在第一時間就做出退展的決定,因為《撥雲見日》是一部宣揚西藏獨立的電影,他身為中國人,理當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沒任何商量餘地。整樁事件猶如2009年七月墨爾本影展因堅持放映新疆獨立運動精神領袖熱比婭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引發中國導演賈樟柯及中港台合資的《渺渺》退展的翻版。

無論《愛的十個條件》抑或《撥雲見日》,單單一部電影並無從改變新疆或是西藏複雜難解的歷史政治問題。然而一部坦誠的電影就像個正確的入口,帶領觀眾看清世界的真相,理解種種沒法化解的偏見,體諒那些無從解釋起的無奈。



Tibet. March 2008. The biggest uprising since China took control, sweeps through the country. Meanwhile, exile Tibetans in exile, march on their homeland, determined to support their countrymen. This is a year of dramatic possibilities for Tibe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the Dalai Lama, Tibet's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leader, has pursued the Middle Way Approach: giving up the goal of Tibet's independence in return for a genuine autonomy. But China has consistently rejected his proposal. Now, more and more Tibetans are questioning his strategy. Can the Dalai Lama's path of peace and compromise find a solution for Tibet? Or will the voices calling for independence prevail?

 
1 工廠下班一世紀
Workers Leaving the Factory / Arbeiter verlassen die Fabrik

Harun Farocki│West Germany│1995│Color, B&W│German│Video│36min

10/17(一)16:50  10/20(四)22:00  10/24(一)21:40 
10/26(三)21:30 
10/30(日)21:00  11/02(三)21: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布宜諾斯艾利斯獨立影展

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倆在巴黎Grand咖啡館的「印度沙龍」放映了他們所拍攝的十部短片,其中當然包括世界電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工廠大門》。此片以設在里昂的盧米埃自家工廠為背景,記錄了工人下班的景象。當工廠的大門打開,工人們有說有笑地魚貫走出,然後大門關上。平凡寫實的人群首度出現在銀幕上,令當時的人們感到萬分驚奇,儘管只是一個45秒的單一鏡頭,卻有著素樸真實的強大魅力。評論者甚至認為,盧米埃兄弟在構圖上形成一種巧妙的平衡,大門略靠右邊,然而中間靠左的地方還有一個小門,因為光線暗,所以是黑色的。從大門出和從小門出的人,恰好形成黃金分割。

一百年後,有「德國最不為人所知的知名導演」美譽的影像奇才Harun Farocki以三十六分鐘片長的《工廠下班一世紀》向盧米埃兄弟、向電影、也向全世界熱愛電影的觀眾致敬。Harun Farocki的紀錄片常被稱作是「影像論文(film essay),充滿對於早期工業社會如何以消費、社會控制和戰爭提升社會生產效率的批判,然而其中所展現出文學般的詩意質地,卻又令人久久難以忘懷。從劇情到紀錄再到裝置藝術,生於捷克、以柏林為創作基地的Harun Farocki持續探討語言、意識形態、觀念,以及視聽文化領域中的各種話題,早期代表作如1969年的《Inextinguishable Fire》記錄下越戰中遭美軍汽油彈傷害的士兵自白,比較後期如1989年的《Image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scription of War》則以更開放性的觀點為Auschwitz集中營做出結論。

如果說羅伯伊普斯汀同樣在1995年推出的《電影中的同志》,舉重若輕地打開賽璐珞的衣櫃,舉證歷歷百年影像如何偷渡各樣同性情誼,娓娓道來規避保守審查制度絕處逢生背後的龐雜政經脈絡,那麼Harun Farocki的《工廠下班一世紀》就是以《工廠大門》這個如今已然成為象徵性敘事媒介的經典片刻為起點(即便工人電影未能如同志電影般發展成為一種鬆散的類型),再循序羅列各樣勞動階級走出工作場所的影像片段作為對照,極盡所能以結構主義、女性主義、歷史比較等研究方法作為切入,無論片中驚鴻一瞥的卓別林、格里菲斯、佛列茲朗、帕索里尼和安東尼奧尼,抑或本屆影展選映的《一個女奴的零工生涯》和《幹掉大老闆》,於是全都被串連了起來,從最表面的構圖、角色走位分析到每格影像背後可能蘊含的文化歷史意義與深層意識形態,既夾敘夾議,又感性異常地連結電影的過去與現在,定義了Harun Farocki個人觀點下的世界電影史。



“When it is a matter of strikes or strike-breaking, of factory sit-ins or lock-outs, the factory forecourt can become a productive setting. The factory gate form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rotected production sphere and public space; there, just at the interface, is exactly the right spot to transform an economic struggle into a political one.” —Harun Farocki

 
 
1 一個女奴的零工生涯
Occasional Work Of A Female Slave / Gelegenheitsarbeit einer Sklavin

Alexander Kluge│West Germany│1973│B&W│German│Video
│91min

10/17(一)16:50   10/20(四)22:00   10/24(一)21:40 
10/26(三)21:30  10/30(日)21:00   11/02(三)21: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布宜諾斯艾利斯獨立影展

亞歷山大克魯格是法學博士,也是執業律師,因為哲學家好友阿多諾(法蘭克福學派代表性成員)的介紹而當上弗列茲朗的助手,就此開展電影人生。他身兼導演、編劇、製片、旁白解說、演員,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小說家,學者,影視企業家以及社會批評家等多重身份,首部劇情長片《昨日女孩》改編自己的小說,被譽為德國新電影的奠基之作,第二部作品《馬戲團藝人》則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之後陸續拍過幾部以德國歷史和社會為題材的重要電影,於八o年代末轉往電視製作發展並成立獨立製作公司。

克魯格曾與另外25位新導演聯名發表劃時代的「奧伯豪森宣言」,宣稱舊電影己死,新德國電影需要從固有的體制中解放出來的自由。除此之外他還稱得上是高達在德國的門徒,曾以「盲目的愛」向高達提問,拍成記錄短片《盲目的愛情–與高達對談》,對電視訪談規則的挑戰與實驗做了最佳示範。對於克魯格而言,娛樂並非拍攝電影的主要目標,更重要的在於呈現生活和歷史的真相。《一個女奴的零工生涯》是克魯格繼《昨日女孩》後再度啟用其妹亞歷珊卓克魯格擔任女主角,這回她不再是從東德來到西德追夢的女孩,轉而詮釋一名試圖與全世界對抗的犀利人妻Rosewitha Bronski。

Rosewitha的丈夫醉心學術研究、缺乏現實感且處於無業狀態,為了照料子女並解決沈重的家庭負擔,同時又可以實踐她的個人信念,Rosewitha非法為有需要的婦女進行墮胎手術,直至某次意外發生為止。經此事件之後,Rosewitha的丈夫開始出外養家,Rosewitha則決定將自己從固有的社會結構解放出來,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放在追求社會公義上。她多方奔走爭取勞工權益,意外發現丈夫上班的工廠密謀遷廠,她千里迢迢遠赴葡萄牙蒐證,甚至以身涉險也在所不惜。最終遷廠計畫終止,Rosewitha的丈夫遭到免職,唯一的盟友也因家庭問題與她分道揚鑣。克魯格大膽打破傳統電影敘事手法,採用大量的手提攝影,配合新聞歷史片段意有所指的穿插,在冷靜第三者的旁白評論以及不同背景音樂的創意運用之下,營造出帶著些許高達影響的紀實性與批判觀點。

《一個女奴的零工生涯》如《昨日女孩》那般,是首熱情依舊卻註定以徒勞作結的時代輓歌。克魯格藉由身處「非常時代」的Rosewitha的個人經歷,凌厲、尖銳、卻也無比詩意、浪漫地緬懷了那段表面上兩極相對、壁壘分明,暗地裡卻充滿各種可能的鬆動歲月。


The most significant work by Alexander Kluge, architect of the New German Cinema, features his sister Alexandra as Rosewitha Bronski, a woman trying to make her way in a hostile society. Rosewitha is a wife and mother, a local abortionist, and a factory worker turned labor activist. Rosewitha's life is chaotic: Her children scream for attention; her demanding husband is unemployed; the factory is in the midst of relocating; and doctors don't pay their referral fees. Kluge captures her frantic life in a cool, episodic style that makes use of voice over and inserts to comment on Rosewitha's choices.

 

1 幹掉大老闆
Louise-Michel

Gustave de Kervern & Benoît Delépine│France│2008│Color│French
│35mm│90min

10/15(六)14:50  10/18(二)19:30  10/23(日)14:40 
10/26(三)11:00 10/28(五)15:00  10/31(一)17:00 
11/03(四)16: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聖撒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劇本
★2009 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目不識丁的露易絲最忌諱聽到別人質問她「難道你自己不會讀嗎」,哪管對方有心還是無意,當年她用槍把對方的腦袋轟掉時,可是一點兒也不遲疑哩。如今,坐了十五年的牢,出獄後的露易絲在一間工廠上班,某日卻發現無良老闆一夜之間竟把廠房裡所有的機器全部清空,只留給工人幾百歐元的賠償。眾姊妹們開會商量對策,竟然贊同露易絲的瘋狂提議,一齊出資買兇幹掉無良老闆圖個痛快,幾經輾轉找到了外型肥胖、性格害羞的「專業殺手」米歇爾,深藏不露的他是否能夠完成露易絲交付的任務呢?
《幹掉大老闆》片名Louise-Michel由兩個主人翁的名字所組成,但它另一層意義則是有「蒙馬特紅色處女」之稱的巴黎公社著名女領導人的名字,雙導演Benoît Delépine與Gustave de Kervern似乎以此將這個弱勢無產階級集資刺殺邪惡資本家的故事與十九世紀巴黎公社所象徵的無政府主義做出連結。如果在美國,這個故事可能會被拍成另一種版本的《我倆沒有明天》,倘若落在英國導演手裡極可能發展成《辣嬤寫真》那類從底層階級出發的性別喜劇,一旦到了日本則難免成為宣揚大和魂的熱血勵志電影……,然而喜劇演員出身的Benoît Delépine與Gustave de Kervern對於這個看似滑稽、突梯、帶著公路電影精神(兩位導演的近作《大叔的哈雷日記》也是公路電影)的悲劇狂想,顯然有著更深層、更具批判性的複雜想法。於是他們找來同樣渾身充滿喜感,不僅能演也能編能導的比利時多棲影人柏利藍納(《萬事不美好?》、《完全自殺門診》)與兩屆凱薩獎影后友蘭達夢露(《心如潮湧》、《花落花開》)分別出飾米歇爾與露易絲,以他們獨特的幽默感,一丁一點挖掘出這兩個關鍵人物的內在「動物性」。

大量定點鏡頭任由景框中的角色自由進出,大膽排除背景音樂而僅在片頭片尾引用一首與劇情遙相呼應的主題曲,演員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則令人想起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的電影,《幹掉大老闆》以一種與喜感相去甚遠的冷調,去刻劃片中所有邊緣角色「不得不為之」的宿命。他們所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是基於生存或解決需求的原始本能,意在讓虛矯的文明感受野蠻的驕傲,同時更是對於法國大革命精神「自由、平等、博愛」另個層次的徹底實踐。只不過,Benoît Delépine與Gustave de Kervern這回以性別作為切入,然後採取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極端不尋常、極端無厘頭的浪漫方式!



Absurdist duo Benoit Delepine and Gustave Kervern follow-up 2004's Aaltra with this sparse black comedy in which the recently-fired female employees at a children's clothing factory pool their funds to put a hit on their callous boss. Out of work and down on her luck, ex-con Louise proposes to her jobless sisters that they do something useful by ridding the world of the man who put them all in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But while security specialist Michel seems like the perfect candidate to carry out the hit, his ineptitude is so great that he attempts to sub-contract the job to a series of inexperienced - and highly inappropriate - assassins.

 
 
1 金絲雀 
Canary


鹽田明彥 Akihiko
Shiota│Japan│2004│Color│Japanese
│35mm│132 min

10/16(日)11:00  10/20(四)17:10  10/22(六)12:30
10/25(二)16:10 10/27(四)16:50  11/01(二)12:50
11/04(五)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5 英國雨舞國際影展首獎
★2005 日本高崎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谷村美月)
★2005 日本每日映畫賞最佳新人 (石田法嗣)
★2005 科隆亞洲影展


1995年,日本發生奧姆真理教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對於社會及青年的內在影響甚大,《金絲雀》藉這起犯罪事件剖析日本社會的病灶,用非常不流俗的青年成長觀點,傳達了某種慘綠青年對家庭渴望,社會價值的追逐跟幻滅,與村上春樹書寫地下鐵事件的傑作《約束的場所》互相輝映。

電影以插敘開始,因家庭暴力而出走的十二歲女孩由希,遇到同齡的男孩光一,他要去東京找因信教而失蹤的母親,然後找到妹妹。在一片翠綠田野跟山景下,他們兩一同前進並產生了微妙的感情。接著鏡頭慢慢回憶起光一的身世,原本家庭和樂,直到母親癡迷奧姆真理教,把家產全捐獻了出去,電影用高反差的方式拍攝著奧姆真理教,名為「涅槃」的聚會場景對比著小孩們天真嬉戲的生活,這種唯美浪漫但又逼近現實的手法,也是鹽田明彥的一大作者風格。殘酷跟純真,青年嬉戲生活與現實世界的對比。

家庭的失溫跟少女援交,單親家庭加冷血社會,日本價值下的青春生命顯得無處可躲,由希跟光一這兩個角色既是受害者又像是尋一個新天地的開拓者,他們遇到了被政府感化、以前跟媽媽一起聚會的奧姆真理教徒們,但這群重新生活的拾荒人們卻帶給他們難忘的美好時光,電影逐漸透露某種光明的意涵,影片強烈的寫實主義氛圍,講究人文情感又勇於碰觸社會事件,進而做出浪漫但又不天真的闡述,本片其實從頭到尾沒出現過一隻鳥。但人(青年)身在社會的牢籠中的隱喻也早已擴散全片,透過少年的尋親之旅,開展了過去日本事件的反省及對於未來的美好想望。

日本中生代導演鹽田明彥1961年出生於東京鶴舞市,他就讀立教大學,畢業後幫學長黑澤清擔任助導,其後又與另一導演校友青山真治一樣,成為影評人,寫劇本寫了十多餘年。首部執導的《月光囁語》即深獲好評,《害蟲》更將16歲的宮崎葵推上南特影后。直到2002年,他終於拍出他最知名的商業賣座大片,純情電影《黃泉路》。他多變的風格,都環繞在青春殘酷的主軸下,《金絲雀》彷彿是他拍完商業大片後的藝術嘗試,除了可一睹他對於社會議題的關心,更可窺見他對於青春世代的旺盛創作企圖。


Canary tells the story of children who have survived their experiences; a boy once has lived with a religious cult and a girl has been struggling with her abusive environment.  The journey of the two will lead to their way of true freedom of their own.

 
1

鳥‧詩‧人
Man Follows BirdsAli

Ali Khamraev│Uzbekistan│1975│B&W
│Russian│35mm│87min


10/15(六)20:00  10/19(三)20:20  10/22(六)15:00
10/24(一)19: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0 南特三洲影展
★2011 美國太平洋電影資料館
★2011 波士頓美術館

美國林肯中心的《電影評論(Film Comment)》雜誌影評人Kent Jones曾經在他的文章中提到,Ali Khamraev不只是烏茲別克電影史上的巨人,他的作品光輝璀璨,其中所飽含的無窮盡精力與洞見,可是完全不比高達、奧森威爾斯、馬丁史柯西斯等大師遜色。

Ali Khamraev於1937年5月19日誕生於烏茲別克斯坦首府塔什干,1956年進入莫斯科VGIK電影學校,1964拍攝首部劇情長片、1966年以《白色鸛鳥》奠定名聲,其後歷經蘇聯解體、烏茲別克電影的本土化運動,至今總計完成二十餘部劇情長片、四十餘部紀錄片及電視電影。在1970年代蘇維埃電影時期,他曾經導過多部以中亞為背景,透過鏡頭調度展現當地山光水色的著名作品。以他最富盛名的《第七顆子彈》、《保鑣》為例,形式上看似分別向賽吉歐里昂尼式的西部通心粉及安東尼曼式的傳統好萊塢西部片取經,內在核心卻不約而同選定俄國內戰(1918-1921)的1920年代為背景,將以突厥人為主的穆斯林針對共產黨在中亞的統治所發動的巴斯瑪奇運動(Basmachi Movement)轉化成為「為政治服務」的國家機器電影,再巧妙鋪陳人性掙扎的道德模糊地帶,讓影片的主旋律色彩不至於流於刻板。

Ali Khamraev嘗試過音樂劇、時代劇、甚至帶著自傳色彩的通俗劇等多種類型,其中以中世紀為背景,童趣浪漫中帶著民俗風情的《鳥‧詩‧人》,被公認是他藝術成就最高的傑作。這部描述流浪孤兒奇幻旅程的成長電影,雖然敘事破碎、跳躍且不夠連貫,那些夢樣的插入和乍看之下略嫌突兀的片刻,非但一點兒也未成為影片的缺憾,反而是美不勝收到了令人心痛的地步。烏茲別克的傳統音樂和舞蹈、民族服飾,在片中展現出引人入勝的神秘魅惑感,樹搖、雪落、水流、風吹、沙起、浪淘等自然美景所展現如詩般的影像氛圍,既深受Ali Khamraev好友帕那贊諾夫及塔可夫斯基啟發,同時更保留了Ali Khamraev個人對於中亞特殊地景運用上的一貫敏銳度。此外,對於受壓迫女性的悲憫情懷,以及對於傳統與文明、階級與禮教體制的批判性,Ali Khamraev也透過青春俊美的主人翁所經歷的那場感傷成年禮,做了相當令人動容的刻劃。

《鳥‧詩‧人》絕對是在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偉大作品,Ali Khamraev以他獨特的視角,無限溫柔地哀悼了那脆弱美好的青春。


A young boy gets a brutal sentimental education under the open skies of medieval Uzbekistan. Ali Khamraev's stylistic tour de force is almost unclassifiable - a mystic vision, an eastern western, a pageant of color and movement, a portrait of adolescence painted in broad, expressionistic strokes. MAN FOLLOWS BIRDS moves from one sumptuous moment to the next - rides through ecstatically colored landscapes, a trio of friends waking up covered in apple blossoms, the hero imagining his beautiful and long-dead mother in images that have an abstract power and beauty. A movie that truly deserves the word "visionary.

 

 
1

安娜‧瑪達蓮娜‧巴哈編年紀事
The Chronicle of Anna Magdalena Bach / Chronik der Anna Magdalena Bach

Jean-Marie Straub、Daniele Huillet
│Italy /WestGermany│1967│B&W│German
│16mm│93min


10/16(日)13:30  10/18(二)11:00  10/21(五)18:20
10/23(日)20:10  10/27(四)11:00  10/29(六)14:30
11/02(三)17: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8 紐約影展、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影評人週單元
★1968 德國影評人獎
★2011 倫敦 ”Time Out” 雜誌評選為五十部最佳音樂影片

夫妻檔導演尚─馬利‧史特勞普(Jean-Marie Straub, 1933-)與丹尼勒‧蕙葉(Danièle Huillet, 1936-2006)過去半世紀拍攝的二十餘部電影,是「左翼藝術電影」的典範。作品皆改編自小說、史料、歌劇、戲劇、乃至政論等文本,批判性的視野,近乎偏執狂的美學,讓人又愛又懼。

兩人都生於法國,畢生卻多在德國與義大利拍片。史特勞普與楚浮曾是巴黎電影俱樂部的密友,當過布列松、尚雷諾、希維特的副導,第二部短片《不情不願》(Nicht versöhnt)創意性地改編諾貝爾獎得主波爾的小說,被波爾的出版商要求拷貝全數銷毀,卻被高達譽為「佛列茲朗與穆瑙以降的最佳德國電影」。接下來的《安娜‧瑪達蓮娜‧巴哈編年紀事》是兩人的首部長片,也是他們最富盛名的作品,以既素樸又顛覆的手法,矗立大師級的招牌風格。

這部前衛嚴謹卻又精確的音樂傳記電影,以25段完整的巴哈音樂貫穿,從鋼琴獨奏到協奏曲、清唱劇,不一而足,全片多在這些音樂首演的真實場景拍攝,人物盡著歷史服飾,讓觀眾真實體驗這些音樂的創作時空。導演採取每場一鏡的方式,讓觀眾直視音樂演奏現場,巴哈在其間或獨奏、或指揮。安娜.瑪德蓮娜是巴哈36歲時迎娶的第二任妻子,伴隨了巴哈後半生的25年。全片以安娜日記的獨白作為畫外音,簡潔點出婚後巴哈生命的幾個重要時刻、樂風變化以及巴哈最後的時光。

安娜.瑪德蓮娜的日記純屬虛構,卻緊密貼合巴哈的生命史與創作歷程。這特殊形式的室內劇、傳記電影,打碎敘事段落間的關係,唯一完整的,是音樂。一反慣常音樂傳記電影對於作曲家生活與戀愛的戲劇性渲染,本片的主角是音樂,音樂既非情節的伴奏、也非批評。但這絕非一部音樂演奏紀錄片,我們看不到各種鏡頭變化來捕捉演奏細節,只有畫面對音樂演奏的單一凝視。在影片前半,觀眾極可能陷入巴哈的音樂不可自拔,也極可能對毫無戲劇性的電影語言坐立難安。然而隨著安娜的旁白和生活場景的增加,巴哈的政治處境與現實衝突逐漸明朗,這些美妙細膩、與看似抽象的音樂,相對的實是一個嚴酷的政治環境。旁白還提到安娜幫巴哈生了12個小孩,卻有8個夭折,巴哈仍鎮定地繼續創作、演奏。藝術與人生對比的隱含主題,呼之欲出。

飾演安娜的 Christiane Lang 是一位著名的女高音,導演還找來當代最知名的荷蘭古樂大師-古斯塔夫.雷翁哈特(Gustav Leonhardt)飾演巴哈,讓他把巴哈真實地「演奏」出來。當他的手指在鏡頭中飛快舞動時,巴哈音樂的真實性與神秘感並存其中,而安娜的敘述,更賦予了每首音樂複雜的意涵,帶來與單獨聆聽巴哈截然不同的感受。


The widow of Bach reminisces in this biography. Her life with the great composer was not easy. He seldom spoke to her. When he did, it was only to read letters of complaint. A chronicle of J.S. Bach's life, eschewing drama to focus almost entirely on his music. Narrated by his wife Anna in voiceover, it consists largely of static scenes of Bach conducting and/or playing his brilliant composition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for our The Chronicle of Anna Magdalena Bach was the idea of attempting a film in which music was utilized not as an accompaniment, nor as a commentary, but as aesthetic material."

—Jean-Marie Straub
 
1

危險關係之瓦爾蒙
Valmont

Milos Forman│USA│1989│Color│English
│35mm│137min

10/16(日)21:50  10/18(二)12:50  10/21(五)11:00
10/24(一)17:10  10/26(三)17:10  10/28(五)20:50
11/02(三)12: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9 法國凱薩獎提名

處女、貞女、浪女──探討這三種女性類型的戲碼,自古便是中外戲劇及文藝作品樂此不疲的主題。十八世紀法國作家皮耶‧肖代洛.德拉克洛(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的代表作《危險關係》(Les Liaisons Dangereuses),曾被改編成舞台劇、電影、電視劇、廣播劇、歌劇與芭蕾舞劇。尤其在大銀幕上,二十世紀便有多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演繹,如一九五九年由《上帝創造女人》導演羅傑.華汀(Roger Vadim)執導的現代版;一九八八年由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所執導,於奧斯卡大放異彩、並讓片中演員(包括當時正紅的葛倫.克蘿絲,逐漸嶄露頭角的約翰.馬可維奇與蜜雪兒.菲佛,以及兩位年輕新秀基努.李維與鄔瑪.舒嫚)星運大開的《危險關係》(Dangerous Liaisons);還有在世紀末當下,提供一群年輕演員拓展戲路空間的《危險性遊戲》(Cruel Intentions)等等。

所謂時也命也運也,在這一連串改編作品中,最可惜的莫過於由捷克籍奧斯卡大導米洛斯.福曼(Miloš Forman)所執導的《危險關係之瓦爾蒙》(Valmont,前譯為《最毒婦人心》)。福曼在獲得影評與票房雙重肯定的《阿瑪迪斯》(Amadeus)後,琢磨了五年才於一九八九年推出本片,片中美術設計、服裝與音樂的運用,無不延續《阿瑪迪斯》一片考究的風格。卡司陣容也不容小覷:飾演主人翁瓦爾蒙的柯林.佛斯,在本片中展現風流多情的樣貌,與他日後以達西先生木訥深情走紅影壇的形象大相逕庭;在安奈特.班寧詮釋下的梅黛侯爵夫人,雖不似葛倫.克蘿絲般令人膽寒,卻有如歌劇《玫瑰騎士》中的元帥夫人,別有一種看破男人本性的無可奈何。整個卡司較佛瑞爾斯版本年輕一輪,俊男美女的表相下,卻讓隱藏的勾心鬥角更讓人不寒而慄。但本片在《危險關係》名利雙收後才問世,早已注定被忽略的命運。

原著小說《危險關係》,主題或許可以定調為「危險信行為」:透過書信魚雁往返,男女之間情慾的傳遞,多了可操弄擺佈的可能性。福曼的版本由法國編劇大師尚─克勞德‧卡里耶爾(《錫鼓》、《附魔者》、《白色緞帶》…)操刀改編,與原著最大的出入,便在於對關鍵書信的處理:雖然片名將焦點放在瓦爾蒙這個角色上,福曼卻略過瓦爾蒙最後公開信件對梅黛夫人進行報復、以及透過信件對杜維夫人表達真心的情節。當年的譯名《最毒婦人心》,在某種程度上也對福曼的「改編」做出評斷。



The third adaptation of Choderlos de Laclos' classic novel Les Liasons Dangereuses, Milos Forman's Valmont was released one year after Stephen Frears' more famous version of the de Laclos original, Dangerous Liaisons. Madame de Volange gets her daughter out of the convent to marry her to Monsieur de Gercourt, who happens to be the Marchioness of Merteuil's lover. In order to get her revenge she calls in the Viscount Valmont, a great seducer to compromise the young girl. But Valmont has also began to seduce Mrs of Tourvel...



 
1 裙襬飛揚的日子
Skirt Day / La Journée de la jupe

Jean-Paul Lilienfeld│France│2009│Color
│French│35mm│88min


10/15(六)16:40  10/18(二)21:20  10/23(日)18:20
10/25(二)14:20  10/29(六)16:20  11/01(二)11:00
11/03(四)14: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9 柏林影展
★2009 加拿大Banff班福電視節最佳電視電影獎
★2010 法國凱薩獎、盧米耶獎、蒙地卡羅電視節最佳女演員

索妮亞是一名平時溫文儒雅的法文老師,卻面臨到許多的校園問題,一邊是深愛的男人離開了她,另一邊是學生的言語暴力。在一次戲劇課程中的爭執中,她無意間撿到了不良少年書包裡面的手槍,一支手槍瞬間改變了她的人生,她要用這支手槍來為她壓抑的人生發聲,在她持槍挾持眾多學生時,性愛濫交及種族歧視等不為人知的黑幕,終於要在這個極盡緊張的故事裡面引爆。

本片為尚.保羅李黎恩菲勒自編自導力作,以一個精練的事件一舉揭露當代教育及種族問題。導演多年觀察校園暴力的不公,將這個構想寫成這部電影,有如《告白》加上《我和我的小鬼們》的高度驚悚佳作。

故事女主角身為一名法國移民,也是反抗校園極權而堅持穿著裙子的女老師,但卻始終受到制度的壓迫,當她獲得一把能讓所有人降伏於她的手槍時,憤怒的她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奪回公道。童年生活在貧窮狀態的影后伊莎貝‧艾珍妮,將這個角色的怯弱、不安及憤怒演譯得恰如其分,果然再度獲得凱薩獎影后寶座。

另一方面,電影也以寫實的手法去描繪法國現今的教育環境,甚至見微知著將法國長期以來的種族歧視及性暴力,都濃縮在這部校園驚悚片裡面,場景更幾乎在一間教室裡面完成,以最小的場景完成了最高的驚悚效果。

《裙襬飛揚的日子》以裙子與褲子之間的紛爭為主,現今已經是女權高張的現在,竟然是由女性主管要求女主角上課時必須要穿著褲子,然而卻在一次混亂的局勢裡,電影以高度壓迫的鏡頭視角及劍拔弩張的對白,有如舞台劇一般彷彿要讓觀眾親臨現場,強迫逼視這個可怕的現實,最終結局令人震撼萬分,有如手槍槍響一樣讓人大夢乍醒,原來我們都只是活在自己構想的教育烏托邦的美夢裡頭,卻毫不自知。



French teacher Sonia Bergerac confiscates a gun from one of her students during a violent confrontation. In order to keep things from getting out of hand, she finds herself taking her students hostage. When the police find out what's going on, they ask Sonia if she has any requests so they can end the situation peacefully. She demands that within two hours,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s a national skirt day in all their schools.


 
 
1

尋歡作樂
The High Life


趙大勇│Hong Kong│2009│Color│中文│Digibeta│96min


10/17(一)19:20  10/20(四)11:00  10/22(六)16:50
10/25(二)20:40  10/28(五)18:50  10/31(一)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0香港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協會獎、亞洲數碼錄像競賽銀獎
★2010 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影展法斯賓達獎
★2011 鹿特丹國際影展
★2011 舊金山國際影展

中年男子漢民是個在街上擺攤的騙子,自稱專門幫人引薦工作而騙取來客的介紹費,女友小芳看似喜歡與他相處,實則也想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一次偶然機會他遇見了鄉村女孩小雅,並為她找了一份工作,但又在知情的狀態下將小雅推入火坑當妓女。典裘則是喜歡創作粗俗詩歌的警察,時常見識到警界的骯髒面卻視若無睹,平時就喜歡給犯人閱讀自己的詩歌,直到他遇見了因事入獄的歌女,人生而有了改變。
中國紀錄片導演趙大勇長期以來關注中國庶民的生活環境,《尋歡作樂》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以兩段故事作為交叉,講述男人可悲的生活面,兩名男人都為了生活而不得不低頭,即使是他們都遇上了生命中的真愛,卻也都不知所措。

《尋歡作樂》分成兩個段落,一個是騙徒漢民與女友及鄉村女孩之間的曖昧關係,另一個則是警察典裘與歌女之間的詩歌交流。看似毫無關係的兩人,卻有著眾多的共通點,他們都對現實無能為力,騙徒漢民眼見著心愛的鄉村女孩小雅在隔壁房間遭受凌辱,卻只能低著頭裝作若無其事;警察典裘隔著監獄與歌女交流,卻始終不肯承認自己對歌女有所好感。

看似遊戲人間逍遙自在的兩人,都有著自己生活中的小消遣,漢民平日無事總喜歡在自家頂樓演大戲,典裘則喜愛寫詩歌,這是他們生活裡的「尋歡作樂」,諷刺的是,他們只能透過這樣的玩樂躲避悲苦的生活。詩人沈紹裘出飾獄警,更增真實質感。

趙大勇以批判性極強的觀點,彷若《去年煙花特別多》、《榴槤飄飄》香港名導陳果一般的社會派手法,將這個反應中下階級的故事描繪得入木三分。兩個故事終究有了交界點,那瞬間將這部電影的困惑與憂傷凝聚到最高點。

《尋歡作樂》導演闡述:
擁擠的城市就像迷宮一樣,永遠看不清它到底長啥樣。
這個世界變化快,快的都反應不過來啦!
城中村,周圍的高樓大廈就像高牆。走出高樓圍繞城中村是生活在這裡人的夢想,也有一些把這裡當成堡壘避難的地方。生活如此艱辛如此險惡,人性變的赤裸。
高牆內真正的監獄,壓抑變態的員警用詩歌姦淫著犯人姦淫著社會。
員警與女囚遭遇了,一支小小的口紅成了他們追求真愛的證具與象徵。
城市、城中村、監獄在我看都有著共同的特質——空間。生存在這裡的人們也都有一樣的處境真誠的東西只能是看得見而摸不著,虛假和罪惡卻時刻伴隨左右。
電影讓我再一次的表達了我個人哲學,貪婪的生活總是能讓人陷入無止境的悲苦深淵。



The High Life opens with a raw contrast of poetics and imprisonment that can be glimpsed throughout the film, as a female inmate in a bleak correction facility reads aloud the verses of Officer Dian Qiu to a table of inmates folding cellophane flowers as part of their forced labor. In each of the stories that follow, the search for redeeming beauty and richness in the midst of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solation motivates the lives of the film's characters.

 
1

痛擊
Bashing

小林政廣│Japan│2005│Color│Japanese
│35mm│82min

10/17(一)21:20  10/19(三)11:00  10/22(六)18:50
10/24(一)15:30  10/26(三)19:50  10/29(六)18:10
11/02(三)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5 坎城影展競賽片
★2005 東京日本新作家主義影展Filmex最佳影片大獎
★2005伊朗德黑蘭Fajr黎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日本社會的組織結構,向來是集體意識凌駕於個人意識之上,挑戰大多數人共識的少數分子,無法見容於日本社會。從農業時代開始便存在的「村八分」制度,對破壞社會秩序、違反成規的個人(並擴及其家人),進行消極無言卻極其嚴厲無情的制裁──所謂「村八分」是指群體生活(比方說村落)中需要互相扶助的十件事,除了會波及眾人的埋葬與滅火等兩分,其他一律不對制裁對象進行協助與交流互動。導演小林政廣二○○五年與坎城影展中獲得廣大迴響的《痛擊》(バッシング),便是描述遭受集體霸凌(即片名"Bashing"所傳達的原意)的一家人,持續被社會邊緣化,終究導致分崩離析的下場。

主角高井有子(由占部房子所飾演)在中東地區擔任義工期間遭到恐怖分子綁架,順利脫困回國後卻未能獲得國內民眾的諒解。在有子眼中充滿善意、與世界接軌的行為,卻被國內同胞視為莽撞、不負責任、我行我素的愚行,不僅無視政府事先預警的提醒,還浪費納稅人的資源與金錢來救她脫困。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有子被工作場合的同事無視,後來甚至被解雇;到便利商店買關東煮,卻被壞心的路人打翻在地上;昔日舊識對她冷嘲熱諷,就連早已另結新歡的前男友,也要刻意約她出來數落一番表示自己的不滿。片中有一個極其隱晦的片段,有子望著一片灰茫茫的大海發呆,下個鏡頭接到她踏著濕漉漉的步伐回家,彷彿就連大海都不肯接納她……
《痛擊》改編自日本人道救援工作者高遠菜穗子的經歷,片中的北海道小鎮在鏡頭下顯得極其陰冷灰暗,彷彿連天地都不容許寬恕與救贖的存在。有子一家人住在城鎮邊緣的海濱,不僅象徵他們被社會孤立的邊緣地位,似乎也預示了生命困境的出路:離開,前往海洋(人生)的彼岸。

《痛擊》在國際間甚獲好評,在國內毫不意外也引起不少非議。兩位活躍於主流影壇的演員大塚寧寧與香川照之,在本片中也讓觀眾看到他們不同以往的演出。



After being freed as a hostage in the Middle East, Yuko's return to Japan is proving to be much more of an ordeal. It seems the whole of Japan is against her after being embarrassed and horrified at the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she received. Yuko is “bashed” every day by insults, anonymous phone calls and even physical violence. Fired from her job, her isolation from the world deepens as well as her despair. After losing her only supporter – her father – she begins to think the unthinkable: to return to the place where people's faces aren't cold or filled with anger, to the only place she has ever felt needed. While buying Japanese sweets for the Middle Eastern children she allows herself a secret little smile.



1 流離家族
Desengagement

Amos Gitai│France│2007│Color
│French│35mm│115 min

10/17(一)11:00  10/21(五)16:10  10/24(一)13:20
10/28(五)11:00  10/30(日)18:50  11/01(二)21: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 威尼斯國際影展
★2007 多倫多國際影展

因為父親的喪禮,讓Ana和她分離多年的弟弟Uli再度相遇。這對姊弟一個長期居住在法國不會說希伯來語,一個長期居住在以色列不會說法語,兩人用英語交談,一起回到南法為父親送喪。這場喪禮,不僅讓姊弟重逢,也讓Ana從父親多年的好友處得知,原來父親一直以來都有和自己20年前離棄的女兒聯絡,於是她決定離開不幸福的婚姻,和弟弟一起返回以色列加薩走廊,尋找失散多年的女兒。
在這有如《烈火焚身》的開場之後,故事開始切入今日現實。姊弟倆開著父親留下的小轎車,一路從法國到以色列,卻遇到以色列政府決定撤離加薩走廊的事件。身為警察的弟弟Uli不得不執行強制撤離居民的命令,而被迫遷移的居民中,也包括Ana的女兒,一個剛團聚的家庭又再度被迫分離。

從第一場擁有法國父親卻不擅長說法語的Uli,和一個拿著荷蘭護照卻不會說荷語女子(Hiam Abbass飾演)在火車上相遇,已隱隱的透露出國籍和語言在這個世界中的錯亂。加薩走廊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爭執不休的問題,但導演不僅想單純的呈現歷史事件,而是透過一個家庭的相聚分離,更細微且真實地呈現這塊土地因為政治不穩定所造成人們的痛苦。茱麗葉畢諾許飾演尋找女兒的母親,在語言不通的國度中,母親的堅持毅力一路試圖克服人為的界線,更顯出政治的荒謬可笑。

導演Amos Gitai出生以色列,年輕時在美國讀書,因戰爭而中斷學業,在軍旅中他開始拍攝紀錄片。80年代中他搬至巴黎,直至90年代中,他回到祖國以色列,開始拍攝一連串跟以色列有關的劇情長片,以其尖銳的批判性,深受國際矚目。本片集合了茱麗葉畢諾許、珍妮摩露、Hiam Abbass等三大影后,以及聲樂名家芭芭拉‧韓翠克絲親演獻唱,可謂巨星雲集,於威尼斯影展首映,並獲得國際影壇好評。


Ana is reunited with her estranged Israeli stepbrother, Uli, when he travels to France for the death of their father. She decides to return to Israel to search for the daughter she gave up at birth 20 years ago. Crossing frontiers by car, train and boat, Ana and Uli are caught up in the turmoil and emotion of the military-enforced disengagement of Israeli settlers from Gaza in 2005...

1

幻影枕邊書
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


PaulAuster│USA│2007│Color│English
│35mm│94min 

10/16(日)20:00  10/18(二)15:30  10/19(三)18:30
10/23(日)16:30  10/25(二)11:00  10/28(五)13:10
10/29(六)19: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 聖薩巴斯提安國際影展
★2007 聖保羅國際影展
★2007 紐約影展

知名小說家馬汀‧佛洛斯特借居朋友的鄉間小屋以尋求靈感,豈料某個早晨醒來時卻遇見了一名年輕女子躺在他的床邊,聲稱是屋主外甥女的神秘女子堅持與他一同生活,兩人在錯綜迷離的環境下相互生活,原先惱怒的馬汀卻在朝夕相處下,對這名神秘女子產生了情愫。

本片是暢銷小說家保羅‧奧斯特擔綱編導力作,擅長以實驗性的獨特寫作風格,敘述人生出人意表的轉折。曾以《紐約三部曲》聞名全球,並書寫過十多部經典小說的他,堅持親近市井小民才是真正文學家應有的態度,故被文壇美稱為「穿著膠鞋的卡夫卡」。此次他將自己的知名小說《幻影書》其中虛構的默片一段延伸成為這部電影,全片在葡萄牙拍攝,並且邀請《雙面維若妮卡》與《紅色情深》的伊蓮雅各出任本片的迷樣女主角。

曾以《赤裸》獲坎城影帝、也曾演出《哈利波特》系列中路平教授的David Thewlis,在《幻影枕邊書》裡面回歸了他早期的神經質演技,電影以大量的內心對白充斥在劇情段落,無論是愛情、文學及人生態度,都在這棟屋子裡面產生了極為劇烈的激情對話。

小說家馬汀從原先的不諒解,豈料到最後無可自拔地愛上了神秘女子,邀請對方共進晚餐及協助他完成小說,十足呼應了保羅‧奧斯特一貫擅長的作者論小說,以作者的觀點來凝視這部電影的生成原因,同時間小說家也在激情的瞬間完成他的小說。

英文片名《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不僅僅是小說家的愛情辯證,更是精彩的內心對話,當小說家憤怒的焚燒自己作品的瞬間,卻與神秘女子大吵一架,使情慾的閘門在創作的過程中,有了宣洩的出口,也引發了小說家的創作靈感。全片僅僅運用了一個場景及四個主要角色,就撐起整部電影的厚度,雖然保羅‧奧斯特的電影創作不多,但本片已煥發純熟的影像魅力。



Martin Frost the successful novelist, has just published his latest book. He decides to rest his mind alone in a country house.The dawn of his first day, he discovers with amazement a mysterious and astonishing woman lying next to him. Fascinated by her beauty and intelligence Martin falls deeply in love with her. He has found the muse that helplessly drives him to write his most perfect piece. Who is this strange woman that perfectly knows his life and his work? Is she a real muse? Is she imaginary? Is she a ghost that has slipped in the inner life of Martin Frost?

 
 
1 咖哩香腸的誕生
The Invention of Curried Sausage / Die Entdeckung der Currywurst

UllaWagner│Germany│2008│Color
│German│35mm│107min

10/16(日)17:50  10/18(二)17:20  10/20(四)15:00
10/21(五)22:00  10/29(六)21:40  11/02(三)19: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8 加拿大蒙特婁影展最佳女演員

故事發生在德國漢堡,年過40的Lena Brücker的丈夫和兒子加入二戰行列的同時,Brücker太太在電影院的排隊隊伍中巧遇20初頭的年輕手水Hermann Bremer,兩人一起看完電影,Brücker太太請Hermann到家中小憩,晚餐過後,兩人共度一夜。第二天,Brücker太太邀請Hermann留下,一時害怕上戰場的Hermann接受了這個邀請,從此築起兩人愛的小世界。

成為逃兵的Hermann完全不敢離開公寓,靠著Brücker太太每天下班帶回的食物過活,兩人度過許多甜蜜的夜晚。但想不到戰爭沒過多久卻結束了,本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但對Brücker太太而言,戰爭結束卻代表小男友可以隨心所欲地去想去的地方。於是在家中沒有收音機、報紙等連外管道之下,Brücker太太自私地不告訴Hermann戰爭已經結束,企圖隱瞞實情來維持這段畸戀。

改編自德國作家Uwe Timm的暢銷小說,以曲折筆法勾勒出德國現今一道平民菜餚咖哩香腸的發明,背後隱藏的一個二戰末期的愛情故事。戰爭期間不僅是物質的缺乏,心靈的寂寥更促使了這段戀情的發生,但Brücker太太看似安全避風港的公寓,最後卻成了囚禁兩人身體和心靈的牢籠。身兼導演與編劇的Ulla Wagner不刻意強調戰爭背景,反而將焦點放在人們情感的細微變化,戲劇矛盾張力直追《地下社會》與《再見列寧》。
身為法斯賓達晚期電影的第一女主角、並以Margarethe von Trotta的電影獲得威尼斯、坎城雙料影后的資深德國演員Barbara Sukowa飾演Brücker太太,詮釋Brücker太太雖步入中年,但對生命仍懷抱希望、渴望愛情,既小心翼翼又掙扎煎熬的情緒,嫻熟精湛的演技,為角色增添更多角色內心層次與說服力。本片也是她復出後另一代表作,一舉獲得2008年蒙特婁影展最佳女主角。



Based on the novella by Uwe Timm. Hamburg, 1945. During the remaining days of World War Il, 47-year-old Cafeteria supervisor Lena Brücker hides a young deserter in her apartment. A dramatic lovestory begins, threatening to endanger or upset both their lives...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