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史密斯與西洋道德淪亡記
Jack Smith And The Destruction Of Atlantis


Mary Jordan︱USA︱2006︱Color︱English︱Video︱96min

◎台北 8/6(五)20:40  8/10(二)14:10  8/14(六)21:10
     8/16(一)13:00 8/18(三)21:00  8/22(日)22:00
     8/26(四)11:00
◎高雄 8/21(六)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6 紐約翠貝卡影展記錄片類榮譽獎
★2007 義大利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是什麼讓傑克.史密斯(Jack Smith),這位:Jack Kuchar眼中的「地下之王」;Lurie Anderson的「表演的教父」;John Zorn的「『他』是如假包換的真沃荷」;John Waters的「唯一正牌的地下電影拍片人」;在1963年以《耀眼的傢伙》(Flaming Creatures)一夕之間成為地下實驗片的先祖–被地方法院以「色情片」遭禁、扣押,引發安迪.沃荷的業餘「超級巨星」(「美麗的怪物」),費里尼因受刺激而拍出色彩瑰麗,情節離奇的《鬼迷茱麗》和《愛情神話》(隨後甚至膠卷不分)–之後卻相對銷聲匿跡,沒沒無聞呢?是什麼讓Jack Smith在沒有任何觀眾的劇場獨自唱單簧演了六個小時?是什麼讓這位以捉襟見肘的預算拍片,從無生有,從垃圾裡製造美麗的藝術家,會對著美術館大街的垃圾桶高聲呼喊藝術的自由?是什麼讓Jack Smith一輩子與親朋疏離,讓人難以接近,餓著肚子創造藝術,在愛滋病的病榻時還挖苦自己「在醫院吃著這輩子從沒吃過那麼豐盛的食物」?是什麼讓沒留下任何遺囑的Jack Smith在死後十多年後,為了留下的所有膠卷、照片、道具、書寫文件打上所有權的官司?且在沒沒無聞數十載之後,成為被他所唾棄的紐約當代藝術館(MOMA PS1)的重要主展秀?

 在加拿大女導演Mary Gordan這部精彩而尖銳的紀錄片當中(「我拍這部紀錄片是為了看更多Jack Smith作品」),你將會更了解Jack Smith,也明白為何幫他電影錄音和做音樂的當代音樂家Tony Cornard會說:「他不是在拍虛構電影,而是在拍紀錄片。」而John Zorn也應聲附和:「那不是電影,是真實秀,而不是在拍片。」為何當年出底片讓他拍《Normal Love》,並細心將他的《Flaming Creatures》收藏於電影資料館Anthology Film Archives,並極力於放映推廣的Jonas Mekas,在回憶起他時會不禁淚流滿面。讓本片導演Mary Jardon說出:「對Jack來說,表演就是魔幻時刻……觀眾坐了六個多小時,無聊的要死,等著什麼會發生,然後當真發生了什麼,那似乎就成了這一生最要緊的重大時刻了。」在影片最終處,Jack就對著觀眾席喊著:「我有好東西了。我還沒演完,回來別走開,回來別走開呀!」

 For Jack Smith (1932-1989), Atlantis was both the idea of a fantastical utopia and the reality of the Lower East Side apartment in which this prophetic artist staged baroque, improvisational multi-hour one-man theatrical productions, often with a cast of stuffed animals and dolls. An avant-garde photographer, filmmaker, actor, performance artist, and all around “flaming creature,” Smith has been credited as a major influence by Fellini, Godard and Jarmusch. In Mary Jordan’s mesmerizing portrait, he fairly jumps off the screen: a combination mystic, comedian and madman, a protean artist whose vast energy and creativity were undermined (or perversely fed?) by the poverty of his day-to-day life and his paranoid misgivings about just about everything. If there is a heaven for the wonderfully bizarre, Jack Smith resides there, accompanied by his patron saint, Maria Montez.

 
在巴哈之前沉默
The Silence Before Bach (Die Stille vor Bach)

Pere Portabella︱Spain︱2007︱Color︱Castellano/German︱35mm︱102min

台北 8/8(日)13:00  8/11(三)16:20   8/16(一)20:30
    8/20(五)17:00 8/24(二)18:10  8/27(五)15: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 威尼斯影展
★2007 巴塞隆納「視聽類」電影獎

 《在巴哈之前沉默》這部特殊的影片以巴哈音樂為題,省思影像與音樂之間深奧的戲劇關係,即音樂不只是被視為影像的附庸,而是獨立的敘事主體;也檢視古典音樂與現代歐洲興起的關聯。本片配樂以巴哈音樂作品與兩首孟德爾頌的奏鳴曲為素材,建造了一座建築的圓拱,隨著音符的跳躍,場景的轉遞,故事在底下緩緩舒展開來。在巴哈的引領下,帶我們慢慢穿越18、19與21世紀的時光長廊。

 本片以一個奇異的鏡頭開始:偌大空曠的室內空間中,隱隱傳來鋼琴聲,有如一間等待展示的藝廊,鏡頭緩緩推移,謎底揭曉,原來是一架自動鋼琴旁若無人地演奏著巴哈名曲《郭德堡變奏曲》。一部看似非敘事性,難以分類的古怪影片,經過導演Portabella傾注熱情,融合寫實戲劇與紀錄風格,綴以超現實的奇想,譜寫成這部有別於傳統傳記式古典音樂影片的另類巴哈音樂讀本。透過各個時代不同行業與階層的人演奏巴哈樂曲,如巴哈教導兒子彈琴,卡車司機以口風琴吹奏《郭德堡變奏曲》,大鍵琴家演奏賦格曲,扮演巴哈的導遊帶領遊客走訪音樂之都萊比錫,十多把大提琴手佔滿地鐵車廂,合奏《無伴奏大提琴曲》,或是孟德爾頌在廚房意外發現《馬太受難曲》的驚喜…等等帶有詼諧趣味的橋段設計,說明巴哈的音樂直到今日仍深具影響力與啟發性,也讓巴哈這位板著嚴峻面孔的巨匠,多了幾分富於人性的生動色彩。跳躍的琴鍵、繁忙的汽車交通聲、噠噠的馬蹄聲,過去與現代生活繁忙的市井聲音與古典音樂共同交織成美麗的樂章。本片指出歐洲認同上跨文化的現實,跟著旅行者從德國到西班牙,音樂跨越地圖上國界的藩籬,將各自的和諧與旋律融合為一,這也是導演企圖藉此片傳遞的心聲。

 文化評論家薩伊德曾撰文談巴哈的對位法,提到聽眾可察覺其技巧的繁複性,但並非極困難或學院式的艱澀。對位法具絕對權威,對聽眾和演奏者來說,結果是同等奠基於立即可親性與優異技法威力之上的美學式愉悅。欣賞這部片也需要類似的投入與某種臣服,願意在導演精心營造、常出人意表的影像細微之處發掘聲音的奧妙。如同它所讚揚的巴哈音樂,這部影片也是滿載普世的榮光拍攝而成。

 年屆70的Pere Portabella是加泰隆尼亞最具代表性的影像創作者,早期曾製作過各西班牙導演的重要作品,包括索拉的《The Delinquents》以及布紐爾的《Viridiana》。60年代積極反對佛朗哥獨裁政府對加泰隆尼亞民主運動的壓迫,並開始拍片,曾拍攝幾部探討同鄉藝術家米羅作品各個層面的短片,包括《Miró tapís》、《Miró la forja》、《 Miró l'Altre》,兩人並合作完成美學與政治宣言短片《Miró Aidez l'Espagne》。他的作品承襲超現實主義與前衛電影的傳統,突破性的影像語法樹立個人獨特的電影美學,對藝術與攝影陳規引發激烈的衝擊。代表作有另類吸血鬼電影《Vampir-Cuadecuc》、《Umbracle》。2003年龐畢度中心為他舉辦回顧展,並將其首部劇情長片《Nocturno 29》列為典藏。

 Die Stille vor Bach is an approach to music and the trades and subjects that surround it through Bach's works. A look at the profound dramatur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and music where the latter is not merely conceived as subsidiary to the image but as a subject of the narration in its own right. The film springs from a previously defined musical structure. The soundtrack feeds on works by J.S. Bach and two of Felix Mendelssohn's sonatas to create an architectural vault beneath which the story of the film unfolds; a promenade through the XVIIIth, XIXth and XXIth centuries led by the hand of J.S.Bach.

◎相關網站:http://www.pereportabella.com


觸覺聲音:葛萊妮的聲音之旅
Touch the Sound : A Sound Journey with Evelyn Glennie

Thomas Riedelsheimer︱Germany/UK︱2004︱Color︱English︱35mm︱100 min

◎台北 8/7(六)11:00  8/9(一)12:50  8/11(三)22:00
    8/15(日)14:40 8/16(一)18:30  8/19(四)17:40
     8/22(日)13: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4 英國BFATA 最佳紀錄片
★2004 德國萊比錫影展金鴿獎
★2004 盧卡諾影展影評人週獎
★2005 德國電影獎最佳音效

 蘇格蘭音樂家伊芙琳葛萊妮出身音樂世家,年幼便患有聽覺障礙,在父親的鼓勵與老師特殊的指導下,讓她克服障礙,以優異成績從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畢業,成為著名的敲擊樂演奏家,曾獲1998年葛萊美獎室內樂最佳演奏獎和《美國音樂》雜誌2002年評選的年度最佳獨奏家,2009年曾受邀來台參加聽障奧運的演出,今年10月31日也將再度來台參與臺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出。

 她精通各項敲擊樂器,卻聽不到人們鼓掌的聲音。不同打擊樂器的震動不同,她對聲音的體驗是透過整個身體的碰觸與所有感官,感受震動的頻率和輕重來辨認每個音階,進行演奏。所以她每次演奏之前,都先將鞋脫下來,感覺樂器的震動。我們習慣區分「聽到聲音」和「感到振動」,物理上來說其實是同一件事。葛萊妮認為音樂家的工作是畫一幅畫,告訴聽眾作曲家試圖描述的場景,她希望聽眾能從她的音樂語言中受到感染。然而葛萊妮的聽力總是成為醒目的標題,被媒體大肆渲染,讓大眾輕忽了她做為音樂家的實力,因此她不希望演出宣傳上提及聽力障礙的字眼,也曾要求經紀公司在網站上說明失聰與聽力的關係。這部紀錄片不只讓觀眾認識葛萊妮這位奇特的音樂家,也讓我們有機會瞭解她是如何感知這個世界的。

 本片導演兼攝影師Thomas Riedelsheimer擅長記錄藝術家,前作有深獲好評的《Rivers And Tides》,詳盡細膩地探索了自然裝置藝術家Andy Goldsworthy帶有迷人催眠特質的作品。這次他將鏡頭轉向葛萊妮這位獨特而創新的音樂家,展現她過人的技藝,如在紐約中央車站拱型圓頂下方敲擊小鼓,引發強烈共鳴效果,讓來往匆忙的乘客都驚訝地停下腳步;在科隆一處空屋與前衛音樂家Fred Frith 即興合奏;在日本與太鼓合奏…等等。此外,導演更著重於捕捉常被輕忽的日常生活聲響,帶觀眾一探聲響領域的奇妙趣味:行李箱在水泥地拖行、拉鍊劃破空氣、冰湖碎裂的聲響、鞋子踢響金屬支架…等等不經意的聲響,透過導演的巧手而豁然開朗,充滿玄妙。美不勝收的意象創造出豐富細節與整體的平衡,宛如一場充滿禪意的饗宴。這部電影,讓我們如新生嬰兒一般首次聽見世界的聲音。

 In RIVERS AND TIDES, German documentarian Thomas Riedelsheimer explored the enchanting and hypnotic "nature" art-installations of Andy Goldsworthy. Now, with TOUCH THE SOUND, he turns his camera on nearly deaf percussionist Evelyn Glennie, who experiences sound as a kind of touching or vibration. Using Glennie's unique musical sensibilities as a jumping-off point, Riedelsheimer introduces the viewer to an amazing sonic realm that we all know but rarely appreciate--a world of tapping, sputtering, clanging, rustling rhythms. The drone of a suitcase's wheels on concrete interrupted by the periodic zing of a zipper, the crackling of an icy pond, the echoic clang of metal scaffolding struck by Glennie's shoe--these sounds become, in Riedelsheimer's skilled hands, moments of revelation. Watching this film, viewers will feel like they are hearing the world for the first time.

◎相關網站:http://www.evelyn.co.uk


舞者紀事:許芳宜的紀錄
Dancing Diary

曾筱竹/李建常︱Taiwan︱2009︱Color︱Video︱Mandarin / English︱78min

◎台北 8/9(一)18:30  8/15(日)11:00  8/24(二)20:10
◎台中 9/5(日)19:30
◎高雄 8/31(二)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7年夏天,舞蹈家許芳宜成為第一位受邀至紐約Baryshnikov藝術中心駐村的亞洲藝術家。「37 Arts」藝術中心是紐約37街上的世界著名建物,是他們排練的家,也是他們呈現的作品。在駐村期間,她邀請了知名編舞家布拉瑞揚和台灣藝術家共同創作出舞作【37ARTS】,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表演藝術,他們在這段時間裡經歷了欣喜、挫折、摩擦和不斷發生的狀況。

 影片記錄了一群為了站上舞台,不惜犧牲一切而努力的舞者們。巨大的壓力讓他們互相的扶持也相互的折磨,他們像小孩般的高興雀躍,如在天堂般地跳舞;也像是刑場的犯人,在牢籠裡掙脫不出的靈魂。【37ARTS】舞者紀事,所有開心的、難過的,都在這裡發生。

 導演曾筱竹,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影組畢業,現為獨立影像工作者。

 導演作品有:紀錄片《看見這兒是香格里拉》;攝影作品:紀錄片《薛西佛斯之福爾摩莎》、16mm動畫《Wind Up》等。工作經歷涉及影視圈導演組、製片組、攝影組等職位。另一位導演李建常,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主修導演。劇場新生代中備受矚目之專業劇場工作者。2000年與【表演工作坊】合作成立子團【外表坊時驗團】,並擔任團長至今。導演作品包括:《暗殺Q1...GO》、《風景三》、《即興一場愛情》及《婚姻場景》等,也從事舞台燈光設計。

 Summer 2007, dancer Fang-Yi Sheu became the first Asian artist participating in the residency program at Baryshnikov Arts Center in New York. “37 Arts” is the name of the center's building on 37th Street and where she rehearsed and presented her work. During the two-month residency, “37 Arts” was their haven where she enjoyed her dance but also a cage that confined her soul.

 Fang-Yi, stripping off her glamour of fame, narrates the story from her heart, with her body. Following her footsteps, a newly founded dance company and a few young dancers made their way to the stage and applause in hometown Taiwan.

1 西薇姬蘭:舞台人生
Sylvie Guillem: On the Edge (Sylvie Guillem: Sur le fil)

Françoise Ha Van Kern︱France/Germany︱2009︱Color︱French/English︱Video︱86 min

●台北 8/7(六)14:20    8/12(四)21:30   8/16(一)16:40
       8/18(三)19:10  8/21(六)12:30   8/24(二)14:20
      8/26(四)20:50
◎台中 9/9(四)19:00
◎高雄 8/26(四)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部影片記錄了包括舞者Sylvie Guillem、劇場與電影導演Robert Lepage以及現代舞編舞家Russell Maliphant等當今最具創造力的三位藝術家,共同創作一齣新舞作《Eonnagata》的過程。從2007年一月開始到兩年後《Eonnagata》首演期間,導演密切跟隨Sylvie Guillem拍攝練舞與排演的細節。

 《Eonnagata》取材自法國傳奇人物「德翁騎士」的故事,他曖昧的性別認同引起Robert Lepage對雌雄同體可能性的興趣,他嘗試結合陽剛與陰柔,以日本歌舞伎的男扮女裝表演、科幻光影與中國武術場面,打造出一齣融合東方式華麗風格、現代舞語彙與科技感的史詩鉅作。本片捕捉了兩位舞者與導演Lepage溝通想法、實地演練、反覆修正錯誤,從模糊的概念雛形摸索到逐漸純熟、彼此契合,到舞作劇情的具體落實,再到已故英國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設計的戲服試穿…等等不為人知的非常細節,我們有幸看到一齣偉大的舞蹈劇場是何等的才華與辛勤血汗的結晶。今年八月將帶著九小時鉅作《眾聲喧嘩》(Lipsynch) 來台演出的Lepage,在本片披露了他對《Eonnagata》的創意發想與導戲過程,對戲劇愛好者可說是極為難得的良機。

 十幾歲就出道,Guillem以擔綱芭蕾舞劇《天鵝湖》與《吉賽兒》的主角而名揚舞壇,被譽為當今最棒的芭蕾女舞伶。但她不將自己的才華侷限於此,汲汲於學習,吸納現代舞、戲劇甚至歌唱…等新的表演元素,二十年來不曾間斷地將自己的舞臺生涯擴展到更開闊、多元的境地。她無比堅毅、好學與開創自我的精神是優異的舞蹈技巧之外最讓人敬佩的一面。

 影片中除了收錄Guillem演出《羅密歐與茱麗葉》、《睡美人》等傳統芭蕾舞碼以及向已逝編舞家Maurice Béjart致敬的《波麗露》片段,還穿插了她與Russell Maliphant的雙人舞《Push》,以及她與印裔英籍舞者阿喀朗汗合跳由林懷民為兩人編排的舞作《聖獸舞姬》等精彩片段。Guillem曾說過,她對於自己不斷前進,卻不知道終點在何處感到恐慌。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看到藝術家如何憑藉強大的自制與意志力克服恐懼,不斷挑戰自我,除了欽佩,也更加珍惜這些歷經煎熬才得以成就的藝術創作精華。

 This film documents the creation process of a new dance work by thre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creative minds: Sylvie Guillem, perhaps our most important living dancer; Robert Lepage, world-renowned theatre-maker, director; and Russell Maliphant, award-winning choreographer, dancer. Filming started in January 2007 and ended in February 2009 with the world premiere of their collaborative work Eonnagata at Sadler's Wells.

◎相關網站:http://www.sylvieguillem.com

多明尼克梅西舞動碧娜鮑許
Dominique Mercy danse Pina Bausch

Régis Obadia︱France/Germany︱2003︱Color︱French︱Video︱56 min

◎台北 8/7(六)13:00    8/10(二)12:40  8/13(五)19:30
      8/15(日)16:40  8/17(二)11:00  8/21(六)14:20
      8/23(一)21:40   8/27(五)12:40
◎台中 9/5(日)14:00
◎高雄 8/24(二)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從1972年於美國與碧娜鮑許首次會面之後,多明尼克梅西加入「烏帕塔舞蹈劇場」至今,這對舞者與編舞家長達三十幾年的精彩合作是讓人津津樂道的典範。梅西曾兩度離開烏帕塔後又歸隊,始終是烏帕塔最資深的重要支柱。有人用「溫柔的暴烈」形容鮑許的編舞,這用在梅西的舞蹈風格也相當恰當。他最膾炙人口的獨舞中,時而脆弱憂傷,時而狂怒激昂的舞步,讓人不難窺見隱藏的強烈欲望與恐懼。舞台上他那高大瘦長的孤獨身影,每每發散出最能傳達鮑許創作靈魂的精粹。

 片中收錄多段珍貴的梅西跳鮑許舞作的片段,從鮑許的首支編舞《片段》(震驚當時保守的舞評)、經典的《穆勒咖啡館》(鮑許在梅西鼓勵下登台演出,是兩人同台最讓人難忘的舞作)、 《丹頌》(梅西在卡拉絲悲愴歌聲中憂傷地獨舞)、《班德琴》(梅西展現戲謔喜感的演出)、《康乃馨》(梅西身穿芭蕾舞裙大跳古典芭蕾向觀眾挑釁,贏得滿堂彩)、《只有你》(梅西挑選Fado歌手Alfredo Marceneiro的歌曲為背景,與他的獨舞十分契合) 、《拭窗者》(梅西技巧精湛的獨白式獨舞)…等等。導演帶觀眾回顧梅西豐富的舞蹈生涯,細膩又親密地描繪出這位偉大舞者的肖像,捕捉住梅西兼具優雅、力道與感染力的個人特質,讚頌舞者的角色是編舞家「夢想的使者」。

 片中透過對梅西和碧娜鮑許分別的訪談,讓觀眾了解到兩人相知相惜的深厚情誼,梅西提到有一次他的演出碧娜未到場,他非常失望,意識到自己其實是為她而舞;或是因為碧娜的讚許或質疑而在意好幾天的心情。導演藉此證明了舞者不只是舞蹈的詮釋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和靈感的來源。碧娜說梅西其實多才多藝,但太害羞而不敢表達,也許是時機未到。片中並訪問了包括蘇珊連卡、卡洛琳卡森等多位知名編舞家與舞者對梅西的看法,並一窺梅西指導年輕舞者的嚴謹。碧娜辭世後,梅西這位老戰士應眾人期望地挑下烏帕塔舞蹈劇場的重擔,相信他能延續碧娜的創新精神,並開展自己在舞蹈之外隱含的多樣才華光芒。導演Régis Obadia 本身也是知名的編舞家,曾與Joëlle Bouvier合作,成立舞團,並致力與舞蹈錄像的創作。

 Dominique Mercy met Pina Bausch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72, which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an inten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dancer and the choreographer. Regis Obadia paint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the dancer, saluting the role of the performer as the choreographer’s dreamed messenger. Dominique Mercy is a virtuoso who lives the work, which he transposes with his body and speech , and creates by giving shape to the creative expression of the choreographer. The film captures his unique grace, strength and evocative power, and looks back over his career, with testimony from Pina Bausch, as well as French choreographers Françoise Adret and Jean Babilée, Suzanne Linke, Carolyn Carlson, and dancers from the Wuppertal Tanztheater.

◎相關網站:http://www.regisobadia.com
      http://www.pina-bausch.de


沉默的身體
The Silent Body (Le Corps silencieux)

Emmanuel Vantillard︱France︱2005︱Color︱Silent︱Video︱7 min

◎台北 8/7(六)13:00   8/10(二)12:40   8/13(五)19:30
      8/15(日)16:40  8/17(二)11:00   8/21(六)14:20
     8/23(一)21:40   8/27(五)12:40
◎台中 9/5(日)14:00
◎高雄 8/24(二)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部影片最初展出於法國《Panorama 6》的藝術展中,是一部介於舞蹈與錄影藝術的作品。它探究了關於身體的各個層面,從舞者皮膚的表層到搖搖晃晃的身體形態,最後溶進白色的沙漠中。影片捨棄表達意義的姿勢,轉而尋求神秘力量較為細微的律動。在沒有敘事的狀況下,影片在兩個空間中形成張力,一方面浸染於微光中,掩護著身體的私密性;另一方面則過度曝露於外,彷彿就要溶化一般。舞者們在這裡,臉部宛若發生意外般地包裹著,痛苦地微微抬起,隨即又昏睡過去。裸露的背部與上半身似乎承載著一股輕微抖動的力量。這些身體以重疊或鏡像反射的方式而存在,甚至無限衍生。個體性開始瓦解,直到性別混淆,他們成為材質,成為純粹的空間。藍色與紅色的光線撫摸著他們,並在其中發現了海洋景色與火山口,那是一望無際具有敏銳感觸的肌理。Emmanuel Vantillard 提醒我們,這個身體的曖昧性,他同時是主體和客體。他是活著的元素,也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他直達語言,但,本身卻是沉默的。

 Le Corps Silencieux was first presented at the Panorama 6 exhibition in Fresnoy, France in 2005. This short film, somewhere between dance and experimental video, explores certain states of the body.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skin to the quivering silhouettes of dancers fusing into a white desert, the film departs from expressive movement to give the tiniest motions a mysterious density.

  Without the aid of narrative, the film establishes a tension between two spaces : one, plunged in darkness, bearing the body intimate; the other, overexposed and dissipating. In one, the dancers, their faces bandaged like casualties, struggle to stand and wallow in lethargy. In the other, bare backs and torsos seem charged with a trembling intensity. Fragmented, dismembered, these bodies melt and divide in superimposed and mirror images. Stripped of their individuality and even their gender, they return to matter, pure expanse. The blue and red lights that bathe them find ocean landscapes and volcanic craters, a sentient texture stretching far and wide. Emmanuel Vantillard bares the ambiguity of this body,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living element and integral part of a nature in which it attains language and yet, like nature, is silent.

勅使川原三郎:無形之舞
Saburo Teshigawara danser l’invisible

Élisabeth Coronel︱France︱2005︱Color︱French︱Video︱57 min

◎台北8/8(日)15:00    8/11(三)11:00  8/13(五)18:00
     8/17(二)14:00  8/21(六)11:00  8/23(一)11:00
     8/25(三)19: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日本舞者及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是當今舞蹈界最具代表性的東方編舞家之一,獨樹一幟的舞蹈風格與劇場美學在國際舞壇掀起強力旋風,征服東西觀眾無數,美學及視野均具一定高度,被認為是舞壇的明日大師。90年代末起,其舞作在歐陸大放異彩,曾應當代舞界巨擘季利安(Jiri Kylian)之邀為荷蘭國家芭蕾舞團一團(NDT I)編舞,亦曾接受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邀攬成為該團的首位客座亞洲編舞家,成就非凡,可謂日本新世代舞蹈團體中的佼佼者。近十年來頻仍受邀於台北演出,每每造成巨大震撼,極致的詩意視覺美感常令人讚嘆不已。來台演出作品包括《絕對零度》(Absolute Zero)、《電光石火》(Luminous)、《人體書頁》(Bones in Pages)等。

 勅使川原於1953年生於東京,10歲的某一天頓悟自身的存在性,並開啟自我身體與外界的關係的自覺探索。攻讀造形藝術,但對自我肢體開發亦有高度興趣,曾接受古典芭蕾訓練,但嚮往更自由的舞蹈形式。1985年與創作伙伴宮田佳(Kei Miyata)攜手創立渡烏舞團(KARAS),企圖「找尋一種新式的美感」。拜造形藝術學習背景之賜,勅使川原的舞台視覺性極強,令人宛若置身美術館空間觀舞,舞者經常穿梭於奇特的裝置藝術之間。舞作高度整合舞蹈、音樂、美術等元素,帶有濃厚的總體藝術成分,揭示某種日本當代的舞蹈美學趨勢,此類劇場美學的追隨者尚有另一傑出的日本表演團體「蠢貨舞團」(Dump Type)。

 本片記錄勅使川原的排練、演出與教學的片刻,並深入探究勅使川原的生命觀與舞蹈哲學。勅使川原對身體的運用迥異於傳統西方思維,他強調一種內觀的身體,注重肢體的回歸與解放,舞蹈動作邏輯來自虛實相生的概念,某些時刻乍看之下宛若某種極具現代感的抽象太極拳舞。他探索身體在不同時刻與外界接觸的細微互動與該身體形貌流變的內在意涵,意欲表達一種超越寫實層次的內觀身體思維,亦即以肢體探索生命之存在狀態。身體無時無刻接觸著的地面、空氣是他最好的探究對象。常常雙腳貼地,以細微的身體關節流動,與時緩時疾的手足移動來表現內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即其所說過的:「與空間對話,與空氣共舞」。於是,勅使川原舞台作品的藝術力量不再只停歇於美不勝收的視覺表面,穿透它便觸及更具誘惑力的深層哲學思辯。

 An accurate and brilliant approximation to the mental and creative universe of Japanese choreographer Saburo Teshigawara, who immerses us in the images of his suggestive choreographies and brings us closer to his conception of the dance as a human event.

◎相關網站:http://www.st-karas.com

 
 
Entropy
Entropie


Jérôme Thomas︱France︱2002︱B&W︱No dialogue︱Video︱10min

◎台北 8/8(日)15:00   8/11(三)11:00  8/13(五)18:00
    8/17(二)14:00   8/21(六)11:00  8/23(一)11:00
    8/25(三)19: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一個年輕的女人在睡夢中被水龍頭的漏水聲吵醒。當她起身關水時,周遭的物品開始以一種超自然的方式震動。她試著去了解,但她很快地就又被帶進夢裡。在影片中,編舞家 Emmanuelle Huynh 置身異常的氛圍,一切彷彿都在 entropy 定律的影響中。entropy是物理學名詞,指事物放任自己,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改變,一個系統的 entropy 向度愈高,就愈趨於混亂,也逐漸變得不穩定,這就是 entropy 定律的特性。

 在Jérôme Thomas的這部影片中,沒有任何事物是穩定的,也沒有任何事物是確定的。若說導演拍片的方式是屬於古典的,這部短片卻是沒有敘事結構的,而它更不是一部一般的舞蹈影片。它籠罩著一股微妙的曖昧性,真實與夢幻之間的界線開始瓦解,夜間竄流的水滲透進夢裡,夢醒的夜則充斥著怪異的雜音。在這個浮動的世界,聲音的律動掩藏著節奏,姿勢所隱含的恩賜也宣告了舞蹈的來臨。然而,這無法定義的兩造之間,它是那麼樣的焦慮,帶著中介質的特性,不正是這門律動藝術的本質?因為被帶到不確切的向度,舞蹈找回自己的起源:它是一項帶著多種元素的遊戲。最後一場極簡的舞蹈,以非常神秘的方式完成:我們看到身體往地板摔落,然後違逆地心引力似地,它嘗試著離地而起…。

 A young woman is woken from a dream by a dripping tap. When she gets up to turn it off, the objects around her start pulsating unnaturally. She tries to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 but is transported into another dream. The film shows dancer and choreographer Emmanuelle Huynh in a strange world where everything seems subject to the law of entropy.

 Everything changes over time. Such is the law of entropy. In Jérôme Thomas’ film, nothing is stable, nothing is sure. The direction may be classical, but this short film is disconcerting in its absence of narrative. Neither is it a “dance film”. A subtle ambiguity reigns in this world. The boundary between dream and reality has vanished : the water that drips in the night filters into the dream and the waking world is disturbed by strange noises. In this world adrift, the sound vibrations conceal rhythms and the contained grace of the movements seems to herald dance. Yet however unsettling this indefinable in-between may be, is it not emblematic of this essentially transient art of movement ? Given a touch of uncertainty, dance returns to its roots and plays with the elements. The last sequence’s minimalist choreography lends it a mysterious edge : pinned to the floor by gravity, the body manages to raise itself up.

→回影片介紹目錄


創作︱黃金國
Eldorado / Preljocaj

Olivier Assayas︱France︱2008︱Color︱French︱Video︱87min

◎台北 8/9(一)11:00   8/10(二)21:10  8/12(四)14:00
    8/15(日)19:40   8/17(二)17: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父母是南斯拉夫籍的法國編舞家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風格橫跨新古典芭蕾與現代舞,是當今世界舞壇重要的中生代編舞之一。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於過世前不久將自己的作品《Sonntags Abschied》(光線的星期日)託付給普雷祖卡。他是電子音樂的先驅,影響力遍及古典、流行音樂與多媒體表演…等領域,冰島流行音樂才女碧玉(Bjork)就自承受到他的影響很深。普雷祖卡經常與各個領域的藝術家一起發展作品,追求跨領域藝術的混雜與衍生,希望透過這個方式將舞蹈帶出單純只是「身體藝術」的困境。今年三月,他與時尚設計師高堤耶合作的《白雪公主》,也在台灣引起廣泛地驚豔。

 這一次,他要將史托克豪森的音樂改編成舞作《黃金國》。服裝與道具設計是由越南裔名攝影家Nicole Tran Ba Vang擔綱,她向來遊走於流行時尚與嚴肅藝術之間,以性感誘人與挑釁不悅兼具的矛盾語彙引起廣泛的討論。這部影片是由以拍攝《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錯的多美麗》等片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所拍攝。在《創作︱黃金國》中,阿薩亞斯帶領我們側身作曲家、編舞者與服裝設計家的想像世界,巧妙地讓我們看見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更讓我們見識到藝術家們彼此之間抽象意念無礙地溝通與傳遞。

 Eldorado / Preljocaj was born of a challenge put to celebrated film director, screenwriter, and Cahiers du cinema critic Olivier Assayas (Paris, je t'aime, Demonlover) by the renowned choreographer Angelin Preljocaj to witness the creation of a new ambitious work, Eldorado, a dance choreographed to, Sonntags Abschied, a composition for five synthesizers by the late Karlheinz Stockhausen. Lifting the veil on the secrets of a dance piece's gestation, the filmmaker's eye sought out the moments of joy and anxiety of the dancers and choreographer. Assayas's film illuminates the resonances between music and movement to record the jolts and confrontations—but also the creative exchanges and the extension—of sound in gesture.

◎相關網站:http://www.preljocaj.org
      http://www.stockhausen.org

畢卡索之謎
The Mystery of Piccaso (Le Mystère Picasso)


Henri-Georges Clouzot︱France︱1956︱B&W/Color︱French︱35 mm︱78min

◎台北8/8(日)18:10 8/10(二)17:50 8/13(五)11:00
    8/17(二)15:30 8/21(六)15:40 8/25(三)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是一部引發思考繪畫與電影間關係,有史以來最愉快、幽默而發人深省的藝術家電影。

 畢卡索曾說過:「就我個人而言,一幅畫乃是破壞的結果。」如同視覺藝術家瞭解作品中正向與負向的空間,以驚悚類型影片在影史占有一席重要之地的法國電影導演Henri-Georges Clouzot也深闇其理,透過《畢卡索之謎》這部影片,帶領觀眾見證了藝術過程中創作與毀滅的關係。1955年的盛夏,Clouzot 帶領攝製小組造訪友人畢卡索位於法國南部尼斯的工作室,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拍攝這位天才藝術家創作手法的各個面向,試圖解開其創作之謎。影片採用黑白膠卷拍攝,導演突破傳統記錄手法,將攝影機放置在畢卡索前方半透明的畫板之後,清晰地捕捉住畫家筆觸與快速作畫時流下的墨水…等創作痕跡的驚人的反向影像。於是Clouzot的電影銀幕與格框成為畢卡索的畫布,當這些作品中的美感如此自然地迸發。活潑的線條在畫布遊走、飛舞與變形,旋即又被一層層新增的影像、新的想法覆蓋其下,我們彷彿置身畫家巨大的創作才華與能量之中,因震撼與感動而顫抖不已。建築家安藤忠雄曾形容畢卡索是頭充滿野性的猩猩,這當然不是嘲弄,而是由衷地讚譽與折服於畢卡索如公牛般不屈不饒的爆發力與毅力。在這部精彩萬分的藝術家貼身實錄中,我們清楚地見證畢卡索恣意揮灑的天分,感受他豐沛的能量。

 Clouzot 談到他的拍攝概念,認為傳統繪畫紀錄影片都有同樣構成上的瑕疵,侷限在分析作品的空間與細節,忽略了圖像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質乃是平衡。將作品分解如拼圖來分析與屠夫的行徑無異,是畢卡索與他強烈反對的,這也是本部紀錄片的特殊之處,它保留了對作品時序性的分析,對創作者思緒做出描繪。他也棄絕攝影機位移與剪接等技法,以膠卷捲動的時間做最真實的紀錄。

 這是關於畢卡索唯一一部最珍貴的紀錄片,高齡75歲的他赤裸上身,無視天氣與拍攝聚光燈的炎熱,揮灑自如地創作出二十幅作品,從愉悅帶有童稚幻想趣味的黑白素描,到寬畫框的繽紛油畫,其中一幅是五分鐘完成的素描。這些作品事後全部銷毀,因此本片是僅存的紀錄,可列入最偉大的紀錄片之一。1984年法國政府正式宣佈,將這部影片納入國家寶藏之列。

 This entirely new kind of art documentary captures the moment and the mystery of creativity; for the film, the master created 20 artworks, ranging from playful black-and-white sketches to widescreen color paintings. Using inks that bled through the paper, Picasso rapidly created fanciful drawings that Clouzot was able to film from the reverse side, capturing their creation in real time. Almost all of these paintings were destroyed when the film was completed. Unavailabl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e Mystery of Picasso" is exhilarating, mesmerizing, and unforgettable; it is simply one of the greatest documentaries on art ever made. The French government agrees; in 1984 it declared the film a national treasure.


Radio on

Christopher Petit︱UK / West Germany︱1980︱B&W︱English/German︱35mm︱104 min

◎台北 8/7(六)22:10   8/11(三)18:20  8/14(六)17:10
    8/17(二)21:00  8/20(五)15:00  8/23(一)18:00
    8/26(四)15:1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英國導演Christopher Petit這部驚人的首作,是與溫德斯所共同製作,並由溫德斯長期的搭檔Martin Schäfer擔任攝影(他也是碧娜鮑許拍《皇后的怨言》與Pedro Costa拍《O Sangue》時的攝影)。是一部關於倫敦青年DJ Robert一路搭車旅行到Bristol,調查兄弟離奇死因的過程,有著粗糙而迷人黑白影像風格的反公路電影。它以獨特、神秘而陰鬱的風格呈現70年代晚期潛伏的英倫青年覺醒的浪潮,是難得一見的英倫後龐克地下藝術電影經典。

 「我們是Fritz Lang 與 Werner von Braun的孩子」(前者是德裔電影巨匠,後者是德裔太空科學家與導彈之父),背景音樂是大衛鮑伊唱著《Heroes/Helden》,這部片帶有著鮮明的德國文化色彩,當我們看到沉默寡言的反英雄主角 Robert 朝與德國相反方向的Bristol走去,真覺出乎意料之外。溫德斯到了美國才拍出他最著名的公路電影《巴黎德州》,Chris Petit則以本片成功地完成一部具有獨特英國文化氛圍的公路電影,在極少以公路為題材的英國電影中更是特例。
本片的寶藏是收錄70年代末期,包括Wreckless Eric和Lene Lovich 等怪咖歌曲的電影配樂。不同於《猜火車》利用流行音樂強化電影情境,本片音樂與敘事的關係卻是不確定、不協調的。鏡頭之間切換時,聲音與影像提醒觀眾音樂其實一直都在背景裡,有人正在聆聽,此時歌曲可說是不著痕跡地滲入電影的肌理。片中的一切,包括音樂、德國70年代青年赤軍團Baader-Meinhof的塗鴉、郊區荒涼的加油站…等等,看似無關緊要,其實都是導演的刻意安排。從如同電影螢幕的汽車車窗映入眼簾的英國地景與現代主義建築,也是導演留待觀眾解謎的符號。

 本片從發行之後就少有機會放映,是一部傳奇的英國後龐克文化電影。它捕捉了保守黨的柴契爾執政之前,英國後龐克時期的蕭條與情感上的自閉,這些文化指涉在今日看來更顯得古怪。德國電子樂先驅樂團Kraftwerk機械般催眠的旋律,英國搖滾樂手Ian Dury狂躁的pub放客,或是Robert Fripp前衛激進的電吉他,都來自十分不同的音樂傳統。連年輕的史汀都在本片客串,秀了一段吉他。從收音機與卡帶播放的音樂總像蒙上一層厚厚的陳年塵埃,音色不如數位唱片的乾淨明快,而是壓抑著,隱晦著甚麼回憶或秘密,吸引你去揭開。觀看這部電影就像這種聽收音機的感覺,彷彿乘坐在一艘古老畫片裡古怪的老式飛船,從頭到尾迷迷濛濛,卻總有讓人想不到的一段音樂,或一場風景突然抓住你,將你捲入奇異的片刻。

  繼Radio On 之後,堅持個人創作觀點的Christopher Petit持續在劇情片與非劇情片領域挑戰敘事手法與美學的可能性,包括關於英國最長環城公路,也有「死亡之路」之稱的M25的影片《London Orbital》 (2002)。

 Ripe for rediscovery, Christopher Petit's post-punk journey RADIO ON (1979) has become a cult film since its initial release and is one of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debuts in British cinema. Co-produced by Wim Wenders and featuring Sting's first film performance, RADIO ON is austere in narrative and captures the lurking disenchantment of the British youth movements of the time.

里斯本的故事
Lisbon Story


Wim Wenders︱Germany/Portugal︱1994︱Color︱English/Portuguese/German︱35mm︱105 min

◎台北 8/7(六)20:10   8/13(五)12:40  8/15(日)21:30
    8/20(五)11:00  8/22(日)11:00   8/24(二)16:10
    8/26(四)13:00
◎台中 9/3(五)19:00
◎高雄 8/29(日)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就算將來有人認為那些只是垃圾,但是我們已經不在了。」

 故事講述一個電影錄音師Winter收到導演朋友Friedrich的一張求救明信片。於是開著車去里斯本聲援,途中車壞了,抵達時卻只找到了沒有完成音效的電影膠卷,導演朋友消失了…。本片為德國新電影導演文‧溫德斯,獻給前一年(1993)去世的電影大師費里尼(老友Friedrich 音似費里尼本名Federico)及電影百年的佳作。旅程始終為溫德斯創作核心,本片也不例外,看似清新淡雅,實則感情豐沛。男主角找尋友人始因呼救的明信片(呼救個人也呼救創作),但這趟救援實則是種回歸,有意無意地讓葡裔男主角,經歷一段尋找自我(原鄉)、聽見愛情(聖母合唱團的葡萄女主唱)、在路旁意外找到懷疑自我的導演好友,鼓勵他之餘同時也是這趟旅程的反射。電影得以完成,是憑靠著一種內在自我認同,《里斯本的故事》講的是最初衷的回歸,從聲音開始,然後一點一滴的,窺到城市的生活全貌,完備一部電影的人生熱情。以錄音師為主角,當收音麥克風在天空,錄下許多聲響的同時,街頭巷弄的、兒童模仿的、或者是古老民謠的美妙聲響,那種高高的聽著人間眾生,好似《慾望之翼》天使一般高的先知感及哲思氣味,仍不自覺悠遊在影片裡,但這回多了幽默溫煦感。溫德斯以一種距離感去檢視他看到的一切、再以聖母樂團撼動般的表演跟打光,來尋回創作的神秘本質。於是主角Winter漫遊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並攫取各式聲音的過程,成為電影創作的活泉之鑰,也成為打動失意友人Friedrich重新創作的重要原因。

 作為致敬電影本質的作品,溫德斯收起他那股精英般的哲思跟道德本質焦慮的電影風格,同時向世界力薦了葡萄牙國寶級樂團聖母合唱團(Madredeus)宛如天籟般的音樂。溫德斯說:「從來沒有任何音樂,在一開始,像「聖母」樂團一樣,在拍攝期間給予我這麼多的啟發。」女主唱同時也在片中飾演一角。葡萄牙電影大師奧里維拉(Manoel de Oliveira)在片中的現身,也讓這部電影更顯致敬百年電影意涵。影片最後那些鼓勵走出瓶頸創作,拒絕垃圾影像等如宣言般的口白,更勵志的讓人感到一種對未來、對電影新的展望與生命力。那是屬於溫德斯的《火車進站》,也有著一旁彷如卓別林的路人伴隨。

 The director Monroe unsuccessfully attempts to produce a silent black-and-white film on Lisbon and calls his friend Phillip Winter, a sound engineer, to help. Winter arrives too late and only finds the unfinished film. Monroe has disappeared and Winter, fascinated by the city and a Portuguese singer, decides to wait for his friend and look himself for the sounds to accompany the film.

◎相關網站:http://www.madredeus.com


城市時裝速記
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

Wim Wenders︱West Germany/France︱1989︱Color︱English/Japanese/French︱35mm︱79 min

◎台北 8/8(日)16:30   8/10(二)11:00  8/13(五)16:20
    8/16(一)15:00 8/19(四)19:40   8/22(日)18:20
    8/25(三)18:00
◎台中9/4(六)19:30
◎高雄8/28(六)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溫德斯拍攝的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享譽國際的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創作的過程,同時思考城市的認同與數位時代的電影兩者之間的關係。

 溫德斯自述對時尚不感興趣,應龐畢度中心之邀,接下一部關於時尚的短片拍攝。他從一件山本耀司設計的襯衫和夾克感受到如同兒時回憶的溫柔感觸,開始對這位服裝設計師與時尚題材產生好奇與關注。片頭一開始,在車中透過前窗玻璃外行進的巴黎公路風景,對照著鏡頭右方以小型液晶螢幕同時播放的東京街景錄像,溫德斯的旁白帶入一連串他對影像原創性的概念與商業化的複製,都市認同感,東西方文化衝突…等等美學與哲學性的思考。他跟著山本耀司來到巴黎與東京(兩個都是溫德斯最喜愛的城市,山本耀司則自認是超越國籍的東京人,勝過對日本人的認同),以都市漫遊這種看似隨性實則敏銳觀察的手法一邊拍攝設計師,一邊對自己和觀眾丟出問題。這種非常規紀錄片的拍法與他拍攝 Nicholas Ray的《水上迴光》以及小津安二郎的《尋找小津》等作品相似,不去預設立場或神化被攝者,而是在拍攝過程不斷探索電影導演或藝術家創作的原點與個人特質。所以溫德斯紀錄片中的人物有不尋常的魅力,既才華洋溢又具有豐富的人性。就如本片中的山本耀司,在以剝削展示的身體而受批評的時尚產業中,呈現創意與人文素養兼備的少見特質,一改我們對時尚人物常有的浮誇、虛矯等負面觀感。

 溫德斯向來對影像與新媒體的關係很感興趣,比如《愛麗絲漫遊記》裡主角在跟著小女孩走訪各個城市小鎮的路上,不斷以拍立得即刻捕捉週遭風景與人物;或是《Room 666》中在拍攝法斯賓達和荷索訪談時,後方電視螢幕正播放卡通。溫德斯同時以老式手搖的Edmond 35mm攝影機與當時最新穎的小型Sony H8 攝影機進行拍攝記錄,他發現相較於每半小時就要重裝底片的麻煩,他更欣賞Hi8隨時可拍的即便性,讓他更能貼近掌握山本耀司在工作現場的神態,也同時呼應設計師訪談時提到的,有兩個自己以不同思維在創作。

 對細節反覆斟酌調整的嚴苛與沉默謹言是山本耀司在片中的一貫形象,他凝神思考,等候新裝走秀開始前的沉穩姿態甚至被溫德斯比喻為一座紀念碑。溫德斯拍攝山本耀司工作過程時,畫面常出現一個播放山本耀司訪談錄像的液晶螢幕與之對映,他想藉著將影片膠捲與電子數位錄像這兩種媒材並置、辯證的方式,打斷觀者對紀錄片真實性的輕易信任,不斷提醒我們影像的複製性。溫德斯以巧妙的剪輯與畫面並置的手法,讓拍攝這位設計師安靜的工作過程變得有趣,是否同時也加大了山本耀司與觀眾的距離呢?去年年底,山本耀司的公司宣布破產重整,現在重看這位曾經叱吒一時的名設計師、傾聽他的美學與堅持,著實令人不勝噓唏。

 Wim wenders talks with japanese fashion designer yohji yamamoto about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pon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identity and the cinema in the digital age.

◎相關網站:http://www.yohjiyamamoto.co.jp

陽光劇團的冒險
The Adventure of the Theatre du Soleil (Ariane Mnouchkine, l’aventure du théâtre du soleil)

凱文史密斯 Kevin Smith|1994|USA|35mm|B&W|92min

◎台北 8/6(五)19:00   8/8(日)19:50  8/10(二)16:10
    8/12(四)15:50  8/14(六)11:00  8/16(一)22:30
   8/19(四)11:00   8/22(日)15:00  8/25(三)14:20
    8/27(五)11:00
◎台中 9/6(一)19:00 
◎高雄 8/25(三)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劇場地位受到舉世敬重的法國陽光劇團,在創始者暨劇團導演亞莉安•莫努虛金(Ariane Mnouchkine)的領導之下,創造出一種富有社會實踐性的藝術創作典範。無論劇場美學、創作視野均具高度且風格獨特,作品每每深刻感人。濃厚的社會意識與鮮明的政治立場,突顯其捍衛正義的淑世信念。劇團成員來自世界各地,跨文化跨種族的組合,激撞出豐沛的創造力,發展出揉合東西精髓的迷人劇場形式,曾受邀至世界各地巡迴表演,造成極大迴響,可謂當代獨一無二的重量級藝術團隊。

 本片探索陽光劇團靈魂人物Mnouchkine的創作心路歷程。她堅信戲劇能夠改變世界,並身體力行實踐該一理念。莫努虛金除在藝術創作中微妙傳達她的政治批判,現實生活中更以激烈行動聲援弱勢團體、捍衛人權。曾絕食抗議克羅埃西亞種族戰爭,公開譴責法國政府驅逐非洲移民,甚至不畏戰火危險,前往阿富汗開設戲劇工作坊,散播以藝術改造人世的理念,進而催生了當地民眾的自組劇團。

 莫努虛金在片中回顧她踏上戲劇不歸路時刻:「在一次劇團排練的經驗後,心頭震撼不已,我於是告訴自己:那就是自己未來的路,也是我自幼就在找尋的東西。」不久之後,25歲的她,領著一群年輕人於1964年創立了陽光劇團,這群人從共同創作到集體生活,打破階級隔閡,實踐「平等、分享」的大同世界理念,並視觀眾如親,往往可在開放入座時看到Mnouchkine向候隊觀眾寒暄撕票;中場休息時奉上團員自製茶點,天冷時更體貼地傳遞毛毯,被視為法國劇界前輩尚‧維拉(Jean Vilar)之最佳傳人。

 1970年,陽光劇團靠著激烈的抗爭手段,爭來了位於巴黎郊區的廢棄彈藥庫作為劇團基地,往後四十年在此集體創作出一齣又一齣的精彩好戲,反應廣大百姓的真實生活,藉著帳棚巡演,感動海內外難以數計的觀眾,影響無遠弗屆,雖說改造世界的野心難如夸父追日,但倘若一個昔日為製造殺人機器的彈藥工廠可以被改造為產生藝術美感與追求和平正義的空間、倘若你會被陽光劇團的作品打動、會為因Mnouchkine堅持理想的熱情動容,不就是某種世界改變的開始?這部闡述Mnouchkine生平的影片,最讓台灣觀眾興奮的莫過於,結局是2007年年底陽光劇團來台演出《浮生若夢》時的盛況。

 In this film, Catherine Vilpoux recounts Ariane Mnouchkine's iconic artistic journey: her inspirations, her dreams for the theatre, her love of cinema, her unique and extraordinary bond with audiences. Extensive archival material - much of which has never been seen before - together with extracts from performances and rehearsals, as well as interviews and coverage of various tours and travels, reveal an in-depth portrait of the Théâtre du Soleil, and its artistic and political commitment both in France and internationally.

◎相關網站:http://www.theatre-du-soleil.fr

拉封登寓言
Les Fables de La Fontaine

Robert Wilson/Don Ken︱France︱2005︱Color︱French︱Video︱98 min

◎台北 8/7(六)16:10   8/12(四)17:30  8/17(二)19:00
    8/20(五)19:00  8/24(二)11: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劇場巨擘羅伯威爾森,對繪畫、建築、雕塑、舞蹈均有涉獵,1960年代末期即開始他的劇場探索,質疑傳統劇場的「假」寫實性與幻覺主義,主張恢復劇場的「戲劇性」,極致發揚布萊希特的疏離戲劇理念,摒棄寫實主義的表演方式,並刻意裁撤故事情節在戲劇作品中的主導地位,以高度風格化的視覺美學作為他戲劇作品的經營主體,企圖從精準的形式中傳達出一種詩意的訊息。期間歐美「新前衛劇場」革命烈火正熾,掀起眾人對戲劇作品在美學形式及政治關照層面的強烈反省,大群視覺藝術家、作曲家、建築師、設計師蜂擁加入劇場創作,形成所謂的藝術家劇場(artist theatre)。羅伯威爾森即是此中典範,傾向以總體藝術方式經營戲劇,尤其強調舞台空間的形塑,認為形式即內容,形式的精準有效處理就能帶出戲劇內涵。

 羅伯威爾森被視為現代「意象劇場」大師,將舞台視為一個雕塑空間,特別強調線條、顏色、構圖等空間元素的移動變化,對舞台上所有元素,包括演員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如視覺符碼般精確控制,用光精準有力,手法出神入化,常常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異視覺效果,作品極具個人特色,創作動態備受劇壇矚目。40多年劇場生涯創造出無數膾炙人口的傑作,名聲響徹東西,2008與2009年受兩廳院委託與台灣本地藝術家合作《歐蘭朵》、《鄭和1433》,嘗試與東方演員及文化對話。

 本片係羅伯威爾森與法國歷史悠久的法蘭西喜劇院合力詮釋法國經典文學《拉封登寓言》的舞台演出紀錄。《拉封登寓言》係法國知名詩人作家拉封登(La Fontaine)針對十七世紀敗壞的法國人心風氣所發出的道德諫言,是一具有普遍性價值的文學經典。靈感得自伊索寓言、印度寓言,以動物性格暗喻人性,故事內容家喻戶曉,為法國古典文學的高峰成就之一。18世紀起,陸續受劇作家改編將之搬上舞台,某些政治嘲諷性強的劇作甚至成為法國大革命期間演出率最高的戲碼,後亦陸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影響遍及海內外。此次係法蘭西喜劇院首度正式搬演該作品,企圖賦予其時代意義。當擅長以傳統寫實話劇表演形式詮釋戲劇情境的法蘭西喜劇院演員,遇上偏愛疏離演員內在情緒的後現代劇場導演羅伯威爾森,會激發出何種意念挑戰與藝術對話,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With this show directed by Robert Wilson, the Fables of La Fontaine made a grand entrance to the repertoire of Comédie-Française, January 30, 2004. When curtain was up, we saw the animals imagined by La Fontaine for us to ponder upon on the fragile human condition. To enliven the characters, the actors of Comédie-Française metamorphosed into beasts with masks, alternately roaring, cawing and dancing. In nineteen fables, they conjured up the universe full of humor and accuracy of the famous moralist.

◎相關網站:http://www.robertwilson.com


享樂花園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Lech Majewski︱UK/Italy/Poland︱2004︱Color︱English︱35mm︱103min

◎台北 8/7(六)18:10   8/9(一)14:50  8/12(四)19:30
    8/15(日)12:40   8/18(三)11:00  8/20(五)21:00
    8/23(一)12:30
◎台中 9/3(五)20:30
◎高雄8/28(六)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4 羅馬獨立影展評審團獎

 電影開始於幾個從橋上跳下水的動作,然後鏡頭由倫敦轉到了威尼斯,女主角克勞蒂雅是位英國藝術學者,她到威尼斯講授波希的繪畫,她的情人航海工程師克里斯,一旁持著攝影機拍她的教學過程,也一邊錄製下他們在水都的生活:租屋、裸體、做愛、游泳、看畫、生病、聊波希、談人生等等的一舉一動。這部假紀錄片風格的優雅愛情電影,便由克里斯的攝影緩緩道來。

 女主角鍾愛的波希(Hieronymus Bosch)名作《享樂花園》成為本片創作精神。男女主角既是情人,也是記錄者與被記錄者,觀者與闡釋者,更是畫作中男與女(亞當與夏娃)的肉體化身,影片則成為一段生死情愛的生命紀錄。電影打破諸多形式,先是以個人觀點詮釋名作、再以攝影機記錄個人、在放映跟實演中再生出不同演譯趣味,這三段過程,讓意象跟影像都顯得豐富迷人並蘊含巧思。

 外貌極似克莉絲史考特湯瑪斯的女主角Claudine Spiteri,其出色的表演,無論是對畫作的癡迷、坦率裸露畫面或是那種與命運掙扎周旋的一搏,讓主人翁既脆弱但又有著病態的堅持直率,敏感細緻地呈現在銀幕前。也讓這段威尼斯愛情之旅,猶如維斯康提《威尼斯之死》一般,充滿難解的人性執迷。影像隨著情侶的遊玩,威尼斯的著名景點-聖馬可廣場、大運河、里亞托橋,都藏匿著淡淡的憂傷氣息。鏡頭最後彷彿成為一種凝視傷痛的工具,讓影像直接且簡潔比喻出其風景下,隱蘊的灰暗。

 被譽為猶如帕拉贊諾夫(Sergei Parajanov)風格的波蘭知名導演Lech Majewski,以華麗及詩樣般難解的電影語言聞名,本片堪稱他最易懂親切的作品。改編自他的小說《Metaphysics》,電影以一種跨越的方式企圖達到觀賞的真實感,既像看拼貼的畫作,又像在看真人實演,最終是錄像跟人生的對比。作者風格讓影像充滿水都那股波光粼粼的悲劇之美,銀冷的夜色尤其有獨到的神秘魅力。最終男主角鏡下的身影,如同直敘性的生命或愛情般,終究變成了想回轉卻反覆不得的顆粒。Lech Majewski是詩人、劇作家、畫家、裝置藝術家和歌劇導演…,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工作者。

 Working from his own novel Metaphysics, writer-director Lech Majewski crafts magic in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intimate passion plays, which are filled with loving detail and creates a luminous, highly erotic treatise on art, love and death.

◎相關網站:http://www.lechmajewski.art.pl


無探戈,毋寧死
Orquesta Tipica - Tango or Death

Nicholas Entel︱Argentina︱2006︱Color︱Spanish︱Video︱86min

◎台北8/8(日)21:30 8/11(三)14:30 8/14(六)12:40
     8/18(三)14:20 8/21(六)21:40 8/23(一)14:30
     8/26(四)19:00
◎台中9/7(二)19:00 ◎高雄8/27(五)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6比佛利山莊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紀錄片
★2006巴西聖保羅影展開幕片
★2006明尼斯達Wild River 音樂影展開幕片
★2006香港電影節

 探戈在19世紀末,興起於文化大熔爐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獨特地融合了歐洲與非洲音樂的旋律,廣受歐洲移民的歡迎。二次大戰後因為政治因素,許多藝術家遭到迫害,甚或牢獄之災,流行的探戈酒館也受到取締,造成阿根廷這種獨特的音樂類型逐漸式微,年輕一代也失去興趣。我們對探戈音樂的印象似乎常停留在王家衛電影《春光乍洩》充滿情慾糾纏的歌舞,或是阿根廷國寶大師皮亞佐拉蠱惑人心的探戈演奏。很難想像探戈與年輕世代的結合會是怎樣的光景?這部紀錄片就是關於一個讓人驚艷的阿根廷年輕探戈大樂團,Orquesta Tipica Fernández Fierro的崛起,以及他們如何重新詮釋與發揚探戈傳統精神的歷程。導演以生動活潑的電影語法,企圖重新尋找、定義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認同,檢視阿根廷探戈音樂的根源,同時開放與年輕世代對話的可能性。

 這個樂團由首都郊區一所流行音樂學校12位年輕的學生所組成,他們揚棄華麗的音樂廳,選擇以街頭游擊演奏這種熱情反叛的方式與聽眾對話。片頭開始樂團推著鋼琴穿過彎曲街巷,在人行道即興演奏探戈被警察驅趕,卻受到居民力挺,與警察激烈辯論捍衛傳統文化的自由,呈現出阿根廷的多元文化衝擊與市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豐沛活力。而後樂團遠征歐洲長達幾個月的巡迴演出,一路上狀況連連,歡笑不斷的點點滴滴,加上團員各自不同的特質與故事,導演以錄像結合八釐米膠卷拍攝,自由活潑甚至挑釁的風格,讓本片視覺帶有溫德斯早期公路電影粗獷與無拘無束的迷人氣味,骨子裡卻是拉丁民族不折不扣的熱情與樂天精神。樂團與阿根廷著名的手風琴演奏家Daniel Binelli共同錄製唱片的精彩紀錄更為本片帶來高潮。 繼近年來融合電音與美聲而廣受歡迎的年輕探戈樂團Goten Project之後,樂風細膩但不過度裝飾的Orquesta Tipica無疑是另一顆讓人矚目的探戈閃亮新星。

 Nicolas Entel是創作力旺盛的新生代阿根廷紀錄片導演與製片,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與紐約分別成立製作公司,推廣阿根廷的電影製作。他以哥倫比亞毒梟Pablo Escobar為主題人物的新作《Sins of My Father》(2009)也在各個影展受到好評。

 Twelve young guys push an old piano down a cobblestone street that they will shortly transform into a concert hall of days gone by. The Tango Orchestra is a welcome sight to the locals on the economically tarnished streets of Buenos Aires.Their guerrilla style performances upset the authorities when people spontaneously gather to enjoy this artistic expression on the street. Their passionate rebellion reinforcing a culture that can not now, or ever be, tampered with. The orchestra's sound is elaborate but raw; politically committed and historically linked to a counterculture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old.

◎相關網站:http://www.fernandezfierro.com


你不知道的波斯搖滾
No One Knows About Persian Cats

Bahman Ghobadi︱Iran︱2009︱Color︱Persian︱Video︱101min

◎台北 8/8(日)11:00 8/11(三)12:30 8/14(六)19:10
      8/16(一)11:00 8/19(四)12:40 8/22(日)20:00
      8/25(三)16:00
◎台中9/8(三)19:00
◎高雄8/22(日)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9法國坎城「一種注視」特別獎
★200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2010 美國邁阿密影展最佳影片特別提及獎

 一對獨立地下搖滾樂團裡的男女出獄後,希望取得護照和簽證去倫敦演出搖滾樂。然而,電影從救護車上的主角開始,再跳入音樂製作人夫婦在錄音間的對白,導演巴曼‧戈巴弟一語幽默嘲諷地帶進本片創作主旨及伊朗當局對音樂政策的處境。伊朗禁唱歌曲內含有反伊斯蘭教精神,或歌詞有鼓勵不道德的行為,觸犯的後果就是牢獄之災。音樂不自由,也象徵青春被壓迫,這種由音樂(娛樂)的受限,而到自由創造(生命)的受限,成為了編導關注的焦點。伊朗禁止西方音樂入侵,搖滾樂當然也是違禁音樂。

 片中不時竄出幽默感,男女主角與黑幫辦簽證的場景跟尋求志同道合的青年搖滾音樂家們的過程,皆帶著一絲荒謬但又「真實」的喜感。影片一開始粗糙的真實感,拍出充滿青年活力的獨立搖滾樂和德黑蘭文化。但隨著影片音樂流動,慢慢轉至一種感嘆,而且是從音樂中流洩出來的青春感嘆,劇情跟對白都被刻意打散,以一種看似隨性的青年生活感,隨性但漫無目的的方式記錄這段表演之旅,猶如MTV一般的俯拾當下風情,最終呈現一股滯鬱的青春無力感,因壓迫、反抗而需搶救的處境。

 本片也是革命電影之一,拍攝時間並未取得合法拍攝許可,於是隱瞞其「禁樂」 內容偷偷拍攝,導演在拍攝期間被逮補兩次,本片編劇(同時也是新聞記者)兼導演女友Roxana Saberi,也在被控間諜罪而後釋放。而09年坎城影展上的獲獎,對這部音樂電影嘗試挑戰伊朗政治的勇氣,仍有相當宣示性的支持意味。

 庫德裔伊朗導演巴曼‧戈巴弟曾以《醉馬時刻》拿過坎城金攝影機獎,繼《烏龜也會飛》講述著兒童與地雷危機後,《半月交響曲》與本片開始由音樂切入德黑蘭政治對人民的限制,並開始為自由發聲,看似主軸不同,卻都是在談他最愛的「界限」問題,伊朗政治制訂的不合理法律,都是一種平面上看不到,無形地雷式壓迫,唯有以地下化的形式才得以生存,不被扼殺。原片名更利用產於伊朗的波斯貓,一語雙關的隱指本土青年及伊拉克戰爭的「波斯貓」戰機。

 Recently released from prison, two young musicians - a man and a woman - decide to form a band. Together they trawl the underworld of contemporary Tehran searching for other players. Forbidden by the authorities to play in Iran, they plan to escape from their clandestine existence, and dream of performing in Europe. But with no money and no passports, it won't be easy...


奇幻薄荷糖
Pepperminta

Pipilotti Rist︱Switzerland/Austria ︱2009︱Color︱German︱35mm︱80min

◎台北8/10(二)19:30 8/13(五)14:40 8/15(日)18:00
    8/19(四)21:20 8/21(六)20:00 8/23(一)20:00
    8/26(四)17: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10年日舞影展
★2010年鹿特丹影展
★2010年邁阿密影展「劃時代」獎

 Pepperminta 是個充滿想像的無政府主義者,她住在未來主義的彩虹小屋,過著我行我素的生活。色彩是她的好友,草莓是她的寵物,蝸牛和蚯蚓是趕走恐懼的良方。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透過她喜愛的顏色來看世界,於是結同路上相識的兩位朋友一同完成熱情的使命。改革之路困難重重,她先試著解放呆板的學生、教育迂腐的教授,後來連餐廳大廚都被收編,準備來場轟轟烈烈的烹飪大革命!不甘示弱的壞人加以反擊,革命小隊如何解危?以彩色顏料當武器四處轟炸,歌聲與笑容做柔化劑,Pepperminta一行人將現實世界搞得天翻地覆,同時在花朵綻放的伊甸園夢境享受人類被驅逐前的純真與自由。這部充滿驚人色彩魔力的奇幻電影,瘋狂怪誕度勝過《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一百倍,迷幻度超過《黃色潛水艇》一千倍,絕對強烈衝擊我們已然僵化的腦波!

 Pipilotti Rist是瑞士最著名而重要的女性多媒體錄像藝術家,作品廣受各地美術館與藝廊邀請展出,2008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的特展更吸引上百萬人次的參觀。她的藝術既創新又深具啟發性,看似古怪叛逆實則希望引導觀眾的正向能量,激發感官知覺的敏銳度。本片是Pipilotti Rist第一部劇情長片,她說如果她以錄像作品寫詩,那《奇幻薄荷糖》這部電影就是她的第一則故事。本片不僅是一部成長小說,在結合停格動畫、MV式快剪、魚眼鏡頭變形效果、濾鏡套色…等五彩繽紛的視覺糖衣包裝下,Pipilotti Rist無比犀利地痛批僵化的現代社會無趣之至-槁木死灰的弊病。透過Pepperminta 領軍的小隊,以讓人目不暇給的色彩發動革命。其老式軍服裝備與瘋狂行徑與1967年披頭四的革命性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如出一轍,是對充滿愛與和平的60年代的致意,更有延續其精神的企圖。只是本片以色彩的魔力取代LSD迷幻藥物,同樣達到解放心靈與身體感官的目的。

 Pipilotti Rist認為「天真無邪」是本片的重要特質,Pepperminta是瑞典作家Astrid Lindgren所創造的經典童書《長襪子皮皮》(Pippi Longstocking)主角Pipi的化身,(其實導演的藝名就來自同樣典故),是個個性開朗獨立,具冒險犯難精神的小女孩,長大後成為散發正向能量和想像力的搗亂份子。比如,她將文化中普遍視為不潔的經血轉成創造的能量,甚至以盛大的派對加以讚頌,相信對東西方觀眾都會是一大衝擊。將Pepperminta的充沛活力與古靈精怪發揮極致的波蘭裔編舞家與表演藝術家Ewelina Guzik,畢業自編舞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主持的布魯塞爾舞蹈學校,具有靈巧的肢體與強烈爆發力,曾擔任Pipilotti Rist多部錄像裝置的表演。

 Pepperminta is an anarchist of the imagination. She lives in a futuristic rainbow villa and according to her own rules. Colors are the young woman's best friends and strawberries are her pets. She knows the most amazing remedies to free people of their fears. Pepperminta's wish is for everyone to see the world in her favorite colors. She and other friends of different kind set out to fight for a more humane world. Wherever the gang appears, everything is turned upside down and people's lives are transformed in the most miraculous and wondrous of ways.

◎相關網站:http://www.pipilottirist.net


拉維香卡的大師課程
Ravi Shankar: The Extraordinary Lesson
(Ravi Shankar, l'extraordinaire leçon)

Frédéric Le Clair︱France︱2010︱Color︱English/French︱Video︱52min

◎台北8/9(一)16:50 8/11(三)20:20 8/17(二)12:20
    8/19(四)14:40 8/20(五)13:10 8/22(日)16:40
    8/25(三)12: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部難得的影片記錄了世上最負盛名的西塔琴巨匠Ravi Shankar協同子弟和女兒Anoushka最近的一場歐洲演奏會。自1956年開始,拉維香卡的音樂在西方廣受歡迎,他也成為首位印度音樂的大使。他對西塔琴樂器本身做調整,讓音色與演出技法有所不同,常與西方古典音樂、現代樂作曲家(如Philip Glass)合作,或是參與搖滾音樂節(如Woodstock)的演出,是印度音樂的重要改革者。不同於西方音樂,印度音樂是在日常生活的同伴關係中以口頭方式傳遞。他最近一次到巴黎演出,決定在普雷葉音樂廳(Salle Pleyel)對大眾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印度音樂講課。片中透過一位音樂理論家的適時說明,幫助這場迷人的大師課更加平易近人。這場歐洲的演出Ravi Shankar樂團的配置是:Ravi 與Anoushka的兩把西塔琴,加上tabla印度鼓,撥絃樂器tanpura琴,有時加上橫笛或嗩吶,這些年輕傑出樂手在大師指揮下將Ragas敘事詩豐沛的情感做最精湛動人的演譯。

 影片也跟隨Ravi師徒來到印度德里的Ravi Shankar音樂中心,拍攝他平日的工作與音樂節的演出內容。音樂中心的角色包括保存Shankar的音樂作品,教授印度傳統音樂舞蹈,以及引導民眾接觸包括爵士樂在內的其他音樂類型,讓東西方多元文化在此激盪與對話。年邁的Ravi侃侃而談他對音樂與性靈等充滿智慧的看法,發人深省。片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是Anoushka Shankar這位輪流在印度與美國兩地生活的年輕印度女性,不僅是大師的音樂傳人,也認同其父的信念:尊重古典印度音樂,同時開啟新視野。她從小跟隨父親走訪世界各地,一路親炙大師超凡的技藝,耳濡目染父親敦厚開明的藝術家精神,後來也成為出色的西塔琴演奏家,除了演出印度古典音樂Raga,她也嚐試與電子樂、鋼琴與大提琴等西洋樂器的結合演出,深受好評,2003年曾獲葛萊美獎提名,2008 年受邀來台演出。片中最讓樂迷感動的應該是Shankar父女二重奏的對彈,兩人深厚的默契與情誼在悠揚樂聲中緩緩流淌。

 This rare documentary revisits the life and the art of Ravi Shankar, the most famous Indian sitar virtuoso and first ambassador of Indian music. From 1956 he popularized Indian music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film shows Ravi transmitting his art to his daughter Anoushka. He gave his last European concert in Paris, at the Salle Pleyel, and the only public lesson on his art he ever held, a moment of great emotion. This documentary which mixes scenes of musical performances, teaching and sound recording, is a sort of farewell by and to the artist.

◎相關網站:http://www.ravishankar.org


重製一道平面
One Flat Thing, Reproduced

Thierry de Mey︱France︱2006︱Color︱No dialogue︱Video︱26 min

◎台北8/9(一)16:50 8/11(三)20:20 8/17(二)12:20
    8/19(四)14:40 8/20(五)13:10 8/22(日)16:40
    8/25(三)12: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在美國中生代的編舞家當中,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是其中最被讚賞的藝術家。因為他長期擔任德國法蘭克福舞團的總監;舞作又採取同時貼近並解構古典芭蕾的雙向策略;並於作品中隱含戲劇性;兼具歐、美現代舞蹈的特質,使他向來有「最歐洲的美國編舞家」的美譽。喜歡在嚴密的架構下讓舞者進行即興,結合現代造型藝術、視覺藝術、建築與互動藝術等元素,以lap dance的激烈肢體語言,尋求舞者身體的極限。所以看完佛賽的每一個作品,總讓觀眾有視聽覺與身體所有神經緊繃後放鬆的舒暢與淋漓盡致的感受。是後現代舞蹈的代表人物。這部影片由比利時作曲家兼導演Thierry De Mey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合作,以一種名為「時間之線」的電腦軟體,去重新編碼,並分析佛賽的代表作《重製一道平面》,依此原則導演精確地補捉到舞蹈形式的美、姿勢的強度與舞者彼此間的觀點,是一部令人屏息的傑作。Thierry De Mey 也從事多媒體創作,他與比利時名編舞家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合作的《俯拍》(Top Shot),目前正在北美館的《形、音、異》(Mobility、Sound and Form)專題中展出。

 The rhythm and discipline at work in the hands of director and musician Thierry De Mey brilliantly transpose onto celluloid William Forsythe's eponymous creation signed in 2000. In a huge warehouse, 17 dancers propel themselves on, under and around 20 metal chairs. To Thom Willems’ strident music, the stage takes in this eruption like a canvass oscillating between order and chaos.

 The skilfully orchestrated disorder of One Flat Thing, Reproduced stages the power of movement and its constant invention. A concentrate of pure dance : a scansion of symmetry, fractures and broken angles steer, transform and propel the dancers on the floor and through the space. This implacable compilation of movements multiplied by the number of performers into as many forms and figures verges on the exhilarating. The careful editing tightly crops the choreographic waves, which sometimes seem to spill out over the frame or just about stay in place vibrant, as if caught in their own surface tension. The use of the 20 tables, alternately surface, volume, architecture and accident, shows no more than the skeleton of a matrix, a figure of the post-modern world painted in the explosion of a new era.

◎相關網站:http://www.theforsythecompany.com

梵谷的最後旅程
Vincent van Gogh, Derniers jours à Auvers

Peter Knapp︱France︱2006︱Color︱French︱Video︱52min

◎台北8/9(一)21:30 8/12(四)12:20 8/18(三)17:30
    8/23(一)16:20 8/24(二)21: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梵谷是一位受到詛咒的畫家嗎?這位一生充滿悲劇色彩的後印象派畫家,短短37年的生命中,洋溢的才華並未為他帶來名利與幸福,反而是貧困、病痛、屈辱、孤寂,更因精神錯亂而割下耳朵,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他作為畫家的八年之內,創作了超過二千幅畫,而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後二年創作的。

 從1890 年5月20日來到巴黎近郊的小鎮奧維(Auvers-sur-Oise),到7月29日他自殺身亡期間的短短九個星期,梵谷完成超過80件油畫、58件素描以及他唯一的蝕刻版畫作品。奧維鎮將梵谷停留期間每幅畫中的景致與建築完整保留,讓後世得以重溯畫家的創作靈感來源。本片導演也是知名的攝影師與多媒體藝術家Peter Knapp,以最新穎的HD數位攝影技術,精彩地捕捉梵谷生前眼中見到的純樸小鎮風土與懾人的麥田景致。

 受到摯愛的弟弟西奧的經濟支柱,梵谷得以在奧維租下畫室、買畫具和顏料。奧維如畫的鄉間景致激發梵谷豐沛的創作欲望。他停止酗酒,晚上九點就寢,早晨五點起床,其餘時間都拼命作畫,彷彿預知噩運將至,而將近乎憤怒地掏挖自己僅存的生命。小鎮人物與風景都成為他筆下的題材:女子、孩童、照顧他的摯友嘉賽醫生的肖像,以及麥田、花園、教堂與鎮公所…。著名的「麥田群鴉」畫作也於這期間完成,反映出他對於西奧的歉疚與無能為力的強烈悲哀。梵谷在給西奧的最後一封信裡提道:「我為了作品賭上生命,理智近乎崩潰」,彷彿預言了他人生悲劇性的結束。

 梵谷對自然景物繽紛色彩的細微觀察,對日常人物濃烈的愛意,自己內心的糾結,都化入他筆下由線條與顏料的漩渦構成的瑰麗影像之中。本片以梵谷與西奧的通信為敘事的引子,一步步追溯梵谷在奧維的生活。導演細膩的鏡頭一幅幅檢視梵谷在奧維的畫作,對比今日的小鎮實景,畫家當年以全新眼光所捕捉的美景彷彿在我們眼前豁然開展。導演並難得地獲准進入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採訪,拍攝梵谷當時速寫的筆記以及書信等寶貴資料,讓我們得以進一步想像他生前的創作歷程與心情狀態。身為全世界最受喜愛的畫家,迄今走訪奧維小鎮緬懷梵谷最後旅程的人們依然絡繹不絕。

 From his arrival at Auvers-sur-Oise, May 20, 1890, until his death on July 29 the same year, Van Gogh painted more than 80 paintings. Shot in HD, renowned photographer and multimedia artist, Peter Knapp, also director of the film, captures the stunning works of Van Gogh performed over a short period before his tragic death.


在密室中漂泊
Ramble in a Hotel Room (Divagations dans une chambre d'hôtel)

Philippe Barcinski/Bruno Beltrão︱France/Brazil︱2005︱Color︱French︱Video︱26 min

◎台北8/9(一)21:30 8/12(四)12:20 8/18(三)17:30
    8/23(一)16:20 8/24(二)21: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年輕的巴西編舞家Bruno Beltrão近年來相當受到矚目,出身嘻哈街舞的他,16歲就組成自己的舞團Grupo de Rua。21歲時以首次編作的雙人舞《From Popping to Pop》在里約熱內盧打響名號,從此闖進現代舞的殿堂,並常與舞團在世界各地巡演新作。他具有獨特的個人視野,編舞風格十分特別,將默劇表演、手語、嘻哈街舞、現代舞等多元語彙置入概念劇場的文本中,形成抽象的舞蹈風景,也讓舞評家耳目一新。

 與優雅的肢體相反,他的編舞更接近由一連串斷裂、分解動作的組成,甚至有如受操控的木偶或機器人特有的僵硬、笨拙的驚險。每一吋肌肉都強烈地表達舞者的意志,試圖控制身體卻又無法全然控制而衍生的拉扯張力。出身中產家庭的Bruno Beltrão,自小在充斥美式嘻哈MV與街舞的郊區成長,深受流行文化的感染,但真正讓他感興趣的不是複製嘻哈風格,而是將嘻哈的技巧與敘事手法加以「變形」,呈現新的風貌,從他的近作《H2》和《H3》可看到他的企圖心。

 Beltrão自幼就想拍電影,對攝影和3D電腦繪圖非常感興趣,本片就是由他共同執導,改編自他的舞作《Me and My choreographer in 63》。他不像常見的舞蹈紀錄片以流暢的攝影強化舞者肢體之美,而是以碎裂的照片加以拼貼,抽格影像、曠時攝影,或複製舞者身體成多個分身再加以反轉、並列、錯置…等繁複的數位後製操控。並將舞者Augusto Hermanson旁白敘述的生活點滴與回憶巧妙地串連,讓充滿緊繃張力與動感的陽剛肢體與柔軟的內心情感對話,編寫出一幅真實與虛幻交織的奇異漫遊風景。本片另一位導演Philippe Barcinski的劇情長片《絕非偶然》(Not by Chance)曾於 2009金馬影展中放映。

 Bruno Beltrão is a young Brazilian artist named a wonder choreographer by critics, in his works he skilfully plays with audience's expectations. He tries to redirect street dance into the artistic language. Since childhood, he wanted to direct movies and was fascin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technologies, 3D manipulations and all the facets of the medial estrangement of reality. But dance was never enough for him. He used it, combined with other techniques, to touch determining levers of social reality. He approaches his choreographies to philosophic approaches of reality. ‘Divagations dans une chambre d'hotel’is the film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stage performance ‘Me and my choreographer in 63’.

◎相關網站:http://www.grupoderua.com


比爾維爾拉:靈視之眼
Bill Viola: The Eye of The Heart

Mark Kidel︱UK/France︱2003︱Color︱English︱Video︱60min

◎台北8/13(五)22:10 8/14(六)15:50 8/18(三)13:00
    8/19(四)16:20 8/21(六)18:40 8/25(三)21:10
    8/27(五)14: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9法國坎城「一種注視」特別獎
★2009 巴西聖保羅影展影評人獎
★2010 美國邁阿密影展最佳影片特別提及獎

 Bill Viola 被喻為「錄像時代的林布蘭」,也是最能引發共鳴的錄像詩人,自1972起,他創作出超過125件受藝評家讚譽的錄像裝置、聲音環境、單頻錄像、電子音樂表演以及電視廣播作品,各美術館都陸續為他舉辦個展或大型回顧展。他不斷挑戰科技的限度,同時深受傳統藝術與東西方藝術、宗教與神祕主義的啟發。他的作品著重於人類共通經驗,附有強烈的感染力,取材自私密的個人情感,卻能取得普世的共鳴。

 這部紀錄片以獨家觀點披露藝術家的私人世界,Bill Viola以讓人印象深刻的坦誠與熱情談論自己的作品、生活與藝術的影響…等從最初推動他成為錄像藝術先驅的動力。包括孩童時溺水的經驗啟發了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計劃的某些意象;他在紐約Syracuse大學就讀時積極參與的藝術探索與政治活動;以及母親的辭世。Viola將母親臨終與過世的時刻拍攝成黑白錄像,同一年,他的兒子出生,他將母親過世與兒子出生的影像放入錄像作品《The Passing》中,以記錄藝術家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事件。重要的轉捩點在 1983年的作品《Room for St. John of the Cross》,Viola認為個人面對外在逆境的態度,最終是個人唯一能掌控的事物。從這件作品開始,他從社會完善的哲學轉向自我完善。

 在Viola的允許下,導演Mark Kidel以超過兩年半的時間拍攝Viola,跟隨他到具有特殊個人意義的場所:在貧瘠的加州沙漠,他沉思原始自然景觀對個人精神狀態的影響;在義大利重要藝術遺產聖方濟教堂,他熱情地談到宗教濕壁畫與文藝復興之美。Viola 從傳統美術作品尋找靈感,他希望走進作品之中,變成其中人物精神與靈魂的維度,而不是可見的形式。

 影片中包含了許多Viola重要作品精選,以及Viola自己收藏的少見錄像片段。影片還捕捉到Viola新作《The Passion》系列中《Emergence》的拍攝過程,一睹他嚴謹的工作態度,如何製造出死亡的年輕男子從水池復活的神蹟。加上對他的幾段深度訪談,包括與勇於創新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導演Peter Sellars的座談,提供瞭解這位藝術家作品以及靈感來源的獨特觀點。這是目前關於Bill Viola這位錄像大師唯一一部,也是最具權威的紀錄影片。

 In this exclusive look at the artist's private world, Bill Viola talks with remarkable honesty. Director Mark Kidel followed Bill Viola for over two-and-a-half years and accompanied him to places of particular personal significance: the Californian desert and the Basilica di San Francesco in Assisi. The film, which includes carefully chosen extracts from many of Viola's essential works, offers a unique perspective on the artist's work and his sources of inspiration.

◎相關網站:http://www.billviola.com


滾石樂團出走記
Stones in Exile

Stephen Kijak︱USA/UK︱2010︱B&W/Color︱English︱Video︱61min

◎台北8/9(一)20:10 8/12(四)11:00 8/13(五)20:50
    8/14(六)14:30 8/18(三)16:10 8/21(六)17:20
    8/24(二)13:00
◎台中9/4(六)14:00  ◎高雄8/21(六)19: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2010年坎城影展觀摩影片

 一張偉大專輯製作的過程,一場搖滾樂靈魂的探索之旅。

 最初在1972年發行的滾石樂團經典鉅作《Exile On Main Street》,將於今年重新推出特別版,為了紀念這張專輯特殊的誕生,滾石籌拍一部紀錄片,主唱Mick Jagger很欣賞導演Stephen Kijak深受好評的前作,關於cult歌手與實驗樂人Scott Walker的紀錄片《萬世歌王》(2008金馬影展放映),主動邀請他來執導這部影片。

 1971年夏天,The Rolling Stones為了逃稅而離開英國,來到吉他手Keith Richards在南法租下的豪宅Villa Nellcôte,在沒有媒體或樂迷打擾的情況下過起烏托邦式的放逐生活。在溫暖宜人的蔚藍海岸,樂團遁逃到與英國保守氣氛極端相反的自在隨性氛圍中。派對、酒精和大麻讓團員和來往的眾多親友享受了美好的時光,那種瀰漫的慵懶氣氛也直接影響了專輯的風格。他們將地下室改成錄音室,歌詞隨性,主唱在招牌的高昂唱腔之外多了幾分自在隨性,Keith Richards 與 Mick Taylor兩把吉他更是如瀑布水聲淙淙般揮灑,揚起濃烈的迷霧。在這種有別於以往專輯錄製的自由創作環境下,製作人Jimmy Miller帶著好不容易錄製成的磁帶到洛杉磯完成後期製作,成就了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滾石匯集了美國音樂的多元類型:藍調、鄉村、靈魂、福音、搖滾…等,再從中萃煉出自己的獨特語彙與風格,結果是一部他人與自己都難以超越的里程碑式經典作。

 這是他們第一次在英國之外創作,專輯名稱自然地反映了樂團當時出走的心情。專輯封面選用紀實攝影師Robert Frank經典攝影集《The Americans》與其他系列的照片,以拼貼和塗鴉方式構成。Robert Frank跟隨滾石巡迴所拍攝的地下經典紀錄片《Cocksucker's Blues》,因為赤裸裸地拍攝到樂團在後台嗑藥、放任的性愛等醜聞而被樂團禁止放映,官司訴訟的結果是,這部搖滾樂團荒誕寫實紀錄一年只被允許做一次公開放映。幸好本片中收錄了《Cocksucker's Blues》的精采片段(但仍未包括前述青少年不宜的畫面)。許多故事發生在這段滾石自我放逐的期間,包括Mick Jagger的婚禮與女兒的出生。影片最後仍不能避諱地帶到樂團引人爭議的毒品問題。當時Keith Richards深陷海洛英毒癮,狀況極不穩定,自然影響錄音的進度,還遭到警方搜索而因持有毒品被捕。

 導演彙整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影片與攝影師當時拍的照片,配上滾石團員的記憶回溯,穿插樂壇與影壇名人的訪談,透過出色的剪接與嚴謹的敘事,完成了一部毫不浮誇、諂媚,堪與音樂專輯匹配的精彩紀錄。

 In the spring of 1971 the Rolling Stones reluctantly departed the UK to take up residence in France. Keith Richards settled at a villa called Nellcôte in Villefranche-sur-Mer and this became the venue for the recording of much of the band's masterpiece 'Exile On Main Street'. 'Stones In Exile' tells the story in the band's own words and through extensive archive footage of their time away from England and the creation of this extraordinary double album, which many regard as the Rolling Stones' finest achievement.

◎相關網站:http://www.rollingstones.com


 
 
→回影片介紹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