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展簡介  

關於恐懼影展

我們到底為什麼會害怕?更精確一點的問:為什麼我們看恐怖片會害怕?青藍陰森的打光、猙獰醜惡的化妝、還是流滿畫面的鮮紅血漿?電影中讓人恐懼的根源究竟是什麼?

不喜歡恐怖片的人會說:那都是假的,有什麼好怕?不怕恐怖片的人則說:看電影應該要開開心心的,沒事為什麼嚇自己自虐?但我們攤開每年上映影片的統計表,事實擺在眼前,恐怖片依舊是眾多電影類型中總數量最多、總票房最高、層次類型種類最豐富的類型第一名,不論大製作還是小成本都能夠觀者雲集,在或者競爭劇烈或者低迷黯淡的電影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從七零年代《活死人之夜》、《德州電鋸殺人狂》與美國越戰的社會挫敗,《聖山》、《鼴鼠》等B級恐怖片與現代社會的疏離異化,到八零年代末期的《台灣黑電影》,談社會寫實與解嚴前夕的心理恐慌,恐怖片,尤其是近代這些看似壞品味、殘暴至上的非主流Cult電影,往往藉由隱藏在殘殺、暴力、凌虐、血腥的視覺刺激,訴說了更深層、更難以言喻的社會集體恐懼,非僅恐怖,更在於政治對抗、階級社會甚至心理潛意識。
我們是被恐懼包圍著長大的。作為個體的人類,每個人都有童年時期的恐怖心理體驗,因為閱歷驚險與恐怖是生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到驚嚇的形象正好與觀眾在童年時期積澱下來的恐怖心理感受引起共鳴。人類有著十分矛盾的心理狀況:既對危險有著本能的遠離躲避反應,同時又無法抗拒其對人性好奇與獵奇心理的誘惑。恐懼感不僅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其實也是一種心理需要。而作為這種恐懼需要的產物,恐怖電影是最群眾化也最直觀的娛樂藝術形式,甚至我們可以說:「看恐怖電影最恐懼的時刻,也就是最快樂的時刻。」在這類電影中,觀眾能奇妙地同時體驗兩種極端情緒。

佛洛伊德認為,藝術和夢,都是對於潛意識的滿足。這可以作為人們喜愛觀賞恐怖片的註腳。恐怖片的存在源自於人類的一種終極的情感:對死亡的恐懼,在觀看這些電影的進程中,這些現代文明帶給人類的心靈恐懼,藉由螢幕一一現形;那些心理被替換或淨化,比如殺人的欲望因為觀看兇殺片而得到間接滿足,於是不會在真實的世界殺人。若說孤獨是現代社會的通病,那麼「恐懼電影」可看成是孤獨實驗的全程直播,而現代文明則是更大範圍的孤獨生產線。頻繁的流動、競爭、失業、秩序、冷漠、隔離、環境惡化……等等,現代社會在物質高度豐富的同時,又剝奪和扭曲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於是通過對邪惡和恐怖的揭露,展現人類思想的複雜性和曲折性;同時滿足人們對神秘主義探索的欲望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渴求。

恐怖片到底有什麼好看?或許答案不只是好看或恐怖那麼簡單,藉由這些看似與藝術無關的變形影像,「恐懼影展」希望以影片膠卷鋪設出一條通往恐懼之門的血腥紅毯,帶領觀眾行過死蔭之地,走過、想過,穿過那些大家習以為常或視而不見的恐怖符碼,看見扭曲背後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