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現》Blowup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UK/ Italy/USA∣1966︱English∣Color ∣35mm∣111min

◎ 1967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

 

 深受抽象設計影像影響的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其精密思考之下所建構的影像中,充滿多層次意義象徵,也總讓影迷對於他的作品,無法只看一次就能理解其影像中所呈現的多層意義。《春光乍現》為他的第一部英語劇情片,也是他邁向國際之作,也因此節奏上也較之前作品明快,影像意象依舊豐滿,對於真相這件事,更有著深富哲學性思考的精彩辯證。本片除了贏得1967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之外,也獲得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更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及劇本,堪稱影史上經典中的經典,40年來更成為許多後輩仿效致敬的對象,其中包括法蘭西斯柯波拉1974年的《對話》(The Conversation)以及布萊恩狄帕瑪的《兇線》(Blow Out, 1981),在《春光乍現》中扮演全片關鍵的平面影像,在這兩部影片當中則使用了聲音為影片主題。

 影片描述英國時尚攝影師,在公園裡被一對男女所吸引,進而拍下他倆看似親密的照片,攝影師回家之後,公園的女人竟出現在門口,並試圖以身體交換底片。在放大他所拍的影像之後,攝影師發現照片中女人的視線,竟指向一旁的樹叢,為了看清楚樹叢中的東西,他把影像放大,赫然發現照片裡竟然出現了一把槍。一開始,他以為他阻止了一場謀殺案的發生,直到影像一再地被放大,樹叢之下發現的竟是一具屍體…。

 影片上映之初,因片中對吸食大麻的描繪,以及女性裸體畫面及性愛場面引起極大爭議。而除了對60年代的倫敦的時尚與當時嬉皮文化有所描述之外,緊緊將觀眾扣住的,卻是攝影師偷拍之下發現,卻到影片結束都沒有解答的公園謀殺案。攝影師經過一再放大的影像所發現的槍,或是他所看到的屍體,到使是否為真相事實?而攝影師及公園裡的女主角,在電影裡沒有出現過他們的名字,攝影師在對話中提及他的太太在電話中,他是否結婚與否觀眾也不得而知,主角的神秘身份也呼應了他們所涉入的事件,影片都沒有呈現其完全真相面貌,影片的結尾令人驚嘆,一場默劇似的網球賽,攝影師也在最後跟著玩了起來…。乍看之下,這部影片可能與「關於電影的電影」無關,但是只要你細想攝影師處理靜照的方式:可以放大、可以Zoom、可以剪接,甚至是「正∕反拍鏡頭」(champ / contre-champ)…,你會發現它比節目中其他任何一部影片都還是「關於電影的電影」。

 The film follows a well-known, fashion photographer who captures evidence of a murder when he takes some innocent snapshots of a couple in the park. As he digs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photograph's actual negative in order to unravel the mystery, he also must contend with a seemingly dangerous woman who knows more than she is letting on. Atmospheric, tense, with a refreshing jolt of humour, Antonioni's stylish thriller influenced the work of many of cinema's most celebrated directors, including Francis Ford Coppola's THE CONVERSATION, Brian De Palma's BLOW OUT, and David Lynch's BLUE VELVET.

 
     
回影片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