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肉體藝術
Orlan: Carnal Art


Stephan Oriach ︱ France ︱ 2001 ︱ French/English/Tamil ︱ Color ︱ 35mm ︱ 75min.
●9/8 (一)21:40   ●9/11 (四)12:45  ●9/17 (三)11:00  
●9/20 (六)17:20   ●9/22 (一)22:2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0 荷蘭阿姆斯特丹紀錄片影展
★2001 瑞士盧卡諾影展
★2003 義大利威尼斯影展

1947 年出生的法國藝術家奧蘭,是法國最具國際知名度的行動藝術家,受到巴洛克、希臘、拉丁以及美洲原住民文化圖像符號的啟發,她以自我的身體作為發展及創作的素材,發展出「肉體藝術」。創作生涯始於 6 0年代中期,她以行為藝術的形式,開始身體與所處環境的思考對話, 1964 年在家鄉 St Etienne 發表作品《 Slow motion walks 》,是在市中心的兩個定點,以極其緩慢的步調往來其中。 1977 年於巴黎 FIAC 發表《藝術家之吻》( The Artist's Kiss ),這個在展場以親吻換取零錢的作品,在當時引起極大爭議。

從 1990 年至 1993 之間,開始創作另一個作品 《 The Reincarnation of Saint Orlan 》。自身 進行了多次外科整形手術,以行為藝術外科美學作為其藝術意圖之展現。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身體藝術」,她將自己所進行的創作稱之為「肉體藝術」,利用日新月異的真實外科手術,進行藝術家主觀意識上的自繪行動,並透過衛星轉播,在數個世界級美術館與藝廊同步放映。她的目的,是要經由手術改變其形體,讓自己成為男性藝術家畫筆下的古典女性之美,其中參考的對象包括了 波提切利 筆下的維納斯,以及達文西的蒙娜麗莎。 而她所選定的對象並不憑藉外貌部分,而是根據這些畫中人物背後的故事所挑選。

將自身身體作為材料,外科手術台視為藝術演出場地的奧蘭,手術施行期間,意識保持清醒狀態,以其堅定的語氣及神情,用科技與身體的相互連結傳輸的網路形式演出,而這種高風險的形式表現,如同一首壯麗的變調曲,藉此對女性整容手術趨於同質化的美進行抗議。導演 Stephan Oriach 自 1991 年起,開始著手拍攝奧蘭的一連串手術及演出的過程,包括奧蘭於 1992 年在印度 Tamil Nadu 所做的演出,印度教中對於靈魂與身體的想法以及投胎轉世之信念,與奧蘭對於身體的轉換意念不謀而合。影片在令觀者震驚與不安的影像背後,呈現了這位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

奧蘭曾發表過一篇《肉體藝術宣言》闡述自己的藝術思維,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人的身體已經成為「可變的既成物」( ready-made modifié ),他不感興趣可塑造型的最終結果,而是施打麻醉劑摒除痛苦,並透過「手術∕行動表演」的過程,將身體當成是公眾議論的平台。加拿大導演大衛科能堡從 2001 年開始就以這篇宣言為藍本,著手撰寫一部名為《止痛劑》( Painkillers )的劇本,預計邀奧蘭與尼古拉斯凱吉拍成影片。他說:「這將是一個關於身體自然演進的故事。對我來說,身體即是現實,假使你希望改變現實,那你就得改變你的身體,這部影片要述說的就是這個改變」。奧蘭驚世駭俗的藝術形式或許讓很多觀眾卻步,但卻影響了無數的後繼藝術家。

A surgical instrument is 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art: with wide open eyes and a carrying voice, the artist-performer Orlan comments on his body, operated on through performances during which the operating block becomes an artist's workshop. Centred on this evolving morphology, the film unveils the original sensations of the artist's thought.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相關網站: http://www.orlan.net
 
巴爾幹巴洛克:瑪莉娜的身體自傳
Balkan Baroque


皮耶 ‧ 庫力博夫 Pierre Coulibeuf ︱ Netherlands/Austria/France ︱ 1999 ︱ English ︱ Color ︱ 35mm ︱ 63min.

●9/6 ( 六 )17 : 00  ● 9/13 ( 六 )16 : 40  ● 9/15 ( 一 )18 : 00
●9/19 ( 五 )11 : 00 ●9/23 ( 二 )19 : 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 1972 年,我開始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種材料,鮮血,痛楚,到醫院看一些大型的開刀手術,將我的身體推到生理及心理的極限。 」 1946 年出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的瑪莉娜 ‧ 阿布拉莫薇琪( Marina Abramovic ),為當代知名行為藝術家。 70 年代初期率先將表演藝術作為視覺藝術的形式,她以身體為創作的素材與媒介,探索生理與心理的極限而忍受痛楚與危險,以尋求精神與情感的轉換。創作至今發表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作品。

二次大戰時期,瑪莉娜父母皆為游擊隊員,身為指揮官的父親在戰後被視為國家英雄,母親也在軍中擔任少校一職,而後成為貝爾格勒革命與藝術博物館館長( Museum of the Revolution and Art ) 。 這個成長於軍事管理教育家庭的藝術表演者,作品中充滿對世界戰爭的無情控訴。 1997 年的作品《巴爾幹巴洛克》榮獲 1997 威尼斯雙年展國際評審大獎,但同時也引起軒然大波。接連四天,每天六小時,瑪莉娜蹲坐在成堆的血淋淋牛骨之中,低吟著哀悼的歌曲,並將沾黏在牛骨上些微血肉揉搓下來,螢幕畫面裡則閃爍著父親與母親的影像,這個象徵戰爭是一種迫害的作品,是藝術家對於無情戰爭,血腥暴行的抗議與控訴。

而由皮耶 ‧ 庫力博夫所執導的《巴爾幹巴洛克》,片名便來自 1997 年瑪莉娜當時在威尼斯所做的現場演出,混雜了回憶與想像,夢境與儀式,本片為關於這位行動藝術家實驗性的半紀錄自傳作品。不同於一般的傳記電影,經常淪為藝術家作品的刻意造作重現,庫力博夫企圖將表演形式,重新以電影影像的方式詮釋,增加影片虛構的文本,勾勒創造新的真實。影片呈現女人生命美學、加上以南斯拉夫的狄托( Josip Broz Tito )政權時期作為標記的個人歷史 、日常生活中 的暴力,以及面對生理及心理極限的經驗。編年記事的敘事方式經常被干擾打斷,從而反映出瑪莉娜的自我內在旅程,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回到過去,而他所飾演的自己,因為多重形式的表現,自我認同也變得模糊不清。黑白兩色為主 、 精鍊簡潔的影像,與詩意般的語言,多樣的風格與形式令人驚嘆。

生於 1949 年,現居巴黎的法國影像視覺藝術工作者庫力博夫,近四十歲才開始接觸電影拍攝,其藝術創作的素材皆來自於當代的創作。跨領域的藝術創作手法,遊走於各種創作媒介的邊界,作品除了對既有形式的批判之外,也對真實的再現產生質疑。電影之外,結合電影與平面影像的裝置藝術也經常受邀展出。

庫力博夫的作品 《 美感游擊隊 》( Les Guerriers de la beaute )曾於 2007 年的國民戲院「舞影展」中放映。


Experimental fiction. The autobiography, both real and imaginary, of Marina Abramovic, Body Art artist. The film composes the life aesthetic of a woman in her era, with a personal history strongly marked by the Yugoslavia of Tito, everyday violence, the experience of physical and psychic limits... The voluntary evocation of the past makes something more secret, more intimate crop up: an unknown evolution that is embodied in fictions felt like authentic fragments of truth. Balkan Baroque jumps from one identity to another, from a true story to an imagination, from a dream to a ritual... -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often taking over from the word, interrupting it or, on the contrary, stimulating it.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相關網站: http://www.skny.com/artists/marina-abramovi
癲狂仙師
The Mad Masters Les Maîtres Fous


尚.胡許 Jean Rouch ︱ France ︱ 1955 ︱ French ︱ B&W ︱ 16mm ︱ 30min.

●9/6 ( 六 )17 : 00   ●9/13 ( 六 )16 : 40  ●9/15 ( 一 )18 : 00
●9/19 ( 五 )11 : 00  ●9/23 ( 二 )19 : 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57 威尼斯影展

被視為影像人類學新浪潮先鋒的法國知名導演,人類學家尚胡許,因 1941 年在尼日的公共工程工作之後,即開始對非洲風土民情多有關注,以攝影機紀錄下非洲生活,作為文化上的見證資料。 1961 年他與 社會學家艾格摩罕﹙ Edgar Morin ﹚合作拍攝 《夏日編年紀事》 ( Chronique d'un été) ,一部關於當時法國的社會生活記錄,其對於以攝影機作為觸媒角色所引發關於何謂真實的討論的影片,堪稱為他的代表作品 。 2004 年胡許不幸在尼日發生車禍而過世,創作生涯超過五十年的他,留下上百部的影像作品。

這部拍攝於 1954 年的《癲狂仙師》,講述的是於 3 0年代至 5 0年代,在西非所出現的儀式 Hauka 。這個由一群自尼日鄉間,為求生存而遷移至大城市的移民在週末所進行的儀式,當時極為盛行,胡許應 Hauka 的崇拜者要求拍攝本片時,在迦納共和國首都阿克拉 (Accra) 當地,便有超過三萬人以上參與這項儀式進行。儀式的地點在市郊農地上舉行,參與的民眾進入彷彿恍神,集體催眠的狀態,被代表西方殖民者力量的神靈附身,進行看似狂亂失控的暴力行為。然而 Hauka 儀式在拍攝之後的第二年隨即遭到當時的殖民政府英國的禁止, 1957 迦納共和國成立之後,許多當時的尼日人民也回到祖國。三年之後,尼日脫離殖民政府掌控獨立, Hauka 儀式也漸漸與當地傳統儀式融合為一。

而 Hauka 儀式的興起與衰退,與殖民勢力對於被殖民者的迫害,是否有所關連?

胡許不滿意僅僅真實記錄下如此令人神秘震憾的原始儀式祭典,轉而在片中提出質問。片中儀式裡的非洲人民,在西方殖民者力量神靈附身之後,以英國政府總督等身份出現,其如同西方殖民者的舉止與神情,施以暴力的行為,穿插當時西方政府官員的影像,如此對比並置的畫面,也隱含了胡許所企圖尋找的答案。

影片一開始所出現的城市忙亂生活,進入到 Hauka 儀式的狂亂與不安,最後結束在參與儀式的人回到工作崗位上,神情自若,一如平常般辛勞工作著,如此的影片結構安排,也與胡許所提出的解釋相互對照:他認為 Hauka 儀式對這些人來說,是一種淨化的必要形式,是非洲人民對於殖民勢力壓迫所引發憤怒的淨化過程。而當殖民勢力消失,暴力狂亂的 Hauka 儀式也逐漸回歸於傳統儀式,一切生活趨於平靜。影片亦引領觀者進入 Hauka 儀式催眠與狂亂的狀態,超越了純粹紀錄的功能,而達到一種感官上的感知狀態。

The Mad Masters investigates one African response to colonial oppression. Around 1925 a cult was formed which went by the name of Hauka and whose members were possessed by colonial figures of power. Filmed in Accra, which was at the time the capital of the colonial Gold Coast, Les maitres fous introduces its viewers into the world of Hauka possession ceremonies - a place filled with strange rituals and sometimes shocking practices.

The Mad Masters touches something primordial in its viewers. Its images frighten and mystify. Much like the first time one reads Nietzsche or Antonin Artaud, one feels the pull of the Dionysian spirit (the spirit which Nietzsche believed was incarnated in Greek tragedies and which Artaud found in Balinese theater). One also feels the unique and discerning aesthetic of a young filmmaker who was looking for a way to change the way people envisioned colonial Africa.

相關網站: http://der.org/jean-rouch/content/index.php

巴黎最後探戈
Last Tango in Paris Ultimo tango a Parigi

貝納多.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 Italy/France ︱ 1973 ︱ French/English ︱ Color ︱ 35mm ︱ 129min.

●9/5 ( 五 )22:00  ●9/7 ( 日 )12:50   ●9/9 ( 二 )13:15
● 9/11 ( 四 )18:00 ●9/13 ( 六 )22:10   ●9/17 ( 三 )14:40
●9/20 ( 六 )13:15 ●9/23 ( 二 )16:30   ●9/26 ( 五 )13:2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3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最佳導演
★1974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
★1974 奧斯卡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提名

巴黎,意志消沈的 Paul 仍沈浸在妻子自殺的哀戚當中,在空屋裡遇上了已訂婚的少女 Jeanne 。「這裡不提名字」,是 Paul 設下的遊戲規則,兩個陌生人隱藏彼此真實世界裡的生活,在空曠的公寓房間裡探索彼此身體交媾所帶來的快感與刺激,狂熱且粗暴的佔有與吞食。但終究,兩人看似無止盡的性愛情慾關係還是起了變化。 Jeanne 與電視導演未婚夫 Tom 的關係因為拍攝工作而改變,逐漸撫平喪妻之痛的 Paul ,再也無法滿足於僅佔有她的身體, Paul 想擁有 Jeanne 的全部,但卻遭到拒絕,一段注定毀滅的愛情悲劇即將揭開序幕 … 。

曾以《末代皇帝》一片在 1988 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大出風頭的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是 6 0年代義大利新電影的旗手之一。 1940 年出生的他有個身兼詩人 、藝術史專家、影評人等身份的 父親,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貝托魯奇年少時即開始文字創作,榮獲不少獎項肯定。 1961 年擔任 帕索里尼導演的 《 Accattone 》的助理導演而進入影壇。他的作品視覺意象豐富飽滿,炫麗迷人,用繪畫般的構圖與光影以營造影片中的情緒與氛圍,融合政治與情慾對照比喻的手法,讓他成為享譽國際影壇的大師級導演。

影片最初構想來自於貝托魯奇的性幻想,他曾經夢見在街上遇見一個美麗的女人,在不知道對方名字的情況下和她做愛。 《 巴黎最後探戈 》 推出之際,片中 Paul 與 Jeanne 大膽直接的裸露與性愛場面,尤其是兩人肛交的一幕,在國際影壇間引起極大震撼與爭議,許多國家都將本片視為淫穢的情色電影,禁止影片上映。全片故事節奏沈穩緩慢,貝托魯奇試圖營造一種氛圍,讓演員展現當下處境的內心情緒,因此我們看到這個在巴黎流浪的美國人 Paul ,他的哀慟 、他的後悔,以及他在死亡前看破人生的 心灰意冷。有美國最偉大演員之稱的馬龍白蘭度在片中多層次的精湛演出,再次贏得喝采。本片被 紐約時報盛讚為「有史以來最扣人心弦的性愛作品」, 貝托魯奇也贏得 1973 年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的最佳導演 。

While looking at an apartment, Jeanne, a young woman engaged to a film maker, encounters Paul, an American living in Paris whose wife has just committed suicide. The two have sex in the apartment and, having agreed not to reveal their names or details of their lives to one another, decide to continue meeting there for sexual encounters. Inevitably, however, Jeanne's relationship with her fiancé and Paul's grief affect and complicate their affair.
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史丹利.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 ︱ UK/USA ︱ 1962 ︱ English ︱ B&W ︱ 35mm ︱ 152min.

●9/7 ( 日 )18 : 50   ●9/10 ( 三 )12 : 50  ●9/12 ( 五 )18 : 30
● 9/15 ( 一 )13 : 20  ●9/18 ( 四 )14 : 40  ● 9/20 ( 六 )20 : 40
● 9/22 ( 一 )15 : 00  ●9/23 ( 二 )20 : 50  ●9/26 ( 五 )15 : 4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2 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1963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1963 金球獎最佳新演員

改編自那迪米.納博可夫 (Vladimir Nabokov) 英文同名小說《蘿莉塔》( Lolita )的《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庫柏力克移居英國之後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小說在 1953 年完成之後,屢屢遭到美國出版社的拒絕,直到兩年之後才在巴黎出版。這部描述四十歲中年男子跟十二歲年幼繼女之間戀情的小說, 1958 在美國問世,立刻引起美國文學界極大爭議,評論界稱之為色情小說,納博可夫亦飽受撻伐。然而小說中對於佔有、嫉妒等慾望既濃郁又細膩的刻畫,角色間情緒的流動與鋪陳,以及禁忌般的愛慾告白,也贏得好評,銷售數字驚人。

故事敘述中年文學教授 Humbert 對年輕少女的身體有著無法解釋的狂烈愛戀。即將在秋天前往美國大學任教的他,決定提早來到美國東岸小鎮 Ramsdale 度過暑假。在尋找臨時落腳處時,他遇上熱情的房東太太 Charlotte 。內心寂寞的 Charlotte 對他一見鍾情,但 Humbert 卻不為所動。然而當 Humbert 看到 Charlotte 十三歲的女兒 Lolita 之後,他立刻租下房間,只因 Lolita 貌似他年少時所愛戀對象。她成熟的軀體,令他心動不已。 Humbert 為了想要留在 Lolita 身邊,最後也答應了 Charlotte 的求婚。 Lolita 在外地參加夏令營,兩人的婚禮悄悄的舉行。不久後, Charlotte 發現 Humbert 的日記裡寫的盡是對自己女兒的愛慕之情,不可置信的她發狂似地衝出屋外,卻意外車禍喪命。幾天之後, Humbert 親自去夏令營接 Lolita ,兩人展開跨越數百英哩的公路之旅 … 。

庫柏力克的作品多為小說改編,而他決定拍攝本片之前,小說的爭議性已經鬧的沸沸揚揚。原本出自納博可夫之手的劇本長達 300 頁,經過刪減後由庫柏力克修改完成,影片中的 Lolita 一角也從 12 歲的年紀修改成為 14 歲,比較符合性早熟的年紀,而原本書中的結尾在影片中成了開場戲,而最後一個鏡頭當 Humbert 拿槍對著少女畫像開槍(其實是要射殺躲在背後的 Clare Quilty ),庫柏力克純熟的影像掌控,一語道破點出這段禁忌愛情之間的愛恨關係。

由於電檢制度的限制,影片中對於兩人之間的關係描述曖昧不清,在影像上也留給觀眾較大的想像空間。庫柏力克之後接受訪問時曾提到,如果知道電檢制度如此嚴重的限制,他可能不會拍攝此片。本片獲得 1963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而飾演 Lolita 的 Sue Lyon 也獲得金球獎最佳新演員殊榮。

This film is the adaptation of the novel by Vladimir Nabokov. Humbert , a college literature professor, fell hopelessly and tragically in love with a girl his own age in his early adolescence. As he grew into adulthood, he never lost his obsession with "nymphets," teenagers who walk a fine line between being a girl and a woman. While looking for a place to live after securing a new teaching position, he meets Charlotte Haze, a pretentious and annoying woman who seems desperately lonely and is obviously attracted to Humbert. Humbert pays her little mind until he meets her 13-year-old daughter Lolita, the image of the girl that Humbert once loved. Humbert moves into the Haze home as a boarder and eventually marries Charlotte in order to be closer to Lolita. When Charlotte finds out about Humbert's attraction to her daughter, she flees the house in a rage, only to be killed in an auto accident. Without telling Lolita of her mother's fate, Humbert takes her on a cross-country auto trip, where their relationship begins to move beyond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of stepfather and step-daughter….

 

怪胎
Freaks


陶德.布朗寧 Tod Browning ︱ USA ︱ 1931 ︱ English ︱ B&W ︱ 35mm ︱ 64min.

●9/6 ( 六 )20 : 40   ●9/8 ( 一 )20 : 20  ●9/10 ( 三 )19 : 30
●9/14 ( 日 )22 : 45  ●9/16 ( 二 )11 : 00  ●9/18 ( 四 )11 : 00
●9/19 ( 五 )14 : 40  ●9/24 ( 三 )16 : 3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擅長混和想像、神秘與恐怖風格的導演 Tod Browning , 16 歲因愛上巡迴馬戲團中的舞者而加入馬戲團的演出。之後碰到導演葛里菲斯 (D.W. Griffith) ,引薦成為演員及導演,替米高梅電影公司拍攝許多默片。 1931 年替環球電影拍攝《吸血鬼》,成功地吸引觀眾,為當年的商業賣座鉅片。米高梅電影高層希望 Browning 能再完成一部比《吸血鬼》更為恐怖的作品,請來編劇 Willis Goldbeck 根據 Browning 在馬戲團的經驗,加上 Tod Robbins 的短篇故事《 Spurs 》改編,企圖以《怪胎》成為他重返米高梅的驚人之作。

影片敘述馬戲團侏儒 Hans 愛上了美麗且有「空中孔雀」之稱的 Cleopatra 。對於 Hans 的愛, Cleopatra 不但不接受,還故意玩弄 Hans 的感情。另一成員 Hercules 與 Cleopatra 覬覦 Hans 大批繼承的財富,兩人決定要 Cleopatra 與 Hans 結婚,再將 Hans 毒死。然而他倆謀財害命的詭計,最後還是被馬戲團中其他的人知道了,聯手將 Hercules 殺死,而美麗的 Cleopatra ,也成為展示秀中,一個失去雙腿,醜陋可怕的怪胎 … 。片中的正常人其實內心奸惡,而身體有缺陷的侏儒、小腦症的人卻是心地善良、誠實之人,外貌醜惡的人並沒有害人之心,而所謂的正常人卻無法擺脫貪念而犯下罪行。傳統善惡二分的故事結構,外在的美貌並不代表內心存有善念,點出本片的主軸。

影片在 36 天之內完成,拍攝的地點則是使用當時葛麗泰嘉寶與克拉克蓋博所主演電影《蘇珊諾倫克斯浮沉錄》( Susan Lenox: Her Fall and Rise )的場景。捨棄化妝與特效技術,影片中的「怪胎」,都是侏儒、連體雙胞胎等擁有真實怪異身體的人所飾演。馬戲團出身的 Browning 明白馬戲團與詭異奇特事物的關係,讓觀眾直接觀看這些異於常人的身體。但當時在馬戲團當中的這種真實奇異的展示,搬上銀幕卻不容於媒體撻伐,米高梅被迫將片子從 90 分鐘精簡為 60 分鐘的版本,並宣稱原始底片已遺失,而本片也在英國禁演長達 30 年之久,直到 60 年代初期,《怪胎》成為 Cult Film 影迷,爭先恐後亟欲一睹其風貌的經典之作。本片 1994 由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列入國家電影名冊,也在 2006 年被美國知名雜誌娛樂周刊 (Entertainment Weekly ) 列為影史上最受爭議的 25 部電影之一。

The sideshow of Madame Tetrallini is going well until acrobat Cleopatra in league with strongman Hercules decides to marry and murder the rich midget Hans for his inheritance. Hans' midget girlfriend Frieda can do nothing, and neither can circus clown Phroso or 'normal' performer Venus. But Hans is not alone: The freaks have an unwritten code among themselves to punish cruel outsiders.

河流
The River


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 Taiwan ︱ 1997 ︱ Mandarin ︱ Color ︱ 35mm ︱ 115min.

●9/9 ( 二 )22 : 00   ●9/11 ( 四 )20 : 25  ●9/14 ( 日 )12 : 40
●9/22 ( 一 )20 : 10 ●9/25 ( 四 )11 : 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97 柏林影展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1997 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評審特別獎
★1997 聖保羅國際影展影評人獎
★1997 新加坡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

小康和父母同住在台北一棟公寓中,三人各有各的生活,像同住一屋簷下的房客。有一天,他路過拍戲現場,因好奇停駐圍觀,因此被拉去當臨時演員,演一具在河上漂浮的浮屍。過了不久,小康的脖子開始痠痛歪斜。父親平常最大的消遣,是到同性戀三溫暖找年輕少年,母親則在西門町的老茶樓當電梯小姐,他們兩人平日分房而睡不太說話。小康脖子益形惡化,漸漸地整個脖子呈現扭曲狀態。父母不斷帶著生了怪病的他尋找各種醫療,然而都沒有效果 … 。

1957 年生於馬來西亞,二十歲來到台灣的蔡明亮,於 1981 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學生時代即開始撰寫舞台劇劇本,畢業之後跨足於舞台 、 電視及電影界。 93 年憑導演處女作《青少年哪吒》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接下來的 《愛情萬歲》以及《河流》獲得國際知名影展肯定,奠定他在國際影壇重要地位 ,成為繼侯孝賢及楊德昌之後另一位享譽國際的台灣導演。

感情豐沛與心思纖細的蔡明亮,愛情與身體總是他關注與探索的焦點。他喜歡表現身體,作品透過身體表達出人性深層的感情。 《愛情萬歲》裡的楊貴媚是孤獨的身體,《河流》裡的小康有個生病的身體。蔡明亮曾說人的思想可控制,而身體則無法控制,《河流》裡的小康無法控制身體上的病痛,片中身體上的痛楚呈現,卻直接觸及內心更痛楚的孤獨與不安。

In Taiwan, Xiao-kang, a young man in his early 20s, lives with his parents in near silence. He is plagued by severe neck pain. His father is bedeviled by water first leaking into his bedroom and then flooding the apartment; rain is incessant. Xiao-kang's mother is overcome by sexual longing for her son, sometimes making seemingly incestuous overtures. They try virtually every intervention for Xiao-kang's neck: Western medicine, a chiropractor, acupuncture, an herbal doctor, and a faith healer, Master Liu. Are the family's silent dynamics and Xiao-kang's neck pain connected? And what about the body floating in the Tamsui River: is everything dead?
寂寞攝影機
Coming Apart


米勒頓.金斯堡 Milton Moses Ginsberg ︱ USA ︱ 1969 ︱ English ︱ B&W ︱ Video ︱ 111min.

●9/7 ( 日 )21 : 40   ●9/8 ( 一 )16 : 20    ●9/10 ( 三 )22 : 35
●9/13 ( 六 )12 : 50  ●9/17 ( 三 )12 : 30   ●9/19 ( 五 )18 : 00
●9/21 ( 日 )22 : 10  ●9/23 ( 二 )12 : 45   ●9/25 ( 四 )16 : 4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這部被譽為獨立電影史上最具挑戰性與視野的重要影片,在學運潮之後的 1969 年完成時,許多影評認為本片是超越當時的未來之作。影片中大膽的性愛場景描述,深入刻畫性解放的年代,至今看來仍是震撼十足。影片敘述心理分析師 Joe Glazer (Glassman) 逃離自己懷孕的妻子,租下這個房間當工作室,在此和女病患做治療。他以隱藏式的攝影機拍下自己在此空間的一切,也包括跟不同女性間的肉體歡愉。攝影機是他唯一的溝通工具,他也成為自己生活的窺視者,直到他被自己的反射影像層層包圍 … 。

本片在影像形式上充滿實驗精神,令人折服。全片在一個房間內進行,唯一的鏡位是將焦點放在一面鏡子上,而鏡子前的沙發則約佔了鏡頭裡三分之一。像是窺探,也像是客觀的真實電影鏡位手法,觀眾所看的影像全是由這面鏡子所反射出的影像。而這面鏡子裡所呈現的影像也是變化多端,我們看到角色們在沙發上坐下,是個近距離的特寫鏡頭,當他們離開沙發在房間內,則成為一個廣角視野的鏡頭。

雖然是有完整的劇本,全片看來卻深具即興演出的意味。曾在 1987 年以《安娜》 (Anna) 獲得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以及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演出的 Sally Kirkland ,在本片中有著超越尺度的全裸演出,她的勇氣讓片中的性愛場景看來如此真實與直接,令觀者震驚。電影剪接師出身的導演 Ginsberg ,作品中有著電影理論的實踐與討論。《 Coming Apart 》對於電影最單純且真實的形式就是偷窺的觀點,做下最令人信服的論述。 Ginsberg 也很巧妙地運用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單一空間裡,觀眾所面對的是一個從隱藏攝影機所錄下的畫面,這個攝影機開關是由主角 Joe 所操控,鏡頭與鏡頭之間的每段間隔時間,則留給觀眾做自由的想像。主角 Joe 具有自我反射的人格特質,拍攝自己的身體以找尋自我,他的不確定性讓他無法給予他的病患妥善的治療;與女患者間的性愛關係,則將他原本已經岌岌可危的心理狀態帶向毀滅 … 。 1969 年被列為 X 級的影片,最近重新出土,依然造成旋風式的討論。經常被與 Jean Eustache 的《母親與娼妓》( La Maman et la putain )並置比較,兩者談的都是自我的斷裂或解體。

In this symbolic and erotic drama Manhattan psychiatrist Joe Glazer is a psychoanalyst who specializes in female neuroses. Obsessed by his work, he begins filming his sessions, voyeuristically watching the results in his off-hours. He interviews a masochist who can only be sexually aroused with pain and is willingly fellated by his sex-starved patient JoAnn. He is also pursued by an uninhibited hippie girl and a transvestite. In his focus to help his patients, Joe fails to realize he is falling into his own world of madness…

 

遍體鱗傷
Torn Skin


朱利安‧薩瑪尼 Julien Samani ︱ France ︱ 2004 ︱ No Dialogue ︱ Color ︱ Video ︱ 56min.

●9/7 ( 日 )17 : 15   ●9/11 ( 四 )11 : 00  ●9/17 ( 三 )20 : 25
●9/21 ( 日 )11 : 00 ●9/25 ( 四 )13 : 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4 瑞士真實影像國際紀錄片影展 New Views 獎
★2004 法國 Brive 影展大獎 & EtreVues 影展大獎
★2004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2005 法國尚維果獎最佳短片

這是五個討海人在愛爾蘭海域捕捉鯊魚的故事,其實也不只是個「故事」,而是詳實描述了這群人的狀態--離開家庭和陸地上的一切,選擇海上漂浮的生活。在捕捉鯊魚的激烈過程,以及面對汪洋大海的孤獨中,討海人在海上回歸到極簡原始的生存模式。充滿明亮色彩的影片,也巧妙地探究人類與大自然、動物界的關係。

影片開始,一群漁夫在港口裡做出海捕魚的準備,陣陣的海浪與風聲,伴隨著馬達啟動的聲響,原本貼近注視著漁夫家人的鏡頭不斷拉遠,約莫一分鐘的長鏡頭,慢慢地讓觀眾跟著船上的攝影機,漸漸遠離陸地,進入漁夫捕魚的例行工作。船上原本平靜,再平常不過的討海生活,在漁夫們設下的陷阱發生作用時,一隻隻瀕臨死亡邊緣的鯊魚被以魚叉拖行上船之後,影像立即由寧靜祥和轉換成騷動不安,紛亂的情緒迅速蔓延。血泊中作最後掙扎,不斷抽搐的鯊魚影像,毫不遮掩地呈現人與自然間動物無可避免的殺戮關係,直接挑戰觀者的感官神經。漁夫們平靜的準備工作,與在血海中抖動的鯊魚相互對照,導演讓我們看到兩種極端的影像間彼此滲透後,所傳達出來的威力。全片並無旁白或對白,幾位漁夫的背景,對於觀者來說是既神秘又陌生。片中也鮮少配樂,貫穿全片的聲音,是漁船裡狹小空間的馬達轉動與漁船外無盡的大海。在看似不安的撈捕工作結束之後,船上的一切回復寧靜。不斷地向前航行的同時,眾人得以在甲板上歇息,成群的海鷗圍繞海上,在舒伯特的音樂襯托下,殘酷的詩意縈繞心中。然後,我們看到漁夫以同樣一雙捕魚的手,下船擁抱自己的女兒。

導演 Julien Samani 出生於 1973 年,畢業於法國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院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 以及紐約的柯柏設計學院 (Cooper Union School of Design) 。《遍體鱗傷》為他的第一部影片,一出手即令各方驚豔,囊括了無數獎項。緊接著的《 Sur la piste 》( 2007 )與《 Les Hommes de la forêt 21 》( 2008 )也得到數個影展大獎。 是一個擅長以最簡單的影像觸動觀眾心靈的年輕藝術家。若將 《遍體鱗傷》與 的 費萊赫堤的 《 北方的南努克 》相比較,不難發現他們有著相同對工作程序與細節的執著, 但弔詭的是,經典紀錄片的《 北方的南努克 》反倒帶有更多劇情片的意味。 Julien Samani 以自己對環境敏銳的嗅覺,憑藉著旁觀且不帶評論的眼光,帶領我們毫無抗拒地躍過暴力,直指事物的核心。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Five fishermen set off from the coast of Ireland aboard the Mirador to do battle with a sea monster: the porbeagle shark. Thus begins a long journey out to sea, rocked by the drone of the engine: the waiting, the monotony, brief words between taciturn seamen... Until the film suddenly changes pace and explodes into violence. Baited, harpooned then hauled on board, the sharks die in a convulsive blood bath. The extreme and the ordinary mingle in a masterful composition, in which the characters attain an almost mythical dimension. This remarkable first film by a young film-maker was awarded the Prix Jean Vigo in 2005.

 

→回影片介紹目錄


強索德克、布拉格、 1990 年春天
Jan Saudek, Prage, Printemps 90

傑宏.德.米索玆 Jérôme de Missolz ︱ France ︱ 1990 ︱ French ︱ Color ︱ Video ︱ 26min.

●9/7 ( 日 )17 : 15    ●9/11 ( 四 )11 : 00  ●9/17 ( 三 )20 : 25
●9/21 ( 日 )11 : 00  ●9/25 ( 四 )13 : 0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強索德克為當今最知名的捷克攝影師。出生於 1935 年的尤太家庭,兒時與他的孿生哥哥皆在靠近波蘭邊境的兒童集中營度過。強索德克 16 歲時即休學而成為印刷工廠工人,他在這份工作崗位上超過 30 年的時間,直至 1983 年。 1950 年獲得第一台相機, 1963 年受到攝影師 Edward Steichen 所策劃的攝影展《人類一家》 (The Family of Man) 所啟發,立志成為攝影師。

對於風景與靜照毫無興趣,強索德克影像主題放在人及身體性慾。影像中經常出現裸露的女性身體,過度濃妝豔抹的俗氣,大辣辣地展現其女性特徵,毫不遮掩地直接讓觀者強烈感受其性慾的方式,讓他的作品評價十分兩極,是低俗或是極具個人特色,各有人堅持。宗教命題以及男女之間的曖昧性也是他作品當中常見的主題之一。

自 1970 年所找到一個斑駁破舊,充滿發霉氣味的地下室之後,他的作品大多在此封閉空間內完成。與世隔絕的環境讓他不受到外界政治社會風雨干擾,當然也未受到當時仍是紀實攝影為主的捷克藝壇的重視。早在 6 0年代末期初次訪美之後,他的作品幾乎每年都會在美國展出, 7 0年代末期他的作品逐漸受到國際矚目。雖然屢遭當時的捷克共黨政權壓制,作品屢屢被譏為低俗、不入流,但至今舉辦超過 400 次的個展。嚴肅的攝影評論一直對其作品不知所措,強烈的原創性與視覺風格,混合著違逆西方傳統對身體線條、比例與形態美的原則。擄獲我們目光的同時,以鑿痕累累的手工,去追求西方崇高、昇華、神聖(亦即非人)的身體美,散發著濃濃的憂鬱氛圍與壞品味( kitsch ),讓觀者面對一種錯置的狀況。本片是強索德克首次讓 Jérôme de Missolz 的攝影機進到自己長久以來謝絕訪客的地下工作室,一睹他的工作狀況,得過 Leipzig 、 Saint Petersbourg 、 Clermont-Ferrand 等十幾個國際影展獎項。

相關網站: http://www.saudek.com/
切膚
In My Skin Dans ma peau


瑪欣娜.德.凡 Marina De Van ︱ France ︱ 2002 ︱ French ︱ Color ︱ 35mm ︱ 93 min.

●9/6 ( 六 )18 : 50   ●9/8 ( 一 )12 : 45   ●9/9 ( 二 )15 : 40
●9/12 ( 五 )11 : 00  ●9/13 ( 六 )20 : 20  ●9/15 ( 一 )21 : 40
●9/18 ( 四 )21 : 10  ●9/21 ( 日 )18 : 30  ●9/24 ( 三 )14 : 4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3 蒙特婁 Fant-Asia 影展最佳影片

與法國導演佛杭蘇瓦歐容長期合作的 Marina De Van ,除了演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看海》 (See the Sea) 外,也共同合作完成《八美圖》與《砂之謎》兩片的劇本。從電影學校 FEMIS 導演組畢業的 De Van ,在本片之前,已拍攝完成數部短片。

本片敘述由 Marina De Van 所飾演的上班族 Esther ,在一次舞會當中不小心摔倒,傷及腿部,看著自己滴血的傷口,也許是莫名的快感,也許未感受到生理上痛楚,自此之後她便無法控制,似著魔般地不斷傷害自己。在辦公室的儲藏室裡,以金屬利器割劃自己大腿皮膚,餐廳裡與客戶共進晚餐的桌子下面,手臂上盡是她以餐刀刻畫的傷痕。另一方面,她的人際關係也逐漸產生變化,跟男友的關係看似更近一步,實際上卻漸行漸遠,公司裡的手帕之交,也因為她工作上的轉換而產生嫉妒,關係降至冰點。而人際關係上的轉變,似乎跟她越發不可收拾的自殘緊緊相扣。一個人的旅館房間裡, Esther 不可自拔地在旅館內切割下自己一片又一片的肌膚 …。

身體在本片中的意象直接而清楚。 Esther 的身體是病態沈迷的,瘦弱的,也是傷痕累累的。攝影機以強迫直視並貼近她自殘的身體的基調拍攝,如此赤裸又大膽直接的注視,為了讓觀者感受到她對皮膚如著魔般的迷戀,卻讓觀者在觀影過程產生不舒服之感。而對於以這個充滿爭議的角色為故事題材,在許多訪問當中, De Van 常常被人問到是否與自身經驗有關。她不否認跟個人相關,卻強力否認任何自傳性的成分。事實上, De Van 曾在八歲時發生車禍,在休養的時候,她會跟同學以針頭刺探已經失去知覺的傷口,小時的經歷成為她長大後的創作素材。大膽直接地呈現自殘這個議題,試圖探索身體與自身之間的關係,這種緊密的關係一旦出現了變化,身體與自身會如何改變? Marina De Van 的大膽首部之作,令人怵目驚心。

Esther will soon move in with her boyfriend Vincent and she seems very likely to get a permanent position at the public relations company where she freelances. All would be fine if Esther didn't accidentally fall into a morbid and bloody fascination with her own body. An exploration of the darker recesses of the human mind and body in the best tradition of Cronenberg.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我愛已不愛你
I Love You, I Don't
Je t'aime moi non plus


塞吉.坎斯伯 Serge Gainsbourg ︱ France ︱ 1976 ︱ Englsih ︱ Color ︱ 35mm ︱ 85min.

●9/6 ( 六 )22 : 00   ●9/8 ( 一 )14 : 40   ●9/11 ( 四 )23 : 35
●9/13 ( 六 )15 : 00  ●9/15 ( 一 )20 : 00   ●9/17 ( 三 )18 : 45
●9/20 ( 六 )15 : 40  ●9/23 ( 二 )14 : 50  ●9/25 ( 四 )21 : 1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7 法國凱薩獎 最佳音樂、最佳音效提名

Krassky 和 Padovan 是一對同志戀人,以將廢棄物載往荒蕪空曠的地方傾倒維生。一次例行工作途中, Krassky 在小酒館裡遇見留著短髮,貌似小男生的女服務生 Johnny 。 Johnny 獨特的男孩氣質,讓 Krassky 一見鍾情地愛戀上她。在這個寂寞乏味,有如世界盡頭的地方,沈溺於肉體愉悅的戀情快速發展,緊接而來的卻是嫉妒性的復仇 … 。

導演 Serge Gainsbourg 出生於 1928 年,藝術才華過人的他,身兼詩人 、 歌手 、作曲家、導演以及演員等身份, 可說是法國戰後流行文化界的頂尖人物。受到 6 0年代歐美普遍存在的性解放思想與嬉皮風潮影響,放浪形骸般對情慾肉體的描寫充斥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讓他成為極具爭議性人物。最知名作品莫過於 1968 年 Gainsbourg 與當時的歌手女友 Jane Birkin (在本片中飾演 Johnny 一角)合唱的《 Je t'aime moi non plus 》, Birkin 如做愛呻吟般輕柔吶喊,加上 Gainsbourg 低沈充滿魅力的嗓音,這首展現情慾世界的作品一推出,即造社會上一陣嘩然,在許多歐洲國家遭致被禁的命運,但在 1969 年重新發行後,卻深受喜愛,榮登英國流行音樂榜第一名。而事實上,這首歌的第一版是 Gainsbourg 於 1967 與碧姬芭杜所錄音,但這個版本在碧姬芭杜的堅持下,直到 1986 年才出版。

而這首歌成為拍攝本片的靈感來源,作為 Gainsbourg 的處女作,本片展現了他在音樂上的另一項傲人才華。影片大膽赤裸地呈現兩人之間身體的交媾,影像粗暴激烈近似怪誕的性愛場面,處理上卻不流於造作。而如此驚世駭俗的用意,是 Gainsbourg 對於小說以及電影裡,對性愛之美的描繪所做出的另一種看法。性愛也可以是粗暴的,原始的一種致命的吸引力,深具毀滅性的特質,詩意般的荒涼大地也與這種毀滅的愛慾相互呼應。在安東尼奧尼的 《 春光乍現 》一片中嶄露頭角的 Jane Birkin ,直接不矯揉造作的演出,成功地詮釋這個極具個人風格的女孩,而她深具魅力的嗓音,至今仍活躍於唱片界。

The petite waitress Johnny works and lives in a truck-stop, where she's lonely and longs for love. She develops a crush on the garbage truck driver Krassky, although her sleazy boss Boris warns her that he's gay. Maybe because of her boyish looks, Krassky likes her too. Both don't notice the growing jealousy of Krassky's boyfriend Padovan - until an escalation.



死亡萬歲
Long Live Death Viva La Muerte


費爾南多.阿拉巴爾 Fernando Arrabal ︱ France/Tunisia ︱ 1971 ︱ French ︱ Color ︱ 35mm ︱ 90min.

●9/6 ( 六 )11 : 00   ●9/10 ( 三 )20 : 50  ●9/12 ( 五 )12 : 50
●9/14 ( 日 )19 : 00  ●9/16 ( 二 )14 : 00   ●9/18 ( 四 )19 : 30
●9/21 ( 日 )12 : 40  ●9/23 ( 二 )11 : 00  ●9/25 ( 四 )22 : 5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71 坎城影展

超現實藝術家 Fernando Arrabal ,在西班牙內戰爆發不久後出生,一生皆為此戰爭所影響。父親因為拒絕加入法西斯政權軍隊而被拘捕。在他十歲那年,父親秘密地逃離監獄,從此消失。 Arrabal 自小即展露其藝術文學才華,撰寫許多以他年幼時期為背景的故事。之後負笈巴黎及紐約,在這兩個大城市中,他的創作依舊豐富,完成許多令人震驚的劇本與詩集。而他的才華不僅僅在文字部分,他同時也對繪畫、雕塑及電影產生興趣。其作品主題圍繞死亡、宗教、性、戰爭、政治,夾雜了喜悅與恐懼的顫動,觸動感官的影像,總令觀者為之震驚,也引起極大的爭議。《死亡萬歲》為 Arrabal 首部執導影片,已成為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之一。

6 0年代末期, Arrabal 的劇本《凡多與麗絲》( Fando and Lis )由尤杜洛斯基 (Alexandro Jodorowsky ,《聖山》、《鼬鼠》的導演 ) 搬上銀幕。《凡多與麗絲》一片中怪誕奇異的情節與影像, 1968 年在墨西哥的影展中首映時,甚至引發反對觀眾的抗議暴動事件。《死亡萬歲》改編自小說《 Baal Babylone 》,這部帶有 Arrabal 自傳性成分的作品,圍繞在青春、性、政治嘲諷、罪行以及懲罰等命題上的探索與嘗試。故事描述小男孩 Fando 的左派父親在西班牙內戰時期,因為叛國罪而被逮捕入獄,父親的缺席一直讓他無法釋懷。一次的機會中,他發現了母親承認背叛父親的信件,雖然她的母親也說服他父親早已在獄中自殺,但是 Fando 對母親的說法有所存疑,決心自己找出父親的真正下落。

這個關於有著強烈戀母情結男孩 Fando 的故事,看似清楚的直線敘事,全片卻在穿插 Fando 壓抑之下,不斷產生超現實式的暴力、虐待或是折磨幻想片段,而變得詭譎不已,影像中所釋放出的痛苦景象,令許多觀者無力招架。以燒紅的鐵棍穿刺男孩的眼睛(如同另一部超現實經典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裡以刮鬍刀割畫女人的眼球一般),鏡頭下殘暴地割開牛的咽喉,鮮血不斷從顫抖的身軀湧出,母親伏倒在停止抖動的牛隻身旁,血腥沾滿全身,如此赤裸裸的殘暴影像,在坎城放映時震驚全場觀眾,其中包括披頭四主唱約翰蘭儂跟抽象派大師畢卡索,評論譽為天才之作。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的他,被與尤杜洛斯基及布紐爾並列為西班牙表現主義導演代表。本片與 Arrabal 的第二部作品《 I Will Walk Like a Crazy Horse 》,皆已成為 Cult Film ,是影迷的朝聖電影。此外,台灣的英語劇團–塔莉劇團( Tellus Theatre )去年開始,首度在台演出他的劇作,陸續推出的有《三輪車》( Tricycle )、《格爾尼卡》( Guernica )與《戰場上的野餐》( Picnic On The Battlefield )。

Long live Death centers on Fando, a young boy whose father has been arrested for treason during the Spanish civil war. Fando struggles with his father's arrest, and in a shocking moment discovers a letter in which his mother admits to betraying his father. His mother convinces him that his father committed suicide in prison, but Fando doubts this and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true fate of his father.

The debut film of Spanish playwright Fernando Arrabal, this film is a surreal tour-de-force considered by many critics to be the pinnacle of Spanish avant-garde filmmaking. Fueled with surreal images of violence, sexuality and biting political commentary, the film posits Arrabal as one of the preeminent Spanish-language surrealists alongside Luis Buñuel and Alejandro Jodorowsky.

注意:本片含有激烈的影像,不建議極度敏感的觀眾觀賞。

相關網站: http://www.arrabal.org/


怪誕佳人歐蘭朵
Freak Orlando

烏瑞克.奧廷格 Ulrike Ottinger ︱ West Germany ︱ 1981 ︱ Color ︱ 35mm ︱ 126 min.

●9/16 ( 二 )19 : 35  ●9/18 ( 四 )12 : 20  ●9/19 ( 五 )22 : 05
●9/22 ( 一 )17 : 45  ●9/24 ( 三 )21 : 45  ●9/26 ( 五 )11 : 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82 柏林影展
★1983 法國 Sceaux 影展最佳觀眾票選獎

Ulrike Ottinger 1942 年生於德國康斯坦玆,身為知名藝術家的女兒,十七歲即成為專職畫家。 60 年代旅居巴黎,畫作多次參與展出,也在這段期間完成她的首部劇本。之後回到德國開始影像創作, 1972 年起與女演員 Tabea Blumenschein 以及 Magdalena Montezuma 開始長期合作關係。 Ottinger 的影片深受神話、童話等文學,以及繪畫、劇場的影響,作品裡充斥怪異詭譎,深具超現實風格的影像,運用大膽前衛與表現主義般的服裝、構圖與場景,用以呈現她炫麗迷爛的電影世界。而她如同旅行日誌般的記錄影像,則是展現她對民族誌的興趣,尤其是遠東語言,讓她將鏡頭轉向東歐及亞洲地區,完成多部記錄移民及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作品,如《流放上海》、《蒙古的聖女貞德》。戲劇是 Ottinger 另一個重要的創作領域,曾多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鋼琴教師》的作者艾芙烈‧葉利尼克( Elfriede Jelinek )合作,合寫劇本或將其作品搬上舞台(《 Die Blutgräfin 》、《 Clara S. 》)。

影片依不同年代背景與命題分成五個章節,從中古時代到現代,而中心人物貫穿時空、忽男忽女的旅行者歐蘭朵,則是以吳爾芙 (Virginia Woolf) 的小說《歐蘭朵》( Orlando: A Biography )為創作藍本。影片敘述歐蘭朵進入到充滿怪胎的世界,在跨越時間的五個空間裡,歐蘭朵任意地轉換性別與身份,經歷一連串詭異荒誕的事件發生。她可以在七個侏儒鞋匠的幫助之下打破鐵鉆、他可以與暹邏雙胞胎姊妹陷入一場分不清楚的三角戀愛,因而失去理智,犯下殺人罪行 … 。而歐蘭朵不可思議的經歷背後,呈現錯誤、不適、權力渴望、恐懼、瘋狂、殘忍與平淡等中心命題。影像華麗繽紛,一部集體幻想的作品,怪異荒誕的程度直逼尤杜洛斯基的經典名片《聖山》。 Ottinger 的影片向來被歸類為酷兒( queer )影片,但除了想像力豐富、視覺風格詭異、探討女性主體等傳統酷兒影片的範疇外,她的作品遊蕩在科幻影片、冒險影片、紀錄片與幻想之間,導致非線性敘述結構,超越類型影片的常規。本片除了 Magdalena Montezuma 之外,法國女星黛芬賽麗格( Delphine Seyrig )在片中也是飾演多重角色。是一部影史上超現實的經典之作。

In the form of a "small theater of the world", a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its beginnings to our day, including the errors, the incompetence, the thirst for power, the fear, the madness, the cruelty and the commonplace, in a story of five episodes.

相關網站 http://www.ulrikeottinger.com


侏儒也是從小長大
Even Dwarves Started Small

Auch Zwerge Haben Klein Angefangen
華納.荷索 Werner Herzog ︱ West Germany ︱ 1970 ︱ German ︱ B&W ︱ 16 mm ︱ 96 min.

●9/10 ( 三 )11 : 00  ●9/13 ( 六 )18 : 30  ●9/15 ( 一 )16 : 10
●9/18 ( 四 )17 : 30  ●9/19 ( 五 )16 : 00  ●9/21 ( 日 )20 : 20
●9/24 ( 三 )12 : 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如同 Tod Browning 的《怪胎》,本片也是影史上最為怪誕詭異的影片之一,同時也是影史上第二部以侏儒為主角的影片 ( 第一部影片為 1938 年的《 The Terror of Tiny Town 》 ) 。影片推出之後,許多影評將本片視為荷索的政治表述,與越戰及東西德分裂相關。然而美國影評家 Dan Schneider 卻認為本片即興般演出的劇情結構,如同他早期作品 《創世紀》 ( Fata Morgana) 和 《東非的飛行醫生》 ( The Flying Doctors Of East Africa) ,都是大膽而具實驗性的 「 紀錄 」 。

影片敘述一群被囚禁在島上的侏儒們企圖反抗管理者的壓制而暴動,隨著事件進展,他們的舉動變得怪異、詭譎與暴力,暴動也隨之陷入一種無政府似的恐怖行動。他們打破窗戶與盤子、放火焚燒盆栽、痛苦折磨兩個瞎眼的侏儒。影片中也有動物怪異行為的畫面,像是瘋狂嗜血的雞啄食他們已死的同伴。此外,如同集體歇斯底里般進入狂虐狀態的侏儒們,將雞丟出窗外,並屠殺豬隻 … 。片末,其中一個侏儒身體晃動搖擺,對著前腳呈現跪地狀的巨大駱駝不斷發出凌厲且令人心驚的笑聲。

超現實影像片段的結構,如同夢境中詭異畫面的混雜,全片在西班牙蘭薩羅特島 (Lanzarote) 取景,嚴峻蒼涼的火山荒原風貌,營造出影片詭譎的恐怖氛圍。許多人將本片與《怪胎》相比,荷索曾在訪談中解釋,他是在本片完成後,才看過《怪胎》一片。本片在德國禁演多年,其中的理由為其對侏儒的嘲弄與剝削,與 Tod Browning 一樣,荷索對這項指控也予以駁斥。

全片雖是以侏儒所生活的世界為背景,但陳設大多數卻以正常人般的高度作設計。侏儒們的瘋狂恐怖行動,可視為人類潛意識裡對於日常生活社會中的限制所做出的反抗,也呈現荷索作品中不斷對文明機制與人類生活關係的批判。影片中侏儒們發狂的笑聲,被視為影史上最詭譎有力的影像,令觀者不寒而慄。

相關網站: http://www.wernerherzog.com

A group of dwarfs confined in an institution on a remote island rebel against the guards and director (all dwarfs as well) in a display of mayhem. The dwarfs gleefully break windows and dishes, abandon a running truck to drive itself in circles, engineer food fights and cock fights, set fire to pots of flowers, kill a large pig, torment some blind dwarfs, and crucify a monkey.

 


娜歐蜜的馬甲
Naomi's Corset


傑拉德.阿倫 Gérard Allon ︱ Israel ︱ 2004 ︱ Hebrew ︱ Color ︱ Video ︱ 56 min.

●9/5 ( 五 )19 : 45   ●9/9 ( 二 )11 : 00   ●9/10 ( 三 )17 : 15
●9/12 ( 五 )14 : 35  ●9/14 ( 日 )16 : 40  ●9/16 ( 二 )22 : 00
●9/20 ( 六 )11 : 00  ●9/24 ( 三 )17 : 5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2004 耶路撒冷電影節
★2004 瑞士真實國際紀錄片影展
★2005 FIPA 特別推薦獎

正當一般孩子們用活力享受童年時光,十歲的 Naomi 卻決定面對鏡頭,用攝影機記錄下她不同於一般人的生活。年幼時即發現患有 威廉氏症候群 ( Williams Syndrome) 的她,個性敏感纖細,情緒時好時壞,不易捉摸。九 歲時發現的嚴重脊椎側凸,讓 Naomi 自此之後,必須長時間使用具有矯正功能,並支撐身體的馬甲。身體的痛楚與折磨,讓她決定不再受制於這個束縛住身體的馬甲,自己主導一切,由他的藝術家父親導演 Gérard 掌鏡, Naomi 決定將自己的私密部份,以攝影機公諸於觀眾面前。

影片開場 Naomi 面對鏡頭,對馬甲以及醫生的憤怒控訴,對生命的不服輸態度,語氣堅定而直接,十歲 Naomi 的驚人表現,將觀眾緊緊牽制 。 費時兩年拍攝,每日的貼身記錄,本片因而得以呈現 Naomi 最真誠的立即情緒反應。從家裡面對鏡頭,直接表達內心忿忿不平的異常堅毅 、 學校裡面對挫折的沮喪難過 、 生日派對上以及面對即將出國,臉上所流露的喜悅神情, 還有在手術前的擔心與害怕 。 Naomi 這個小主角複雜的情緒與上下起伏的反應,都捕捉在攝影機之下。而即使是直視鏡頭侃侃而談,或是在學校裡情緒失控時刻, Naomi 以及其旁邊的被攝者,都非常自覺地知道攝影機的注視與存在,如同家庭電影,攝影機的侵入在本片中對被攝者並無太大影響。

除了採用真實電影直接無旁白的拍攝手法,影片中同時也並置錄像藝術的形式,加上黑白照片以及 X 光片等不同素材,複雜多樣的影像呈現,加上真摯的紀錄片段,原本私密的父女關係,成為一部對生命關照的作品,力道十足,且震撼人心。多年之後,你或許會遺忘這些病痛可能對身體造成的痛楚,但絕對無法忘記 Naomi 的控訴。

At age ten, Naomi faces one of the most trying times in her life. As a result of severe scoliosis (spine curvature), she is forced to wear a stiff orthopedic corset 23 hours a day. Diagnosed at infancy with Williams Syndrome, a rare genetic disorder, Naomi is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extrem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situations. Facing the audience she expresses her thoughts candidly: “The worst thing is the corset; so, watch out doctors, I can be very tough with you…” Naomi and her father, Gerard, an accomplished artist, decide to make a film about the corset with the hope of alleviating her anxieties. For over two years the camera follows Naomi: she shares her innermost feelings, poses and dances, studies, travels and finally enters into the operating theater where she undergoes an extensive spine surgery. Naomi's Corset combines day to day documentation, stills, x rays and true accounts of medical procedures, juxtaposing “cinema verite” and “video art”. This complex and provocative filmmaking transforms a fa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from the private to the public sphere.



薔薇的葬禮
Funeral Parade of Roses
薔薇の葬列


松本俊夫 Toshio Matsumoto ︱ Japan ︱ 1969 ︱ Japanese ︱ B&W ︱ 16mm ︱ 107min.

●9/7 ( 日 )15 : 15   ●9/9 ( 二 )19 : 50   ●9/14 ( 日 )20 : 45
●9/16 ( 二 )15 : 45  ●9/19 ( 五 )20 : 05  ●9/22( 一 )12 : 50
●9/25 ( 四 )14 : 4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錄像藝術家松本俊夫出生於 1932 年,畢業於東京大學,主修美術史。畢業後即開始拍攝紀錄短片及實驗電影,撰寫劇本,並在電影雜誌中發表影評, 為日本早期獨立實驗電影圈的代表人物 。

1969 年在 Art Theatre Guild 的支持之下 ,松本俊夫完成他的 首部劇情片《 薔薇的葬禮 》。改編 《 伊底帕斯王 》戀母弒父的情節, 《 薔薇的葬禮 》 以 6 0年代 日本東京同性戀圈為背景,為日本電影同志文化描述的先鋒之作。影片故事發生在 東京的一間地下同志酒吧。異性扮裝癖的酒吧男孩 Eddie 與嗑藥皇后 Leda 爭風吃醋, Eddie 成為酒吧經理同時也是藥頭 Gonda 的新歡。 Leda 擔心自己年華消逝,美貌不再, Eddie 則對自己弒母而內疚不已,而 Gonda 擔心自己如果不給 Leda 一些好處, Leda 會向警方舉發。當 Leda 自殺之後, Eddie 與 Gonda 終於可以如願在一起,卻在此時發現彼此的父子關係, Gonda 拿刀自殺,近乎發狂的 Eddie 也拿起同一把刀,指向自己的眼睛 …

松本俊夫 實驗性的手法,本片中也清晰可見,穿插混和 戲劇與紀錄片段 、 暫停的影像 、 過度曝光的底片 、 在影像上打字 、 快轉的影像 、 扭曲的電視畫面等。影片中也出現 當時法國新浪潮對於電影形式上的挑釁,所採用的 恣意剪接技法。六0年代 西方社會所瀰漫嬉皮風潮對片子也有所影響。酒吧裡 形形色色的異性扮裝癖 、 吸毒者 、無所事事的人,如同當時紐約地下電影,尤其是 安迪沃荷電影 中人物,而 「美國前衛藝術電影教父」 Jonas Mekas 的大名也在片中被提及。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員皆為真實同志身份,因此採用大量非職業演員演出。而 Eddie 一角由知名變裝藝人 Peter 所飾演,之後也參與黑澤明 《 亂 》 的演出。

《 薔薇的葬禮 》在許多評論家的眼裡,是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靈感來源。 七0年代之後,松本俊夫仍舊將他的創意發揮在實驗電影與裝置藝術的領域,雖然也有劇情長片作品,但產量跟他的實驗電影無法相比。同時也是日本新浪潮旗手的他,卻在 1988 年完成風格截然不同,改編作家夢野久作知名偵探小說《腦髓地獄》( Dogura ‧ Magura )。

It is a loose adaptation of the Oedipus Rex story set in the underground gay counterculture of 60s Tokyo. In Toshio Matsumoto's controversial debut feature, seemingly nothing is taboo: neither the incorporation of visual flourishes straight from the worlds of contemporary graphic-design, painting, comic-books, and animation; nor the unflinching depiction of nudity, sex, drug-use, and public-toilets. But of all the "transgressions" here on display, perhaps one in particular stands out the most: the film's groundbreaking and unapologetic portrayal of Japanese gay subculture.


土耳其人的聖母
Our Lady of the Turks Nostra Signora dei Turchi

卡麥洛.班內 Carmelo Bene ︱ Italy ︱ 1968 ︱ Italian ︱ Color ︱ 124 min.

●9/6 ( 六 )14 : 40   ●9/9 ( 二 )17 : 30   ●9/12 ( 五 )21 : 20
●9/15 ( 一 )11 : 00 ●9/17 ( 三 )22 : 00  ●9/21 ( 日 )14 : 30
●9/25 ( 四 )18 : 55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1968 威尼斯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土耳其人的聖母》以詭譎的形式,重返 1948 年 8 月的義大利的 Otranto ,土耳其人試圖侵略此地,並殺害 800 個當地居民。影片改編自導演的同名小說,之前也曾被他搬上舞台,第三人稱以一個名為 Carmelo Bene 的義大利南方作家的敘述為主軸,再現他小時候對於 Ontranto 的見聞與回憶。影片開始時,觀者跟著 Carmelo Bene 走入摩爾人的宮殿,這裡是 500 年前,土耳其佔領之下的權力中心。鏡頭下詭異、扭曲變形的宮殿建築影像,是凋零褪色的歷史反射。以超現實風格著稱,運用聲音以及燈光效果,經常在劇院裡營造出令人嘆為觀止視覺效果的 Bene ,在本片中也以詭譎怪異的影像,千變萬化的音效與顏色,如幻影夢境般,重建當年土耳其人入侵的夢魘。

生於 1937 年的導演 Carmelo Bene ,為義大利當代最具原創性與最重要的劇場大師,同時也是小說作家與演員,曾演出巴索理尼的《伊底帕斯王》( Oedipe Roi )。 1959 年他與一位導演朋友合作,說服法國作家卡繆 (Albert Camus) 以無酬的條件授權,將以描述羅馬帝國暴君的小說《卡里古拉》 (Caligula) 搬上舞台, Bene 成功地詮釋卡里古拉一角,奠定他演員的地位。次年,他再次將此劇重新搬上舞台,由自己擔任導演,作品接近他日後前衛的風格。對於他所喜愛的劇碼經常一再改演,因此同一齣戲碼常有非常多個版本。 1967 年因為厭倦義大利劇場保守的作風,以挑釁與桀傲不馴著名的 Carmelo Bene 脫離劇場,開始拍片。從 1968 到 1973 年間,他總共完成五部劇情長片,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首部長片《土耳其人的聖母》,前衛性的影像語言與意象,讓影評驚為天人。電影的散播力量也讓地下劇場出身的他,迅速在世界各地取得應有的助力。

這位義大利劇場電影界的奇才,除了創作自己作品外,也喜歡改編文學作品,在他許多改編自文學的舞台作品當中,個人風格與印記深烙其中。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他最喜歡改編的作品之一,但所受的影響卻來自法國超現實詩人 Jules Laforgue 而非莎翁原著。出版過多本改編劇本,重寫莎士比亞的劇本是他的最愛。 1978 年出版《理查三世》( Richard III )時,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為他撰寫長文解說合併出版。而德勒茲晚年接受電視訪問時甚至曾說,自己為病痛所苦已甚少出門,目前唯二能讓他出門的劇場導演,一個是才在台灣演出《加利哥的故事》的 Robert Wilson ,另一個就是 Carmelo Bene 。狂亂、嘶喊、呻吟、鬼叫、張牙裂嘴、身體抽搐,一直是 Carmelo Bene 獨特的表演形式。在以詮釋文本為主的西方戲劇界,他的出現彷彿是一顆將隨時引爆的炸彈。深知整個身體都是傳遞思想與感情的工具,而且是在身體扭曲變形、脫序失控之下,受禮教馴服的身體才會甦醒,溝通才有可能。只是 Bene 的身體狀況一向不佳,八0年代經過四次的大型手術,於 2002 年過世。

Our Lady of the Turks is a film that is hard to categorize. Then again Carmelo Bene's films are hard to define. The film starts off as a sort of mocumentary about Ontranto, Italy. This is where the Turks tried to invade 500 years before; killing the Saracens. Then we are treated to Bene in front of the camera in a series of bizarre, surreal images and comical mishaps. Bene's character is taunted by the Madonna. Wherever he goes this beautiful virgin. Mary is sure to follow, making his life a real headache. She is symbolic of man's desire and dreams.


親親我的月亮
Trying to Kiss the Moon


Stephen Dwoskin ︱ UK ︱ 1994 ︱ English ︱ Color ︱ Video ︱ 95 min.

●9/7 ( 日 )11 : 00   ●9/11 ( 四 )14 : 15  ●9/14 ( 日 )14 : 50
●9/16 ( 二 )17 : 45  ●9/20 ( 六 )18 : 50   ●9/24 ( 三 )11 : 00


劇情簡介                          回影片頁面

Stephen Dwoskin 於 1939 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但他的父母卻是由烏克蘭南部沿海的奧德薩( Odessa )移居美國的移民。 7 歲時遭受小兒麻痺病毒侵襲,造成他一輩子必須靠輪椅代步。之後接受美術教育,老師是表現主義大師德庫寧 (Willem De Kooning) 。隨後他轉往設計發展,並開始與安迪沃荷、詩人 Allen Ginsberg 、攝影師 Robert Frank 等人來往,並在瑪雅黛倫( Maya Deren )的引領下,進入實驗電影的世界。在那個時代,紐約警察經常掃蕩實驗電影放映場所,沒收拷貝,並以散播色情的名義逮捕藝術家或觀眾。之後,他開始在 CBS 當藝術指導,出版一本關於實驗電影的書籍,並開始於業餘時拍片,其中《 Asleep 》一片讓他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獎項。 1964 年獲得 Fulbright 獎金,前往倫敦研究英國設計,從此他移居英國,並且意外地成為英國電影史上重要的電影作者之一。

6 0年代拍攝的短片,實驗色彩濃厚。但從 紐約到倫敦,亦是他作品形式與關注的分水嶺。 他開始拍攝劇情長片,努力於探索攝影機 、 拍攝者 、 被攝者與觀眾之間的慾望與注視關係, 90 年代起 Dwoskin 則將攝影機對準自己,以他跟身旁的人物與空間為拍攝主角,《吻月》便是這時期的作品。自己半癱瘓的身體成為他作品的敘事主軸,對於異性或他人身體的慾望或想像成為他探索電影本質的場域。由於行動不便,拍攝中大量使用 Zoom 與輪椅的滑動,對他來說,每一個 Zoom 都是一種慾望的表達。都是他自己與身旁為他寬衣解帶的女性朋友或脫衣舞孃間錯綜複雜的視線、心理與身體的關係。男性觀點與反男性觀點的辯證便因此在他的影片中展延開來。英國著名的女性主義電影學者蘿拉‧莫薇( Laura Mulvey )許多觀點與論述,便是受到 Dwoskin 影片的啟發,並曾專文闡述其作品。

《吻月》是跨越 50 年的影像事件紀錄,是一首個人自傳影像詩,也是一張電影自畫像,古老般的片段畫面層層交錯,是過去生命中浮光掠影般的私密回憶。 1939 年的家庭錄影帶、未完成的影片、實驗電影、剪接後留下片段,加上書信往來畫作與照片,多樣化的影像素材。配樂或是沈默的背景聲音,交織成低沈輕吟、迷炫動人的流動影像。影片中家庭錄影帶的影像裡,也包括他兒時健康的模樣。打破一般自傳性直線敘事,不同影像素材之間的相互呼應,呈現過去與現在相互重疊的形式。影像風格強烈、情感豐蘊是 Dwoskin 作品的特質。片中除了穿插大量他過去作品的片段,還包括他與另一個美國自由電影自我放逐的靈魂 Robert Kramer 間的錄影書信( Video lettres )。在多次重病幾乎與死神交手的經驗後,他在 2001-2002 年間完成三部關於瀕臨死亡邊緣的作品《 Intoxicated by my Illness 》、《 Some Friends 》以及《 Another Time 》,濃重痛苦的情緒氛圍,是 Dwoskin 面對死亡的個人觸感。最新作品則是以手機拍攝而成的《 Phone Portrait 》與《 Phone Strip 》。一個對台灣觀眾或許陌生,但卻是深具影響力的大師。

“This autobiographical film evo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s and images over a period of over fifty years. These events are liberated and interwoven like an inner landscape framing one lif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all life-connected and film-connected by personal associations and rediscovered fragments.” -Stephen Dwoskin


→回影片介紹目錄